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乘不离小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不离小乘

  蔡惠明

  一、大乘佛教的兴起

  在部派佛教流行期间,大乘思想于南印度已开始传播。当时在家佛徒中流行着对安放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家。参加这些教团的有出家的导师(僧侣)和在家的信家。他们中间一部份人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编辑了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起初为般若系经典,以后又有“妙法达华经”、“维摩诰经”、“华严经”和“无量寿经”等出现。这些经典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思想。并在上述各种经典的思想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派别:

  1、中观派,亦称大乘空宗,约在公元二世纪时开始形成,创始人是龙树,经提婆、罗睺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而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中观派发挥般若经系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具有正见的佛弟子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但对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须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龙树著的“中论”,又称“中观论”或“正观论”,与“十二门论”、“百论”合称“三论”。青目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四卷。主要内容是阐发“八不缘起”和“实相涅槃”,以及诸法皆空义理的学说。卷首的“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象因缘生法,我说郎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是全论中心思想的概括。“八不偈”源自气杂阿含经”第二六二经的“离有离无”;第九六一经的“离断离常”;第二九七经的“离一离异”;第三三五经的“离来离去”等敬示,批判了缘起法上的种种谬论,指出单纯执着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是不正确的“戏论”。应该超出戏论,消灭戏论,得出现象实在的认识,即实相。“三是偈”则是依据“杂阿含经”所述的观点,对中观下了定义,认为真正的缘起法,是既要看到无自性(空),又要看到假名(有),假名舆空相互相联系,就是中观。义净在“南海寄归传”卷一说:“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即是此意。“中论”最后的“观涅槃品”,还以偈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盘,亦无少分别。”又说:“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只要消除无明,就可以达到涅槃。涅槃是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排除了生死干扰的寂灭境地,使世间舆涅槃在实相上统一。龙树为大乘佛教的宗教和社会实践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对中国佛教的三论宗、天合宗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瑜伽行派亦称大乘有宗,兴起于公元四至五世纪间,为无著、世亲二兄弟所创,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结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主要经论是“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唯识二十论”、“戍唯识论”等。无著的主要佛学思想,概括在他的“摄大乘论”中,这部论书根据“大乘阿昆达磨经”对唯识论进行系统的阐明,认为阿赖耶识是一切诸法的根本,也是生死轮回的主体,具有能藏、所藏和执藏三种性质。他还提出三性说,以阐明“一切唯识”、“境无识有”。他认为从认识上看,对宇宙万有可分析为三性,即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他主张戒、定、慧三学,勤修六波罗密,把证悟的阶段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阶位,最后达到“无住处涅盘”的境界。他的胞弟世亲午夜听无著诵“十地经”后感到其法深妙,发心弘扬唯识论。在“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中,充份阐明“识生似外境现”的思想,认为外境本来就不存在,由于识生起的作用转变为心的对象,如同病目见空华。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发挥亲胜学说的德慧和安慧,他们被称为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人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则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瑜伽行派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理论,他们把识分为三类,而将第八阿赖耶识看作是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个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阿赖耶识所派生的(种于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瑜伽行派的根本论书是“瑜伽师地论”,简称“瑜伽论”,传为古印度弥勒口述,无著记录。瑜伽师地,慧为瑜伽师修行所历的境界(十七地),因此亦称“十七地论”。唐玄奘译,一百卷。全论分五部份:一、本地分(一至五十卷)。将瑜伽禅观境界或阶段分为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慧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罗多地,非三摩罗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战地、修所戍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二、摄决择分(五十至八十卷),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三、摄释分(八十一至八十二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r阿含经”的说法和仪则。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四、摄异门分(八十三至八十四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和差别。五、摄事分(八十五至一百卷),释十七地有关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家多要义。初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五分中以本地分为重点,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

  大乘舆兴起并盛行后把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当然部派佛教是不会接受这一贬称的。因为“小”的梵文Hina音译“醯那”,合有卑劣、下贱和道德上属于“恶行”的意思。这样就形成大小乘的对立,终致分道扬镳。不过,后来文献上应用开了,大家看惯了,也就习以为常。现在用“小乘”一词,并非含有贬意,仅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在大乘学说流行以后,部派佛学还在继续,不过因受大乘影响,学说内容有所改变,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郎小乘阶段(这名称在北传佛教因沿习巳久,约定俗戍。伹南传上座部佛教从未承认)。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相当长,可说舆大乘佛学相终始。尝时小乘发展了好几派,主要有: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正量部等。他们流行于中印度、西北印度一带,正量部还流行于西印度。由于白匈奴的入侵,佛教受到严重破坏。佛教典籍如法灭的“莲华两经”、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等对此都有记载。至于上座部已从印度本土移往斯里兰卡,大家部因它的学说接近大乘,大乘学说一流行,这两部亦就不受人注意了。本文所指的小乘,是沿袭习惯上的称呼,也就是大乘成立后把它以前的佛教统称小乘,请读者注意和理解。

  二、大乘学者多来自小乘

  从史料记载看,大乘学者多来自小乘。如中观派奠基人龙树,亦译笼胜或龙猛,他初从迦毗摩罗学小乘三藏,后来改学大乘经典,深达奥义,继马鸣之后,传播大乘。龙树的主要著作“大智度论”中,大小乘交涉历历可见:一,“大智度论”体裁为解佛语,解佛语的不为毗昙必为毗勒。毗勒虽失传,但可从“成实论”中见它的雏形。诃梨跋摩著「成实论”就是依据小乘宗义以明空,而以灭空心为究竟,即空空解脱门,其解法相也不主一家,但于有部多致破斥。如诤四大实有、心所实有、不相应实有等,皆反对毗昙。二、此论性质本非毗昙,当时大乘尚无独立的毗昙,其分别法相所取自必取于小乘,据现代佛学家吕澄考证,论中于小乘毗昙引文不下五十多处。三、大乘与小乘对毕,境行界三法法皆对。四、小乘中也说大乘,慈以乐与众生故,“增一阿含经”中说有五功德,而论中卷二十提到菩萨处众生行三十二种恶,渐渐增广转成大悲。五、大乘不离小乘,如三十七道品、三三昧皆声闻法,菩萨用三十七品到涅盘城,用三三昧入城三门,而以四禅、四空、四无量、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试心知柔软自在,随后能入。六、般若必以空为用。龙树讲空,有三种意义:①空的本身;②空的因缘;④空的意义(空义既作境界、对象解;又作用处、意义解。)空的实际应用就在于有空才能有种种实际设施,如四谛,四果、四向、三宝等。如果没有空,一切法都有决定的自性,那就无法作这些安排。七、同一事有二种意义。如论中卷十八说:“无所得有二种,一所求不如意名无所得;二实相无决定名无所得”。八、备举两端。如论中“说菩萨行有两种:一者观一切法自性本空;二者从不舍离一切众生”。已故支那内学院院长欧阳竟无居士称赞“大智度论”的论述具有朴实的辩证法因素。

  瑜伽行派的创建人无著和世亲兄弟都是先宗小乘,改学大乘的学者。据记载,无著曾得宾头卢尊者传以小乘空观,颇得长进,后在定中用神通力上升兜率天,得弥勒菩萨为他讲解大乘空观,并传“十七地经”,就是“瑜伽师地论”。该论“摄事分”载:

  “杂阿笈摩者,谓于是中,世尊观待彼彼所化,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界、处相应,缘起、食、谛相应,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入出息念、学、证、净等相应;又依八众说家相应?……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是故说名杂阿笈摩。”

  “郎彼相应教,复以余相处中而说,是故说名中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余相广长而说,是故说名长阿笈摩。郎彼相应教,更以一二三等渐增分数道理而说,是故说名增一阿笈摩。”小乘各派均宗“阿含”,小乘律、论也都引述或阐发“阿含”的内容,而“瑜伽师地论”对“阿含”的重视和引述,更显得突出,可见其渊源关系。佛说法时并无大小乘之分,所以划为大小,只是大乘形成后相对而言吧了!

  世亲较无著小十岁,笃信小乘,精通十八部经义,善于妙解小乘学说。在无著病危时,召弟去为他讲“瑜伽师地论”,劝导改学大乘。世亲有所省悟,表示愿割舌头以赎毁谤大乘之罪。无著语重心长地说:“你既知毁谤大乘是由舌所造,就仍用这舌宣扬大乘吧!”世亲早年在说一切有部出家,后接受当时新的佛教学说,思想已经起了变化,从“俱舍论”中可以看到大小乘交涉。此论是他在克什米尔和犍陀罗,为信家讲“大昆婆娑论”,每日讲完一段,即概括其义作一颂,全论讲圆满后,成六百颂,郎“俱舍论本颂”。以后他续作长行注释,合称“俱舍论”。此论以“雉阿昆昙心论”为基础,广泛吸取“发智论”、“识身足论”、“法蕴足论”以及“大昆婆娑论”的要义,并参考当时的经量部学说,不拘成说,根据自己的观点,把有部的全部教义加以概括归纳而戍。

  “俱舍论”本颂结构同“杂阿昆昙心论”一样,贯穿有部学说“以四谛为纲”的传统精神,但对“杂阿昆昙心论”已加改造,有所增删,并重新组织。它讲四谛,别具特点。世亲在注释时又加了“破我执”一品,与本颂无关,全体九品结构,体现了“诸法无我”的根本主张,而有部是以“我空法有”为它的思想基础的·此论在印度风行后,引起迦湿弥罗有部学人的激烈反对,由家贤等历十二年写成二万五千颂的“俱舍雹论”郎“顺正理论”以破“俱舍论”,被称为有部新说。众贤曾致书世亲,说明自己的观点,不久就去世。世亲看了认为“理虽不足,辞乃有余”,可为阐发有部正宗效力,不妨并存,就给它改名“顺正理论”传了下来。其实此论对“俱舍论”并非完全抹煞,只是将“意朋经部”和批评“婆娑”的地方有些反驳,而且驳得相当彻底。当时世亲已在晚年,他又改学大乘,对小乘内部是非问题不再关心,因此并未辩驳。到了他的弟子安慧、陈那等,在注解“俱舍论”时,还是对“顺正理论”进行破斥的。由此可见,大乘和小乘,小乘内部之间的论争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不断,由于历史和地区的种种因素,大乘得到发展,直至最后与密教相结合。小乘各部经过经量部转为瑜伽行派,大家部转为中观派,这种转变,仅仅表明历史的进程,不能以为“优胜劣败”的根据而沽沾自喜,以为“叹大褒圆、弹偏斥小”理所当然,因为佛法本来是一味法。

  三、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近代学者认为,佛教思想史的分期,大致可分两大类:一、佛陀时代称为基础的佛教;二、佛陀以后的称为发展的佛教。基础的佛教,郎原始佛教,是佛陀创教和他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发展的佛教则又分为第一期小乘部派佛教和第二期大乘宗派佛教。一般说来,小乘的思想,着重于出家佾团在注解释义方面的努力。大乘思想则重于佛陀本怀在精神方面的发挥。但不论小乘和大乘,它们的渊源都不出乎原始佛教思想的延伸。我们如不追本溯源,探索和理解原始佛教佛陀的本怀,而只从表面上看小乘部派佛教和大乘宗派佛教,往往会误解佛教的实质,甚致对浩瀚的三藏圣典感到无所适从或不知从何入手。因为发展佛教中或多或少掺杂了历代古德的思想以及各个时代背景、地区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不同因素。只有研究原始佛教才能真正了解佛教的根本精神,顺藤摸瓜,弄清大小乘各派思想的来龙去脉。提倡回归佛陀时代的教法,旨在恢复佛教的纯正,纯正小乘不承认大乘是佛所说,而大乘将佛神化、导致神佛不分的流弊。我们真诚地希望南北交流、大小融合、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我在一九八九年九月出版的香港“菩提”月刊第四十三期发表“不要诽谤原始佛教”一文,针对北京“法音”八九年第五期“论开悟”文中的一段:

  “小乘直到现在还不承认大乘。他们认为大乘是世尊涅盘以后出现的违背世尊本意的说法,只有小乘的教义教规才真正有资格被称为佛的教法。现在有许多佛教研究者,也有不少人认为从小乘经典入手是研究佛教的唯一正确途径,极倡其所谓回到佛教之原始本面目去之说教,其实不过是跟着西洋学者之尾巴而已!我们是以发展观点看问题,我们认为这些人是有些大脑蜕化,企图把历史前进的车轮向后拉,并不懂什么叫佛法!”

  诚然,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一个历史时期较前一个历史时期进步,这是客观的规律,毋庸怀疑。但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会出现反复,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从释尊降生、成道、涅盘到当来下生的弥勒菩萨在龙华三会成佛这一历史时期中,释尊已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一叨智,不会有人超过他,这也是应当肯定的。原始教法以四谛为核心,缘起为最基本法则,佛经所说的法义都是从这个源泉中流出来的。学佛是从现实人生着手的正道,从正道修行中得到解脱。圣道的内容,主要有七类,总名为三十七道品,其中根本的是八正道,这是三乘所共依,“大智度论”卷十九指出:“佛说四念处乃至八正道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道品独是小乘法。”提倡回归佛陀时代教法,发扬根本法义,研究“阿含”经教,怎么会是“大脑蜕化,企图把历史前进的车轮向后拉,并不懂什么是佛法呢?”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霍。”对“论开悟”作者的怪论,我们是不能同意的。至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科学成果、管理经验等对祖国建设是有利的,不能像文革时期“檩疑一切、否定一切“,“洋为中用”、“去芜存菁”地接受西洋学者佛学研究的成果,也不一定是“跟西洋学者之尾巴而已!”中国高佾在促使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与天竺和西域佾人通力合作,没有发生过“排外”现象,为什么我们要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去吸收西方学者对佛学研究的先进经验呢?罗无虚居士最近从美国回沪探亲,在上海佛教居士林讲了四次原始佛教,接触了不同信仰层次的在家两家,深有感慨地说:内在佛教较国外落后几十年,就是因为像此文作者“大脑有点蜕化”,满足于自扬抑他、顺口开河地诽谤原始佛教。

  在“论开悟”文中还看不起阿罗汉,说他们尚未断尽烦恼,属小乘种,这实在是罪过。据天台宗教义,阿罗汉相当于七地菩萨的阶位已超脱流转,不受后有,是超凡入圣的圣人,此起我们具缚凡夫,是高超得多了。佛的十号中有应供,梵文音译阿罗汉,从这一意义上说,佛与阿罗汉解脱相同,但果德不同。佛具十智力,而阿罗汉只具五学力。我国是流行北传大乘佛教的国家,历代高佾为弘传大乘教义作出了不可磨消的贡献,但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研究无疑是偏狭的,有些课题甚至是空白的。既然都是佛陀的教法,就要本着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愿望进行交流和合作,不要关门拒人,唯我独佛。大乘不离小乘,小乘要重视大乘,因势利导,可取所需。世界佛教需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佛法一定能恢复纯正,得到大大复兴!

  摘自《内明》第229期

 
 
 
前五篇文章

大乘禅法的修证路线

大乘非佛说辨

大乘佛敖的清净观

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和实践之道

大乘经典的成立年代

 

后五篇文章

达摩祖师西来与中国禅的新阶段

达摩祖师 “不立文字” 小考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忏悔业障的方法和要点

禅宗与诗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