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前的伏牛山佛教——兼论伏牛自在禅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黄夏年
河南嵩县伏牛山,是我国著名的名山之一,因地势形状像一条卧伏的牛而得名。据《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六十二称:伏牛山“在嵩县西南,接卢氏、内乡二县界,汝水所出。《汉书·地理志》陵县高陵山汝水出焉。《水经》汝水出梁县勉乡西天息山。郦注《地理志》曰:高陵山即猛山也。亦言出鲁阳县之大盂山。又言出卢氏县还归山。《博物志》曰汝出燕山,并异名也。《元和志》天息山一名伏牛山,在鲁山县西一百五十里,旧志伏牛山在嵩县西南百里,汝水、白河皆出焉”。绵延不尽的伏牛山因地势险峻,泉水流淌,树木郁葱,景色宜人而雄立中原,成为中原名山,为历代名人士大夫唱颂向往,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明谢榛诗曰:“伏牛形胜郁嶙峋,二月风光客兴新。半岭夕阳惟照雪,千秋寒色不知春。天连山势气雄晋,地转河流远界秦。寄语关中几游宦,虞卿只是读书人。”[1]
一、魏晋释道安与伏牛山佛教传人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的国家,中原河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这里曾经孕育出中国最早的商代文明,甲骨文和青铜器曾经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杰作。在中国文明中,一直存在着儒释道三家文化系统,此三家文化一直是中原大地的文化代表,构成了河南地区文化传统的核心,并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原文化的发展。中国河南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历史上曾经有过九个朝代先后在这里建都。洛水在这里静静地流淌,远处是青翠的邙山,2000年前中国汉朝的统治者看中了这块龙凤宝地,强大的汉朝盛世,不仅以国力和军事在世界称鼎,而且还把中国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中原文化代表之一的佛教文化,虽然来自于印度西天佛国,但早在东汉时期就进入了这一地区。东汉永平八年(公元前95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在夜里做梦,见到一位身上透着金光的人飞到了金銮殿前,明帝心里充满了喜悦。第二天一早,汉明帝就召集大臣召开御前会议,向大家询问,我昨天晚上梦到的是一位什么样的神人?群臣面面相觑,只有见多识广的傅毅勇敢地站出来,向皇上答道:“臣听说天竺有得道的人,号之曰‘佛’,能在空中飞行,身有日光,莫不就是‘佛’吧?”于是,明帝派遣蔡愔率队到天竺国求佛。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一队人马风尘仆仆地在月氏国游走,指望能够尽早地到达天竺,不意却在这时见到了两位来自天竺的高僧,一位是迦叶摩腾,另一位是竺法兰。蔡悄喜出望外,向两位高僧提出到汉地弘扬佛教的请求,天竺国沙门爽快地答应了。蔡愔领着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沿着回路疾行,随身带着从印度带来的贝叶经和佛像等,这些珍贵的经像由一匹白马驮着,很快就回到京都洛阳。·第二年,明帝下令将驿站改为寺庙,以同来驮经的白马命名,于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诞生了。从此,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新纪元。
伏牛山地区的嵩县属于洛阳地区,在强劲的佛法西来之风影响下,伴着伏牛山的美景山水,佛教肯定会顺势进入这一地区。嵩县地区古称“陆浑”,陆浑是中国古代一个部落名,也是一个国家的名字,还是一条河流名,更是一座山名。史乘记载陆浑“贲浑山水名天下尚矣。道伊阳而东驰二十五里,遵衍隰而行未见也。畎浍墟曲逦迤起伏,樨篁老木苍翠离陆,杂英青葛葳蕤蒙络,棘樊荆扉鸡犬鸣吠,牧竖馌妇提携抱负,使人欣然以喜恍然,若有遇,殆比于桃源之探,仇池之迎。又东二十里有冈蜿蜒而行,尤难登其上,群山嵂嬗蠖靡迤,联络青环玉块拱乡森列,苍颜秀璧迅驰,拨立或断,或续或见,或否若立,若倚若仆,若嗣效苛姑,危挟壮分,秀杉槠柽桧谬辐,附丽篑筜碧鲜,途荟蔚岚霏,炊烟混隐迭见,樵斧禽响若近若远,烟树点荠,莽苍无际,目极可喜。其下则长伊带焉,其水清泻,重洲小渚,绮错棋布,金沙玉砾,璀璨相射,沙平流漫,风微响远,水石相抟,噌眩间错,溪兽沙禽,戏阔浮深,芦滩渔石,轻蓑短棹,呼之不来,追之不及,但闻孥音,延绿苇间,疑古之逸民摈落不还者也。”[2]又“有石城,远望之有金坛玉匮,晶然间出,尤好竹木泉石,时有野人居之,长生不死”。[3]所以这里历来都是隐士所居之地。
公元4世纪下半叶,中国北方战火连绵,动乱剧烈,生灵涂炭。北方地区的佛教领袖道安法师为了守住已经建立的佛教事业,保存佛教的实力,于是“遂率众人王屋女机山,顷之复渡河依陆浑山木食修学,俄而慕容俊过陆浑,遂南投新野”。[4]这是目前所见的史载嵩县地区最早的佛教资料。
道安是中国佛教最早的贡献者,为建立风气的一代人物。他的主要贡献是:“大弘法化。初沙门各依师姓,安以为宜以释命氏。后见阿含,四河人海之言,遂为定式。安外涉群书,善文辞,长安中衣冠子弟多依师之。着僧尼轨范、佛法宪章等,天下则之。”[5]陆浑的山水不仅给道安僧团提供庇护的栖身之地,而且让道安在这里深深地思考了佛教的未来,悟出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6]的中国佛教之真理,而且决定要将僧团分散到全国各地,使“教化之体,宜令广布”,[7]佛教的影响进一步增大,传人了四川、扬州等地。所以陆浑之行是道安佛教事业中的关键性的一步,也是中国北方佛教的转折点,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大书特书。
二、唐代自在禅师与伏牛山佛教发展
嵩县伏牛山的佛教开始发展的时期是在唐代。隋唐时代是中国社会走向鼎盛的时期,佛教也在这个大背景下,步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特别是在唐代,因为中国佛教的繁荣,开始成为社会宗教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佛教不仅彻底摆脱了受儒道二教影响的藩篱,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哲学、艺术、建筑等各个领域,促进了中外宗教文化的交流,大唐佛教文化开始大规模地走出国门,流向东亚的朝鲜与日本以及东南亚的越南等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并为宋代佛教的世俗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隋唐时代,中国佛教已经走向成熟,先后出现了天台宗等八个宗派。在这些宗派中,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在有文化的士大夫或学问僧中流传,密宗主要是统治者热衷,律宗重在佛教僧团,只有禅宗和净土宗广泛流传在大众中间。唐武宗灭佛后,中国佛教最后只有禅宗和净土宗流传下来,其他宗派虽然也有过中兴,但最后都没有完整地继承下来。但是它们对中国佛教理论所做的创造性贡献是不可抹杀的,而且正是由于这些贡献,为佛教思想在中国思想界中争得了一席地位,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学人。
由民间自觉兴起的宗派——禅宗与净土宗,因理论简捷,修行不难,故流传广泛,影响日增。禅宗因以禅来概括佛教修习的全部内容而得名。又以“传佛心印”,故又名“佛心宗”。早期禅宗主要有二派。神秀在北方恪守传统教法,主张坐禅息念,拂尘看净,渐悟成佛,史称北宗。惠能在南方传教,主张不拘形式,不执著于名词概念,不重坐禅,只要内心直觉顿悟,即心即佛,就可成佛,史称南宗。最后南宗流行最广,北宗渐渐不显。禅宗以《坛经》为所依的根本经典,《金刚经》也是教徒经常使用的典籍。该宗宣扬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的思想,主张不立文字,不假外求,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较早见诸史籍的伏牛山僧人是伏牛自在禅师。“释自在,俗姓李,吴兴人也。生有奇瑞,稍长坐则加趺。亲党异之辞所爱,投径山出家,于新定登戒。及诸方参学,从南康道一禅师法席。悬解真宗,逸踪流辈,道誉孔昭。行止优游,多隐山谷。四方禅侣,丛萃其门。元和中居洛下香山,与天然禅师为莫逆之交。所游必好古,思得前贤遗迹,以快逸观。龙门山得后魏三藏翻经处,王屋山得稠禅师解虎闘处。此山饮甘泉,改为甘泉寺。嵩山得梵法师马跑泉,居无恋著。所著《三伤歌》辞理俱美,警发迷蒙,有益于代前。蜀王氏伪于德初,有小军使陈公,娶高中令骈诸孙女若人,持不杀二十余年。后在蜀为男婚娶,礼须屠宰。高初不欲,亲戚言,自己持戒,行礼酒筵,将何以娱宾也。依违之际,遂多庖割,俄未浃旬,得疾颇异。口但慌言,已而三宿,还苏述冥间之事,初被黑衣使者追摄,人岐府城隍庙,庙神峨冠大袖与一金甲武士唔坐,使者领高见神,武士言语纷纭让高破戒,仍扼腕骂曰:吾护戒神将也,为汝二十年,食寝不遑,岂期忽起杀心,顿亏戒检。命虽未尽,罪亦颇深,须送冥司,惩其故犯。城隍神问高曰:汝更修何善,追赎过尤乎?高常诵持《上生经》,其数已多。于时懵然都无记忆,恐惧之间白曰:诵得《三伤颂》、《一钵和尚歌》。遂合掌向神厉声而念,神与武士耸耳擎拳立听,颜色渐怡,及卒章神皆涕泪,乃谓高曰:且归人间,宜切营善。拜辞未毕,飒然起坐,备陈厥事,自此《三伤》、《一钵之歌》颂,人皆传写讽诵焉。一钵和尚者,歌词叶理激劝,忧思之深。然文体涉里巷,岂加三伤之典雅乎。在遣弟子去江南选山水之最者,吾愿往中终老,到江州都昌县有好林泉回报在。行至叶县,道俗所留,往隋州开元寺示灭。年八十一,则长庆元年也。”[8]
由上可知,自在禅师是马祖道一的弟子。马祖道一禅师(709—788)是中国佛教禅宗洪州宗的创立者。禅宗是中国佛教里最有特色的民族化宗派之一。按佛教的说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下面的弟子不解其意,唯有大弟子迦叶会意,露出微笑,于是,佛祖传迦叶于“正法眼藏”,同时还传了一领金缕袈裟作为传法的信物。迦叶因为得到了佛的传授,成为印度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之后,禅宗在印度一共传了27代,到了5世纪时,第28代祖师菩提达摩从印度乘船来到中国,在少林寺面壁修行9年,成为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传法于二祖慧可,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和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广敞禅门,集众清修,过着择地而居的集体生活,禅宗开始初具规模,至六祖惠能大师时,禅宗正式建立。惠能圆寂以后,他的禅法主要由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人继承,形成了两支派别。
怀让弟子有道一等9人,他们都是禅宗的高僧。其中道一是佼佼者。道一(709—788),汉州(今四川广汉)人,俗姓马,人称马大师,后世又称之为马祖。幼年在汉州罗汉寺依释处寂剃度出家。20岁在渝州(今重庆)圆律师处受具足戒。同时也曾一度在新罗(今韩国)国王子无相(也称“金和尚”)座下参学,在剑南(今四川境内)一带游访问道。唐开元年间(713—741),道一听说怀让在南岳传曹溪南宗法门,于是前往,人住南岳传法院。他为了早日成佛,独处一庵,成天坐禅,不理众人。这个做法引起了怀让的注意,怀让为了开导道一,在道一坐禅的地方每天磨砖,道——看见怀让磨砖,感到好奇,就问:“你磨砖干什么?”怀让回答:“把砖磨成镜子呀!”道一好笑地说:“砖怎么能磨成镜子呢?”怀让回答:“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道一听了这句话,立刻明白这是怀让在启发他,于是终于开悟,拜怀让为师,在怀让身边侍候十年,直到怀让人寂之后,才离开南岳。
唐天宝元年(742),道一禅师来到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佛迹岭住下,他搭起茅庵,·自创法堂,开始了说法传教的日子。两年后道一率徒众到西里山(在今江西抚州市境,又称“犀牛山”),建寺率众修持。以后,道一主要在南方一带活动,曾经在锡石寺(在今江西宜黄县)、南康龚公山(即今江西赣县田村镇宝华山)、洪州(今江西南昌)开元寺(即今南昌市佑民寺)等地居住。足迹涉及赣江两岸,南抵赣县以至大庾(今称大余)岭北,北到都昌、湖口,甚至安徽天柱山,东至贵溪、安仁(今余江),东南则越过武夷山脉进人福建、浙江等地,西达万载、铜鼓,有数十县之广。唐贞元四年(788)2月4日,道一示微疾而寂。塔葬泐潭寺后山宝珠峰(今江西靖安县境内)下。唐元和年间(806—820),朝廷追谥“大寂禅师”号,敕塔曰“大庄严塔”。清雍正十三年(1735),加封“普照大寂禅师”号。道一生前的开示、法语,由弟子辑为《马祖道一禅师语录》、《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各一卷,收入《大藏经》中。
道一一生建立道场数十处,在江西省内至今可考的就有近40处。他以江西洪州为中心,弘扬曹溪宗风,建立了禅宗史上著名的洪州宗。道一禅师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很多,最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了禅宗的丛林。佛教制度规定,出家的僧人集体居住。印度佛教僧人主要是选择城郊幽静林地建寺院修行,就像树木聚集如林,因而得名丛林。马祖道二看到当时不少禅宗僧人是寄住在律宗的寺院里,他认为禅宗和律宗是应该有区别的,因此道一禅师广建道场,率众而居,创立了禅宗的“丛林”,亦即禅宗的寺院。住在丛林的人,集体修禅,共同劳动,过着自给自足的农禅生活。后来马祖道一的弟子百丈怀海制订了《百丈清规》,将这种制度进一步体系化和完善化。
(二)发展了禅宗的思想。道一得到了怀让的传授真谛,弘扬六祖惠能以来的南宗禅法。他努力提倡“即心即佛”的主张,强调佛性在每人心中,“自性本来具足”。弟子慧海曾向马祖道一询问求佛法的事情,道一指出,你要求法,却放着“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什么?我遮(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因为“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所以关键是参禅修行的人要自心去参悟,自己成佛。“即心即佛”是成佛的关键,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要执著成佛,要用一颗平常心的心态来修持佛法,自始至终把握“平常心是道”。因为“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只有顺其自然,开发自性,用平常心来看待一切,方能修得成道。即心即佛是修行的重要一面,但是同时还要有“非心非佛”的一面,道一将此譬喻成,一个小孩子在哭,想办法让他不哭,是“即心即佛”,当小孩子不哭时,是“非心非佛”。所以“即心即佛”是成佛作祖的方法,“非心非佛”是更高的境界,“平常心是道”是目的和结果。道一坚持了惠能的一切时中皆是禅的思想,强调“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随遇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总之,学佛成佛都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事务中,心外觅佛无佛可求,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在平常心中求得解脱。为了开导后来人,道一注意因材施教,针对根机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采用深沉、灵转、幽默、反诘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打、画地、竖拂、棒喝、拧鼻子、踏胸等多种方式,尤其是注意根据不同的场景,作随时随地发挥,创造了禅宗独特的禅法“机锋”与公案。
(三)建立了禅宗分支洪州宗。马祖道一以江西洪州为中心,致力于禅宗的发展活动。他为重一方,以特殊的禅法与思想吸引了一大批人,甚至包括当地的高官和学者,也向他问法,亲受宗旨。在众多弟子中,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大梅法常等都是较为突出的人,他们与马祖一道致力于禅宗的演进,发扬道一的禅法和思想,完善禅宗丛林制度,形成了著名的地方宗教团体——洪州宗,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禅宗“五家七宗”里,沩仰宗和临济宗就是马祖道一的再传法嗣沩山灵佑与第三代临济义玄分别创立的,特别是临济宗一直流传下来,至今未绝。
作为马祖生前传法的130余位弟子[9]之一的伏牛自在禅师,他忠实地继承了马祖道一的禅法。史载他到江西南康拜见道一“发明心地”[10],“悬解真宗,逸踪流辈,道誉孔昭”。“所游必好古,思得前贤遗迹,以快逸观”,说明他是一位勤于思考,有独立主见的人。马祖对他也非常赏识,曾经让他送书给慧忠国师。自在禅师到了慧忠处,“国师问曰:‘马大师以何示徒?’对曰:‘即心即佛。’国师曰:‘是什么语话?’良久,又问曰:‘此外更有什么言教?’师曰:‘非心非佛,或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国师曰:‘犹较些子。’师曰:‘马大师即恁么,未审和尚此间如何。’国师曰:‘三点如流水,曲似刈禾镰。”’[11]这段对话非常具体地说明了自在禅师对马祖道一禅师禅法的理解,正如慧忠国师所说“三点如流水,曲似刈禾镰”一样,正解地解释了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到“是心是佛”,再到“非心非佛”的辩证关系。宋代以后,·禅门里对伏牛这一则公案评价很高,认为这是“见之不取,千载难忘”。[12]
自在禅师于元和年间(806—820)隐住在伏牛山,期间曾对马祖道一的禅法有一个总结,谓众曰:“即心即佛是无病求病句,非心非佛是药病对治句。”僧问:“如何是脱洒底句?”师曰:“伏牛山下古今传。”[13]由于自在禅师对马祖禅的贡献,在当时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四方禅侣,丛萃其门”。他的事迹也被载人史册,他所说的“伏牛山下古今传”成为后世禅宗的经典话头,一直被后人引用。
自在禅师虽然以饱学富禅而誉名于禅宗,但是他的心里向往的是优裕自闲的山林生活,“行止优游,多隐山谷”,“居无恋著”,所以他选择了伏牛山作为参禅修行的地点,获得了“伏牛自在”的雅号。同时,他除了向马祖道一问法之外,还先后跟随多人学习佛教,其传记中记载他在“龙门山得后魏三藏翻经处;王屋山得稠禅师解虎闘处……嵩山得梵法师马跑泉”等等,正是他的多学多行,造就了他的声名,使之成为当时佛教界里的一位有名的禅师。许多僧人都与他有莫逆之交,引为好友。如丹霞天然禅师[14]在元和中住龙门香山,与伏牛自在禅师为友。唐州紫玉山道通[15]禅师,与伏牛山自在禅师同游洛阳,等等。
在《宋高僧》里,自在禅师除了忠实地继承了马祖道一的思想之外,在一生中最重要的还有他创作了《三伤颂》一文。这篇文章在佛教界里评价很高,“所著《三伤颂》歌辞理俱美,警发迷蒙,有益于代前”。《宋高僧传》专门介绍了它,并且演绎出一个故事,“人皆传写讽诵焉”。但是此文在佛门的经典里没有保存下来,可喜的是,经笔者检索,发现全文被保存在后蜀何光远所著的《高僧论》一文里。何光远,字辉夫,东海人。后蜀孟昶执政时,曾经在四川做过军事判官。他撰写《鉴戒录》十卷,“其书多记唐及五代间事,而蜀事为多,皆近俳谐之言,各以三字标题,凡六十六则”。[16]《高僧论》则在该书卷十之中收录《三伤颂》,引文如下:伏牛上人、一钵和尚,[17]皆悟达之士也。一居岩岫,永离嚣尘,著述《三伤》,指谕“一钵”,广开法庙,大扇迷途,聋瞽闻之,往往解悟。王蜀干德初,有小军使陈(失名)妻高氏,即高骈相公诸院之孙,先于法门寺受持不杀戒二十余年,后届蜀因与男娶妇亲族,劝令屠宰,高亦从之。旬日之中得疾颇异,不录人事,口但荒言,既而三宿还魂,备述幽途之事。初遇黑衣使者追入岐府,城隍庙神、我冠大神与一金甲武士对坐。使者领高见神,武士言语纷纭,诉高破戒,仍扼腕骂高,曰:“吾护戒鬼将也。为汝二十余年食不受羡,寝不遑安,岂期一起杀心,顿隳戒行。命虽未尽,罪亦颇深,须送冥司,惩其僭犯。”城隍神回问高曰:“汝更修何善?赎此过尤。”高平生常念《上生经》,至此蔑然遗忘,只记得《三伤颂》、《一钵歌》,合掌向神,厉声而念。神与武士耸耳立听,颜色渐怡,诵至了终,悉皆涕泪,谓高曰:“且归人世,宜复善心。”高氏拜辞未终,飒然起生,乃知大善知识所著,句义与佛齐功。今并录其全篇,仍亦书其灵验,采之真识,非取迦谈。
伏牛上人《三伤颂》其一曰:伤嗟垒巢燕,虽巧无深见。修营一个窠,往复凡千转。双飞碧水头,对语红梁畔。身缘觅食疲,口为衔泥烂。驱驰九十初,方产巢中卵。停腾怕饥渴,抚养知寒暖。怜惜过于人,衔虫矮皆遍。父为理毛衣,母来将食眩。一旦翅翼成,分飞不相管。世有仁智人,恳力忧家眷。男女未成长,颜色亦衰变。燕子燕子听吾语,随时且过休辛苦,纵使窠中千个儿,秋风才动终须去。世人世人不要贪,此语是药须思量,饶你平生男女多,谁能伴尔归泉路。
其二曰:伤嗟鹅鸠鸟,夜夜啼天晓。坠翼柳攀枝,垂头血沾草。身随露叶低,影逐风枝袅。一种情相生,尔独何枯槁。驱驱饮啄稀,役役飞腾少。不是官所嗟,都缘业所造。亦似世间人,贪生不觉老。吃着能几多,强自索烦恼。咄哉无眼人,织络何时了。只为一六迷,遂成十二到。鹅鸠鹅鸠林里叫,山僧山僧床上笑,有人会意解推寻,不假三祗便成道。
其三日:伤嗟造蜜蜂,忙忙采花蕊,接翼入芳丛,分头傍烟水。抱蕊爱香滋,寻花应春饵,驱驰如所萦,盘旋若遭魅。蹭蹬遇丝罗,飘零喂蝼蚁,才能翅翼咸,方始窠巢备。恶人把火烧,哀鸣树中死,蜜是他人蜜,美自他人美。虚忙百草头,于身有何利。世有少智人,与此恰相似。只缘贪爱牵,几度虚沉坠。百岁处浮生,十年作童稚,一半悲与愁,一半病与瘁。除折笑将来,能得几多子,更将有漏身,自翳无生理,永不见如来,却缘开眼睡。蜜蜂蜜蜂休没没,空哉终是他人吃;世人世人不要贪,留富他人有何益。
(接《一钵和尚歌》)
伏牛自在禅师的《三伤颂》,文虽不长,但是寓意颇深。文中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了燕子、鹦鸠和蜜蜂三种动物的辛苦与无劳而功。燕子一生辛苦功劳累,抚养刍燕长大后,最终没有得到回报。鸡鸠夜夜啼晓,但是无人理睬,落得孤身一人,好不寂寞。蜜蜂终日采蜜,然而采出来的蜜最终成为人们腹中之果,终生的劳作白费,虚忙一场。自在禅师选择了这三个典型的事例,旨在说明人们都是在做无用的工作,其结果是白白地耗费了自己的一生,其劳无益,即使拥有万贯家产,儿女身边相绕,最终还是会被丢掉的,所以重要的是要悟到生命的真谛,这就是要为自己而活,就像自在禅师一样,为了求得自在而游悠恬适。《三伤颂》由于文辞典雅,通俗易懂,语言活泼,案例典型,有启发的功用,因之受到了后人的称赞,认为它与《一钵和尚歌》各有特色,“《一钵和尚歌》者,歌词叶理激劝,忧思之深。然文体涉里巷,岂加《三伤颂》之典雅乎。”
三、结 语
总之,作为唐代佛教鼎盛时期的佛教,自在禅师是伏牛山佛教的代表性人物,由于他的努力与卓越的修行,以及对马祖禅法理论的继承和普及佛教思想的贡献,使他在中国佛教史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同时也受到了后人的尊敬,被永远载人史册。伏牛山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的植被,是大自然所赐,但是传之于山中的佛教则为这一大自然的环境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并为伏牛山后世跻身于佛教名山打下了基础。而所有这一切,伏牛自在禅师的贡献是不可没的,因为他是这一时期来山的最有名的僧人,为伏牛山的佛教留下了历史性的记录,所以说他是伏牛山佛教的开拓者也不过分。但是这一时期的有关历史文化典籍与佛书中却没有记载自在禅师所开创的道场,笔者认为这与当时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有关。考察佛书,洛阳是中国佛教的重镇,伏牛山只是洛阳地区的一座名山,来山的法师都是在游历嵩洛之后来到伏牛,到了伏牛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潜修而备的,“一居岩岫,永离嚣尘”是主要的,而“广开法庙,大扇迷途”则是次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古书中没有提到伏牛自在禅师所住的道场的原因。
[1] 《河南通志》卷7。
[2] 《伊滨集》卷20。
[3] 《太平御览》卷42。
[4] 《出三藏记集传》下卷15,梁建初寺沙门释僧佑撰。
[5] 《宗统编年》卷7。
[6] 同上。
[7] 同上。
[8] 《宋高僧传》卷11,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赐紫沙门赞宁等敕撰。
[9] 马祖道一的弟子所经书记载有:“其所出法嗣者凡一百三十七人。大鉴之后世能以法而得人者。一最为隆盛。一曰越州大珠慧海者。一曰百丈惟政者。一曰泐潭法会者。一曰杉山智坚者。一曰泐潭惟建者。一曰澧州茗溪道行者。一曰石巩慧藏者。一曰紫玉山道通者。一曰江西北兰让禅师者。一曰洛京佛光如满者。一曰南源道明者。一曰忻州郦村自满者。一曰鼎州中邑洪恩者。一曰百丈怀海者。一曰镐英者。一曰崇泰者。一曰玉姥山恬然者。一曰华州策禅师者。一曰澧州智聪者。一曰云秀山神鉴者。一曰扬州智通者。一曰杭州智藏者。一曰京兆怀韬者。一曰处州法藏者。一曰河中府怀则者。一曰常州明干者。一曰鄂州洪潭者。一曰象原怀坦者。一曰潞府元礼者。一曰河中府保庆者。一曰甘泉志贤者。一曰大会山道晤者。一曰潞府法柔者。一曰京兆觉平者。一曰义兴胜辨者。一曰海陵庆云者。一曰洪州玄虚者。一曰三角山总印者。一曰鲁祖山宝云者。一曰泐潭山常兴者。一曰处州西堂智藏者。一曰京兆章敬怀晖者。一曰柏岩明哲者。一曰鹅湖大义者。一曰伏牛山自在者。一曰盘山宝积者。一曰芙蓉山太毓者。一曰麻谷山宝彻者。一曰盐官齐安者。一曰五泄山灵默者。一曰大梅山海常者。一曰京兆惟宽者。一曰湖南如会者。一曰鄂州无等者。一曰归宗智常者。一曰韶州清贺者。一曰紫阴山惟建者。一曰封山洪涛者。一曰[2)炼山神舐者。一曰崛山道圆者。——曰玉台惟然者。一曰池州灰山昙觊者。一曰荆州宝积者。一曰河中府法藏者。一曰汉南良津者。一曰京兆崇禅师者。一曰南岳智周者。一曰白虎法宣者。一曰金窟惟直者。一曰台州柏岩常彻者。一曰干元晖禅师者。一曰齐州道岩者。一曰襄州常坚者。一曰荆南宝正道本[3)者。一曰云水靖宗者。一曰荆州灵湍者。一曰龙牙圆畅者。一曰双岭道方者。一曰罗浮山修广者。一曰岘山定庆者。一曰越州惟献者。一曰光明普满者。一曰汾州无业者。一曰澧州大同广澄者。一曰南泉普愿者。一曰五台邓隐峰者。一曰佛嗅和尚者。一曰乌臼和尚者。一曰石霜大善者。一曰石臼和尚者。一曰本溪和尚者。一曰石林和尚者。一曰西山亮座主者。一曰黑眼和尚者。一曰米岭和尚者。一曰齐峰和尚者。一曰大阳和尚者。一曰红螺山和尚者。一曰龟洋无了者。十日利山和尚者。一曰乳原和尚者。一曰松山和尚者。一曰则川和尚者。一曰西园昙藏者。—一曰百灵和尚者。一曰金牛和尚者。一曰洞安和尚者。一曰忻州打地和尚者。一曰秀溪和尚者。一曰马头峰神藏者。一曰华林善觉者。一曰水塘和尚者。一曰古寺和尚者。一日江西裨[4]树和尚者。一曰京兆草堂和尚者。一曰阳岐甄叔者。一曰蒙溪和尚者。一曰黑涧和尚者。一曰兴平和尚者。一曰逍遥和尚者。一曰福溪和尚者。一曰水老和尚者。一曰浮杯和尚者。一曰龙山和尚者。一曰居土庞蕴者。一曰天目明觉者。一曰王屋山行明者。一曰京兆智藏者。一曰大阳希项者。一曰昆山定觉者。一曰随州洪山大师者。一曰连州元堤者。一曰泉州慧忠者。一曰安丰山怀空者。一曰罗浮山道行者。一曰庐山法藏者。一曰吕后山宁贲者。”见《传法正宗记》卷第七,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但据学者研究,其弟子达220多人。
[10] 《景德传灯录》卷7。
[11] 《景德传灯录》卷7。
[12] 《圆悟禅师击节录·第二十九则伏牛驰书》云:“举伏牛为马祖驰书到国师处。师问马祖有何言句示人?(当时便喝,免见葛藤)牛云:即心即佛。(苍天苍天)国师云:是什么话?(灼然不放过)良久再问:更有什么言句?(好便与一喝)牛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漏逗不少)国师云:犹较些子。(也只是随邪逐恶)雪窦代云:当时便喝。(已是第二重公案)牛却问和尚:此间如何?(也好)国师云:三点如流水,曲似刈禾镰。(更是葛藤)雪窦云:是什么语话?(不是雪窦也不知落处)也好与一拶。(拶即不无,且道雪窦意落在什么处?)见之不取,千载难忘(打云着)。
(圆悟)师云。伏牛是马祖下八十四人之一数,与丹霞为方外知音,通儒书讲教。国师垂问伏牛,只合便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为什么先道即心是佛?可谓作家禅客,不辱宗风。雪窦代云:伏牛等国师问马祖有何言句。便下一喝,诸人若辨得这一喝,下面一落索,——时辨得。国师道:犹较些子。雪窦代云:便喝。不可道国师不是,雪窦更要向上行,前头即心是佛,后面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伏牛却问,国师云:三点如流水,曲似刈禾镰,俱是心。雪窦代伏牛出气,不妨是作家钳锤,番覆看,方见雪窦有工夫得其妙处,诸人若向雪窦也好与一拶处参得彻,许汝有回互转变处。”
[13] 《景德传灯录》卷7。
[14] “释天然,不知何许人也。少人法门而性梗,谒见石头禅师默而识之。思召其自体得实者,为立名天然也。乃躬执爨,凡三年始遂落饰。后于岳寺希律师受其戒法。造江西大寂会,寂以言诱之,[(应—心)/言)答雅正。大寂甚奇之。次居天台华顶三年,又礼国一大师,元和中上龙门香山,与伏牛禅师为物外之交。后于慧林寺遇大寒,然乃焚木佛像以御之,人或讥之,曰:吾茶毗舍利。曰:木头何有?然曰:若尔者,何责我乎。元和三年晨过天津桥横卧,会留守郑公出,呵之不去。乃徐仰曰:无事僧。留守异之,乃奉束素衣两袭月给米面,洛下翕然归信。至十五年春言,吾思林泉,乃人南阳丹霞山结庵,以长庆四年六月,告门人曰:备沐浴,吾将欲行矣。乃戴笠策杖入屦,垂一足,未及地而卒。春秋八十六,膳部员外郎刘轲撰碑纪德焉,敕谥智通禅师,塔号妙觉。”《宋高僧传》卷第十一,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赐紫沙门赞宁等敕撰。
[15] 释道通,姓何氏,庐江人。其为童也,持重寡辞,见佛形象,必对礼叹咏不舍。因父宦于泉州南安,便求舍披缁,诵经合格,敕度之,当天宝初载也。时道一禅师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通往焉。一师于临川、南康龚公山,亦影随而去。然誓游方吴越之间,台明山谷,靡不登陟。迨乎回锡江西泐潭山门,励心僧务,不惮勤苦。贞元二年往南岳,见石头禅师,犹采缕加朱兰之色也。四年,大寂禅师垂欲归化,昌言曰:“夫玉石润山秀利,益汝道业,遇可居之。”通闻此言,且同隐谶,殊不详练。其年秋,与伏牛山自在禅师同游京洛,回至唐州西,有山峰孤林密,四绝人烟,实有尘外之趣。乃问乡人,云“此山是紫玉山”。通方忆大寂之悬记:“我合居是峰也。”乃陟崔嵬,见山脊有石方正,其色紫玉莹然。叹曰:“号紫玉者,合其称也。先师之言非虚记也。”挂锡解囊,参学之徒雾集。始则诛茅构舍,刺史李道古作意为建禅宫焉。(《景德传灯录》卷第六)
[16]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卷12。
[17] 一钵和尚是道吾和尚,佛教典籍里有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