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性trisvabhava的语义分析
zf摘自《解深密经导读》 作者赵国森,台北市全佛文化出版社,1998年
1、 梵文的语义
(1) 三自性trisvabhava一词的语义
“自性” svabhava是存在的性质或实体的意思,这里指存在的性质。Trisvabhava是指三种存在的性质,即parikalpita-svabhava分别性、paratantra-svabhava依他性、parinispanna-svabhava圆成实性。
(2)分别性parikalpita-svabhava一词的语义
Parikalpita-svabhava是纯粹或完全(pari遍)被分别(kalpita)的性质(svabhava)的东西之意思。即诸法是由“识”的分别作用而表现为差别性的东西,此所谓“分别”是指概念化的作用,即基于语言、概念的抽象化、实体化,而将“对象”一一与其他存在物作区别的认知,于是有桌子、椅子、风扇等差别相的认识,但这种由识的分别作用而构成的差别相,纯粹是一种言说,并没有这样的实体性能够相对应,故说分别性(玄奘译为“遍计所执性”是“相无自性”)。
(3)依他性paratantra-svabhava一词的语义
Paratantra-svabhava是依存(tantra)于他(para)的性质之意思。即现象界生灭变化的诸法,是依“识”的作用而显现的,是依存于他缘,被因缘(因果律)所规定而存在,故说依他起性没有独立自存的特质,也就是说事物的生起、出现是无实体的,所以名为“生无自性”。
(4)圆成实性parinispanna-svabhava 一词的语义
Parinispanna-svabhava是完成的(parinispanna)的性质的东西之意思。指诸法的真实相、无差别平等的“真如”。当我们照见差别的诸法无实体性时,存在的实相,即“真如”自体,故真如与诸法不是个别存在的东西,而是相即于诸法而可体证的无实体之存在。此“真如”是永恒不变的理法,其体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是故名为“胜义”,此胜义的真如非有实体性,称为“胜义无自性”。
2、Parikalpita-svabhava的意义在发展上的三种转变
(1) Parikalpita-svabhava最初表示“言说”的意思
Parikalpita-svabhava一语,在早期的经典中,是指假借语言、概念来表示佛所体验的诸法(即站在圣者所设的“教”的立场,而以语言假设、非指一般世间戏论的语言)。如《解深密经》中说:
“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玄奘译)
“虚妄分别相,所谓名相所说法体,及种种相,名用义等。”(魏译)
“(遍计所执相,谓)齐比随设言辞故,由名及相安立诸法自性。”(番本《藏要》译)
这三译的内容,都说遍计所执相是指:透过施设的概念和语言,来表示诸法的自性相或差别相。这和圣者以语言、概念安立的“教”,是相同的意思,所以,早期瑜伽行派所说的“遍计所执相”,是表示圣者安立的言说之教,而此言说之教,随众生的执着,与圣者的假立而有不同的结果。如《解深密经》说:
“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杂染的)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
于此,圣者虽假立种种言说相(遍计所执相),但仍然能见圆成实性,这是由于圣者在遍计所执相(假立的言说相)上无执故。至于,凡愚则在依他起相上对假立的言说起种种执着(遍计所执相执),所以便有杂染的生死流转之依他起相,于后时相续现起,这是于言说起执故。
由上述的分析,随染、净的凡圣而有不同的意义,若从早期“遍计所执相”的本身意义来看,这是中性的“言说”之意,这中性的“语言”,随说者与听者的智慧而成为“有执”的颠倒与“无执”的清净。
(2) 摄大乘论时parikalpita-svabhava偏向执着的妄相
在既可成为“假说的教”与“执着的颠倒”之语言中,在往后唯识思想的发展里,更多地说着众生对语言妄执的一边,所以“遍计所执相”一词,逐渐地失去“假立的言说”的中性性质,而变为专指“对假立的言说之执着”,这种情况,可以从《摄大乘论》对遍计所执相一词的定义中,有清楚的了解。
“遍计所执相,谓于无(实)义,唯有识中,似(实)义显现。”
即是说,在心、心所认识所遍计的依他起性时,由分别力会在心中现起似所遍计的实境,但这种心内的似实境是非有的,因为,它只是识的显现,如闭上眼所见的汽车一样,它是没有实质的,只是由识的分别力所显现而存在,但凡夫却不能了解这种似有非有的心中境像,于是对心中的似实境起种种颠倒执着,如此的执着,在《摄大乘论》中才称为“遍计所执自性”。在这处我们应要注意,《摄大乘论》并不是以“语言”,而是以“义(境)”作为遍计所执性的讨论对象,这种心内所起的“境”,是语言、概念的根本,凡夫由于对心内“非实有的境”起实有的执着,继而,以语言把所执的实境具体表示出来,故此,这些语言也就成为种种执着的戏论,而称为“遍计所执相”(指有执着的颠倒)。
《摄大乘论》把遍计所执相,依“心内的实境”来加以探讨,这表示对凡夫颠倒的问题,有极深入的洞察,不单指明对语言的执实,而且结合了“唯识说”的思想,来解答执着语言的原因,是基于内心对识所现的境之无知,而有种种颠倒,故此,唯识古学强调境是非有的,杂染的、颠倒的,而应籍着修行把它遣出(遣出后便达至圆成实性的证悟),就是这个原因。唯识古学的这种特色,被称为“无相唯识说”,而与今学的“有相唯识说”,形成唯识思想上前后演变的特色。(作者注:有相唯识说是唯识今学的观点,在彼派识转变的学说中,对相分的生起,认为有“因缘变”与“分别变”。所谓“因缘变”是指由本身相分种子所变影象,属依他起性,其相与颠倒执着的实我实法性质不同,故这类由因缘变的相分,应非全无,故说此派为“有相唯识说”)。
(3) Parikalpita-svabhava在唯识今学中表示实所取
唯识学的探讨,在无著、世亲之后,有十大论师继起,他们对“识转变”的问题深入探讨,于是建立识分说,把识的内容分为一分乃至四分。其中,陈那、护法一系,把心、心所的构成分为三分或四分,并且认为可以有本身的种子,于是由因缘变所起的相分,在唯识今学中便不能说是非有,故此,今学认为遍计所执性并不能包括那些有自种子的相分,只能是那些由颠倒的执着而有的实所取,即于依他起的所遍计中起的“实我、实法”的执着。由于心、心所上所显现的相,不能说全部是无,所以,玄奘法师把Parikalpita-svabhava译为“遍计所执性”,是要表示那些“实我、实法”才是所执的相,其他,由因缘变所起的相分,便不属于遍计所执的相了,所以,玄奘法师在翻译时,为了表示今学这方面的意义,就有必要在译语上特别补充了“所执”之义。
由于玄奘法师在中国佛教上的影响深远,一般学者都依他的译本作为主要依据,因此,Parikalpita-svabhava一语的意义,便往往以遍计所执性的译语来理解,于是对古学的原意,便容易忽略了,甚至,把《解深密经》等早期典籍中的Parikalpita-svabhava,也等同于唯识今学所说的“遍计所执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