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尕藏加: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4 六、希解派及其“坟墓瑜伽”法 A、希解派简说 希解派,是帕丹巴桑杰(?一1117年)创立的藏传佛教宗派之一。根据《土观宗派源流》,帕丹巴桑杰生于南印度阇若僧河所属的春贝岭,他在印度亲近许多大师并得大成就后,曾五次进藏传教,最后一次从西藏游历到内地五台山等地,故在汉地也享有声誉。相传在西藏培养了无数个门徒,“其最著名的是希解初、中、后三传的弟子。据说初期传承,其弟子为迦湿弥罗阇那古诃耶,由翁波译师作翻译,中期传承,他当以教授付给玛?却吉谢饶、索琼?根顿拔、冈?益西坚赞三人而广宏传。其后期传承,说丹巴到定日朗果寺,有最胜弟子丹巴卡钦、卡琼、毗遮罗卓达、贡噶四人,尤以丹巴贡噶为上首。 ”(注:《土观宗派源流》第87、88页)。这就是说帕丹巴桑杰在三个时期向三批藏族门徒传授了希解派的三种教法。正如上观?却吉尼玛曾作过的希解派的开头序言词: 丹巴天竺悲悯藏众生, 三次降了能息苦恼的滂沱雨, 众流回聚为一的教授海, 号称希解宗派今将说。(注:《土观宗派源流》第87、88页)。 希解之名,就是因此法能够息灭人间一切苦恼而得之。因为藏语“希解”一词的意思是指“能寂”“寂灭”或“能止息”等。也就是说遵照此派教义修炼,能熄灭人间一切苦恼及其根源,并停止生死流转。希解派在理论上提倡对般若性空的认识,在实践上采取一系列苦修的仪轨。《土观宗派源流》指出:“即依于正法能息灭由往昔业力感召以致在此生中得下劣身,多诸疾苦,贫穷空乏,乃至为非人所损害的种种苦恼,使其成为堪修瑜伽之行,所以名为正法能息苦恼。且尚不止此,谓由修习波罗蜜多,能令三有涅槃一切苦恼皆得寂灭,而此教授的精要,亦是在修习波罗蜜多行。”由于修习希解派具备如此的成就,正可谓功德无量,帕丹巴桑杰才吸引了众多藏族门徒。虽然其修行十分艰苦,正如该派僧人大都在荒山老林、葬场墓地等人迹罕至的地方苦修,但是希解派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大有人在。比如,“希解派以前已得成就之大德甚多不可计量,著名寺宇,有吉乔桑登贝所建之耀却顶与葛莫却顶二寺。吉乔后有绛森巴及古汝贡匈继承法座。”(注:《土观派源流》第93页)。引言中提到的吉乔桑登贝及其弟子绛森巴和古汝贡匈三位大师大约是公元十四世纪人。可见,十四世纪时希解派已拥有几座寺院,除了上述两座寺院外,帕丹巴桑杰早在公元1097年在定日建过一座寺院。说明希解派在西藏也曾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由于希解派不仅重在修行苦炼,而且僧人大都脱离社会在旷野中过着简朴的宗教生活,到了十五世纪初,希解派逐渐衰微,终于在藏族地区消失。虽然希解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已经不存在,但是它的部分教义及其有些修行仪轨,被其他藏传佛教宗派所吸收,至今仍在流传。 总之,希解派是印度僧人帕丹巴桑杰在西藏创立的一个较小的密宗派别,主要以师徒相承秘密传授、提倡苦修。认为如此修法可以悟出般若性空的道理,从而熄灭一切苦恼及其根源,停止生死流转。为了达到“能寂”“断除我执”,要求修炼者懂得“瞋恨心”是烦恼的根源,根除烦恼的办法就是苦修。甚至舍身。 B、奇妙的“坟墓瑜伽”法 “坟墓瑜伽”法,是希解派奉行的主要秘密修持法。修持此法时多选择荒野墓地等偏僻地带,所以称其为“坟墓瑜伽”法。正如佛教密宗从很早时代就开始提倡的那样,密宗修持者或瑜伽行者经常在墓地进行静修禅定,并度过一段不算很长的时期。这在藏传密宗的观点看来,修持者在死者的尸体被慈悲地作为施物而奉献给秃鹫的天葬场静虑禅定,则会获得特殊的成就。比如,对尸体的解剖以及尸体的腐烂将有效地影响修持者的无常真谛的思想,从而产生迅速断灭人生轮回的信念;还有助于认识并排除一切欲望,特别对名色肉欲的排除。 土观?却吉尼玛指出:“ 觉域的意义,是依教授之作用而立的名。说以慈悲菩提心能断自利的作意,以空性见,能断轮回根本,此二和合有断四魔等的功能,故立此名。也有写此字为‘角’ 的,意为‘行’,即行菩萨所行持的方便智慧之道,故有此名称。”(注:《土观宗派源流》第93页)。由此得知,觉域虽有两种写法,但其意思基本一致,就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来断灭自利心,以般若性空来断除我执。 觉域派的教法也是源于帕丹巴桑杰的学说,所以,土观?却吉尼玛对觉域派这样称呼道:“希解派的旁支觉域派”。由此可见,两支宗派的密切关系。根据《土观宗派源流》,帕丹巴桑杰第三次进藏时,将“觉”的教授传给觉丹?索南喇嘛和雅隆?玛热赛布,雅隆?玛热赛布又传授给其侍者宁巴赛荣,宁巴赛荣传授给孜敦和松敦二人。孜敦传年敦,松敦传格丹舍摩,格丹舍摩传藏敦,藏敦又传宁敦等人。这一传承均为男僧,所以,后来称其为“男觉派”。觉丹?索南喇嘛将“觉”传授给女弟子玛久拉珍,从她开始传承下来者大多数为女性尼姑。正如“男女弟子中得成就者有二十一人。其中女子得成者十八人。”(注:《土观宗派源流》第93页)。这里指的是玛久拉珍的门徒。因此,从玛久拉珍传承下来的被称为“女觉派”。故在觉域派的历史上出现了两大传承。 觉城派虽然从公元十一世纪末开始形成,并在藏区兴盛流传,但由于此派没有严密的制度,组织纪律涣散,特别是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觉域派的寿命也与希解派一样,到十五世纪末逐渐衰落。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消声匿迹的觉域派,迄今依旧主要由尼姑继承和传播,相沿不绝。 觉域派依据的是般若波罗蜜多经与密咒相随顺而行持的法门,其教义源于广中略三品《般若经》,尤其以《集经》为根本,因此,觉域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已很少存在,只有一部分尼姑传承,但它的教义教规则被藏传佛教的其它宗派所吸收。正如“因为觉法宏传于没有教别的其他派中,于是各随自宗的爱着对其见地与修行方面,很显然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讲解。”(注:《土观宗派源流》第94页)。的确如此,觉域派的学说不仅融入各宗派的教理之中,而且其要义在藏族近代史上引起过几次小型宗教学潮。对此,土观?却吉尼玛曾用优美的诗词作了如下概括: 他已不存在什么妄想分别, 但为化度有缘而变化游戏, 随其所应而示以无量化行, 随其所欲而赐予殊胜悉地。 丹巴桑杰是老父名, 用波罗蜜多道的心要, 父续母续的究竟要门, 宣说与无量数的雪域之人。 一切成就者的密意精华, 摄集一切法的无上妙药, 它名为能息众生苦恼之道, 所有善巧者都同声赞扬。 契合阿底峡的风规, 参修本自无生的最胜教授, 阿妈莱吉卓玛的能断法门, 盛哉!这是大乘法要的心髓。 众多宗派林,宣讲希解声, 杜鹃转歌喉,耳饱餐精英。(注:《土观宗派源流》第95页;莱吉卓玛,即玛久拉珍。有关她的事迹参看前文第二章) 觉域派认为,该派教法能断除人生的一切苦恼,达到涅槃境界。换句话说,该教法是通过心理思维活动对宇宙本体有了一切皆空的认识,从而达到成佛的境界。其意思是用慈悲心、菩提心来断除自利心,用般若空性来断除我执。也就是说,人们由于不能正确认识所面对的一切对象而生起种种烦恼,因此,觉域派提出只有开发人的真正的智慧和所有的慈悲心才能从根本上断除一切烦恼。 B、神秘的“苦行”法 觉域派信徒习惯于怀着特别爱好的心情专心祈祷那些可以引起恐惧的神祗:夜叉、鬼、怪。它们以其可怕的、带血的和凶恶的形象出现。觉域派的修持者在修炼时,备好一把人腿骨号和一面手鼓,并被要求在坟地和陈尸处完成相应的仪式。他们所喜欢的时间是夜间。以神秘的修持者身份在这种能引起恐惧的气氛中独自一人生活,怀着其日常的静修而获得的对《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坚信,并怀有由他们以特定方式理解和解释的想象。在召神时,坚信心可以帮助静修者对付原来烦恼的入侵,这些出现在静修者面前的形象都是其个人思想的造物。当然,为了坚信这些形象并不存在而仅仅是一种尚未受控制的思想的幻觉,仅仅有一种纯粹是思想方面的坚信是不够的,静修者应将此吸收进其固有的种子中,并使这种种子消失于其心间,唯有这样,静修者才由于经常反复的修习而获得直接坚信这些表现形式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仅仅是出自本身的幻觉。这样,静修者同样还可以获得坚信每种思想、每种感受、每种形式和每件东西都只是无法控制的思想在作怪,一旦当这种无分别的发光的菩提心出现时,上述一切都消失了。 出现在人身上的道路主要是两条,其一导致一种人或神的状态。即一种受乐和苦支配的状态。其内容和持续时间可以互相不同,但始终都是生死轮回之路;另一条是菩提心之路。觉域派必须从根部斩断这种生死轮回的原因。因此,必须克服善和恶并坚信既无客观、又无主观,这样从一开始就可以阻止二者的所有束缚。 自我静修本身在理论上是以一种认为在魔界也有不同领域的思想为基础的。魔在此代表着必须摆脱的幻觉。魔的欺骗活动是以一种接触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指感觉和感觉的目标。另外一种“ 魔”并非来自这种接触,它主宰了具有思维力的物品以及希望、畏惧和兴奋的原因,此外还有对在“道”中修习的善德的爱慕、减轻来自神力的疾病、惩罚和烦恼的手段,最后是对自己力量的犹豫和怀疑等。这些被认为是魔的幻觉之力都可以被压抑到不动界,并根据最高分别力而在那里消失。在这些分别中既没有任何排斥的东西,也没有任何追求的目标,既没有生灵,也没有魔物,甚至也没有自身能排除或吸收的东西。 这样就从本身中根除了可以产生二歧式思想活动的情绪并使一切都消失在空中。当被我们当作是外部世界的一切消灭时,人的心理体系就不再知道自己想实现或涤除的内容,人的心理作为身体组成部分也就消失了,与此同时消失的还有其年龄、疾病和死亡,所有的罪孽、错误、灾难和痛苦等思想同样也被排斥了。 如果幻觉的表现形式一旦出现,就立即将冥想集中到其自身上、并试图从那里开始而围绕着处于任何分裂之外的生灵旋转。为此目的,神秘静修者应准备本人置身于最坏的条件下,应前往陈尸的和地神出没的地区或场地,以便在那里开始自我全神贯注的修习,但不向守护神奉献供品或祈愿。因为要求静修者独立行动,自我坚信并自我证明强加给他的教理并不是一种纯理论事业。这样一来,静修者就可以放纵想象力,一些可怕的幻影就出现在其面前,比如天空在其上部撕开了,水流在其下面奔腾,魔鬼则从各方面向他施加压力。但静修者却能够毫不恐慌地抵抗这些出自其体的幻想,安然地和沉着地保持在其位置上,就如同在其家中一样,泰然地处于一种坚信这些可怕的幻觉仅仅是由其想象的虚假力虚构出来的。 一旦当神秘修习者达到这一种阶段时,荒诞的虚幻之混乱便停止了,进而这些幻觉绝不会再出现,但在其潜意识中仍存在着某种焦虑。在此情况下,瑜伽师便使用了一些比较严肃的三昧作法。这些作法能够彻底消除甚至是最难以洞察的幻觉。所有畏惧的思想都因此法而消失,甚至感到害怕的人也如此。(注:参见意大利藏学家图齐所著《西藏宗教》)。 这里实行的仪轨共分成四个相继的阶段: 1、“白色的分配”,大家认为自己的身体变成了精美食物并奉献给佛教“三宝”。 2、“什色的分配”,大家认为自己的身体变成了田园、食物、衣服、或日用品,它们被奉献给了“护法神”,这些神能排除于进入菩提心之道中耸立的障碍。 3、“红色的分配”(血肉布施),大家认为其个人身体中的肉和血分散在了整个空间并奉献给了鬼和魔。 4、“黑色的分配”,大家认为他个人的和众生的罪孽都吸收于自己的身体中,变得如同积累起来的巨大罪孽。为了赎这种罪行和所有苦难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幸,必须把身体奉献给魔。 觉域派信徒的这种苦修或奉献精神在其它教派中不多见,既使有,也只是浅尝辄止。然而,觉域派信徒坚信苦修能带来大解脱,所以,他们具有如此巨大的决心而能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安心静修坐禅定。 八、格鲁派及其“显密贯通”法 A、格鲁派简说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最后形成的一个重要宗派。它的创始人是宗喀巴?洛桑札巴(1357——1419年)。宗喀巴是藏族近代史上出现的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人物,他不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而且更是全世界所注目的一位佛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改革家。 宗喀巴大师诞生于安多宗喀地区,即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一带,当他刚满七岁时就在位于青海东部黄河北岸的夏琼寺里正式出家,成为一名和尚;十六岁(公元1372年)时赴西藏深造,次年到西藏后,宗喀巴便开始了广拜名师,勤奋学习的生涯。他相继从噶举派、萨迦派、噶当派不同宗派的高僧大德处求法,最后博通各派教义和实践修炼仪轨,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1402年,宗喀巴在阿底峡尊者所著《菩提道炬论》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巨著;紧接着于1406年宗喀巴又著述完成了《密宗道次第广论》这部专门论述密宗的巨著。可以说,这两部巨著代表着宗喀巴大师对佛教的完整看法或思想体系。 1409年,宗喀巴大师得到帕主地方政权属下的贵族仁青贝和青隆布父子的大力赞助,在拉萨以东偏北约30公里的卓日窝切山腰创建了甘丹寺。从此,以甘丹寺为主道场的新宗派——格鲁派开始形成。1416年,宗喀巴大师命他的弟子降央曲杰(379—1449)年)在拉萨西郊修建哲蚌寺,1418年,宗喀巴大师的另一弟子强钦曲杰(1352—1435年,又名释迦益西)又在拉萨北郊修建色拉寺。拉萨三大寺的建立奠定了格鲁派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 继三大寺之后,宗喀巴大师的又一弟子根敦珠巴(1391一1474年),于1447年在后藏日喀则修建扎西伦布寺。此后不久,下喜饶桑布在康区建昌都寺,上喜饶桑布在西部阿里修建达摩寺;在青海塔尔寺逐渐形成。至此,格鲁派在整个藏族地区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基础。格鲁派正可谓后来者居上,其发展之迅猛,在藏传佛教史上从未有过。从十五世纪初开始形成,至十六世纪初已初具规模,特别是1642年五世DL在西藏取得世俗统治权力后,格鲁派对其它宗派构成威肋,许多不同宗派的寺院无奈改宗格鲁派。从此,格鲁派逐渐成为藏族社会上势力最强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大宗派。如拉萨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以及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这六大格鲁派寺院,再加上四大活佛系统,即DL、班禅、章嘉和哲布尊丹巴,它(他)们则象征着格鲁派的权威和势力。目前,格鲁派在我国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生活中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B、宗喀巴大师的理论贡献 格鲁派,藏语为“格鲁巴”,其意为善规派,这是从该派倡导严守戒律而得来的。又因宗喀巴大师和这一派的僧侣头戴黄色僧帽而俗称黄教。 宗喀巴大师主张僧侣要严持戒律,禁止僧侣娶妻生儿育女等过一般的世俗生活。针对当时的僧众轻视经教不务理论的次第学习,以专修密法为终身目标的现象,宗喀巴大师著述《菩提道次第广论》,积极提倡学经要遵循次第。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宗喀巴大师在完成《菩提道次广论》的著述之后,又紧接着撰写了著名的藏密理论《密宗道次第广论》,为修炼藏密者指明了圆满的轨道,从而使藏传佛教密宗从理论上更趋完善。 宗喀巴大师撰写《密宗道次第广论》的目的,他在该论著的第一卷中向广大读者作了表白:“若有殊胜大乘种性,为善知识之所摄受,于诸共道已善修习,由大悲心最极发动,急欲救度漂流生死诸有恩者,则当趣入甚深捷径金刚大乘,速疾施与一切有情唯一依处佛世尊果。故此当说大金刚持道之次第。”由此可知,《密宗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大师专为那些在佛学上已取得一定成就、但还可继续升级的高僧大德而创作的一部高层次的大著作。它的修学对象必须具有三项最最基本的条件:1、有殊胜大乘种性,2、为善知识之所摄,3、于诸共道已善修习。可见,非人人皆可修炼。 从以上引言中我们还会知道《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原名为“大金刚持道之次第”,又在该书第二十二卷中可得到更全的书名“大金刚持道次第开显一切密要论”。从这些一目了然的书名中我们可推测该书的大概内容。 何为“密宗”或密教,在本书第一章中已作过介绍,这里不再重复;“道”,指趣证佛里所必须经历的修学过程,“次第”就是说明修学的过程必须经历的阶段,所谓自下而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缺略紊乱等,故名“密道次第”’。金刚持道,即密宗道。总之,《密宗道次第广论》或《大金刚持道次第开显一切密要论》,是宗喀巴大师于 1406年创作的一部大乘佛教密宗修行次第的论著。 至于《密宗道次第广论》的要义,土观?却吉尼玛在他的《土观宗派源流》中写道:“能显明四续四部圆满道体的大著《金刚持道次第论》。”由此得知,宗喀巴大师在他的大著《密宗道次第广论》中主要论述了密宗四续(即事续、行续、瑜伽续和无上瑜伽续)。对此,已故佛学家吕澄先生也曾作过研究,“其说密乘,大体同于灯论,以为六度止观固为显乘修行阶次,但自显密一贯之义言之,则又属显密相共之道。由此基础,乃应决定入于密乘,而疾速圆满二种资粮,其初仍须施供阿阇黎得其欣悦,授之灌顶,而后获有学法堪任等。此均从阿提沙(即阿底峡)之说也。至于修学次第,判为五品:初第一品清净菩提心,与显相共。次第二品,四类灌顶,则悉通于四部密典。资第三品,守护律仪及三昧耶。律仪为菩萨共戒,如菩萨地及集菩萨学处论所说,十八重四十六轻等。其三昧耶为不共戒,依各种咒典有多异说。次后成熟根器则有第四品生起次第,悉地解脱则有第五品圆满次第,要以无上瑜伽时轮密集诸法为归。”(注:详见《西藏佛学原论》)。这是吕澄先生对《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内容作了具体研究后所下的精辟论断。他认为本论著是宗喀巴大师继承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为主要代表的学说而创作的。可以说是一部以密宗四续为通往悉地解脱次第的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藏密大巨著。 但同时吕澄先生又指出:至于密乘,阿提沙无上瑜伽极于胜乐,宗喀巴则推尊时轮;又阿提沙分析密典为七类,宗喀巴则约为四部;是皆以后来之说(如布顿等说)而大有改易矣。”(注:详见《西藏佛学原论》)。这说明了宗喀巴大师的《密宗道次第广论》中又有不同于阿底峡学说的地方,即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诚然,宗喀巴大师从三十六岁开始就讲经收徒,先后在各地讲《现观庄严论》、《因明》、《中论》、《俱舍论》等;还专门研习噶当派的教法及《菩提道炬论》等要籍,同时系统地研习萨迦派的“ 道果法”、噶举派的“大手印法”等各种密法。所以,宗喀巴大师终于通达显密各派教义,并以中观为正宗,且称为依止,以噶当派教义为立宗之本,综合各派之长,经亲自实践或修行为证验,最后建立了自己的宗派学说。因此,宗喀巴大师的学说有别于阿底峡尊者的学说是理所当然的。 《密宗道次第广论》不仅对密宗四续的修习次第、仪轨、方法、法器使用等方面作了详细论述,而且介绍了密宗的渊源、传承、派别,以及修密法时的诸多本尊。所以《密宗道次第广论》在藏密典籍中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本论著同《菩提道次第广论》一起,可代表宗喀巴大师对佛教显密的完整看法。 C、宗喀巴大师的修止法 佛教徒所修坐禅,包括止、观两个方面,止,是梵语奢摩他(Samatha)的意译,意为持续止心于一境而达心念寂定,《宝云经》释‘“奢摩他”为“心一境性”,即心专注于一境。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五说:“依定住心说名为止。”由专注一境而入静定的奢摩他,从现代气功学的角度看,无疑属气功中的静功一类。宗喀巴从修止的条件、次第、具体方法、掌握要点,到成就奢摩他的标准等各个方面,广引博证,条分缕述,提供了一套颇为精深的理论、方法,堪称中国古代气功学遗产中的瑰宝。 宗喀巴强调修止须先端正目的,为利益自他、济渡众生而修禅。止的正行,是系心专注一境,不令数乱妄失。修止之初,须善调身、调息。调身以跏趺坐式为主,调息以呼吸无声、不粗猛急滑为度,呼吸出入须达无所知觉,不加关照而自然涤细匀和。 宗喀巴提倡初修者从观殊胜之缘——佛像入门。观佛相时先把准备好的画像、塑像,置于面前,将其形象牢记于心,然后闭目忆想,令其分明显现。初观者可先观想头面等一小部分,等这一部分观想明白,再观其余部分乃至全身,则易观成。还强调初修者须专注一缘,切不可移换观想之境。若静坐时意识中观起的境相与所观境不同,万不可随之而转,应立即弃舍,系心于本来观境。 心住定时,掉举沉没为大过失,应以“正知”对治。这里所谓的“掉举”,是指因观想可爱之境而引起联想,属于贪爱一类障碍入定的杂念生起,此分粗细二种:粗掉举指忽生贪着希求外境之念;微细掉举指心中将出现亲友或所爱乐的声色等境。所谓的“沉没”,指心于所缘执持力缓或不极明,如同入暗室而不能看清楚,此也分粗细二种:粗沉没于所缘境中心虽未散动,但乏明了之力,只是澄静而已;微细沉没心虽明净,但对所缘境无定解力,略为低缓。沉没与昏沉不同,昏沉有如半睡眠,心无明净,沉则心尚明净,只是于所缘境不太明了而已。掉举障心住一境,沉没障明了所缘,为深入正定的大障。掉举易知,沉没难觉。今修炼气功者,堕于沉没中而自以为入定者,大有其人。 宗喀巴又强调,修禅时须时时提起正念,觉知沉、掉二障将生、已生、未生之相,这是防治沉、掉的诀要,谓这“正知”。若沉、掉已生,须立即断灭,“上者迎头遮止,中者才生灵灭,下者也须生已不久即当断除。”若知而不断,堕于沉、掉中,久久成习,极难纠正,将列入定的希望。断除沉、掉的要诀是“思”,即思察观照,断除舍弃,警策自心专注于所观境。若沉、掉厚重难治,长时不能断除,去而复来,应暂停修止,专修对治。掉举重时,当观可厌之境,心以灭贪婪之念。沉没重时,当思修定的利益、人生的积极意义,以振作自心,或思日月等光明,或以冷水洗脸,或起立“经行”(来回踱步)一段时间,待精神振作,再坐下修止。另有两种专治沉、掉的观想法,一为“风心与虚空相合瑜伽”,观想自己脐间有一大如雀卵的白点,从顶门跃出,与虚空相合,心缘虚空,安住不动,此法专治沉没。二为数息强断掉举法,即摄心数呼吸,一呼一吸记一数,从一数到五,再从头数起,渐增至每次数十息、十五息、二十五息;或观上气白色,从鼻中吸入,渐向下压,同时将黄色的下气渐向上提,把上下二气压于脐间,令其相合,长久闭息不出,名“瓶气”。如此往复,则心渐渐静寂,掉举自灭。 关于修止入定的阶梯,宗喀巴大师分为九个“住心”: 1、内住 由闻知修止法要的“听闻力”,安坐修止,摄心系缘,定然力小,散乱多,觉杂念丛生不断,有如河流。 2、续住 多次勤修,由“思维力”提起正念,逐渐进步,能于短时专注所缘,心无散动。此时觉杂念如溪涧水,时隐时现。 以上两种住心,散乱多,定力小,须用力摄心,称为“力励运转作意位”。 3、安住 由“忆念力”,对时忆念所缘境,定力渐增,于杂念生时能较快觉知,摄心还住于所缘。 4、近住 由“忆念力”摄心,较前更进一步,于沉没、掉举生时,能即时觉知对治。以上两种住心,渐能摄心不散,自觉心如潭中水,无风不起浪,然尚有被沉、掉风动而不澄静时,为对治沉掉而觉疲劳。 5、调伏 能以“正知力’调伏沉、掉,摄心不动,较长久入定,尝受到入定的喜乐,而自然乐于修定。 6、寂静 由“正知力”摄心入定,断灭厌修情绪,心更寂静。 7、最极寂静 由“精进力”勤修,持续不懈,定力益增,自主情绪的能力增强,坐中能断除贪欲、忧戚、昏沉等。 从第三住心至此,坐中虽能持续入定,然定心尚有被沉、掉间之断时,故称“有间缺运转作意位”。 8、专注一境 由“精进力”勤修不懈,能任意入定,虽尚偶起杂念,起已即灭。虽仍须策励其心,然沉、掉已不能为障,定心恒常相续,沉、掉不能使之间断,故名“无间缺运转作意位’”。 9、等持 由不断勤修的纯熟功力,达到不须作意摄心便能随意入定、恒久不动之境,名“无功用运转作意位”。 宗喀巴指出:修定者达第九等持心,能随意长时间入定,乃至行住坐卧皆能与定心相应,若未得“轻安”规属佛教所说最低层次的“欲界定”,尚未跨入“九次第定”的门坎,只名“奢摩他随顺作意”,而不得名为奢摩他。奢摩他属超出欲界定的“初禅未到地定”,有心一境性与轻安两大标准。轻安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心轻安指具自主心理的可能性,能摆脱贪欲、隐怒等不良情绪的纷忧,心不为境所动,在一切时中安定、愉快、坦然;得心轻安时,自然有能引发身轻安的风(气)生起,一般头顶先有似重而并无不适之感,渐渐气满溢全身,身体极为舒适、快乐、轻松、由此而心轻安更加增长。初得身心轻安时,因初尝前所未受的愉悦,内心激动踊跃,此后渐渐安定平稳,但轻安并不减退。宗喀巴大师所说能引发身轻安的风(气),大略相当于道教内丹学所说先天系。修定者得身心轻安心一境性而成就“止”时,身心发生质变,得大利益、大受用,使人生幸福快乐,佛教谓之“现法乐住”。今日练气功者要达到如此境地,须大努力。 D、最高大法大威德金刚法 藏密有五大金刚法,大威德金刚法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格鲁派最推崇的大法。 修习此法,首先从文殊菩萨开始观想,以空中一切无有,只有藏文“施”字现显空中。“施”字变成一尊文殊菩萨,黄红色,头戴五佛冠,发髻高束,一头二臂;现童子相,右手持一宝剑,左手结印,身坐一头狮子上。文殊菩萨周身佩饰璎珞。以为庄严。 观想文殊菩萨从顶门放出一道黑光,在黑光中现出一尊大威德金刚,其最上仍是文殊菩萨,再下是鬼王。大威德金刚四面八臂,上身为黄,下身黑色,全身佩饰髑髅,穿虎皮衣裙,正面是牛头忿怒相,牙外露,舌如闪电,有二大牛角,三牛眼。十八只手,右边第一手执利剑,第二手执金刚杵,第三手执箭。左边第一手执索和印,第二手执般若经,第三手执弓,其他手结印。二大足踏住二兽。 观想时要结大威德金刚根本印,即两手内向及作拳式,二中指竖立向空相靠。也就是两手先握成拳,再伸出两中指立着相靠。 观想成了相以后,要观想大威德金刚之法身开始旋转,成为一股大法力的紫色光明,而后从顶阳入修习者的身中,即想有己成为大威德金刚,无二无别。 随着进入三摩地。 出定之后再念大威德金刚根本心咒共一百零八遍: 唵,瑟致哩,迦鲁跛啰吽,欠娑婆贺。(注:参见《藏密修法精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