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校勘记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校勘记
  江味农居士 著
  《金刚经》鸠摩罗什的译文,历代来版本经文不同的地方相当多,甚至有影响经义者。民国江味农居士很下过一番功夫,著有<校勘记>及<校正本跋>。将《金刚经》的经文,恢复到明代以前的原样,很有价值。本会制作‘《金刚经》专集’所采用者即是江居士的校正本。因此特将其<校勘记>先行介绍上网,继之以校正本经文,以供各位采用。
  此本一依炖煌石室唐人写经。而柳公权所书,即石室藏经之一。久有影印本行世。可以覆按。故校勘记中,首列柳书。次列参校诸本。兹将所据各本名目,及有无单行本流通,一一详载于校勘记前。以便检校。
  柳书 经后题云:长庆四年四月六日衔柳公权为右街僧录准公书。按柳书,清宣统间上海有正书局,曾汇聚石室中藏品十余种,以珂罗版影印行世,颜曰石室秘宝。柳书为秘宝之一也。长庆,乃唐穆宗年号。
  翁书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翁方纲书。跋云:依南唐道颙法师石本。按翁书系依五代时南唐石刻,故列于宋藏之前。现有石印赠品。
  宋藏 南宋理宗绍定时。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刊。所谓碛砂藏是也。按此藏经始于宋理宗绍定四年,完成在元武宗至大二年,前后历八十年而后工竣。原藏西安卧龙开元两寺。后移存陕省图书馆。现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正在影印中。
  张书 南宋理宗宝祐二年甲寅。张樗寮即之书。自跋云:依天台教僧宗印校本。清康熙四年乙巳。笪重光等摹勒上石。供焦山石壁庵。按宝祐二年,后于绍定二十余年。经中文句,与碛砂藏微有异同。有拓本。又有民国十七年汪大燮依张书所写石印本赠品。
  金刚经注疏 唐纪国寺释慧净注。注前有唐常太博士河南褚亮序。慧公同时人也。后有日本丹阳散人跋。其略云:此注在支那不行,于扶桑亦未睹。近义空师获其真本,遂刊行而永传之。久隐之至宝,一旦发光扬彩,可谓得时。享保二岁丁酉初秋。按日本享保丁酉,为我国清康熙五十六年。经文不审何时会入。以校柳书,字句多同。且少魏译一段。必在他种会本前。故先列之。
  金刚经注 姚秦释僧肇注。有日本沙门敬雄序云:曩由慈觉大师。于支那持归。秘诸名山九百年。顷祖芳禅人持以示余。余叹曰:此经之注,肇公为先。注来大东,亦此注为先。而发于诸注既行之殿者,岂非时节因缘乎。天台大师曾讲此经,专依肇公。犹如说观经,专依净影也。梓而行之,其利益复如何哉。宝历十二壬午之夏。按日本宝历壬午,为我国清乾隆二十七年。距今百七十二年。上溯九百年,约在吾唐季懿宗咸通之初。经文亦不知何时会入。但与南唐石刻及长水刊定记,互有出入。亦已加入魏译六十二字。且注其下云:此六十二字,肇本无之。天台疏亦无科判。然诸本皆有此文,故且存之。其必后于慧注之会本可知。以上两书。均见商务印书馆影印续藏经中。无单行本。(古农按,续藏中此书,曾于民国九年,丁惟森等依黎端甫校本,刻于赣州刻经处。)
  金刚经智者疏 隋天台智者说。清光绪三十三年金陵刻。
  金刚经义疏 隋嘉祥吉藏撰。民国六年金陵刻。
  金刚经赞述 唐大慈恩寺窥基撰。民国六年金陵刻。
  金刚经疏论纂要 唐大兴福寺宗密述。民国十一年北平刻。按以上四书。皆得诸日本。义疏原无经文,乃金陵刻时会入者,故与现流通本同。其他三书会入之经文,或依其旧,或未全依,故与流通本有同有异。可以单行本与续藏对校也。
  金刚经疏记汇编 民国十九年北平刻。疏即疏论纂要。记则宋长水沙门子璇所撰刊定记。按续藏中收有明释大瑸之疏记科会,是清乾隆四十七年依照云栖旧本重刻者,可藉以考证明时经文与今本异同也。

  校勘记
  应云何住
  (柳书、翁书、宋藏、张书、明刻及慧注、肇注、纂要、三会本皆同。今流通本及清初本作:云何应住,与后周语同。按赞述引经,亦作应云何住。)
  若非有想非无想
  (柳书乃至明刻、慧注、肇注、智疏、赞述、纂要、五会本及今流通本皆同。清初刻本,于‘非无想’上,有加一‘若’字者。并注云:古本无之。按古本既无,何可滥加?今以所见各本参校,盖自唐季以后,经文乃被人陆续增易,而明清间增易最多也。)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肇注会本,‘若’下无‘菩萨’二字,余本皆有。)
  则见如来
  (柳书、翁书、宋藏、张书、及慧注、肇注、智疏、三会本并同。流通本‘则’作‘即’。明清刻本皆然。)
  于此章句
  (古今各本皆同。惟肇注会本,作‘此于章句’。)
  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古今各本皆同。惟清初刻本‘则’作‘即’。)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
  (古今各本皆同。清初刻本,有疑‘何以故’三字为衍文而删之者。)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
  (古今各本皆同。清初有刻本,于‘若复’上,加‘佛言须菩提’五字。)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古今各本皆同。清初有本,于‘即非’句下多‘是名佛法’句。按长水刊定记云:如经中,即非佛法是胜义谛,遮增益边,是名佛法,是世俗谛,遮损减边,其余即非是名例此,见疏记汇编卷三第十一页。是长水时,已有刊本,不知被谁加入此句矣。然考圭峰疏意,实无是名句。疏云:第一义中,无有佛法从经出也,见纂要卷上第二十六页。长水记于此,则依疏而释,未及是名句,见汇编卷四第三十二页。考古德注疏中,皆无是名句义。)
  而实无来
  (柳书、宋藏、慧本均同。流通本作‘而实无不来’。盖南唐石刻已加入‘不’字矣。按智者疏、嘉祥义疏皆云:以无兼不。慧注则云:观内既不见有我,说谁不来,故云而实无来也。足证本作‘无来’。)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流通本‘我’上有‘世尊’二字。清初诸本皆然。)
  我若作是念
  (古今各本皆同。惟肇本无‘我’字。)
  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
  (柳书、慧本同。流通本‘有所得不’下,有‘不也’二字。南唐石刻以后本皆然。)
  则非庄严
  (柳书、宋藏、张书、慧本同。流通本作‘即非’。南唐石刻、明清诸本皆然。)
  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古今各本皆同。惟慧本‘而’作‘如’。)
  则为有佛
  (柳书至明刻,慧注、纂要、两会本并同。流通本及清初诸本,‘则’作‘即’。)
  则非般若波罗蜜
  (柳书至明刻,及慧注会本并同。流通本及清初诸本,‘则’作‘即’。其下又有‘是名般若波罗蜜’句。清初有本并注其下云:古本无,按是名般若波罗蜜句,南宋碛砂藏始见加入,不但为唐人写经所无,即南唐石刻,及张樗寮书,皆无之也。慧注等五会本经文,皆无是名句。又考肇注曰:则非般若,即慧空也。境灭慧忘,何相不尽。弘持之旨,宜在于此。智者疏同。智疏又曰:般若即非般若,此是如空。嘉祥义疏曰:般若非般若,心行断也。下如来无所说,绝言语也。又曰:佛说般若,此是佛般若也。则非般若,非是二乘智慧。慧注曰:证真之日,得真般若。得真之时,便舍文字。故云佛说般若即非般若。赞述曰:则非般若波罗蜜者,非一佛独陈也。纂要曰:则非般若者,无著云:对治如言执故。以上诸古注,皆未释及是名。)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
  (柳书、慧本同。流通本‘何以故’上有‘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句。按南唐石刻,已加此句。考各古注,皆未释及之。义疏谓犹是释成前文,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之义。故与前文贯串而释。)
  则生实相
  (古今各本并同,清初本‘则’作‘即’。)
  则是非相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流通本、清初本‘则’作‘即’。)
  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古今各本并同,清初本‘则’作‘即’。)
  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皆同。流通本、清初本作‘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则名诸佛
  (柳书至张书、慧注等五会本皆同。流通本、明清刻本‘则’作‘即’。)
  非第一波罗蜜
  (柳书至明刻、慧注会本皆同。流通本、清初本作‘即非’。)
  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流通本、清初本、于此句之下,有‘是名忍辱波罗蜜’句。清初有本,注明其下云:是名句,古本无,然不可少。由此可见是彼时加入。按智疏曰:既无我人,谁加谁忍。故非忍为忍,忍为非忍,为般若体也。纂要曰:忍到彼岸,已离苦相。况彼岸非岸,谁苦谁忍。其他古注中,皆无是名句义。)
  则为非住
  (柳书至明刻。慧注、肇注、智疏、纂要、四会本并同。流通本、清初本‘则’作‘即’。)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流通本众生下有‘故’字。盖清初时加入者也。清初有本注明其下云:各本无‘故’字。)
  则非众生
  (柳书、宋藏、明刻及慧肇二注会本并同。流通本、清初本‘则’作‘即’。南唐石本、张书亦然。)
  则无我见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流通本并同。此与下文,则为如来以佛智慧,则为荷担,则于此经,则为是塔,则为消灭,清初本‘则’多作‘即’。)
  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柳书如此,其他各本作皆得成就。按慧注云:若人依经起行,即生无边之福,与三佛性相应,故能圆满界种。界谓真如,种谓菩提心、六度行。界种,即三佛性也。玩此注意,其无‘得’字可知。得者,当得也。今言与三佛性相应,是已成就矣。已成就者,谓其成就相应,已具有能圆满界种之资,非谓已成佛。此即长水记所云:若能宣说受持,此则修行二利,能令佛种不断,则名荷担菩提。盖成就之言,即言其成就荷担。所以长水记又云:不可量等功德,与无上菩提为因也。据此,足证本无‘得’字。)
  心则狂乱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流通本、清初本,‘则’作‘即’。)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柳书如此。其他各本,‘者’上有‘心’字。按经旨正破存有菩提法之心,故下即紧接曰:当生如是我应灭度众生,乃至无一众生实灭度之心也。则‘菩提’下不能著「心’字。应从唐人写经明矣,下同。)
  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柳书、明刻本、慧本、并同。翁书乃至流通本等,‘若’上有‘须菩提’三字。又清初本,‘则非’作‘即非’。)
  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柳书如此。其他诸本,‘者’上有‘心’字。)
  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柳本、慧本同。其他各本,‘提’下有‘者’字。)
  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
  (古今各本皆同。清初本‘则’作‘即’。)
  则为非大身
  (柳书、宋藏、张书、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流通本‘则’作‘即’。翁书及清初本皆然。)
  则不名菩萨
  (古今各本皆同。清初本‘则’作‘即’。)
  无有法名为菩萨
  (柳书、慧本、肇本并同。流通本作‘实无’。南唐石刻以后皆然。按长水记云:但约无我无人,真如清净,名为菩萨,非谓别有一法。足证本无‘实’字。若有之,当云非谓实有一法,不云别有矣。)
  恒河中所有沙
  (柳书、宋藏、张书、慧本并同。流通本‘恒’上有‘如’字。南唐石刻、明清诸本皆然。)
  有如是等恒河
  (柳书、宋藏、张书、慧本并同。流通本‘等’上有‘沙’字。南唐石刻、明清诸本皆然。)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古今各本并同。惟慧本,初‘过去’,次‘未来’,三‘现在’。无著菩萨论亦然。论云:过云已灭故,未来未有故,现在第一义故。)
  如来不应以色身见
  (柳书、慧本同。流通本‘色身’上有‘具足’二字。南唐石刻以后诸本皆然。)
  即为谤佛
  (古今各本并同。南唐石刻、张书‘即’作‘则’。)
  ‘尔时慧命须菩提’至‘是名众生’
  (柳书无。南唐石刻以后有。按此六十二字,秦译本无之,乃后人据魏译增入者。故肇注乃至纂要,皆未释及。惟赞述已引魏译加入释之。大约唐时或加或不加,至五代以后本,则无不加入耳。总之,此段之义,偈论俱有。取魏译增入,亦佳。秦译盖因前文已有如来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故此处从略欤。)
  为无所得耶如是如是
  (柳书、慧本同。流通本‘如是’上有‘佛言’。按南唐石刻,已有‘佛言’二字矣。)
  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流通本、清初本‘则’作‘即’。)
  如来说非善法
  (柳书、宋藏、张书、慧本并同。流通本‘说’下有‘即’字。南唐石刻、明清诸本皆然。古注如慧注赞述,引经皆无‘即’字。惟纂要引作‘即非’。)
  受持为他人说
  (柳书、慧本并同流通本‘受持’下有‘读诵’二字,南唐石刻以后本皆然。)
  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流通本、清初本,‘则’作‘即’。)
  则非有我
  (同上。)
  则非凡夫
  (同上。又清初本及今流通本,此句下复有‘是名凡夫’句。柳书至明刻、慧注、肇注、智疏、赞述、四会本皆无之。清初有本,注明为古本所无。详考各古注,皆无是名句义也。)
  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同上)
  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柳书、慧本、肇本并同。流通本‘者’上有‘心’字,南唐石刻以后本皆然。)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同上。)
  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
  (柳书、慧本同。流通本‘布施’上有‘持用’二字。南唐石刻以后本皆然,而明刻本有少‘持用’二字者。)
  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柳书、张书、慧注、赞述、二会本并同。流通本‘功德’下有‘何以故’三字。南唐石刻、碛砂藏亦然。明刻本间无‘何以故’句。)
  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柳书、宋藏、明刻、慧注等五会本皆同。流通本‘甚多’上有‘须菩提言’句。南唐石刻、张樗寮书、清初本皆有之。)
  佛则不说是微尘众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流通本、清初本,‘则’作‘即’。)
  则非微尘众
  (柳书、宋藏、张书、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流通本‘则’作‘即’,南唐石刻清初本皆然。)
  则非世界
  (同上。)
  若世界实有
  (柳书如此。慧注会本作‘有实’。流通本及南唐石刻以后各本,皆作‘实有者’。)
  则是一合相
  (柳书、翁书、宋藏、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张樗寮书、清初本、流通本,‘则’作‘即’。)
  则非一合相
  (柳书、宋藏、张书、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南唐石刻、清初本、今流通本‘则’作‘即’。)
  则是不可说
  (柳书至明刻、慧注等五会本并同。清初本、今流通本‘则’作‘即’。)
  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
  (柳书、慧本同。流通本‘不’下有‘不也’句。南唐石刻以后各本皆然,惟明刻无之。)
  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古今各本皆同,惟明刻‘即’作‘则’。)
  发菩萨心者
  (柳书至明刻、慧本并同。流通本、清初本‘菩萨’作‘菩提’。按长水记云:发菩萨心者,拣余人也。)

 
 
 
前五篇文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大悲咒的由来

寻找海云禅师(中)

噶陀多吉丹历代宁贡上师之简介

临济禅初探(上)

 

后五篇文章

九说《金刚经》

《金刚经》与清净心的培养

《金刚经》与中国佛教

传承禅宗优秀文化 共建和谐美好安庆

《张力的消解——禅学的佛学批判》第六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