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天台大师之性恶思想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天台大师之性恶思想观
慧岳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7册
1978年3月初版
页353-361
--------------------------------------------------------------------------------
.
353页
一、前言
善和恶的观念,是以心理学上的伦理性为其根柢,故在
“幸与不幸”、“有利与不利”、“正邪吉凶”上,而通于
人间一切的领域。这思想的渊源,可以说是由宗教、伦理和
道德、教育的关系而来的,但在宗教和道德的观念中,却是
依道德以造成人格作原理。如果远于道德,即能随时随地而
变质,以致堕落于恶劣不合理的领域里。是以欲挽回恶劣成
为善良,这就非仗道德伦理教育的力量不可了。可是,在公
元前三、四世纪顷的中国社会中,既顺文运的开明而趋于复
杂化;尤其是由农业经济方面的展开,而发生了价值观的跛
行,驯至造成弱肉强食,权谋术数,以下犯上的横行时代;
换言之:即在日常生活上,已堕落于权威实力的范围里,逼
迫生命的危险和紧张的恶劣世相,是以孔子 (西元前五五一
-四七九年) 强调人类永远性善的尊贵观,而从“博文”和
354页
“约礼”的两方面,针对陶冶人性于真、善、美的教育法,
注重人的人格,以匡救社会的时弊。但未能了解孔子的思想
的那班弟子们,却偏偏分为以“忠信”为主的曾参 (西元前
五○七-四三六年) 派和约礼为主的子游 (西元前五○六-四
四五年) 子夏 (西元前五○七-四二○年) 派。传至子思 (
西元前四八三-四○二年) 和孟子 (西元前三九○-三○五年
) 时代,更积极的提倡“忠信、仁义”,期将迷惑于浊乱的
愚民,使其觉醒,脱离了束缚的侵略政策,充分的发挥人性
属于善的优点,悉以“仁、义、忠、信”为主,而以“礼节
、伦理”为辅,始得恢复孔子的本怀,这是值得现代学者们
注意的。
二、儒家的人性善恶论
古代儒家的思想,于修养上,达至最高的境界是“仁”
,认为“仁”是内心之本体,人性的本体既是“仁”,自无
不善之理,故孔子传下的门徒们,悉以性善而流传,可是与
孟子同时代的告子 (西元前三七二-三○八年) 却以“性无
善无不善”,荀子 (西元前三四○-二四五年) 即主张“性
恶”为之辩论的了。
告子反对性善而说:人性根本无有善恶仁义之分,须赖
助力加以矫正,才以使其向善。换言之:人性无自体,唯随
顺环境之所使然而变迁,这和佛教的大乘思想颇相近似的。
荀子,即后出于孟子数十年的儒门大功臣!荀子非常的
尊崇孔子,认为孔子是德超周公,仁
355页
智并齐的圣者。另一方面,指摘子游、子夏的缺点,而以重
视心理作用为其教育的指南。而将诸说纷纷,百花缭乱的九
流诸子们的学说,摄持纳入于自家的药荚中,而加之展开著
他自己思想的优越,强调人人与社会的人间道,铺作人伦的
现实作用,导归于正法,始能达成真善美的自由和基本人权
的保障。换言之:荀子是积极推行个人行为在于礼法上的遵
守,信奉行为的因果报应,摈除迷信和神秘,才能获得合理
的生活,故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而强调性恶了!是以荀子在“
性恶篇” (参看世界书局出版“荀子集解”二八九页) 劈头
便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
残败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顺是故YIN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
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故必将有师法之法,礼
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
视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上面所述很明显的指“恶”的观念是与生俱来的,故有
偏险悖乱的后果,如是必须依靠正理,始能加以矫正,入于
善道,但自古以来的汉民族,总是坚执人性属于天性,不管
其任何的环境之下,都脱离不了与天之结合,是以孟子强调
人的先天性是良心的善性。可是,荀子的思想,却是脱离天
之存在,而以人对环境的自主观念为主体,以意识思想而影
响到动作,因而更显现到本
356页
能之所欲求的:好、恶、喜、怒、哀、乐,以表现于情绪,
这种动作,无疑是由无制约的放纵,以致使精神方面,露现
出了“恶”的表示,故内心所具有的欲求性,即属“恶”,
而造成偏险悖乱不安的社会。但要知道:这“恶”的渊源,
是专为纵欲的自由,加之贪名利己,唯我主义思想而产生的
,故荀子强调人与人,必得师法的教化,以启导公约的规制
而起了作用,始能勉强维持人伦社会的共同生活,否则,便
成为生性自然唯利是图的“恶劣”世间了。
关于人性问题,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各站在两极端上而
发展,孟子是尊人为善,以绝其恶端;而荀子却是疾人之恶
,必须制其恶以全其善,两者的目的,同是勉人为正!唯其
所采方法各有千秋而已!但孟子的性善说,受到荀子抨击之
后,秦汉以降,关于人性善恶之辩,成为中国思想史上最具
研究价值的对象。
三、天台大师的性恶观
上述我国古代的大儒荀子,对于心之作用观念上,认识
“性恶”是先天的元遗传成分浓厚,如欲树立心于正,必须
靠修为力量,始能挽回于向善,但佛教关于人性的理论,却
超越儒家而彻底,无论是实践门,或教理门,在于法理上,
都具有体系的组织。
佛教所谓的“性”,是指人本具之理体,“恶”是针对
善为对象。又“性”是先天本有的理
357页
德,是以所表示在于情感的流露,始成善恶之分。换言之:
即依动作的事实,而显现修善,或造恶的表示为原则。但由
现象界的善恶观念,求之本体界时,其本体即非但具有性善
,同时也含有性恶的存在。是以天台学,最显著而超越其他
宗派特殊的思想,就是性恶说。但“性具”和“性善”,往
往被学者认为是同义异语的解释,可是严格的区别起来,性
具思想,并不是天台法门的独说,乃共通于“一即一切”的
诸大乘法门,唯“性具”理体中,所含具的“性恶”,才是
天台思想的特质。因为,如来虽断经验恶----修恶,而尚留
本具的理恶----性恶,因尚有性恶,才能于众生济度时,发
挥任运无作的神通力用,这在世亲菩萨所著:“佛性论”显
体分第三 (大正三十一,七九五C) 说:举出如来藏分为“
所摄藏”、“隐覆藏”,所谓“所摄藏”是指一切众生,悉
被摄于如来的“如来智”及“如如境”之中,“隐覆藏”是
指“道前真如”,隐没于众生烦恼性中,故如来藏思想中的
“所摄藏”,和“性具说”是密切而有相互关联的。换言之
:即“自性清净心”和“烦恼染污心”,在本质上,是不可
分离而同是如来藏的流露,是以一阐提 (ichantika) 也不
离“无记无明”的阿赖耶识 (alayavijnana) 为依持,故虽
断善根,但仍然可依熏修的潜意力,而再产生起善念的,这
在“大般涅槃经” (北凉昙无谶译,大正十二,四八二B)
说:
如来善知,一阐提辈!能于现在,得善根者,则为说
法,后世得者,亦为说法,今虽无益,作后世因,是
故如来为一阐提,演说法要!
358页
另一面的如来,虽是断除“无记无明”,而恶永不会再生,
但为著化度罪恶众生,必须强调圆融三谛,而运用慈悲的复
合,与三恶道的众生,共事作业,故不得不以观自恶,而保
留“一念恶”存在的了!是以天台智者 (五三八-五九七)
大师,即强调“心”的性具,而展开十界互具,一念三千,
法法尘尘的一切,具一切法的圆融论理,更以性具而展开佛
身论的“如来性恶”思想,即:下至一阐提,上至等觉菩萨
,都不能脱离,故如来的示现是善恶兼具,而一阐提,虽具
恶的另一面,还也具有性德的理善,这种理论的旨趣,是属
“不可思议的解脱”。换言之:绝非是断烦恼后所得,是在
于即断不断的中道境界中,才是会具微妙的奥义的。是以地
论师,规定前六识为分别识,第七识为智障波浪识,唯第八
识才是真识,该识也才能得到不可思议的解脱。又摄论师以
七识为执见识,八识为无记无没识,是谓尚未能解脱的境界
,这都是制缚于分别智的区限所致。故天台大师于圆教里说
:“绝非必灭六识七识,局限于第八识,才能得不可思议解
脱”,这是主张如来具备六根六识,唯不被惑障所迷而已!
天台这著思想,充分的暗示著如来是事恶已断,尚留理恶--
--性恶的存在了。
上述智者大师,这种学说,由一般常识看来,无疑的是
大胆而奇特的论调,这在本宗学徒中,还抱著疑惑难解者仍
不少,至于宗外的学者们,更不必说的了!如日本华严宗的
普寂 (一七○七--一七八一) 在其所著之“止观复真钞”,
或“四教义集注诠要”等书:就认为“性恶说”是无视
359页
佛教的伦理性,绝非智者大师的亲撰,是伪作品,普寂等这
种论调,可以说是尚未理解到“性恶说”的真义,如果唯以
单纯的视野,而欲了解圆教的大乘法门,即“生死即涅槃”
,或“烦恼即菩提”等,都是属于“非伦理”,而堕落于外
道思想了。
必须知道!天台大师所倡的性恶说,不但是根据上述“
佛性论”,还依其师南岳慧思禅师所著的“大乘止观法门”
,性染思想而来,该书卷一说︰
次明具足染法者,就中复有二种差别,……初明具足
染性者:此心虽复平等离相,而复具足一切众生染法
之性,能生生死死作生死。 (大正四六,六四六B)
卷二再说:
次明心体具足染事者,即彼染性为染业熏,故成无明
住地,及一切染法种子,依此种子现种种果报,此无
明及与业界,即是染事也。然此无明住地及以种子果
报等,虽有差别显现说之为事,而悉一心为体,悉不
在心外。 (大正四六,六四七B)
又:
所言如来藏具染净者,有其二种︰一者性染性净,二
者事染事净,如上已明也。若据性染性净,即无始已
来,俱明具有;若据事染事净,即有二种差别︰一者
一一时中俱染净二事,二者始终方具染净二事。此义
云何?谓如来藏体,具足一切众生之性,各各差别不
同,
360页
即是无差别之差别也。 (大正四六,六四七C)
由上述可知,“大乘止观法门”,便是性恶思想的母胎
,不过再经智者大师,将其师承加以阐明,而组织成为天台
教学的特殊思想之一罢了!
天台大师,对于如来具性恶的思想,在“维摩经玄疏”
和“净名玄义”、“观音玄义”,都有明显的说明,即:藏
教菩萨,从初发心至补处位止,尚未断惑,只是伏惑,即以
惑为因,而降生三界,济度众生;通教菩萨,即从初发心起
,渐进断惑,证补处位,但因尚存少分的微弱习气,而誓愿
降生三界,为补化习气的净除,以强调多种智而显示神通,
游戏诸佛国土,成就诸众生;别教菩萨,即在初欢喜地,已
见“证中道佛性理”,断无明见惑,显真应二身,及与百佛
世界济度众生,至等觉位后,断尽无明、烦恼、习气而进入
佛位的。如是别教菩萨,即在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十心
,而断界内惑,制伏界外之无明,至十回向的后心起之初地
,始能断界外之无明,以断一品无明,证一品法身,而精进
到十地,至等觉后,心始能断尽无明的。但圆教菩萨,即在
十信位,已断界内惑,而制伏界外惑,十住乃至等觉,即断
尽无明的。可是,圆教的无明,无有自体性,无明既然无自
体,即智也同是无有自体性,故虽云断,亦即是不断之断,
即惑中具智,智中具惑,而不可分离的圆融理论。
智者大师又在解释“维摩经”佛道品时,还引著「鸯掘
摩罗经”、“法华经”及“华严经”
361页
的经文作证 (文长省略) ,强调如来,不离六根,是谓如来
的六根和众生的六根,同是如来种之流露,众生和如来,仅
是净秽之差异而已。这和“观音玄义”所说:“唯识说的神
通是有作,圆教如来的神通是无作”,其所主张如来本具“
性恶”的观念,是一致的论调。
四、结论
由上述可知,关于性的理论,佛教是超越我国古来的传
统思想,而智者大师,更能将静止观念移至现实的世界里,
叙述如来绝非逃避娑婆世界而乐于寂静的,如是普门示现,
和正应二报的众生,同样的共存著,而始终不离娑婆为活动
舞台的了!因尚留性恶,故不染于恶,而对恶自在,这才是
“人间佛陀”的伟大!在另一方面,智者大师是针对时弊的
现实,而强调如来“性恶”思想,来矫正当时社会的恶劣,
并排除佛学的浮谈倾向,以树立佛教的新思想,而展开三大
论的妙论,以巩固天台教学的基础,而为其旨趣的!

 
 
 
前五篇文章

佛(禅)学三句真言论“国学”

学禅三章

曹洞宗禅诗研究

禅苑蒙求卷之中

王维诗中禅意境之研究

 

后五篇文章

南传佛教非小乘佛教

班禅大师肉身金像成就记

早期佛教的业报轮回问题

感应说不同于业报说

般若禅转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