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弥陀要解心得报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题目:弥陀要解心得报告                                              作者:吕秀玉
本文:
无始劫来,众生於六道生死苦海头出头没,三障交煎逼迫,难得解脱一日。佛陀大慈大
悲以种种方便应机教化。犍祖弥陀要解序中即云:「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
无二,而方便多门。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丶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於
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丶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可见祖师开示之语何其意
味深长!
末法时期,众生根器钝浅,善根微薄,若非生净土,甚难成就。其他各宗各派不出於断
惑,一品未断仍在三界之内,不得了脱生死。更何况见惑百十二品,思惑八十一品,品名庞
杂,断惑之前需先明了其理,理尚不明,则何从修起?可见自力成就者甚难,净土并兼佛力
,蒙佛接引伏惑往生,往生以後闻修断惑,则非他宗所能及也。
念佛法门主分四:观想丶观像丶实相丶持名是也。其中以「持名念佛」更是简易,但持
六字洪名,不论老妪孩童,男女人人会念。弥陀经专门讲持名念佛,释尊普摄三根,「不问
自说」特告於大智舍利弗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以及种种庄严,并劝信劝愿劝行往
生西方,其中甚深微妙之理,岂是吾等博地凡夫轻而能解?唯一般凡夫难信,引为老妪专利
,竟然当面错过,岂不冤枉!
初弥陀要解五重玄义「释名」即明佛说此经的缘起。释迦佛见众生成佛机熟而「不问自
说」。所说阿弥陀佛乃极乐世界教主,西方依正庄严成就,专门接引信愿念佛的众生。
其二辨体:大乘经典以「实相」为正体。弥陀经为大乘经典,因此念佛与懂实相之理异
常重要。经上明指「一心不乱,对於一心-吾人现前念佛之一念心性,必须痛拶深研一番,
方能「行解相应」,否则心何所指不知不解,则何来的一心不乱?可见念佛乍看容易,若要
真修实行则需历经一番寒澈骨。
其三明宗:修行宗要「信丶愿丶持名」。念佛法门言「信丶愿丶行」,而持名念佛言「
信丶愿丶持名」。持名一法为大总持法门,三学戒定慧全赅,六度具足。持名丶信丶愿三不
可缺一。「信」为道源功德母,孔子亦尝云:「民不信无以立」,学佛阶段「信丶解丶行丶
证」。即以「信」为入门,无「信」不能启「愿」,单「信」亦无从发「愿」,不「行」则
发的「愿」是空的。
「信」丶「愿」由「行」表现出来。方能满所「愿」丶证所「信」。「信」丶「愿」丶
「行」三资粮,能信之心,信我现前一念真心,所信自丶他丶因丶果丶事丶理不一。
一.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欣」丶「厌」二字即是信愿行之「愿」,世人念佛必
得从「事相发愿」做起,此甚为要。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念佛六字洪名,以名召德,
德不可思议也。
持名念佛收机最广,下手最易,上至等觉菩萨,下至老妪都念佛,但看华严所证及普行
愿品中的十大愿王仍回向西方极乐,可知弥陀妙处,法界藏身,万德洪名,无有不契机的。
其四显用:阿弥陀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往生不退,不退就是成功。不退有三:位
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净土圆证三不退,横超四土,一上了凡圣同居士即可直证一生补处
,永离退缘。经上明指「众生生者,皆是阿顯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得与如是诸上善人
俱会一处」,凡此千经万论未曾有也,故念佛法门於八万四千法门之外,念佛第一,为特别
法门。
其五教相,犍祖将此经列为菩萨藏,而菩萨藏为大乘圆顿教所摄。「无问自说」更是圆
顿中最极圆顿。须知我佛慈悲加被摄持,能令末法众生修之求得往生。要解上云:「故当来
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丶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
奥藏,法华秘随,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祖师之语,堪为人
慎思矣!
思师再三提示我等学子,凡求道者必「行解相应」,不可偏执一方。三周恭闻 恩师教
诲,不问世间抑或出世间法,愿我等皆能好好修去,菩提道上携手迈进-当生往生成就,早
日乘愿再来!

                    第11期 公元1972年7月20日发行  

 
 
 
前五篇文章

大乘起信论心得报告

轮回转生母题初探

略论老挝《休沙瓦》中的轮回观念

嘉州九顶清素禅师初探

从人间性看弥勒净土之意趣

 

后五篇文章

印海法师译「中印禅宗史」序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注(第22期)

深信因果诸恶莫作 读行太上宝筏为念佛助功

台中莲社总务主任魏柏勋居士安祥往生

梁富国:佛教戒律的研究是顺时化教的要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