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乘禅法的修证路线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禅法的修证路线

  达照法师

  2008年11月21日讲于上海复旦大学

  尊敬的王老师,各位老师、同学,诸位善知识,大家晚上好!

  今天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是《大乘禅法的修证路线》。

  如来禅和祖师禅

  现在我们谈的大乘禅法包括“如来禅”和“祖师禅”两种。“如来禅”是指对生命内在反省的整个修行方法,主要依据是佛说一切经典。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开创了禅宗以后,传的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祖师禅”。以前“如来禅”和“祖师禅”都是要依据经典的,直到六祖慧能,特别强调直指人心。此后六祖不再传衣钵,就变成师徒之间的印证。禅堂里甚至不允许大家读经,认为教理思想会堵塞开悟之门。由此汉传祖师禅变得更为玄妙了。后来祖师禅越发成为我们汉传佛教的主流。其实两者都是一样的。只是针对不同的根基设立了不同的方便和下手处。

  六祖大师之前,特别是如来禅,都要用经文来印证的。四祖还是用楞伽经印心。五祖六祖就用了《金刚经》来印心。大家读《金刚经》可能有这样感觉。前十六分讲了发心,十六分之后又须菩提重新问这个问题,读起来有重复的感觉。这里到底是不是重复多余的呢?不是。其实是两条不同的修证路线。

  《金刚经》里的两条修证路线

  我们在具体谈这两条修证路线的时候,先谈谈修证之前的准备工作。这些前期工作包括对佛法有一定正确的认识,包括养成好的道德,有慈悲心,不伤害身边的众生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发心。这是所有的大乘禅法修行的前期都需要具备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讲就是对三宝有绝对的信心,发“出离心”和“菩提心”。所谓“出离心”就是认识到人生有种种痛苦,因此我们希望消灭这种痛苦的决心;而“菩提心”就是把我们自身中好的东西、善的东西发挥出来,发挥到极限。不但自己消灭痛苦,而且要帮助其他人也消灭痛苦,希望身边的众生都同我一样解脱痛苦,这个就是“菩提心”。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后,我们的修行就有了动力。那么发心之后我们如何用功呢?我们先来看第一种修证路线。

  第一条路线:证体起用

  除了直接直指人心的、言下开悟的法门之外,其他的一切法门都是走的是证体起用的道路。这条路线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空掉我们的物质世界

  《金刚经》前面讲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四字有解释是:“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无”。大家感觉我们的世界和人生是“有”,佛法把这种“有”归纳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六识”,以及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就是我们的物质的世界。

  具体来说,我们感觉这个世界的形成首先是有时间和空间的存在,然后有其他的物质的存在、我们的思维的存在。时空的存在和物质、思维的存在取决于我们内在的分别心,这个分别心是我们的“无明”所引起的。从最现实的角度看,世界就是我们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闻的,身体所接触的……等等,六根对六尘形成种种的事物,这就是我们的物质世界。我们所有努力都是由于自身的六根逐六尘。我们以为可以从六尘中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说有人想从外界获得“自我”。我们的痛苦就是由于根尘的“勾结”,自我和外在的世界产生了勾结,就会有“尘劳挂碍”。只要心被外物所牵,就会劳累;一旦不被所牵,就马上消除了劳累。六尘不干扰我,就没有什么可以干扰我了。

  2.空掉我们的心念

  除了物质的世界意外,我们还有精神的世界,这就是六尘中比较难以把握的“法尘”。“法尘”一方面包括我能能想到的东西,比如车,房子等,这是“色法”。另一方面是“心法”,就是脑袋中的概念,也就是构成我们精神世界的东西。比如快乐、痛苦、悲伤……。你在物质世界中找不到一个叫做“快乐”的东西。这个怎么来的呢?你必须先有一个标准,其他的感觉和这个标准相比较,你才有了快乐概念。所以世界上的所有概念,就是概念和概念的比较。你快乐的基点是建立在自身之外的概念上的,这个概念叫“法尘”。脑子里一旦落入了这个概念我们的痛苦就难以自拔了。一切精神物质世界合起来就是“六根”、“六尘”、“六识”的总和:“十八界”。我们的痛苦也是来源于此。

  既然认识到了人生的痛苦,那么我们人生的主要努力方向在哪里?我们每个人的举动,不论是科学宗教,都是为了离苦得乐。因为对痛苦和快乐的认识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科。具体的学科一般会追求一个尘,在这个具体的某一个尘上下功夫。比如音乐求“声尘”,从声音入手。厨师追求“味尘”,从味觉入手。哲学家就通过思辨来解决思想问题,也就是“法尘”。而佛教解脱,则是要从意根、法尘入手。我们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因为我们有意根缘法尘,产生意识。佛经里说:“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心本来是没有生灭的。因为有了境,所以才有了心。人们有妄想是因为有外在的事物。人不可能想象出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一个没有概念的东西:没有形状,没有概念。也就是说心里有了概念,才能有认识。这个概念就是“法尘”。但是这个概念怎么来的呢?比如昨天我觉得很快乐,但是昨天已经过去了,所以现在只留下了一个昨天的概念。我们现在想到昨天开心,到底是谁在想?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凡夫的状态是六根一直追逐六尘,把一切痛苦的根源归罪于外界的六尘。佛教第一步的修行要将外界的尘舍弃掉,也就是把物质世界“空掉”。然后观察自己的思想,如果我做到了,看看效果是什么样的?前五尘容易舍弃:不贪“色声香味触”。但是法尘很难舍弃,也就是我们的心念很难“空掉”。特别是知识分子,对于思想很敏感。刚刚告诉说要舍弃思想,他们大脑中就形成了一个“舍弃思想”的思想。因此禅宗祖师就给一棒子。法尘就是我们的妄想,大乘八宗都要求我们不打妄想。舍弃六尘后,我们内心会呈现什么状况呢?让外尘与六根的勾结打开,让自己的心结打开,舍弃自己的种种心念。

  3.舍弃“明明白白”的意根

  我们现在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尘都舍弃掉、空掉了之后,还有一个会产生意识的意根。因此意识方面很难完全舍弃。既然不能完全舍弃妄想,那就少想一点。我们于是就念佛,念阿弥陀佛。在念佛的时候,我们很少去想其他的事情,心专注一处。很少有人一边念阿弥陀佛,一边思想:阿弥陀佛是“无量观”的意思,阿弥陀佛你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如何如何庄严清净……其实我们对阿弥陀佛没有具体的认识,这是一个空概念。密宗的持咒六字真言,在持诵的时候不需要大家知道什么意思,也是这个道理。这样就暂时搁置了六尘,就是我们的物质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

  搁置之后之后就会有受用。比如:我们在不想任何问题的时候,众生是平等的。这个时候大家肯定不会再去想:你是领导,我是下属,你有钱,我没钱。因为这个时候一切思想都舍弃掉了。就说这个时候我很清净,以为我的思想不动了,我的“真我”就展现出来了。以前感觉受苦的“我”很真实。但是当你把这个念头舍弃后,把六尘放下后,这个时候的“我”无论何时都不会受苦,都很清净。于是有人以为到了这里就已经是找到了真理了,就用“空性”、“大解脱”来形容这个境界。其实这是错误的,首先“清净”也是一个概念,而且还是会有一个“我”在里头。愚痴的人把这个意根当做是本来面目了。这清净的“我”其实还是一个可以分别东西的心,它才是造成我们之前所有痛苦的最终祸魁。

  虽然这里不是真正的解脱,却真正是我们要解脱的入手处。这好比是一只苍蝇看见了纸窗外的光,就不停地去撞,撞破了纸就可以直接看见光了。如果苍蝇一直撞墙,撞死了也出不去。为什么呢?因为找的地方不对。只有从窗户撞,才有可能出去,所以这里才是我们真正的下功夫的地方。

  刚才说,我们到了这个境界,当下就感觉到了清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清净。这里是什么境界呢?其实这里是“无明”。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无明”,有这么一个明明白白的“知”在这里,才使得我们产生分别和痛苦。因为这个“知”会动摇,会生起种种分别、念头,所以十二因缘说“无明缘行”。既然有了知,有了知的内容,于是心物二元对立开始了。我们心开始被外物所牵绊,开始“尘劳”,痛苦也就开始了。这些的根源就是这里的无明。所以道教这里说“无”是混沌是对的。因为一旦混沌一开,判分为阴阳,产生了“心物二元”,“能所对立”了。所以“无极”相当于我们的“无明”。是不是懂得参禅,就是看你能不能看到自己的“无明”。

  我们前面舍弃了物质世界,空掉了自己的心念,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明明白白的意根,这个明明白白的意根我执也要扔掉!你看看能不能扔掉?这个明明白白再扔掉一下,那你证得的就是本体了!

  那么我们怎么把我们这个明明白白的“知”舍弃掉呢?小乘有种说法叫“时解脱”,也就是要等待时机,等待因缘成熟了可以解脱。这里就要看前期的准备有没有到位,有没有对六尘彻底放弃的决心,就不可能进一步走下去。比如苍蝇已经找到了这个窗口,只要撞出去了就解脱了,但是苍蝇这时候担心“万一我撞死了怎么办”?于是没有决心。凡夫想,一切都是空的,那么我的价值在哪里?害怕了,于是不敢继续前进了。其实这是我们没有看到世界的全部面貌,只是看到了“无明”的下面的情况,而没有对无明之上的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会犹豫。所以前面提到的准备工作:发“出离心”就在这里起作用了。有了这个“出离心”就可以使你下定决心撞破窗户纸,突破樊笼走向光明。这时等到我们所有的准备和功夫都齐备了,等待的时机成熟了,突然解脱,称作“桶底脱落”。另外一种解脱叫做“不时解脱”,不需要等待时机。只要功夫成片了,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过去了。时解脱和不时解脱是最常见的解脱方式。

  那么什么叫功夫成片了呢?我们讲”参话头“,话头就是”话的前头“。我这句话一旦说出来,一定会有概念。怎么去参呢?看这自己念头还没有生起来的样子。你想讲,但是还没有讲出来。前念已过,后念未生。后念不是不生,而是盯住生起之前的样子。有一个比喻叫做“如猫捕鼠”。猫在洞口等老鼠出来,又担心老鼠一出来就跑掉了,于是非常紧张得弓着背,抓着地,死死盯住洞口。功夫成片,就是找到这种念头没有生起来的感觉。当你没有妄想的感觉找到了,念头生起了就让它过去。我只是注意没有念头的样子,这个功夫叫成片了。这有一个过程。

  在修行的过程中,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唯识、三论等宗派与禅宗不一样,需要教理来帮助。而禅宗则更为直接,从根上下手,用意识去消除意根。但是意根是产生意识的,这好像是儿子要挖去父亲的根。这是在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意识把意根去了,意识还在,说明意根还在,因为意根生意识。因此这两者一定是要同归于尽才行。也就是搬石头的同时也要把自己给搬掉。

  我们要证得的这个体从来没有动摇,也不明白。你说不明白呢?它没有我们那种妄想、意根那种明白。但实际上它是有明白的。但是它的明白已经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明白。所以这个第二步到第三步,机缘成熟的人在三言两语之下,马上就透过去了。确实能够把这个明明白白的扔掉,干干净净的意根舍弃掉。那如果说你没有这个根基的人,可能因此在意识当中又给他创造一个见解出来。所以在唐朝以前,中国禅宗就直接让你把这个东西扔掉,很简单。那么扔掉之后,这就是证体了。

  4.证体起用,回到六根六尘六识的世界,生起无边的妙用

  小乘佛法就是这样的道路:一念相应慧。以我为中心所建立的一切法,全部舍弃掉了。解脱道,证得体就是涅槃了。通过观察诸行无常破除法执和我执,一旦破除了法我二执,纸窗就已经破开了。但是证体以后小乘佛法就不起用了。

  我们知道涅槃分两种:“有住涅槃”和“无住涅槃”。其中“有住涅槃”又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小乘没有大乘佛法的基础,涅槃之后身体还在这里,这里叫做有余涅槃。另外一种是这一期的生命舍弃以后,因为涅槃世界世界里没有痛苦,就直接按住在涅槃的世界了。就无余涅槃,又称为“灰身灭智”。这些都叫做有住涅槃”。

  大乘佛法的涅槃就叫做无住涅槃。大乘佛法修证不是住在涅槃中,因此还需要愿力。这种愿力从何而来呢?前面说道“出离心”是为了出离,而“菩提心”是为了天下众生谋福利。我现在很痛苦,我感觉身边的众生也很痛苦,因此我解脱了以后我就有愿力要众生解脱。这个愿力就是从“菩提心”而来。当你证体后就发挥作用了。因此愿力一定要大。你必须有这样的心态,那么你证体以后,你知道这条道路以后,所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赶紧去救出那些我要救的人。你如果一开始没有这个愿力,那么你涅槃以后,用你的眼光去看世界本来就是清净的,哪里有什么苦?大家都是做梦而已,就不会去解救别人。大乘佛法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这样的。因此前面的准备工作很重要。

  没有这个慈悲心,没有看到大家都有这个无差别的“体”,往往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别人。有时候我们去孤儿院看看哪些孤儿,觉得很可怜,然后自己帮助他们的时候觉得自己很高尚。但是实际上你没有看到他们有和佛陀一样的清净本体。所以只有佛教才能说出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的话来。其他宗教,都是不可能的。佛知道众生都是一样的,都是有六根六尘。只要放下六根六尘,就有一个清清楚楚的“我”,这个“我”被拿掉了,就完全解脱了。因此菩萨要“悲智双运”。因为菩萨有了智慧才不住生死;因为有慈悲,所以不住涅槃。“应无所住”就是这个过程。

  不住本体怎么办呢?证体之后的整个生命的动力就是他所发的大愿。这个和凡夫不同,凡夫的动力是欲望。就因此菩萨就是希望别人解脱,他自己证体之后还会回过头来起用的。

  证体后就是“预流”,从此生命只有升华没有堕落,因为自我的本质问题已经解决了。然后就是利用现实世界,去度众生。怎么去度呢,就要借助这个世界相关的共同平台,可以广学一切知识,用无数方便和众生沟通。你的生命又展开了更广阔的天空。

  这时“无明”这个意根也不是坏事了。唯识宗讲“转八识成四智”,意根转换了,就变成了“平等性智”,看到一切众生都是完全平等的,分别一切法,没有一切相,因此也叫灵知不昧。在意根上还有意识,意识转化为“妙观察智”。让你能够通晓世俗的凡夫所有的分别和理论体系,都清楚是在什么层次上说的,证体后会过头来看一切都是清清楚楚。最后,前面的前五识也可以起用,转化为“成所作智”,帮助你成就一切的智慧。所以真正成就后其实无一法可舍。大乘佛法说“体相用”,菩萨证体,所起的一切相和用都回归体,菩萨可以把所有的知识的前因后果都了知。证体之后不是说心就不生了。心不生了,那不就成了枯木禅了吗?所以《金刚经》才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还是要生起来其背后所有的动力就是“利益众生”。因此,为什么说苍蝇在窗户的“万一撞出去撞死了”的担心是错误的,道理就在这里。

  第二条路线:从相见性

  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条路线“从相见性”。这要从《金刚经》第二部分开始。

  十六分之后,须菩提问:“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又把这个问题重新提了一遍。其实这是另一条修证路线:“从相见性”。

  相就是我们的六根尘识等一切相。在相上如何见到性呢?我们注意这里“体”和“性”,有时候容易混。“体”就是“真如本体,如如不动,真实不虚”。而“性”跟“体”有所区别,它是指证体之后自然有一种能力,就是在根尘识上生起的一种性能。“体”和“性”不一不异。大乘禅法直指见性,就是让人在相上就见性。“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为上根利机者所开设。

  诸位先要看到相。然后相的后面是什么呢?体是有没有相呢?体是没有相的。刚才我们不是讲到证体了吗?体是没有相的。你在相上再看到一个没有相的东西,体相不二的时候,这时候你见到的就是佛性。这是从相见性。譬如有人问佛,有人竖起一根指头。一个指头是一个相。但是佛不是这个相,因此从否定入手,从相上见到非相的佛性。

  我们最后回顾这两种修证方法:如来禅和祖师禅。其实这两者顿悟后都要渐修。六祖大师彻悟后在猎人队里还呆了十五年。这十五年里也是在修行。没有悟后不修行的。只有这样一切法才能变成妙用。曾经说一个法师开悟了。别人让他说说开悟的感觉。他说这个讲不出来。别人一定让他讲,他就说:原来尼姑是女人。这就是在相上说,举手投足穿衣吃饭都是般若真如。但是前提是需要道德基准要养的好,不然不能说这些。如果心有未安,还是老老实实从第一条路线开始。

  小结

  在中国传统的儒道教的思想里,孔孟讲究养成道德,有一种为众生而舍身取义,杀生成仁的情操。有时候考虑天下而忘记了自身。这样的人很容易就可以接受佛教“无我”的思想。同时儒家的仁爱学说中,包含有一种菩萨的悲心,也可以与佛教融通起来;老庄告诉你无为虚空,告诉你超越现实,不被物所羁绊,这也与佛教的超越的出世的精神旨趣很相似。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已经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就更容易理解大乘佛法。因此中国有一些人没有接触过佛法,通过对儒道教的了解,也可以培养出顿悟佛法的根基。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两条修证路线的原因了。

 
 
 
前五篇文章

大乘非佛说辨

大乘佛敖的清净观

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和实践之道

大乘经典的成立年代

大乘起信论料简

 

后五篇文章

大乘不离小乘

达摩祖师西来与中国禅的新阶段

达摩祖师 “不立文字” 小考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忏悔业障的方法和要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