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观音法门”的真面目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观世音菩萨法门”的真面目
  历九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
  的出家纪念日,本刊曾为文介绍菩萨的本事。如众周知,观世音菩萨功德巍巍,神妙难思,是北传佛教国家乃至中国民间信仰里重要的本尊、神祗。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信仰的起源、型态等,已于前文详述,今此不赘。这里,我们想探讨观世音菩萨修行成道的方法,厘清“观世音菩萨法门”的真正涵意,以期对于菩萨的果德与特质有进一步的了解。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备载于《首楞严经》的(观音耳根圆通章)。佛陀在经中告诉阿难:“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三摩提”可翻为“三昧”、“正定”。一般修持止观,入于正定者,都有固定的相可取:但此经叙述的“首楞严大定”则更为殊胜,不拘定相,没有出、入定之别。“首楞严”意为二切事究竟坚固”,亦即自性本具,不假修成,统摄万法,而一成定体。明代憨山大师云:“若以此一心而照万法,则法法全真,故云一叨事究竟坚固。”即此之意。故在《首楞严经》中,廿五位圣贤轮番宣说依个人特性悟入三摩提的途径,观世意菩萨自述;耳根圆迩”法门,即为其中一项。兹将(圆通章)观世音菩萨证悟方法的部份文字披露如左,并参酌各家之言,作深入浅出的诠解。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由于观世音菩萨修行用的是耳根,故凡有言说,均以“听闻”为主体。在解释上述经文之前,宜先就“我”、“闻性”、“闻”、“听”及“声”等名词作一厘清。事实上,这五个名词代表吾人妄想执著的五个层次:“声”是最粗浅的表层,乃至“我”则属于最内层深细的妄想执著。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圆通章)讲的就是观世音菩萨如何以耳根为所缘,一步步、一层层地剥落粗细妄想的方法,进而达到首楞严三昧的境界。
  “声”、“听”、“闻”及“闻性”等如不加分辨,常混为一谈,且不易探得(圆通章)的精髓。观世音菩萨在发心初期的修行,即是从层层的认识、分辨开始下工夫的。《普门品》有云:“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据说,观世音于因地时在海边修习禅定,每天倾听一波波海潮声音的来去。有时,万籁俱寂,潮声由远而来,划破了寂静;不久潮浪退去·周遭又恢复了宁静。但旋睡间,潮声再起,静相也跟著消失。
  于是,日复一日,观世音菩萨静静地研究著潮声的来去,发觉潮声及清静两者的更迭,在听觉(指所闻的闻性)中是此起彼伏的。潮声起,清静灭:潮声灭,清静现。就在交替之中,发现两者是变动不居的:唯有“闻性”(听觉)如如不动,并不因“声音”的起落而有所更易。因此一般人乃至聋子均有“闻性”,之所以会形成各种妄想执著,实因我们惑于“声音”的生灭对待所改。
  那么“听”和“闻”又有什么区别呢?加拿大的科学家曾用电极接触人脑来做实验。他们将一名女子的脑壳打开一部份,当一对电流极微的电棒触及大脑的某一点时,这名女子忽然表示听到了某种熟悉的歌声,但当时并没有人在唱歌。而当电棒移开街,歌声随即终止,再触及此点,同样的歌声又再重现。科学家解释此一现象说,听觉的功能来自大脑新皮质的听觉感觉区,耳朵只负责如实传送外界的声音讯息。这种只用到脑子,并未牵涉耳朵的听觉过程,称之为“闻”。大脑经由耳朵接收外界起伏不断的声音之听觉过程,则称之为“听”。
  对于上述名相有所了解之后,便知“耳根圆通”法门是透过动静间的“声”,进而由“听”、“闻”乃至“闻性”,一层层地降伏妄想执著,最后一举击破“我”相,体证空性的殊胜法门。以下,我们就“耳根圆通”的修持程序,以对照经文方式一一加以解释。
  “初于闻中,人流亡所”:观世音菩萨在修行的初期,运用听觉倾听外界的声音,进而返照自心的闻性。这时,他的耳根虽不断接收外来的音声,却不去加以思辨执著,渐渐地,所听闻的声音被销融于闻性之中,无所分别。“亡所”之“所”字,同样见于《楞严经》中,富楼那尊者问佛:“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佛指出其关键乃在“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能所对立,扰乱生尘,引发尘劳烦恼,抄是“起为世界,静成虚空”。可见,清净本然之中,只因忽立了个“所”,方才萌生山河大地、法界众生,既而有了所见、所闻、所知,含识蠢动就在二元对待中轮转六道,虚掷生死。
  《楞严经》又说:二兀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一旦立了“所”,就无法“照”而只能“想”:故观自在菩萨但照见五蕴皆空。由此可知,这个“所”宇是众生入迷的根本。所以修道的第一步就是忘“所”,而菩萨的“入流亡所”即是倾听声流,返闻自性,最后声尘销落的过程。永嘉大师说得好:“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人流而不亡。”这说明了,不能亡所就下能人流:不能入流也就不能亡所。足证“入流亡所”乃是修证圆通的总诀。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这三句是说因“人流亡所”的不断训练,功夫渐深,此时在闻性中已没有任何可听的对象(所已寂),也没有耳根和外界接触的现象?八已寂)。这时,闻性清清净净,不随于动相,不滞于静相:在这当下,清清楚楚,不落昏沉、无记。故云:“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而此一境界中,对于前述五个层次的妄想执著—“我”、“闻性”、“闻”、“听”、“声”等,只能说摆脱、突破了“声”和“听”两层。至此,已获初步的定境,虽说大脑“闻”的作用俱在,但已能略尝自在受用的解脱法味了。
  关于;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兹引证一段唐代普照禅师“修心诀”的禅语以资辅助发明。禅师开示徒众:“入理多端,指汝一门,令汝还源。汝还闻鸦鸣鹊噪之声么?”众日:“闻。”师再问:“汝返闻汝闻性,还有许多声么?:一对曰:“到这里,”切声、一切分别,俱不可得。、”师日:“奇哉!奇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我更问你:你说到这里一切声、一切分别,总不可徥。既不可得,当正么时,莫是虚空么?”日:“原来不空,明明不昧。”师日:“作么生是不空之体?”日:“亦无相貌,言之不可及。”师赞叹:“此是诸佛诸祖寿命,更莫疑也”。
  相对于“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反观今人修道,动辄放光动地、见神见鬼,好不热闹。由于立异以为高,导致行著偏离了初发心,竟而走上歧途,殊为可叹!民国初年的圆瑛大师,擅讲《楞严》,世所公认,早年曾在天宁寺从冶开老和尚参禅。一次禅七中,圆瑛大师因参究得力,身心忽空,内外虚融,浸YIN抄一片定境法乐:但一动喜心,定境随即消失。后虽意欲定境再现,却已不可得。事后,大师将经过秉陈冶开老和尚。老和尚问道:“你自后有求定境复现否?”答日:“有。”老和尚遂警之:“切不可求,若求则魔得其便,你难保不成为魔眷!”师又问:“如是境界好否?”和尚日:“不作圣解之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不过用心得力,暂获轻安。从此进修,不著不求,悟证有望。”—圆瑛大师经过这番启发,更确定了《楞严经》“五大阴魔”之于修道的重要性。
  当代有名的禅学家南怀瑾先生,曾在川北禅宗大德袁焕仙座下发明心地,悟后也发起若千神通。他“远隔重楼,睹先生室中人物状态话言,如亲睹面”,虽然如此,却被表师严厉斥责,异象才告枚平。据闻,虚云老和尚获悉此事,曾当面赞扬袁焕仙:一好!好!幸老居士眼明手快,一时打却,不然险矣危哉。所以者何?大法未明,多取证一分神通,即多障蔽本分上一分光明:素丝歧路,达者惑焉。故仰山日:神通乃圣末边事。但得本,莫愁末也。”对于喜求神通者,虚老的话不啻当头棒暍!
  再说一则故事:从前有位古德在深山中看上一个清幽之处,就造了个茅蓬住下来。孰知各地行者风闻而至,茅蓬愈盖愈多,最后形成一处共修的道场。然而,该地本是山只精怪的居住之所,他们为了要赶走这些外来户,故日现怪异,使得大众十分惊恐,无法静修,纷纷请求迁居,此时唯有古德纹风不动。三年后,一夕晚坐,有一僧说:“现在很安静,一点儿也不闹。看来还是老和尚对了。”古德这才笑著说:一野鬼伎俩干般有尽,老僧不闻不睹无穷。”—这句话流传千古,发人溧省。
  上述三个小故事无他,只是监于在这个讲求包装、凡事速成的社会里,似乎连学佛修行也沾染了这样的色彩。希望透过这三则逸事,使大家对抄修行时的身心觉受,都能记取《楞严经》中的佛训:“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否则难保不落入“五十阴魔”的陷阱中。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虽到了动静不生的境界,但观世音菩萨并不得少为足,继续加功用行,于是定境转增殊胜。这时,“能闻”与“所闻”在深定中已了无分别:“闻性”及“闻”的观念已不复存在。菩萨不稽停留,更往前推究,故云“不住”。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这时自觉“根尘”双泯,但仍有个“觉”在。换言之,就是还有个“我”相。观世音菩萨定中深入推究,悟出“能觉的我”及“所觉的对象”同归空性,了无分别。《圆觉经》云:“幻尘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智亦灭;幻智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就是这种抽丝剥茧式的修持法门。由于“觉所觉空”之故,此时圆逼一切,穷极三界:没有空时间的限制,也没有间的边际。
  “空所空灭”:“觉”结虽已析解,并引生“空观”的智慧,却仍有“能空”、“所空”的微细“我”执在,未能臻于圆满的境地。观世音菩萨这时加功用行,进一步入流照性,参究“空”何所依附?于是,“能空”、“所空”一并销落无踪。比如钻木取火,两木生热引燃,最后终必同归灰烬,而能所二空双泯,情形也是如。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观世音菩萨到了“空所空灭”的境界,最后连“灭”结亦灭。总结观世音菩萨修行过程中,共销、超越了六个结,分别是“动、静、根、觉、空、灭”等。这时,所有的感觉、念头、我相均已寂灭,《涅槃经》也说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寂灭”二字,其中“寂”字,不是与“动”互相对待的寂,而是无始以来本自不动的寂:“灭”字,亦非与“生”互相对待的灭,是无始以来本自无生的灭。所以观世音菩萨获证了寂灭,等于是证得首楞严三昧。值得一提的是,“寂灭现前”切不可误作:“现”在“我”的面“现”之解释。六祖惠能大师为防人误解,特别在(坛经机缘品)里指出:“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这是因为此时已没有“我”的观念,故“现前”是整体充满的意思,没有前后、多少的问题。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这时一念顿证,所有世间法的妄想执著,以及禅定中层层转入的种种境界亦不再留碍。此际,“十方圆明”—“十方”者,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点,也没有特定的执著方向。“圆明”者,则是无所不遁、无有障碍之意。这说明了菩萨已豁证首楞严三昧。
  观世音菩萨证得了空性之后,遂由“体”而起“用”,由“真空”生出“妙有”,自动地显发大慈大悲、普渡群生的力用。《楞严经》是这样描述的:“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台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因此;由抄观世音菩萨与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体性:众生受苦,菩萨感同身受。故苦难众生只要恭敬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得脱离苦况。这时菩萨的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悉皆无二无别,从无尽藏的体性中流出卅二应化身、十四种无畏广渡群生,救拔苦难,成为实实在在的“施无畏者”。
  以上,便是“观世音菩萨法门”的真正面目。文殊菩萨特别指出此一“耳根圆通”法要最适合娑婆众生修持。他在《楞严经》中又提到,“反闻闻自性”是十方诸佛的修行妙径,所谓“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即是此意,又云:“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足见文殊菩萨本身也是从“入流亡所”、“反闻自性”下手,最后终得圆满菩提。我们希望透过介绍(耳根圆通章)内容,导正部份人士对于“观普法门”的误解:并经由和娑婆最有缘的观世音菩萨宣说其成道法门,让大家与菩萨结缘,进而学习菩萨的心行,如此才能真正体现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的实质意义。
  摘自《中国佛教》第38卷第12期

 
 
 
前五篇文章

三法印非法印——论三法印与四圣谛之关系,并介绍阐陀经

阿弥陀佛经初探

支遁大师的般若性空思想

《大乘大义章》浅析

《楞严经》“二种根本”浅说

 

后五篇文章

《相宗络索》内容提要

《维摩诘经》涵义

《〈坛经〉之真伪问题》读后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续完)

“《坛经》考”质疑——读胡适《坛经考之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