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弥陀佛经初探 邀请:何定一 演讲审阅:梅冠香 录音整理:黄俊威 校阅:王征士 何定一层士引言: 各位来宾: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请到梅冠香教授莅临演讲“阿弥陀经”。梅教授学的是电机工程,专长是电波,现任教于加州大学。因为有一次机会,他在美国旧金山参观了一个佛堂后,就开始与佛法结下了缘。他对佛法的研究很有心得。我到旧金山时,曾跟他见过面,并向他请教一些宗教上的问题,他都有独到的见解,能把我的心结打开,后来,又有机会碰到梅教授,他说他在讲经。我想:必须是有道行的高僧,才有资格讲佛经,他说他讲佛经很受听众欢迎。那么,我想梅教授所讲的佛经,一定与众不同,有他独到的见解。主要是他用科学基础,用现代所通晓的科学知识来解释佛经中深奥的道理,当然是很吸引人的。后来,我才晓得佛经的深意是不易讲的,许多证量的事也是不容易解释的。但梅教授根据他科学的知识,加上善巧的剖析,却能勉强帮助我们有更多的了解。梅教授平常只有暑假、寒假,才能回来,我很荣串两次都能请到梅教授为我们台湾佛教居士,来讲出他的心得。请大家一同鼓掌欢迎梅教授。 梅冠香教授讲词: 1 谢谢明光法师、何董事长、还有王征士先生,我这次有机会又来到大雄精舍,给大家作研读佛经报告,我是非常的高兴。 说我到这里来讲佛经,实在是不敢当,正如何董事长所说,讲佛经应该请法师来讲。叫我这个即普通又教工程的人来讲,实在是不太妥当。可是,我们教学生时,常常心里在想,怎么把一件本来很难的东西弄得很简单,使别人更容易了解,这是我们教学生的一个目的。因此,现在学科学是越来越容易了。但是,当一项科学新知第一次被发现的时候,要了解它很困难,在经过多人努力后,越往后便越来越容易了。甚至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也能够了解——譬如“相对论”刚刚被爱因斯坦发明的时候,人们很难了解。现在却越来越容易了。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都能够了解。我想佛经也是一样,开始时很困难,要等到讲的方法越来越多以后,它就会越来越容易被了解。我去年来讲了一次金刚经,今天在座中应有很多人听我讲过。我回美国已经又一年了,今天再回来,大概有人会问我;这一年来你到底为佛教做了些什么事情?很抱歉!我没有做什么事情。不过,倒是有一件事情,我去年来讲的时候,跟今天一样,明光法师带领大家赞唱:嗡、嘛、呢、叭、咪、叫。我回去以后,与林云居士常常相见,他有一个寺庙,叫云林禅寺。我告诉他,台湾很好,住演讲以前,大家都唱六字真言,他说:怎么唱呀?我说:“我不记得了。我想来想去,也想不起来。所以,我就作了一个曲,把嗡、嘛、呢、叭、咪、叫做一个曲。请大家唱。假如今天有时间,我就给大家唱一唱。还有后来,我又作了一首“南无阿弥陀佛”曲,越作越上瘾,又作了一首“心经”的曲子。因为我并没有受过音乐训练,我可以作曲,我可以唱,但是我不会写。所以,我来以前,就把它录了音,叫云林禅寺里面的人把它谱出并写下来,到了我临走的时候,还没有写好。所以,今天很抱歉、没有东西贡献给大家。在我来这襄之前不久,林云居士问我,能不能讲“阿弥陀经”?我说:我看过,叫我讲的话,可以试试看。所以,我就在那边图书馆找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下,就去讲了。 在美国讲经比较简单,听的人我都认识,讲错了没有关系。到逭里来就不同了,我昨天晚上,几位前辈跟我座谈,我觉得他们都是佛家高手。所以,对我来此讲经实在有点胆怯。尤其讲“阿弥陀经”,因为讲“阿弥陀经”跟讲“心经”不一样,讲“心经”,我是在讲科学,而“阿弥陀经”内没有科学,它只是在讲阿弥陀佛国土的庄严。所以,我还是厚著脸来跟大家讨论,来谈谈我对“阿弥陀经”的看法。“阿弥陀经”在很早以前,我已看过。可是,我看了后并不喜欢。因为,我是学科学的,觉得要用理智去找出逻辑,对我比较兴趣。而念阿弥陀佛是老太婆念的,我是科学家,又拥有博士学位,怎么可以去念阿弥陀经呢? 所以,“心经”我会看,“金刚经”看过更很喜欢。可是,“阿弥陀经”我就不喜欢。有一次,我有一个台湾朋友,在美国碰到他,他就送了我一卷“五会念佛”录音带,就是念“阿弥陀佛”。我把它放在车子里面播放,当它的声音一出来,我就会掉眼泪。我就觉得奇怪:“阿弥陀佛我也知道,怎么听到声音会掉眼泪呢?”所以,我就开始对“阿弥陀经”有兴趣。后来我所作的阿弥陀佛曲子,也就是五会念佛的调子,我再把它重新改一下。今天讲完以后,我也用这个方法来念,看看有没有人会掉眼泪。哈!哈!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掉眼泪、自己也不知道。 “阿弥陀经”是净土宗最主要的一本经。所谓净土三经,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一卷,“佛说无量寿经三一卷,“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 我看“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我觉得它们有很大的力量在里头,好像是引人人圣的力量。但是,我看了“无量寿经”,就觉得没有这种力量。很奇怪,“观无量寿经”也没有这个力量。“金刚经”、“阿弥陀经”、“心经”是我们中国最流行的,大家应该都看过,我想这些经都是高僧们把它选出来的。他们选得很有道理,为什么这样子?我曾花了不少的工夫去研究它,为什么“阿弥陀经”会有力量,但我仍说不出来,我只是直觉它有引人人胜的力量。 2 “阿弥陀经”是净土三经中最短的一卷经,可是它的力量却特别大,为什么呢?我先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元朝马致远的元曲小令;题名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我把这首元曲做个示范,为什么呢?这首曲是很特别的,因为它里面没有动词,都是名词。东西与东西之间的关系都不讲。它只是一棵枯藤,一棵老树、一条流水、一户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没有动词,但大家读了都觉得很有力量。根据这首词,我划了这样一福画。画面上是一棵古藤、一棵老树、一只乌鸦卜一个西风、西风画不出来。我只好画一只马,将一条马尾巴表示风从西边吹过来。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里面的东西全都有了;可是,总觉得它不行。我的画既画得不好,我的字也写得不好。这福画里面,虽然什么都全有了,但却总缺乏某种味道,以及那种难以从画面表现所得到的感受。 因为一作画,就须要把东西与东西之间的关系摆在一起,词里面没有讲乌鸦在树上,也没有说马在树旁边,它都没有讲。所以,这个词比诗简单,比画简单,画要把东西与东西间的关系讲清楚,一讲清楚,它就缺乏了某种力量,也没有了那种特别的味道。 “阿弥陀经”跟“观无量寿经”都有同样的意义。“阿弥陀经”讲得很少,力量却很大。“无量寿经”讲得很多,好像一个是“三国志”,一个是二二国演义一。“观无量寿经”是不是后来的演义,我不清楚,但因它讲得太多,反而不行。我认为经越简单,才越有引人人胜的地方,所以,“观无量寿经”不算好经,更不算是很好的经,可说是演义,是后来的人写的,并不是佛说的当时就记下来的。我以为这个“阿弥陀经”才是当时记下来的。为什么呢?我第一次在看“阿弥陀经”的时候,我就觉得佛在讲这一本经的时候,大概几岁?年龄多少?因为这个很重要。像我开始学佛的时候,喜欢学襻宗,喜欢看公案,到后来便慢慢觉得没有成就,便跑去研究“阿弥陀经”,最简单的还是念“阿弥陀经”好。事实上,佛也是如此。佛说我们人有佛性,我想佛也有人性,他开始的时候,是讲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他觉得这个很简单,你们照他这样子做就行了吧!虽然很简单,但是很难做到,后来他把宇宙的东西拿来解释,所以就说一空一,其他修道法就讲“金刚经”、禅宗那方面去了。到后来他年纪大了,觉得学这些东西还是有困难。他觉得大家都需要别人来帮忙,结果他就介绍了“阿弥陀”。“阿弥陀经”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视“他”的一部经,按“大乘”、一小乘”佛教不同的地方,小乘佛教就是讲原始佛教,也就是讲十二因缘,八正道、四圣谛等,叫自己修,别人不能帮你忙的。大乘佛教则是可依靠别人帮忙的。阿弥陀佛可以帮我们的忙,用“他人的力量”来帮我们忙。这就是大乘和小乘佛教不同的地方。 假如用这种逻辑来探讨的话,佛在讲这一部经的年龄,一定相当大。大概是在后期的时候才讲这一部经。那么,怎样可以从这篇经里头,看到它是后期的呢?因此,我就从这本经中的排名加以研究。因为我不研究经,不念经,念得不顺口,常常会念白字,如有念错的地方,请多多包涵。以下是我对经文的研究。 3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十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平常我看经,都不去注意经中的名字,就跳过去了。但对奉经我改变了习惯,特别注意经中名字是怎么排法,第一个就是长老舍利弗,第二就是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你看:第一个就是长老,后面四个是摩诃,再后面排下去连摩诃都没有了。摩诃就是大的意思。为什么第一个叫做长老,因为它年纪很大,我猜他这个年纪一定比佛大,才叫做长老,而年纪跟佛相差不多的,就叫摩诃。因为老师跟学生年纪不会差太多。譬如说:我一九六——年在威斯康辛大学拿了博士,头一个台湾去的学生。他是在一九七二年拿的学士,博士跟学士之间的年龄只差三年。所以他年龄就跟我差三、四岁。有的同学念得晚,因此年纪比我大的也有可能。 我想这个长老,年龄比佛大。摩诃也比较大,所以经中前面那几个都叫摩诃。后面就没有排名了。排名一共是十六个,我就根据这个猜测来估计佛的年龄是多少。我划了十六个符号,用它代表十六人。假如数字多的话,就可用统计的方法,用直线把它连起来。年纪大的排在第”个,年龄最小的就排在最后一个,那么这年龄大的,大多少岁呢?我想舍利弗大概八十多岁二冱是我的一个猜想。最后一个叫阿那律,阿那律是佛的堂弟,这里面有很多佛的亲戚。我想列名在经传里的人,至少应有二十岁。我划一条直线。中间是阿难》An^anda也是佛的堂弟,An^anda在印度的意义就是双喜。为什么叫作双喜呢?因为佛开悟得道,是一件喜事。叔叔刚刚又生了孩子,也是喜事,所以他父亲就命名叫双喜,把名字取成An^anda。佛得道时三十岁,所以他比An^anda大三十岁,假如把An^anda的年龄找出来,把An^anda的年龄加三十,便是佛的年龄,An^anda列在第七位。所以,我划了一条直线,一找就找出来,AMnda是四十八岁,这些都是大概,不是很确实的。把An^anda的四十八岁再加三十,便知道佛是七十八岁,这两头都可以增减的,要不然佛的年龄便会比长老大,或比他最大的弟子年纪小,所以佛是大概七十几岁。摩诃大概是年纪六十岁以上的人,六十岁以下就不加“摩诃二一字。所以,An^anda下面,还有一个叫罗喉罗,罗喉罗是佛的儿子,照传说讲,佛当时要出家,他父亲说不行,在你没有太子之前,不准出家。当时他就指著旁边一个妃子,说她已经有一个儿子,快要生小孩,那妃子自己一看,果然要生小孩,这是传说如此。 所以,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罗喉罗的年龄不会跟佛差太多。我估计罗喉罗跟An^anda的年龄大概是差四岁,这个也很接近。所以,佛在说这个法的时候,就是他大概七十几岁,也就是说,他说法说了那么多年。以后,觉得一般要得道,实在是很困难,而用阿弥陀佛的力量得道是最容易,佛也知道他寿命已经七十几鼠了,他再不把法介绍给弟子的话,弟子们就不知道那年才能得度,所以他就讲这个法。我们一般年青人学佛的情形都差不多,年青人都喜欢禅宗、密宗,到了后来,还是回到阿弥陀佛,很多法师也是如此,像度轮法师,他原是学禅宗的,现在年纪大了,他也打佛七、念阿弥陀佛。要你们念阿弥陀佛,他觉得其他宗派,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得道,实在是很困难。所以我再把这一部经看下去。前面是介绍诸上善人,接下来又介绍很多菩萨,因为理由相同,所以我就省略不重复了。 4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这部经跟其他经不一样的地方,是学生没有发问,由佛自己告诉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避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枫抡,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实风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这一段开始就告诉我们,在西方,很远的地方,几十亿佛上外面,有一个国家名字叫做极乐,这个极乐国土,何故名为极乐,因为它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叫极乐,这很有道理,因为它最乐,没有苦,所以叫极乐。 下面是:“又舍利弗、极盘国土,七重栏栀、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名为极盘。 “普通一般参考书,并没有对“七重栏栀、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做解释。从表面来看的话,假如佛是神游川极乐世界去,就好像跑到人家的后院厶一样,有七重栏循就是栏杆,有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而且,因为有这些东西,所以叫它极乐,好像在逻辑上,对不起来。我在猜想,可能是那些栏椐、罗网、行树,有别的意义在里头。假如佛坐厂太空船,到太空去旅行。神游一番,假如我们也坐太空船,看到了这样的东西,这个是冥王星外面有的—圈东西,所谓栏循,就是矮墙,不完全把房子遮起来,就叫做矮墙。这一圈东西,我看了之后回来,世界上假如没有人知道这样的东西,你能使用什么名词去叫这项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呢? 罗网是什么,罗网是把东西包起来,所以,假如他看到地球,外面有大气层,有离子层,有臭氧层,把它叫罗网,我觉得也很妥当,并没有过份的地方。假如说,地球有磁场,在磁场两极,有很多离子喷出来,北极光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个直线式射出来的东西,就叫它做行树,也没有过份,不会不妥当。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称,所以就用这个名词来代表。假如从表面上看,佛便像到别人家的后院子去了。我这样一讲,他好像坐太空船到太空去旅行一样。用不同方法来看,会有不同的画,就像我刚刚画的一福画一样。每一个人画的画都不一样。我并不是说,佛真的坐了太空船到太空旅行去了,我是说:假如把他所讲的东西作为一个象征,很可能是天体,他从外面进去,就是看到这围的东西,所以我说七重栏椐、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为什么有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这个国家就叫极乐呢?这其中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说因为有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所以就叫极乐。现在,假如是一个地球,我们在地球襄头,地球有大气层,有离子层,有臭氧层,这些东西对地球有什么关系呢?地球假如没有大气层,没有离子层,我们人类就不能生存。你看其他的星球假如没有大气的话,就会被太空的陨石打得一塌糊涂,这种东西是保护人的。所以,七重行树、七重罗网,也是在保护极乐世界中的人。 因为我们人是实质的东西,所以需要实质的东西来保护。灵的东西,心灵的东西,并不是肉体本身,也需要适当的。所以,七重栏栀、七重罗网、七重行树、是保护、也是去邪的东西,邪进不去。只有好,只有乐、没有苦。为什么邪进不去呢?因为它有七重栏栀、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作保护,这是驱邪的东西。因为有这些东西,这个国家叫做极乐,这样就通了。 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这几句经文,经过我仔细的推敲,它原来是去邪的。为什么去邪那么重要呢? 天主教有天国,这个天国就没有去邪的东西,什么道理呢?这个天国有天使、魔鬼。按基督教的教义来讲、魔鬼是从那里来呢?它说魔鬼原来就是天使,天使变坏了就叫做魔鬼,所以,就可断定因它没有去邪的东西,天使才可以变坏。极乐世界比基督教的天堂要高一层,就是因为它有去邪的东西保护它不会变坏。从这一点来看,假如你相信极乐世界是有的话,是会比天堂较好,所以,我们要去极乐世界,一定要去看看。能去极乐世界看看也不错了。假如两边都可以去的话,你会比较喜欢去极乐世界。 5 再往下看:本来我有影印一份准备给大家一起看的,我这里把经文的主要部份分了段;经文“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铺池四边阶迭,金、银、璃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阎。亦以金银璃璃,玻璃碑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尤,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最后一句就是:“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在一般经典的解释,都把它说成是感叹功德,这一句出现了好几次,我发现佛经里头,常常有这种东西,在“金刚经”就叫做感叹比较功德,它的用途是什么?目的当然是感叹功德,主要就是用来分段。因为当初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就用感叹功德来分段,所以,从感叹功德到感叹功德算是一段,他是用这个方法来分开的,所以,这一段到感叹功德就完了。我们接著解释:“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七宝池,八功德水,佛经里头的数字,常常出现,七宝、八功德、四念处、三恶道,有很多,有的有意义,有的没有意义,可是,对讲解的人,这个数字很困难,有人就问:这七宝是那七宝?八功德是那八功德?举个例子,假如有学生被我口试,他说他的心七上八下,那么,你怎样解释,那七个是上心,那个是下心。那我就糟了。在懂得中文的人,或许会自己解释,才不会要求别人的解释。 假如七宝莲池、八功德水,真的只是一个数字。你要解释那个八功德,那就上了当。可是,这个八功德确是有解释的。因为在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里面就有解释。这个解释是宋朝一个叫智玄法师写的,他说:“八德者,一、澄清;二、清冷;三、甘美;四、清柔;五、沉寂;六、安和;七、除饥渴;八、长养诸根。去逗便是八功德。其实,我觉得这个八功德,就是平常讲话中的一个数字。你一定要解释的话,我就凑约八项解释给你。对于这个经典的解释,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有很多数字,我都不去探究。 七宝到底是那七宝?它就是:金、银、琉璃、玻璃、碑磲、赤珠、玛瑙七宝,这些都是当时在印度一般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讲呢?这样子,“阿弥陀经”看起来便很俗气,当初记得我妈妈给我讲,我要到庙里去,有一个法师在讲经,她说法师在讲:“池底纯以金沙铺地,池中莲花,大如车轮,她说这有什么好呢?这些金银、琉璃有什么好呢?如果全是黄金,害得眼睛都睁不开,初看去好像很俗气。我就说:看经典不应该从表面上去看。佛是出家人,他根本早把金、银、财宝都去掉了。但佛为什么又要讲这个金银财宝呢? 因为我们喜欢财富、财富很有用处,可以去换别的东西,我有钱可以买别的东西。可是,假如全地都是黄金,那就不值钱了,你要黄金,我在地上捡一块给你。所以佛这样讲有道理。到了这个国家,财富就没有用了。黄金实物多到你可以做房子。这些都是印度当时他们最喜欢的东西,他便用这些形容词来代表,我已经讲过,其实它只是象征性的,并不是真的有这个东西。天国里面的东西,跟我们这个世界应该完全不一样。(待续) 摘自《十方》10卷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