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乘佛敖的清净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佛敖的清净观
  阿部正雄著 王雷泉译
  在本章中,我的任务不是讨论大乘佛教的各种清净仪式,也不介绍某些佛教经典或宗派的清净观,而是阐明清净的宗教意义,我认为这是构成大乘佛教基础的基本概念。
  在大乘佛教里,《摄大乘论》有两段著明的片语涉及清净,它们常被连在一起引用。第一是prakrti—suddhi,可译成“本性清净’,或“万物本质上原本就是清净的’。第二是wimeya—suddhi,可译成“离垢清净’,或“通过排除人自我中污垢的清净’。后段表述具有“排除自己的垢或不净始成清净—的涵义。
  通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清净的。我们看到自己都有着邪恶的激情、粗鄙的肉欲,利己的执着,等等。换言之,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的感情、道德和心灵上都是不净的。所以,我们竭力以种种方式清除自己的不净和污垢,来净化我们自己。对于我们不净的这样一种觉知,以及随之力图清除之的企图,是非常自然,顺理成章的。
  承认我们自己的现在状态是不净的,并设想出一种作为首要目标的“清净’状态以超越之,我们遂致力于从现在的“不净’发展到一种清除污垢的“清净—的理想状态。在大乘佛教中,尽管这种状态的目的无非是得到清净,但仍从根本上被看作垢和不净。因为这种态度建基于对净与不净的分别,追求那种外在于人们现存条件的清净。
  为什么应把这种追求清净的态度视为不净?因为分别净与不净,由此力图达到一种以为超出和避开不净的清净,人们就必然为这种分别本身昕拘缚。大乘佛教一向认为,我们在对任何东西的分别中也使它们客体化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依对事物的客体化而明了该事物,然而这样敞就使我们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位置。因此,把事物客体化和自居世界中心,乃是把事物加以分别这一行为的一体两面。
  在这双重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拘缚,它从理论上可划分为两类,其实只是一回事。就是说,当我们对一事物加以客体化而使它分别于他事物时,我们一方面被我们客体化了的东西所限制或决定,也就是说我们为此分别而受限定。与此相关连的是,被分别的以及在某种意义上藉此分别而明了的事物,只有在它们被客体化的情况下才能被理解,而不是按其本来面目被理解。另一方面,在通过客体化而区分某些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就把一切意义都聚焦于以我们自己焉中心;我们遂为我们自己所拘缚——故称作“我缚”。联系到人为被分别之物所限制,这种我缚状态,从根本上说就是真正的“垢’。所以,即使是追求“清净,·只要把这清净当作一种客体去追求,并由此与不净相分别,那么这种态度本身就必须被认为是不净的,是必须被舍弃的。在这意义上,我们应该从种种清净—=式中摆脱出来。
  这种完全清除净与不净分别的立场(这“立场”我指的是存在性的,而不是任何逻辑性的),根据大乘佛教,就是真正的清净。这是一种“先于”分别净与不净的立场。这裹的“先于”并非指“时间上’在先 ,而是指“本质上’在先。清除净与不净的分别,亦非指使我们对种种价值变得冶漠的那种单纯的否定。毋宁说,它意味着通过突破净与不净的分别并参透这分别过程的根源,我们使自己摆睨了所有这一类分别,然而又能对这分别世界作出回应,并在其中自由活动。这一先于净与不净分别的根源一真正的或无我的自我),本身就是真正的清净,因为摆脱了分别,它既不为此分别过程所限制,也不为自己是净还是不净的感受所困惑。不管是相对意义上的净还是不净,万物在对这一根源的复归中,显示了本性即为清净。这就是“本性清净”一语的含义。是直接“处于”或内在于现在中——只有在这裹才能悟,即找到生活的真正起点。这意味着在此时此地,只有在此时此地,我们才能达到生活的真正起点。如果我们不是在此时此地找到生活的新起点,那么在何时何地才能找到它呢?须知,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永远是站在真正的起点上。没有对这一基本事实的认识,我们通常就会期待到此处以外的某处和将来的某时去寻找它,并认为我们自己现在正处于“途中’。但是,根据大乘佛教,一旦明确反对这种趋向未来的方式,我们就原初根本地得到了悟。
  因此,不应把“净’或“悟’视作在将来某时某处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它是我们存在和活动的基础,而不是目标。只有在人们从存在上把这种原初实在作为基础时,万事万物才能真实地显现自己本性清净。正因为此,大乘佛教常说:“山河大地,悉现法身。’在此,本性清净就是万事万物的真正起点。
  在大乘的意义上,这就是空(S引nyat5)或真如(bhUDDthata)。本性清净可与空相提并论,因为本性清净并非是一个在某种相对意义上同不净相反的概念,而是在绝对意义上“先于’垢与净的概念对立的清净。故万事万物如其本然就意味着本性清净,亦即“万物本质上是清净的”。
  所以,本性清净可以不依恃离垢清净而成立。根据前者,亦即“本净’的观点,后者,亦即“始净”,就是完全虚妄的。我们在原初根本上就是先于“始净’的“本净’。但是,本性清净并不是一种客观上可见的状态,而是一种证悟,也就是必须通过扫荡自我中心而在主体上实现的亲证。它是人活泼泼的和积极的认识,在世界的“生成’过程中作为生活的起点自然而然地显示。作为积极的和创造性的认识,本性清净显示了自身,并使这世界得以净化。如果对“本净’的认识不是以这种方式显示出来,那它不过是一种僵死的认识。它是否真正的“本净’,取决于它是否进入“始净”的过程。
  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不存在离开“始净—的“本净三不过,“始净’在这里必须以一种新的观点去理解。它不再意味着离垢趋净,而是在本性清净的基础上,使包括自己和他人在内的世界变得清净。只有在这里,清净赅式才能有一种真正的宗教意义。不然,这种缥式无非是本性清净的一种手段,永远不会成为本性清净的一种表现。
  不存在离开“始净’的“本净’,这一表述实际上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否定性的,一是肯定性的。在其否定性的意蕴中,这一表述意指“本净’只有通过否定“始净’才能证实自身。如前所述,只有当我们以全部生命真正认识到,我们通常追求在我们前面的净或悟的态度其实根本是迷妄的,我们才在本性清净中找到了自己。对根本迷妄的这种认识,构成本性清净中的般若(prajn~a^)或智的一面,此中排除了被视作迷妄的“始净”。
  但在其肯定性的意义上,这种表述意味着“本净’通过肯定“始净’而证实自身。既然我们发现自己就是本性清净,“本净’对我们就成为随时净化这世界的真正起点。“本净’或本性清净,并非与我们在这世界上存在的现实事务和问题相晚离。对于我们自己和他人,它在“始净’的形态中通过我们自己而显示。这就是在本性清净悲(karuna^)的一面上,“始净’所显示的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样态。在这肯定性的意义上,“始净’根据他们的真正基础,可以像净化我们自己一样去净化他人。菩萨,就是在这肯定性的意义上对“始净—的一种象征。
  日本曹洞宗的创始人道元,强调佛性一本性清净的另一种说法)的普遍性和永恒现在性。他还强调修证同时。在《正法眼藏》“佛性—卷中,道元说:“佛性道理是指:佛性非先具于成佛前,而在成佛后具足。佛性无疑与成佛同时实现。’他在“办道话’中亦说:“法”相当于本性清净一虽在人人分上具足,无修则无证,无证则无得。”“以佛法言,则修证一等。以修是证上之修故,初心办道,就是本证全体。纵然以证导修,亦不可说先有离修之证,以修直指本证故。以证在修中故,证乃无终;以修在证中故,修乃无始。’
  修;始净二与证(“本净”)是不可分割的和动态的一体。两者都是必需的。但我们须知,修之所以必需,因它是成就的条件;证之所以必需,因它是成就的基础。
  如前昕述,我们可以在双重意义上说:离开“本净’,就没有“始净三作为“本净’的基础,本性清净可以没有“始净’而成立。另一方面,无论是在否定性的正是肯定性的意义上,“本净’若离开“始净—就不能证实自身。在否定性意义上,为觉悟本性清净,必须克服作为迷妄的“始净’。在肯定性意义上,为显示本性清净,必须实施“始净三因此,在与作为基础的“本净’的关系中,“始净”充当了否定性和肯定性的双重条件。这是关涉本性清净的动力学(dvnamism)。这种活生生的辩证法对于本性清净之所以可能,就因为它是对空的活泼泼的证悟。作为证空的本性清净,是智与悲的根源。
  ——译自《禅与西方思想》
  摘自《内明》第200期

 
 
 
前五篇文章

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和实践之道

大乘经典的成立年代

大乘起信论料简

大乘起信论料简驳议答辨

大乘起信论妙心疏悬义(上)

 

后五篇文章

大乘非佛说辨

大乘禅法的修证路线

大乘不离小乘

达摩祖师西来与中国禅的新阶段

达摩祖师 “不立文字” 小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