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相唯识宗祖庭 一、瑜伽唯识宗开创之祖斋 ——玄奘译经弘法要地 大慈恩寺是中国法相唯识宗的祖庭,中国的唯识宗就是在这里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因而唯识宗也被称为“慈恩宗”。知 慈恩寺建成伊始,唯识宗之祖玄奘即奉命入居。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十月,皇太子营建慈恩寺功毕,奏请太宗度僧三百人,别请大德五十人,入居行道。别造翻经院,特请玄奘移就翻译,并充慈恩寺上座,纲维寺任。十二月,玄奘自弘福寺移居慈恩寺,西国经像随之携入,朝廷为之举行盛大仪式,皇太子亲预。所请五十大德同时延入,三百之僧落发新寺,成为玄奘弟子、法相门徒,由是法相之宗方始其形。斋 玄奘译经,先后九移其地,而在慈恩寺译场时间最久,译经最多。自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二月,至显庆三年(658)九月,长达十一个年头,译经三十五部,几占所译经总数之半。玄奘在寺,营建大雁塔,亲负篑畚,担运砖石,经二年功毕。塔藏西国经像舍利,侧树二序(《圣教序》、《记》)碑,又迎立高宗御撰寺碑,借助帝王笔端,弘宣佛法。在寺译经之余,又营造功德,前后造《一切经》十部,夹贮宝装佛像二百余躯。知上座之任,又处分寺务。而每日定时讲授新译经论,为诸州听学僧众决义释疑。寺内弟子百余人咸请教诫,亦皆酬答处分,无复遗漏者。尤其在与诸大德说起西方论师立义、诸部异端以及少时周游讲肆之事时,史载其高谈阔论,兴致盎然,竟无疲怠。法相宗徒即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玄奘之学由此光大。知 二、玄奘“对定”吕才,显彰因明要义古 玄奘先在弘福寺译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移居慈恩寺后,又译出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因这两部论是因明学的重要著作,阐述因明中的破、立规则和现量、比量两种方法,属新传入的佛学内容,所以引起了学僧们的浓厚兴趣,竞相造疏阐发。而这也引起了儒士们的注意,有尚药奉御吕才亦作注释,并就有关问题提出质疑,于是儒释之间展开了一场辩论,乃至一复一往,愈辩愈烈,最后竟至朝廷下旨,请玄奘论定方罢。主 先有译经僧栖玄法师者,与吕才为少年时的旧友,但以二人儒释身分不同,信仰有别,经常发生争论。吕才自恃才高,宣称学无不通,闻一知十,博通儒道之外,也常涉足释典。栖玄则对他有关佛教的议论不以为然,说佛法玄妙,不像太玄、象戏之类可以逢事穿凿的,纵然强学推寻,也难免隔靴搔痒,难得其真理。待玄奘译出因明二论,栖玄以其义趣幽隐,先写一本,见示于吕才,并附书说:“此论极难,探究玄妙,比有聪明博识,听之多不能解。今若复能通之,可谓内外俱悉矣。”于是,吕才以此学问前所未闻,又耻于被试,仔细披阅二论,反复推研,自认“依极成而探深义,凭比量而求微旨,反复再三,薄识宗趣”。后来又借到神泰、靖迈、明觉三法师的义疏,更加究习,相互比较,觉得三家所说虽议论丰富,文理会通,但所持观点不同,自相矛盾。由此认为三家既然同样禀承于玄奘,岂能有不同的说法呢?进而怀疑问题出在玄奘,宣译有误,导致他人歧解,所谓“衅发箫墙,故容外侮窥则”。遂确信自己无误,也作起了注释。就三家所说觉得有道理的,并加论证,成立其说;可怀疑之处,举出四十余条,加以驳斥。分为上、中、下三卷,名为《立破注解》。并画出义图,共相比较,名之《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即所谓“方丈图”。图前作序文,宣称他无师自通,学无再请,闻一知十,其注解合理无纰紊。并公然挑战说:“法师等若能忘孤鬼之微陋,思句味之可尊,择善而従,不简真俗,此则如来之道,不坠于地,弘之者众,何常之有?必以心未忘于人我,义不察于是非,才亦扣其两端,犹疑质之三藏。”时在永徽元年(650)六月(此据《开元录》等,《慈恩传》作六年(655)。主 吕才的宣战,在学僧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七月,译经僧慧立听说后,遂向尚书左仆射于志宁致书,论其利害说,佛教文言奥远,旨义幽深,流俗之辈窥究宗因,辩其异同,未免太狂妄。玄奘法师通达三藏,深究佛理,实为缁林之龟镜,所译因明二论,虽未为玄门之要旨,亦非造次之所知。吕才以常人之资,窃众师之说,妄为穿凿,好起异端,不过是沽名钓誉,夸竞自媒,不量涯分而已。知 十月,太常博士柳宣见吕才没有回应,便自告奋勇,作《归敬书》,致译经诸僧。其书认为自古以来释经论义,都不过囿于文字,停留于表面。实则“息言明道,方契证于凝寂。犹执玄以求玄,是玄非玄理,因玄以忘玄,玄或是玄。义虽冥会幽途,事理绝于言象。然摄生归寂,终藉筌蹄”。言下之意,是说出家为僧、译经作疏者,未必真能得意忘象,领会玄理。儒士处俗,虽不事佛门,也未必不能得其真谛。故说吕才“入空有之门,驰正见之路,闻持拟于昔贤,洞微侔于往哲。其词辩,其义明,其德正,其行著”。作因明立破,意在弘宣佛教,若其是,必须然其所长。如其非,理合指其所短。时又有太史令李淳风也站出来维护吕才,贬抑诸僧。柳宣引其议论,说玄奘名实称道,吕才学识赅博,但以因明义隐,所说不同,触象各得其形,共器饭有异色。并提出吕才既已执情,道俗企望指定,望谘三藏裁决,传示四众。主 译经僧众收到柳宣的《归敬书》后,明常法师随即作了《还述颂》以反驳,也同样回了一颂,言其得失。《还述》中除了颂扬玄奘三藏、抬举吕才之外,还针锋相对地辨驳儒士们的论点,尤其举例指正吕才的错误。说吕才虽敬慕大乘,夙敦诚信,但因为朋友的一句戏言,忽然异想天开,搞起因明来了。不去拜师求教,而自行穿凿附会,推论诸疏,指斥求非,甚至弄到朝廷,发动议论,引朋相援。看他的愿望自无厚非,而考察他的说法,则确实让人感到困惑。《还述》首先以柳宣书中玄非玄的套法,也以是非是的套法回敬说:吕才以一周时间研究三疏,举非四十,自无一是。自既无是,而能言是;言非不非,言是不是。言是不是,是而恒非;言非不非,非而恒是。非非恒是,不为是所是;是是恒非,不为非所非。然后举例指正吕才的具体错误,如就生因(指立论者的启发作用)、了因(指论敌的了解作用),“执一体而亡二义”,即把两种所用当作一体,故以为只能有了因,没有生因。就能了、所了,“封一名而惑二体”,即把两个体当作一个概念。知 又如就宗依(指命题中的主词或宾词)、宗体(指整个命题),“留依去体以为宗”,即不知宗依与宗体的关系和分别,排除宗体,只把宗依当作命题。就喻体(指直言判断或假言判断)、喻依(指例证),“去体留依而为喻”,即不知喻体、喻依共同组成喻,以为去掉喻体、只有喻依就可以了。知 指出吕才因为没有搞清楚这两层基本概念及其涵义,就乱起猜疑,迷惑重生。“迷一极成,谬生七难”。即“极成”一句没明白,把“极成能别差别为性”(意即命题是由立论者和论敌一致认识的宾词区别了而成的)一句译文,竟改作“差别为性”,进而自生问题,反来辩难别人。知 又指出吕才宣称钻穷因明二论,实则往往自以为是,错误百出,甚至连上下文句都没有搞通,字音都弄错了。“滞文句于上下,误字音于平去”。如把“数论”误作“声论”,将“生城”误作“灭城”。所以吕才的错误岂止在因明格式的离合关系的误解上,就连语言文字的前后倒顺的常识都违背了。吕才又以汉语的民间俚语俗言与讹传的所谓“韶音”来比拟梵语的“转音”,虽广引七种,而只当梵语的一转,但还不包括梵文的七转声,仅涉及第八呼声而已。其舛差乖讹,不知従何而至!主 又指出吕才将印度胜论派主张的极微说与古代中国《易传》中的太极说,牵强附会地拉到一起,竟说彼此言异义同。指正说:胜论主张有常极微,其数无穷,其体极小。常极微后来逐渐和合,生诸子极微。子微的数量成倍地减少于常微,而其体则又成倍地增大于所生常微。和合增减到最后,极微之体扩张成大千世界,极微之数则唯余一个。而吕才引据《易传系辞》所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的话,认为彼此言异义同。明常法师质问说:“太极无形,肇生有象,元资一气,终成万物。岂得以多生一,而倒一生多?”就是说,太极说是由无形生有形,由一气生万物,怎么能把它看作数量关系的以一生多而与极微说的以多生一相比附呢?进而批判说:吕才“引类欲显博闻,义乖复何所证?设引大例生义似同,若释同于邪见,深累如何自免!岂得苟要时誉,混正同邪,非身之雠,奚至于此?”并指其要害说:“根既不正,枝叶自倾,逐误生疑,随疑设难,曲形直影,其可得乎!”主 明常法师的《还述颂》还对李淳风的讥讽作了回击,说李淳风虽专精九数,综涉六爻,但就吕才余论复致间言,良恐言似而意违,词近而旨远。古 《还述颂》中,明常法师对柳宣博士以其态度诚恳,出语恭敬,予以赞扬。斋 柳宣收到明常法师的书后,又激发吕才,因奏其事于朝廷,朝廷遂敕遣学士们往慈恩寺,请玄奘与吕才对定。知 玄奘与吕才在慈恩寺当面辩论,往复数次,玄奘指出吕才的错误不仅在立论方面,而且主要的还在于据以立论的文字上,对因明二论的译文产生了误解,导致概念混乱,尤其不懂梵文及梵汉翻译之法,擅自改动译文,致使错上加错。其中就“生因”、“了因”二义,吕才辩难说:“谓立论言,既为‘了因’,如何复说‘生因’也?论文既云‘由宗等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说名能立’。果既‘了’为名,‘因’亦不宜别称。不尔,岂同一‘因’之上,乃有半‘生’、半是‘了因’?故立论言,但名‘了因’,非‘生因’”。主 玄奘解释说,“此虽实义,义实未通,非直不耻于前贤,而是无惭于后哲。立言虽一,所望果殊,了宗既得为生智,岂非所以?此乃对所生‘了’,合作二因,难令生了半分?吕失实为孟浪。如灯显瓶,既得称‘了’能起瓶智,岂不名‘生’”(秋修善珠《因明论疏明灯钞》,《大正藏》卷六八,258页)。主 吕才改动译文处,如《因明入正理论》解释宗支时,有译文为“极成能别差别为性”,意即立论者和论敌一致认识的宾词区别了而成的,吕才则擅自改作“差别为性”。玄奘指出这样改动译文不但违反因明格式,而且还违反语言规律,不论梵语还是汉语,都是讲不通的,有违语言常识。对此玄奘弟子窥基后来也批评说:“或有于此,不悟所由,遂改论云‘差别为性’。非直违因明之轨辙,亦乃暗唐梵之方言。辄改论文,深为可责!”(《因明大疏》)古 由于吕才的错误首先出在语言文字上,其次对因明的基本概念认识不清,所以玄奘耐心地给他讲梵汉语文的不同特点和对译的基本方法,详细地介绍因明的基本格式和主要概念的涵义以及因明的性质和理论特点,然后诚恳地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凡数千言,吕才词屈无言以对,礼谢而退(以上见《慈恩传》卷八,参考虞愚《玄奘对因明的贡献》一文,《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1期,《因明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主 三、守文述作之宗知 ——窥基在寺专事述作和标显唯识“正理” 玄奘译经传法十几年,门下弟子云集,俊杰贤才如林,而在慈恩寺专事述作,弘扬其瑜伽唯识之学,光大其门庭的,则是窥基。故史称“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基乃守文述作之宗”(《宋高僧》卷四本传)。知 窥基(631—682),戒名大乘基,字洪道,俗姓尉迟,宗出鲜卑族尉迟部,京兆长安人(今西安市)。祖罗迦为隋代州西镇将,父宗为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伯父即唐开国功臣鄂国公尉迟敬德。因出身将家,故史称“鄂公犹子,奘师门生,所谓将家来为法将,千载一人而已”(《宋高僧传》卷四本传)。十七岁之年,亲従玄奘出家,初居广福寺,不久奉敕随师入住慈恩寺。二十三岁,受大乘戒,并应选学习五印度语文。至二十五岁,奉敕参预译经。显庆四年(659),玄奘移居玉华寺后,充任笔受。由他作笔受译出的经典有:主 《成唯识论》十卷知 《辩中边论颂》一卷古 《辩中边论》三卷斋 《唯识二十论》一卷主 《异部宗轮论》一卷知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古 其中,《成唯识论》十卷属编译之作,即编译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十家注释而成,但以护法的注释为基础,其他九家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辩、胜友、胜子、智月的注释参杂其间,而这种编译法即由窥基提出。编译之初,玄奘想把十家的注释分别译出,由神敢、嘉尚、普光、窥基四人分别担任润饰、执笔、检文、纂义之职。数日之后,窥基不同意这种翻译法,要求退出翻译。玄奘问其原因,窥基便提出以护法注释为主,杂糅其他诸释的编译法。他认为自世亲《略颂》既毕,广释方陈。机感未符,杳従冥往。后有护法等菩萨赏玩《颂》文,各为义释。虽分峰饱岫,疏干琼枝,而独擅光辉,颖标芳馥者,其惟护法一人乎!他向玄奘请求说:“自夕梦金容,晨趋白马,英髦间出,灵智肩随。闻五方以心祈,揽八蕴而遐望,虽得法门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今束出策赍,并目击玄宗。幸复独秀万方,颖超千古,不立功于参糅,可谓失时者也。况群圣制作,各驰誉于五天。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情见各异,禀者无依。况时渐人浇,命促惠舛。讨支离而颇究,揽初旨而难宣。请错综群言,以为一本。指定真谬,权衡盛则。”(《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玄奘反复考虑之后,觉得窥基的话有道理,遂采纳他的建议,并遣去其他三人,独以他为笔受,编译出《成唯识论》十卷。这种参糅编译之法,为窥基独创,《成唯识论》十卷亦属中土成本。窥基说,此论“虽复本出五天,然彼无兹糅译。直尔十师之别作,鸠集尤难,况更摭此幽文,诚为未有”。此后,玄奘以窥基编译《成唯识论》有功,仍以他为笔受,译出另外三部唯识论典及二部相关著作。知 窥基勤于记述,长于疏释。参译之际,凡玄奘有所宣讲,均详作记录,并加疏释,撰为述记。史载玄奘每于黄昏二时讲新译经论,译寮僧伍竟造文疏,笔记、玄章并行于世。而窥基记述释文最勤,功亦最著。其《唯识二十论述记》称:“我师不以庸愚,命旌厥趣,随翻受旨,编为《述记》。每至盘根错节之义,叙宗回复之文,旨义拾释,以备提训,更俟他辰”。故窥基之作大多亲受于玄奘,玄奘的意旨多保存于他的著作中,后来玄奘圆寂后,时人多以他的记释为准据。窥基的有些记释虽属后出,也以当初之记录为根据。如《杂集论述记》归敬颂说:“微言咸绝杳无依,随昔所闻今述记。”玄奘圆寂后,玉华寺译场解散,窥基便回到慈恩寺,従事著述,教授弟子,广弘唯识之学,人称“慈恩法师”。慈恩一宗,至时亦日丽中天,最为兴盛。斋 窥基一生,著述最丰,因号“百部(本)疏主”。其知名者四十四部,现存者二十四部,卷目如下:知 《无垢称经疏》六卷,现存四卷古 《法华经略记》一卷斋 《妙法莲花经玄赞》十卷,现存主 《法华音训》一卷知 《法华为为章》一卷,现存古 《法华经文科》一卷斋 《般若心经幽赞》二卷,现存主 《般若心经略赞》一卷知 《大般若理趣分述赞》三卷,现存古 《金刚般若玄记》一卷斋 《金刚般若经论会释》三卷,现存主 《药师经疏》一卷知 《十手经疏》三卷(或二卷)古 《六门陀罗尼经疏》一卷斋 《观无量寿经疏》一卷主 《胜鬘经述记》一卷,现存二卷本知 《弥勒上生经疏》(亦名《瑞应疏》)二卷,现存古 《弥勒下生成佛经疏》一卷斋 《天请问经疏》一卷,现存敦煌本主 《摄大乘论抄》十卷知 《辩中边论述记》三卷,现存古 《百法论玄赞》一卷,现存斋 《百法明门论决颂》一卷主 《观所缘缘论疏》一卷知 《杂集论述记》(亦名《对法钞》)十卷,现存古 《瑜伽略纂》十六卷,现存斋 《瑜伽论劫章颂》一卷,现存主 《二十唯识论述记》二卷,现存知 《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现存古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现存斋 《成唯识论料简》(亦名《唯识开发》)二卷,现存主 《成唯识论别抄》十卷,现存一、五、九、十共四卷知 《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现存古 《因明正理门论述类记》一卷斋 《婆沙论钞》,卷数不明主 《俱舍论疏(或作抄)》十卷知 《异部宗轮论述记》一卷,现存古 《大乘法苑义林章》七卷,现存斋 《二十七贤圣章》一卷主 《见道章》一卷知 《弥陀通赞示西方要义》一卷,现存古 《西方正法藏受菩萨戒法》一卷斋 《胜论十句义章》一卷主 《出家箴》一卷,现存知 另有现存《金刚般若赞述》二卷、《阿弥陀经疏》一卷、《阿弥陀经通赞》三卷、《西方要决释疑通规》一卷等,据学者考证为托名伪作。斋 窥基著述颇多,涉及面很广,而以瑜伽唯识之学为重点,凡有关经论都有注释。不仅玄奘新译经论一一疏记,而且真谛旧译经论亦加解释。现知释著目录表明,窥基所释除唯识所尊经藏之外,主要是无著、世亲以来唯识论典,其中又以所承护法一系学说为重心。窥基不仅提议编译了以护法注释为主的《成唯识论》,而且再三注释此论,有关《成唯识论》的注释就有四种,部头多达三十六卷。其中《述记》二十卷,为所有释著中卷数最多者。《别抄》也有十卷之多,《掌中枢要》四卷,《料简》二卷。窥基的著作多以玄奘的讲释为依据,保留了玄奘的学说,故他的著作集中了他们师徒二人的思想,是慈恩宗的代表作。窥基广释经论,阐发瑜伽唯识之说,多有创发。其中如《大乘法苑义林章》中提出五重唯识观,即遣虚存实识、舍滥留纯识、摄末归本识、隐劣显胜识、遣相证性识等。知 窥基也注释玄奘所译的二部因明论典,一为《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亦有八卷本),一为《因明正理门论述类记》一卷,对因明学多有发展。玄奘译出因明二论后,译僧门徒竞作注疏,先有神泰、靖迈、明觉三家造疏流行,随后又有文轨、玄应、文备、壁公、普光、圆测诸家的注释流行,最后窥基在简别以上诸家注释,尤其采取神泰、文备、文轨、靖迈四家之说的基础上,撰成《因明入正理论疏》。后来庄严寺文轨的疏著和窥基的疏著最为流行,因称文轨的疏为《庄严疏》或《旧疏》,窥基的疏为《慈恩疏》或《大疏》。窥基疏原稿不全,最后十种喻过、真似二量、真似能破各部分,由其弟子慧沼补足。窥基在其疏中及其它著述的有关部分中,对因明学多所发挥。如提出宗依与宗体应严加区别,宗体在四种悉檀中应取第四随自意乐而建立,不受拘束。就因支,提出因有启发作用的生因和了解作用的了因,二者又各有言、义、智三方面。而就立量悟他来说,因支是应该以言生和智了二因为其实质的。就喻支,提出异喻止滥时用无体之法为喻依。由此推论到有体与无体,提出应当互相适应。对于过失,提出寄言简别不成为过失。每一过类分为全分的、一分的,又各分为两类四句。又在各支过失可以兼备的方面,错综排列出所有的句式,以为真似的勘定。以宗过一类为例,九过互具,再加以全分、一分四句的分别,演绎出二千三百零四种句式。窥基疏中还介绍了玄奘创立的真唯识量,并加运用。同时批判顺憬对真唯识量的反对说法,对各家旧疏因明错误之处并加批评。窥基的因明,后来由其弟子慧沼继承,再传智周,更东传日本(以上参见《宋高僧传》卷四本传、《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成唯识论述记》、《因明入正理论疏》及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吕谏《因明入正理论讲解》、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一、二册等)。古 四、慈恩西明两枝竞秀斋 唯识宗门中,又有西明寺的圆测亦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与慈恩寺的窥基并驾齐驱,分别称慈恩系、西明系,两枝竞秀。知 圆测(613—696),名文雅,圆测是其字,原新罗国王孙,或谓牟梁里人。三岁出家,唐初来中国,十五岁时,従法常、僧辩受戒,住玄法寺,此后并従二师广学《毗昙》、《成实》、《俱舍》、《婆沙》等论及其注疏,亲承真谛以来所传法相唯识旧学,已有盛名。玄奘回国后,又投其门下,学习新传法相唯识学。显庆三年(658),玄奘移住西明寺译经,同时选五十余大德同住,圆测即在选中,后来就长住西明寺弘法,故人称“西明法师”。晚年参预两京译场,协助地婆诃罗、实叉难陀译经。主 圆测一生,著述宏富,现知名者有十六部,现存三部。其目如下:知 《唯识疏钞》(见《宋高僧传》本传)古 《唯识论疏》十卷斋 《解深密经疏》四十卷,现存藏译本(已由观空还译),敦煌本残存十卷主 《仁王经疏》三卷,现存知 《金刚般若经疏》古 《观所缘缘论疏》二卷斋 《无量义经疏》三卷主 《般若心经疏》知 《般若心经赞》一卷,现存古 《成唯识论别章》三卷斋 《二十唯识论疏》二卷主 《百法论疏》一卷知 《广百论疏》十卷古 《因明正理门论疏》二卷斋 《六十二见章》三卷(或作一卷)主 《阿弥陀经疏》一卷知 圆测阐发唯识学说,新旧并重,而稍偏重真谛之学,玄奘所传三乘五性之说并不全取,与玄奘、窥基独尊护法的新学有一些差别。因此之故,至窥基弟子辈,门户之见日深。慧沼著《成唯识论了义灯》等,攻难圆测及其弟子道证的学说,而张扬其师窥基之说。更有甚者,有意附会,编造出圆测“盗听”的说法。《宋高僧传》窥基、圆测二人本传中记载说:玄奘译《唯识论》,独授窥基,圆测赂守门人,隐形盗听,并先于窥基造疏,又于西明寺鸣椎集僧,强先开讲,使窥基不胜怅怏。又说:玄奘为安慰窥基,别授陈那因明,窥基因大善三支,纵横立破,述义命章,前无与比。又说:窥基请玄奘为己开讲《瑜伽论》,圆测又同前盗听,并先于窥基开讲,等等。这些说法不合史实,又不通情理。玄奘开讲新译经论,对诸大庭广众,以利弘宣,并无私讲于一人之事。圆测既为玄奘在西明寺同住大德,自有资格和机会听讲受旨,不犯“盗听”。考诸于史,《瑜伽论》早于《唯识论》十三年译出。《成唯识论》译于显庆四年(659),而因明二论早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底及二十一年(647)即已译出,玄奘何于十来年之后方独授于窥基?《成唯识论》之译,窥基《枢要》记载,以窥基提出参揉编译之法,“理遣三贤,独授庸拙”。意即玄奘罢神敢、嘉尚、普光三人参译,改授窥基一人笔受,并参糅编次而成,并无独为窥基讲授之意。而好事者即以此为托,附会编造,扬基抑测,党同伐异。窥基与圆测所学各有偏重,主张虽有差别,但生前并未有相互攻难排遣的记载。圆测年长窥基二十岁,窥基先于圆测早逝十四年。圆测为《摄论》耆宿,窥基则后起新秀,同事玄奘,一门两家,兰菊竞芳,立说虽有差别,亦不必相攻。窥基圆寂后,圆测地位既重,其说又扬,遂使窥基门下不服,批评其说,更有徒众借学说之不同,造次“盗听”之说,传讹于史(以上见《宋高僧传》卷四窥基、圆测本传,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隆莲《中国佛教·圆测传》等)。主 附:玄奘简单年谱知 600年(隋开皇二十年) 一岁古 生于洛州缑氏县陈堡谷(今河南偃师县陈河村),姓陈名祎,排行第四。斋 604年(仁寿四年) 五岁主 母亡。知 609年(大业五年) 十岁古 父亡,随二兄长捷到洛阳净土寺学佛,诵习《维摩》、《法华》等经。斋 612年(大业八年) 十三岁主 剃度出家,法名玄奘。知 618年(唐武德元年) 十九岁古 与兄避乱入蜀,广従诸师听受《摄论》、《阿毗昙》、《迦延》、《婆沙》等。主 620年(武德三年) 二十一岁知 受其足戒,坐夏学律。古 623年(武德六年) 二十四岁斋 离蜀游学,初至荆州,讲《摄论》、《毗昙》。主 624年(武德七年) 二十五岁知 沿江而下,历经扬州、吴会,转而北上赵州。古 625年(武德八年) 二十六岁斋 礼道深为师,従受《成实论》。继至相州,従慧休受学《杂心》、《摄论》。主 626年(武德九年) 二十七岁知 西至长安,従道岳受《俱舍》,従法常受《摄论》。与擅长《俱舍》且善辩之僧辩、专长《涅脖》之玄会往复辩难,皆指陈祛滞,由是学徒改观,誉满京城。斋 627年(贞观元年) 二十八岁主 西行求法,自长安,经河西,出玉门关,越大沙漠,九死一生,抵达伊吾。知 628年(贞观二年) 二十九岁古 至高昌,受到高昌王麹文泰礼遇,并得其资助护送,经诸国至西突厥素叶城。又得叶护可汗遣使护送,经窣利诸国,出铁门关,又经者见货逻及其以南诸国,达北印度境。知 629年(贞观三年) 三十岁古 游历印度北部诸国,遍礼圣迹,广学诸派经论。斋 630年(贞观四年) 三十一岁主 自北部游历至中印诸国,礼诸佛遗迹,従名师学论。知 631年(贞观五年) 三十二岁古 至那烂陀寺,礼戒贤为师,被列为该寺十大德之一。斋 632年(贞观六年) 三十三岁主 従戒贤受《瑜伽师地论》,经十五个月。自后四年,在寺钻研瑜伽唯识之学,兼习大小乘各派经论及婆罗门外道之学,梵译《大乘起信论》流通。古 636年(贞观十年) 三十七岁斋 出游参学,经中印、东印、南印、西印诸国,瞻礼圣迹,遍习有部、正量部诸派经论,历时四年。知 639年(贞观十三年) 四十岁古 返那烂陀寺,往仗林山礼胜军为师,受学《唯识抉择论》等。斋 640年(贞观十四年) 四十一岁主 那烂陀寺中观、瑜伽两派互相攻难,因著《会宗论》以和会之。又小乘正量部以般若掬多《破大乘论》攻难,因著《制恶见论》反驳。应邀至迦摩缕波国,因著《三身论》,使鸠摩罗王皈依。斋 641年(贞观十五年) 四十二岁主 戒日王召集曲女城辩论大会,因宣读《制恶见论》,十八日无人能破,大乘众尊之为“大乘天”,小乘众誉之为“解脱天”。戒日王举行无遮大会,随喜,并辞行归国。斋 644年(贞观十八年) 四十五岁主 经行三年,还达于阗,上奏归国事。知 645年(贞观十九年) 四十六岁古 携经像还至长安,往洛阳谒见唐太宗。居长安弘福寺,创译《大菩萨藏经》等。主 646年(贞观二十年) 四十七岁知 始译《瑜伽师地论》,撰述《大唐西域记》,并诸新译经论进上请序。古 647年(贞观二十一年) 四十八岁斋 奉命梵译老子《道德经》西传。主 648年(贞观二十二年) 四十九岁知 随驾至玉华宫译经,求得《大唐三藏圣教序》及《述圣记》。还居北阙弘法院译经,年底入居大慈恩寺,充上座。斋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 五十岁主 四、五月间随驾终南山翠微宫译经,太宗崩,还慈恩寺专事翻译。知 651年(永徽二年) 五十二岁古 先后造《一切经》十部,装宝像百余躯施功德。斋 652年(永徽三年) 五十三岁主 建造大慈恩寺塔,亲负篑畚,两年功毕。知 654年(永徽五年) 五十五岁古 先是法长自中印摩诃菩提寺携来智光、慧天信物,时返国,并作答回书。斋 655年(永徽六年) 五十六岁主 以先后译因明二论及诸僧注疏,尚药奉御吕才作《因明立破注解》及《义图》,因引起争论,往复不已,遂奉命对定吕才,释其疑惑。古 656年(显庆元年) 五十七岁斋 旧疾复发,得御医治愈,迎入宫中供养,因在凝阴殿顺贤阁译经,得赐御书大慈恩寺碑文。请罢先道后佛、僧俗同科令,敕罢同科条。知 657年(显庆二年) 五十八岁古 随驾洛阳,因在积翠宫、日丽殿译经。间至故里探亲,修葺父母坟茔。斋 658年(显庆三年) 五十九岁主 随驾返长安,移住西明寺译经。知 659年(显庆四年) 六十岁古 为译《大般若经》,移居坊州玉华寺,编译《成唯识论》。斋 660年(显庆五年) 六十一岁主 始译《大般若经》。知 663年(龙朔三年) 六十四岁古 《大般若经》译毕。斋 664年(麟德元年) 六十五岁主 圆寂,葬白鹿原,后迁葬樊川北原。知 669年(总章二年)古 高宗下诏自白鹿原迁葬樊川北原。斋 705—710年(中宗世)主 中宗为制影赞赞,谥号“大遍觉”。知 756—761年(肃宗世)古 御题“兴教”塔额。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