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伦理与现代道德建设——吴来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而后传播于许多国家,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在东汉时传人我国,而在魏晋南北朝时大行其道,与道教几乎是同步进行。对佛教这样一种有着极其漫长历史和至今仍对人类生活产生着相当大影响的社会现象,任何人都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任何宗教都与道德有一层先天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于佛教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尤其是佛教在今天的思想文化建设中可以利用的积极作用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将佛教文化资源的研究、整理、开发、建设及引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借鉴。

道德与宗教都是人类最早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早于宗教的产生。正如普列汉诺夫指出的:“在道德观念同神的存在信念相结合的过程开始以前,道德就已经产生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244—245页)早在原始社会,道德与宗教就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原始人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为了保证种族生存,他们把杀死病弱幼儿,吃掉衰老的长者看作是符合道德的行为,而宗教则可以用灵魂不死的观念来说明这种行为是符合道德的。在社会意识形态中,道德与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历史上出现了宗教道德化和道德宗教化的趋势。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自觉来实现。而宗教则是调整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借以调整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它主要通过盲目和屈从而实现的。宗教包括宗教理论、礼仪、制度、戒律、文化等,宗教文化这个系统以基本经典为依据,如佛教的佛经。

宗教信仰者由于对神的存在的虔诚的信仰,常常在心理上对所信神灵有一种内在的感受或体验。佛在信仰者心目中是一种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存在,信仰者自然而然地对它产生某种依赖感和敬畏感,这种感情有时可以达到非常强烈的程度,并在其行为和动机上明显地表现出来。这种宗教心理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监督作用,使其不敢为非作歹。佛教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宗教心理,发展出一套比较系统的善恶报应教义和与之相适应的宗教祈祷仪式活动,借以强化宗教对道德生活的监督保证作用。

第一,五戒十善包含了一些社会公德的内容。

《周易》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佛教把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当作自己的基本教义。提出如果来世想做人或升天,就要修五戒十善。这种教义深人人心,普遍而深刻地影响着信仰者的行为动机,在心理感情上激起强烈而持久的反应。当信仰者自觉到其道德行为和伦理生活不合乎教义的规定和神的道德要求时,就会产生罪恶感、羞耻感,而当相信佛的慈悲,或相信通过适当的祈祷方式,取得佛的宽恕时,又会产生安定感和宁静感。从而对信仰者的伦理生活发生一定的制约作用。那种认为宗教所维护和保证的道德主要是统治阶级的道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宗教维护的除了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阶级性道德,还有属于全社会性的社会公德。

佛教的戒律多,据《四分律》僧戒有二百五十条,尼戒有三百六十四条,其中最主要的是“五戒十善”。“五戒”是不杀生,反对以任何方式伤害各种生命,强调生命都是平等的。不偷盗,反对侵犯,非法获取他人财物,强调不取不义之财。不邪淫,反对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强调纯洁的伦理关系。不妄语,反对虚伪客套,强调个人和群体的互相信任和了解。不饮酒,反对烈酒的刺激,强调保证个人的精神安宁和社会气氛的和谐。“十善”是五戒之上再加上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不骂人不说人坏话),不绩语(不花言巧语),不嗔恚(不愤怒),不邪见(不违背佛理)。如果从正面来谈,“十善”应该是放生、布施、恭敬、实语、和合、软语、义语、修不净观、慈忍、铂信正道。与“十善”相对立的是“十恶”,信徒如行善,可在业报转回中升入“天堂”,而行“十恶”,则会坠入地狱。

佛经讲,作为人,人有人的道德。儒家讲一个人要做得象个人样,就要遵守五伦。而佛法认为,一个人要做得象个人样。就要符合人的道德标准,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认为如果人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社会就是人间净土,就是太平盛世了。此外,佛教还主张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为人应大慈大悲,处世应忍辱无争等观念。在佛经里,对在家居士提倡六念法门的修行。六念法门是:念佛的功德,念法的道理,念贤圣僧的修行、道德,念戒律,用戒律来对照自己,念布施,以布施心去帮助别人,念天,止恶行善。同时,佛教把十善行为作为学佛的基本德行。“五戒十善”虽然带有宗教的色彩,但我们也可从中获得不少有益的东西。这些行为规范大多数都是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社会的一分子,必须遵守的最普遍的行为规范,属于社会公德。佛教主张“布施”,认为布施能克服人心中的贪婪和吝裔,广种福田。如果用于社会福利,周急济穷,应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了。

第二,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这有益于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大慈大悲,被人们认为是佛教道德的精髓。佛教“五戒”将“不杀生”列在首位,表明它在戒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杀生的对象不仅限于人而且泛指一切有情之物(动物),这就意味着对一切生命的新生,众生地位平等,不应互相残杀。表现了人性的善良方面。在历史上也曾激发了人们慈悲为怀的道德心和舍己救人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有祟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理念,佛家有戒杀护生的戒条。都是对生态和自然环境的关注。佛教认为,世间万象互为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遵循一定的因果规律,是一种和合互生的关系。因此佛教要求信徒善待一切生灵,戒杀、放生,人类之间更要相互关心,和平共处。古人道“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即形象的表现出佛教对人类心灵的净化和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佛教中的仁慈友爱精神能起到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

实际上,仁慈友爱精神是人类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公德在宗教观念中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仁慈友爱精神既是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正在实践中的一种道德规范,同时它又以一种尽善尽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善”的观念形态成为人们的道德理想,为人们所向往和追求。佛门中的一种修行方式叫禅,意译“静虑”、“弃恶”,佛典认为,通过静坐调心,心注一境的习禅,可以有效地抵御内心纷杂的欲念和外界多端的诱惑,获得行慈境界,消除烦恼,守护诸根。禅的实质无非是要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合乎道德。佛教在中国几经改造与演变,盛行上千年,至今绵延不绝,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的品德、意志、感情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弃恶是一种美德——反映智者内心世界的美德。佛教认为,人心充满虚空,周遍法界。《楞严经》云:“十方虚空,在我心内,如同片云,点太清里。”虚空无边无际,但它在我心里,外界器界,都是由心所产生出来的。一个人的品德;当然是心的派生,心的体现。佛教之中品德要求就是自渡渡他,普渡众生。既要普渡众生,就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教徒们的乐善好施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佛的敬畏心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社会条件。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出现,打破了旧的传统观念,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情况,从而引发了道德领域的困惑,以及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市场经济的两面性决定了:利益的驱动与满足,既能激发人们强烈的意志与努力拼搏的激情,使主体精神充分弘扬与发展,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又由于它本身具有的功利性、竞争性和盲目性,会使一部分人在无情的金钱战场上,展开不择手段的博斗,从而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友爱、互助抛入冷冰冰的利害关系之中。道德建设势在必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现代道德人格与之相适应。我们看到,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是可以为道德建设服务的。1993年11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

“在宗教问题上我也想强调三句话: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他接着说,这种适应,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方面财富的积累,使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毫无疑议,人类需要物质能量的补充与供给,已使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获得发展。但是,物力不断养育着人力且诱发着人欲,人欲的过度膨胀,又会使人性沦丧,阻碍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佛教的物质观、道德观显然能发挥弥补社会道德缺陷的某些作用。无论是佛教对众生的弘法、传教、慈济、福利,从中都可以看到佛教积极人世的方面。佛教传入中国,成功的改造了自己,从注重僧尼个人修行解脱的印度佛教蜕变成为积极服务人间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极力倡导“人间佛教”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没释着中国佛教徒积极介入并在奉献社会与人生的行为。

在今天,宗教是很重要的社会文化,它是支撑一部分人的精神生活,赋予一部分人能够在物欲横流,万花纷呈的现世苦恼中求得解脱的文化现象。李瑞环同志在1998年年初曾指出“我国各大宗教教义中的许多内容,比如在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与现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我们所提倡的精神文明是一致的。”1993年3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由120多个宗教组织参加的6500人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发布《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认为人在物质生活得到相对满足以后,精神生活则是最深刻、最普遍、最永久的需求。现代宗教富于人世精神与伦理启示,具有赏善罚恶,拯救人心,提升人的心灵精神,净化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在现代高科技信息网络世界,对人们来说,宗教形式已不是最重要的,最要紧的是精神的终极关怀和灵魂救济。这是因为人有追求自我意识,人生意义与终极存在,终极意义相和合的需要,追求超越自我与终极关怀相和合的愿望。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必须重视宗教文化,宗教有麻醉人的一方面,但也有提升人的心灵,启示人们行善避恶,追求正义与理想的方面。于是宗教成为中国多元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吴来苏

 
 
 
前五篇文章

从“念佛禅”看弘一法师修习念佛法门思想——洪修平

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的并存及互通——龚锐

禅宗“直观本质”的哲学意蕴——韩凤鸣

略论法相与唯识的分宗意义——郭明静

浅谈《药师经》对现代人的意义——鸠祥

 

后五篇文章

虚云和尚对当代禅宗之影响——见栋

当前“禅学热”现象形成原因初探——邢东风

佛教“空”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朱成实

天台宗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曾其海

中国佛教戒律的伦理探讨——严玉明 王文东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