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尕藏加: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尕藏加: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1
  一、宁玛派及其“大圆满”法
  藏传佛教在其发展进程中出现过两次大高潮,即所谓的“前弘期”和“后弘期”。前弘期,除开吐蕃赞普拉托托日年赞(公元四世纪上半叶)在位时初传佛教的传说,仅从松赞干布(公元七世纪中叶)在位时算起,至藏王朗达玛于公元841年废除佛教为止,已达二百年之久,这一期间是佛教的传播和藏传佛教的形成时期,此时只有被后人称为“旧派”的宁玛巴,但尚未产生诸多教派。
  后弘期,是从公元十世纪后半期开始,直至十五世纪创立最大教派格鲁巴(黄教)为界定,近五个世纪。这一期间是藏传佛教的大繁荣时期,也是产生许多互不隶属的不同教派的时期,除前弘期已经产生的宁玛派外,诸如:公元1057年,阿底峡的弟子钟敦巴?嘉维群乃创建热振寺作为据点,由此产生了噶当派;公元1073年,昆 贡却杰布创建萨迦寺作为据点,由此产生了萨迦派;公元1121年,克朱穷布南觉创建香雄寺作为据点,由此产生了香巴噶举派;与此同年,米拉日巴的弟子达波拉杰创建达拉岗布寺作为据点,由此产生了达波噶举派;公元141O年,宗喀巴大师创建甘丹寺作为据点,由此产生了格鲁派。另外还有希解派、觉域派、夏鲁派、觉囊派等等教派。
  以上诸多教派都有各自独树一帜的理论学说和值得炫耀后世的实践。下面对此作一一介绍。
  一、宁玛派及其“大圆满”法
  A、宁玛派简说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一词的意思为“古”或“旧”,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目前有些汉文书或文章中则俗称“红教”或“红帽派”,这是因宁玛派僧侣头戴红色僧帽而来的俗名,此称呼不太妥切。宁玛派认为,该宗派的思想仪轨等传承源于“前弘期”时的莲花生大师,这样宁玛派便成为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派别。实际上,宁玛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也是在藏传佛教“后弘期”中形成的,因为在“前弘期”时没有新旧之宗派可分,而且“在显教方面,无新旧之分,新旧二派之说,乃是纯粹以密教宏传情形来划分的。对于这个新旧划分,其说法颇不一致,最普遍的说法,是指以班智达弥底(念智称)来藏以前所译续部,则称为旧派密咒;仁钦桑布译师以后所译续部,则名为新派密咒。”(注:《土观宗派源流》61页,土观 ?却吉尼玛著,西藏人民出版1984年汉文版)。由此可见,宁玛派取名为古派或旧派,主要是它继承了从“前弘期”流传下来的密教思想以及相关仪轨。
  由于早期的宁玛派采取秘密单传的传教形式,既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教义,又没有固定的权威性寺院,而且其僧侣组织比较松散,故追述它的历史有一定的难度。后来随着“后弘期”诸多宗派的蓬勃发展,宁玛派的教义及其传承又趋于庞大复杂,现在一般有三种传承之说,即远者经典传承,近者伏藏传承,以及甚深净境传承。
  在此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初期阶段,有三位宁玛派大师为宁玛派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如“到十一世纪有封建主素尔波且(1002—IO62年,本名释迦迥乃)父子三代系统地整理了宁玛派经典,并建立了邬巴垅寺,从此宁玛派形成为一个教派。”(注:《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60页,丁汉儒等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因此,所谓的“三素尔”在宁玛派史上有了一定的影响。
  至于“三素尔”的历史,在《土观宗派源流》中有记载:“娘传素波齐?释迦迥乃。索的弟子后出四尖端和一锋芒共五人,其外还有一百零八位大瑜伽者。四尖端中最胜者为素穹?协饶扎(智称)。素穹别名德协甲倭瓦(善逝大胡子)。他有弟子号为四柱、八梁、十六椽、三十二桷、二大瑜伽士、一狂徒、二平庸、二达古若和二无用者等。素穹之子号称为金刚手化身即卓浦巴?释迦僧格。卓浦巴有弟子号为四麦、四纳、四敦共十二位。”我们从“三素尔”的传承及其众多门徒来看,当时“三素尔”的影响很大。
  大素尔?释迦迥乃是十一世纪初的人,他主要创建邬巴拢寺,使宁玛派具有了从事宗教活动的固定场所,从而为宁玛派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继承大素尔?释迦迥乃事业,继续弘扬宁玛派的则是素穹?喜饶扎巴。喜饶扎巴(公元1014—1074年)即是大素尔?释迦迥乃的养子,又是得力大门徒,他继任邬巴拢寺寺主,将宁玛派的影响及势力不断扩大。后来喜饶扎巴辞去寺主职位,独自到甲卧地方专修密法达十三年之久,并获得宁玛派的最高大法“大圆满”的境界。因此,喜饶扎巴的别名叫“甲卧巴”,以此宣扬他的威望。
  第三个素尔,是素穹?喜饶扎巴的儿子,他叫卓浦巴?释迦僧格(1074—1134年)。卓浦巴?释迦僧格生于其父喜饶扎巴去世的那年,因此,他没有得到父亲的直接传授。然而,卓浦巴通过其父素穹的诸大弟子,完全学到父亲素穹大师的一切教授,并通达宁玛派的“大圆满”法。后来卓浦巴?释边僧格在卓浦这个地方修建了一座宁玛派寺院,广弘宁玛派密法,故后人为释迦僧格起了一个别名,即“卓浦巴”。
  经过三素尔的不断努力,宁玛派已形成一个有固定寺院、有系统经典、有僧侣组织的完全独立的宗派,并在当时享有盛名。值得说明的是,三素尔的传承属于宁玛派中的经典传承,也是宁玛派中最正统、最权威的传承。
  三素尔的传承即经典传承,在藏族地区一直没有中断,比如“卓浦巴弟子中又有藏巴?基敦与尼敦二人。又传藏那威巴,藏传麦敦贡布,麦传喇嘛锁,喇嘛传柏希?释迦威与道那堆,道那堆传索?强巴僧格,索传雍敦?多吉白和降仰?桑珠多吉。雍敦大师是一位德学兼优而又具有佳话遗闻的大德,在新旧诸派中,为人所承认。”(注:《土观宗派源流》 65页)。由此可得,三素尔的传承不仅没有间断,而且始终是宁玛派的主流。
  另外,还有一位为宁玛派的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这就是宁玛派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隆钦饶降巴。隆钦饶隆巴生于1308年,本名叫智美奥色,十二岁出家,在当时的诸多大师前修学宁玛派以及其它宗派的密法。同时,又在桑浦寺学习“慈氏五论”和“法称七因明”等显宗经论。正如“亲近许多善知识,遍学新旧一切密法,也善学慈氏诸论,因明七论等显教法相。后来往桑耶寺,完全得到持明大师的教授,苦志专修,面见本尊,又从童义成学经、幻、心品等教授。”(注:《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67 页,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0年印行)。因此,隆钦饶降巴成为当时藏传佛教界显、密兼通的著名人物,而且他的著述也颇丰,“依照宁提教授解释‘密藏经’ 义,又造‘宁提’法类三十五种,总名喇嘛漾提。又造《胜乘藏》、《实相藏》、《要门藏》、《宗派藏》、《如意藏》、《句义藏》、《法界藏》等七大藏论,分别阐扬大圆满的教义,尤其是宁提中最重要的论典。”(注:《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67页,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0年印行)。这些著述不仅涉及新密、旧密,而且包含许多显宗方面的教理。隆钦饶降巴在他的晚年还宣讲宁玛派的又一深奥大法,即“空行宁提”,于1363年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总之,隆钦饶降巴在他的短暂一生中,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宁玛派的教理教法,而且为宁玛派培养了诸多高僧大德,甚至还为扩大宁玛派的势力作出了杰出贡献。比如,“隆钦饶降巴还到过不丹,并在不丹建立了一座塔尔巴林寺。在不丹境内的宁玛派,是从塔尔巴林寺传授出去的。后来宁玛派又从不丹传到尼泊尔。在近代,不丹、尼泊尔的宁玛派僧人常到康区的佐钦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学习宁玛派的教法。”(注:《西藏佛教史略》95页)。所以,隆钦饶降巴在整个藏传佛教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十七世纪,在五世DL的积极支持下,宁玛派在西藏得到一定发展。五世DL不仅扶持原有宁玛派寺院,如多吉札寺、敏珠林寺等扩大其势力,而且亲自创建新寺——尊胜洲寺,专门传授宁玛派教法;还把噶玛噶举派的创世人都松钦巴在山南洛扎建立的拉隆寺改为宁玛派寺院。自五世DL以来,历届西藏地方政府,每遇战乱、灾害、瘟疫等,都要从桑耶寺请宁玛派僧人进行占卜、作禳解,从而提高了宁玛派在社会上的地位。因此,宁玛派在五世DL时期,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目前,宁玛派虽然遍及整个藏族地区,但其势力不大,主要以四川甘孜地区的噶托寺、佐勤寺和白玉寺,以及西藏山南地区的多吉札寺和敏珠林寺为宁玛派的根本道场和活动中心。
  B、“大圆满法”
  “大圆满”法是宁玛派最主要的秘密法门,宁玛派认为其法门是由莲花生大师为主所传下来的。至于大圆满法如此命名的由来,根据《土观宗派源流》和《青史》记载,“大圆满”是指众生身中现前离垢的“空明觉了”,这“空明觉了”中本来就具足生死涅槃一切法,所以名为“圆满”。又说获悉这“空明觉了”,就是解脱生死的最上方便,再没有别的方便能解脱生死而超过这“空明觉了”,因此名为“大”。这就是说,众生身中无始本有的清净心脏为圆满,众生由于迷失自身的清净心性而流转生死,若能觉悟这种原理就等于证得涅槃,通向极乐世界。换句话说,如果按照大圆满法修行,就能摆脱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迷惑和欲望,即远离一切世俗的不健康的杂念。这样,大圆满的功法便有了成果,也就是说:“即身成佛”了。
  1、从太阳里汲取能量
  大圆满法有多种功法,其中大圆满心滴功法为宁玛派密宗的基本修持法,也是整个藏密的最上乘功法之一。藏语称(佐巴钦波宁提),所以又有译为“大圆满宁提”或“大圆满心髓”的。
  大圆满心滴认为宇宙场能是机体场能的源泉,宇宙场能可以与人体场能进行能量交换;人可以调动宇宙场能,使机体内气保持平衡。这一功法是摄取太阳光以修炼自身,其方法是面对太阳的方向来凝神静观宇宙的明点(注:其手势、坐姿等具体修法详见本节B、C部分),同时由心力发出相应的密码信息,太阳光便能源源不断地融入人体内并贮藏起来,从而使人体生物能量场所得到强化,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使身心健康,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如果修持者能常年坚持不懈,这一功法会使修持者与宇宙大自然相融无二。身心内外无差别,显现人所具有的本性和潜能,从而达到智慧充分圆满之境界。在藏族历史上有许多修待大圆满心滴功法的成功者,由于他们经过数十年以至上百年对太阳光能的丰富积蓄,生命临终时便能通过心力的调控,以信息密码激发出指令,发射出瑰丽的红光,形成虹化现象之奇迹。
  正如“历史上许多修习‘大圆满’有成就者,临终多现虹化奇迹。然此步功法必须在宝瓶气修习得最大成就后,并且修习彻却、脱噶有证量和成就后,在金刚上师加持下,方能修习。”(注:参见《藏密气功》)。因此,为了藏密功法的连贯性,先谈谈宝瓶气修法,即壶形气功。
  后期密宗有五气之说,即上行气、下行气、遍行气、平住气和命根气。上行气与眼、耳、鼻、舌的动作有关,如果太盛就有头昏、口渴等疾病;下行气与大小便有关,如果不足,会发生便秘或两足笨重等疾病;遍行气与四肢动作有关,如缺乏,则发生手足痉挛发冷等疾病;平住气如不坚定,则有消化不良、遗精、失眠等症;命根气如不调整,就有生命的危险。
  调整的方法:如上行气太盛,则注意心或脐间,使气下隆;下行气不足,可修瓶气(注:瓶气,是一种修炼气功的方法,而五气指人身中的五种气息,通过“瓶气”这种修炼方法将五气归入中脉并变现虹身,这是最终目的),观两足使气入中脉,或行拳法。把两足之气往上提升而住于脐间;遍行气发生了毛病,则观想气息充满两手指尖和两足趾尖;平住气有问题则意守丹田;调整命根气的方法是要观想甘露充满心间,据说可以巩固命根气。不过,调整五气的主要目的是使五气入中脉。要使五气入中脉,虽有各种观想和辅行的拳法,而最基本的是修“瓶气”。修好了“瓶气”,五气进入中脉,也可使全身气息和血脉的运行都能充分地服从于中枢神经的指挥,适当得到调整,一切疾病自然就冰消瓦解了。
  瓶气在修炼时,或坐或站,但一定要放松裤带、领口、袖口,还不能戴帽子,如果采取坐式时,两拳可仰置在两胯之上,先入静,观想地、水、火、风四大皆空,以鼻调息,调息以左鼻孔为主,就是说左鼻孔呼吸量要大一些。
  修炼瓶气,一般要修习四息,即引息、满息、均身、射息。
  引息,在自己身前约十六指远处观想有灵息轮围,用两鼻孔将气轻缓吸入,吸气必须饱满,充满肺腔,以至肺部最下端。同时收缩腹部肌肉,令隔膜上提,并提肛,使上气下压,下气上提,二气会合于脐下四指处,气行如丘,又犹如瓶中水满。
  满息,气满后让瓶气散遍于全身,充沛毛孔。
  均息,满息延长到相当的程度,可再吸入几口短息,使左右两肺及全身紧满、均衡。
  射息,息满且均,保持不外泄,尽力能持久,然后由两鼻孔先轻微和缓,随即略粗重,终乃一冲而出,如同射箭,全身毛孔也同时放出瓶气,但应留住微少气息,不要使其涓滴无存。
  瓶气不论行、住、坐、卧、站皆可修行,没有严格规定。修炼时若嫌右鼻孔进气多时,可左侧卧调整。专修瓶气者应接修金刚瑜伽母拳。以使瓶气满而坚固。最初学习切不可勉强,也不应用口呼吸,另外,在有烟、空气不好的地方不能修;除子、午时及太饱太饥时不能修外,其余随时可修;人的气或左鼻孔进出气多,或右鼻孔进出气多,但以左鼻孔进出气多时修炼较相宜,若两鼻孔平均出气时最佳,但右鼻孔进出气多时不可修;此法持气刚猛,适宜于修金刚数息法成就者练,修炼时要注意把气压在下面,不能使其上冲,否则,会发生头痛、牙痛等弊病。
  修炼瓶气日久后,气盛心寂,气渐入于中脉,脐下四指处(左、右、中三脉会合处)出现明点,如红色光球,腹轮内甚感气行如丘,出现的明点渐渐放大,可运用意念从腹轮经中脉,引导明点徐徐上行,通过喉轮而至顶门,量后涌出顶门,呈一红色光轮。
  修炼瓶气最能使人健康长寿,修炼瓶气有了成就后却可配合修持大圆满法门了(注:以上详见《藏密气功》)。
  2、攀登智慧光明之彼岸
  攀登智慧光明之彼岸是大圆满心滴功法的第一步骤,藏密称之为“彻却”功法,“彻却”是指立断,也就是本净之意,属于修定之法门,是一种修持方法。修持彻却功法时,在时间的选择上,以早晨太阳刚升时(刚冒光或刚冒头)为宜;若是傍晚,以太阳西落时(太阳下山或夕阳已落,晚霞满天时)为宜,如此是为了避免日照强烈,损害眼睛。
  在地点的选择上,因地制宜,若在农村、牧区宜择山崖边、树林旁、田间、地头、草地等;若在城市,宜择阳台、屋顶、操场、公园,以免除噪音及其它音响的干扰,以创造一个一心不乱的外界环境。
  在修炼姿势上,可分为站立和静坐两种。站立时要两腿自然分开,呈稍息姿势,凝眸观日,忌穿紧口衣裤,以免对气的运行造成阻滞。站、坐都应放松裤带,以便行气,以免腹内存气过多,日久致疾。若同时配合以瓶气修法,可采取金刚座、象座、狮子座、仙人座等坐姿。
  金刚座,即跏趺坐。跏趺坐又可分为双跏趺和单跏趺二种,双跏趺又称双盘,即两腿盘曲交叉,以左脚搭右膝,以右脚搭左膝之上,坐如己腰微俯,两手作手印,眼帘下垂,使之只见鼻尖,似坐禅之打坐。单跏趺又称单盘,即两腿盘曲而坐,使右脚搭左膝之上,或左脚搭右膝之上均可、身体姿势与双盘相同。
  象座,又称法身座。此坐法如象卧,两足掌相贴,胸处挺,腰端直,两手四指与大拇指放置在两足之中,头微俯,略如踞坐之势。此坐法的功效是能使鼓动之气下压,腰端直冷正气舒适,头微俯,令妄心自断,四指与大拇指放置在两足中间,则调匀四大。
  狮子座,又称报身座。其坐势犹如狮子,两膝相并跪地,胸近膝,两肘着地,两手掌相并撑腮,两足跟相并垫股,两足掌竖立,两足卷曲向后贴地。其两膝近胸者,令热气愉快舒畅,两肘着地者,调匀阴阳二气,两手掌撑腮者,令粗气自断,两足掌竖立者,足趾卷曲,是令昏沉与掉举调平。
  仙人座,又称化身座。其坐势如同金仙,两膝两足掌相并蹲坐,足心踏地,胸贴两膝,小腹微凹,头微俯,身端直,两肘左右交叉,按两膝。两膝蹲坐,调匀全身气脉;两足掌踏地者,压下水火之力;腰端正,则调心之气顺适而返于本性;两膝相并顶胸者,使身中“火大”之气成为智慧燃烧(智慧火)。小腹微四者,令妄心自断;两手交叉按膝,可解除热病。
  以上四种坐势,谓之调身,也是修持大圆满功法而降伏其心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修炼藏密大圆满功法首先要学习坐势。其中的金刚座法可以引左右二脉之气入中脉,可以引地、水、火、风、空五气进入中脉,可以引命根气入中脉。可除修气之病,可解诸脉结。
  “彻却”功法又分三个阶段来修炼,即连续修习三个月。
  简言之,“彻却”功法,主要以意领光,以白、红、蓝三种不同光色的字把宇宙能量场的光引到头部,后遍及全身增强自身能量场。第一个月的修习方法是这样的:修持前,先必须净心,使身、语、意三密达到三业清净的程度。然后修宝瓶气法,有一定定力,再凝眸观日光,但时间要短。修行者必须面向太阳出入的东方,观想那个方向的空中有很多光点光圈闪闪发光(白、红、黄、蓝、绿色,白的多,绿的少),这就是外明点。观看明点分明后,再进而观想有白色放光的藏文(唵)字,从颅顶升起飞出,用意念将其推到所观看的外明点(即宇宙明点)里去,与外明点融为一体,然后用意念将(唵)字再收回颅顶,可反复多次。
  第二个月开始,仍运气凝眸观日,使空中出现圆光圈(光环),再观想盾间有放光的红色(阿)字从盾间升起,与空中所观外明点相融,然后用意念将(阿)字收回眉间。
  第三个月的修习皆如同前法,在观出圆光圈后,应观想藏文(吽)字从鼻尖升起,此字为蓝色,频频放光,此字与外明点相融后,收回鼻尖。
  彻却功法最好在宝瓶气、金刚诵修炼有一定效果后再开始练;练此功法时,每天最好念一千遍以上“唵、阿、吽”金刚诵;三个月的练习时间,早晚须各作一次,实际上要练满六十次,下雨、阴天不能练要扣除;练时注意加强定力,持之以恒,对所观景物不执着,明了身心内外无差别,以光明力不断前进,从而融于宇宙信息场,至此也就攀登了智慧光明之彼岸。修炼彻却功法有了成就后,可转入脱噶功法的修炼。
  3、洞察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
  洞察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是大圆满心滴功法的第二步骤,藏密称其为“脱噶”功法。“脱噶”是指任运,属于修光之法门,是一种修持的方法。在观“脱噶”之光时,要有“彻却”禅定的基础,才能在定中看到宇宙空间各种不同的明点。修此功法时,站、坐均可,坐可循上述金刚座、狮子座、象座、仙人座。时间不限,有太阳时可面对太阳光方向,与太阳错开60度角(或左或右或上或下)。不能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按规定这样要实练三年,每天两次,随功力加深可延长每天观日的时间。
  简而言之,“脱噶”功法以观明点为主,脱噶即明点,所以又称观脱噶。此法又分三步进行,修第一步有成就后,再修下一步,逐步修完,并取得成效。
  第一步:先观微明点、上下移动明点和小明点,以后观大明点、不动明点。所观明点还有大明点套小明点,其闪光似缨咯,有的还犹如宝石项链。最后可观出空中有由五彩虹组成的光环,光环之中大放光明。间有缨珞、项链围绕,形成一幅曼陀罗,此即宇宙能量辐射场。
  第二步:阴天观明点。具体方法如同第一步。
  第三步:或观烛光、灯光下的明点,或在黑夜观宇宙明点,或在月夜观月亮旁的明点。在黑暗中观明点,可看到犹如“江夏水灯明”似的美景。
  修炼本法时仍要加强定力,须有瓶气配合运气观光。如此法修炼成就后可洞察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
  “明点”有固定不动的,有大圆圈内有小圆圈的,有形状如车轮的,有形状如项链的,也有上下左右移动的。行走着的用点如鸟在空中翱翔。最初看时很微小,捉摸不定,待定功渐深时则明点渐渐放大,其中有的明点如彩虹,颜色排列顺序有一定格式。明点的中间有一个明点,以白色居多,红、黄、蓝色较少,而以绿色的最少。明点的亮度一般如电灯的光亮,有的则是去光灿烂。以现代科学的研究工具三棱镜观宇宙间的光色河印证观明点的科学性、真实性。说明“明点”并非一种凭空幻想,而是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的真实存在的物质。
  宏观宇宙有明点存在,谓之为外明点;然而微观人体这个小宇宙也有明点存在,谓之为内明点。这在修炼大圆满功法的彻却和脱噶时,会有很深的感受。如果方法运用得当,随功力日益加深,内“明点”会冲出人体与宇宙外“明点”相接。
  让宇宙“明点”随意念进入自身,或让自身“明点”进入宇宙。这就是藏密气功的一个更高的层次。不少前人和现代藏密上师,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出现了很多奇观。怎样才能使内外“明点 ”相接呢?人体中位于脉中的主明点,就是人体生命信息的控制球。人通过体内这一控制机构,可以向宇宙发射能量,也可以从宇宙场中吸收能量。这就是所谓内外 “明点”的相接。换句话说,修炼大圆满功法能控制人体内“明点”同宇宙外“明点”交换和充实能量,由此而在体内产生光电、光热效应,特别是产生生理、生化效应。而这种大自然的“能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它对地球上的人类都是“一视同仁”的。要想使自身具备这种内外“明点”接火的条件,就要好好修炼前人为后人留下的瑰宝——藏密大圆满功法(注:参见《藏密气功》)。
  4、如何修炼莲花生大师本尊法
  宁玛派认为,莲花生大师是大圆满功法的始祖;以莲花生大师为本尊的修持,会产生大威德,因为他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他显现了金刚身、金刚性。所以,宁玛派信徒在修炼大圆满功法时,一般都会选择莲花生大师为自己的本尊神。下面就如何修持莲花生大师本尊法作一介绍。
  根据《藏密修法精粹》(注:邱陵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版)和《藏密气功》等书记载,修持莲花生大师本尊法时,首先念诵莲花生大师咒语:唵阿吽班杂尔格日尔班麻斯地吽,唵班麻班杂吽!
  同时结莲花生大师金刚印:双手先交叉相背,二小指相勾,竖立二食指斜指向空,二大拇指各压二中指、无名指成圈,置胸际。
  这样念诵莲花生大师咒语多遍后,开始观想自己顶上有藏文“唵”字发白光,喉间有藏文“阿”字发红光,心际有藏文“吽”字发蓝光,三光射向空际,召请莲花生大师在其眷属诸佛菩萨围绕中如雨下降。
  然后观想莲花生大师戴宝冠,身呈粉红色,右手持杵,左腕挟着三叉杖,跏趺坐于莲花月轮上,安住在对面空中,其左手又托着天灵盖(人头骨碗),里面盛满甘露水。观想甘露水化为白光,成一弧形,照谁修持者。这甘露水将修持者的一切罪业、痛苦、障碍都统统消除掉,获得大自在。
  再观想莲花生大师缩小如一粒米珠的光点,从修持者自己顶门,顾中脉而达到心中,安坐在修持者心中的莲花之上。
  再观想莲花生大师身体渐渐变大,大到和自己的身体一般,如此密密合合,无二无别,使自己变身为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大师就是修持者自己。
  之后,念诵莲花生大师心咒:
  唵阿吽班杂尔格日尔班麻斯地吽。
  念诵心咒的次数,随自己时间而定,但不得少于一百零八次或遍,越多越好。
  入定,端身正坐,摄念澄心,不起一丝妄念,什么也不想,一切皆空,也就是说自己清净的心性,与法界(宇宙本体)的光明互相融入或合一,自己的心性和莲花生大师的心性相等。这就是莲花生大师的三摩地,也就是莲花生大师本尊法的全过程。
  二、噶举派及其“大手印”法
  A、噶举派简说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是佛语,“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噶举派注重密法的修炼学习,而这些密法的修习,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正如“传教以师徒相承,口语传授,耳听心会,注重密法,不重经典。” (注:《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40页,丁汉儒等著,民族出版社1991年2月版)。这些都成为该宗派何以命名为“噶举派”的因素或由来。另外,由于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条纹,后人学者又俗称“白教”,但这一称呼不十分妥切。在《土观宗派源流》中指出:晚近主巴(不丹)的一些书中写“白传”的,这是因为仅考虑到玛尔巴、米拉日巴、林热巴等噶举派高僧曾穿著白衣的缘故。实际它的名字应当是普遍流传的“语传”二字较为合理。因为此派是以领受语旨教授而传承的教派。再说,藏语“噶举”一词也是教授传承的意思,而且,它还蕴涵着继承师长传给的重要教授之深层意义。
  噶举派形成于藏传佛教“ 后弘期”内,约当公元十一世纪后半叶,它是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支系最多、最庞杂的一种宗派。噶举派尽管派系庞杂、繁多,但其所宣扬的教义、教规大体上一致,没有很大差异。这是因为它们均属于玛尔巴和米拉日巴的传承,以龙树的“中观论”为基础而创立的独特的“大手印”法作为该派的主要贡献或特色。归纳起来噶举派有两大系统:一是玛尔巴传来的,叫作达布噶举;二是琼波传来的,称为香巴噶举。后来香巴噶举衰微了,而达布噶举又分成为四大支八小支。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香巴噶举,该支派的创始人是琼波南觉,他从小学习梵文和密法,据说曾七次赴印度求法,后来在噶当派高僧朗日唐巴前出家受比丘戒。朗日唐巴生于公元1054年,1123年逝世。由此可知,琼波南觉也是十二世纪初左右的人物。
  琼波南觉刚开始在彭域建立一座寺庙,之后,又在后藏香(今南木林县境内)这个地方建香寺,香巴噶举由此得名。后来琼波南觉的弟子中又建立了两座寺院,即桑定寺和嘉寺。桑定寺位于今浪卡子县境内的羊卓雍湖畔,主持该寺的是西藏唯一的著名女活佛——多吉帕姆,其转世迄今仍未中断。
  十五世纪出现的以建筑铁索桥而闻名国内外的唐东杰布(1385—1464年),也是香巴噶举的一位高僧。唐东杰布以演唱藏戏作为募捐的重要手段,相传在西藏共建造了一百多座铁索桥。因此,受到藏族人民的无比敬仰,许多寺院供有唐东杰布的塑像和唐卡。据说宗喀巴及其门徒克主杰也曾向香巴噶举僧人学习教法。说明香巴噶举曾在藏传佛教史上发挥过作用。然而,香巴噶举后来在藏族地区逐渐地销声匿迹了。
  噶举派的创始人是玛尔巴,原名叫却吉洛哲(1012—1097年),出身于山南地区,小时候在卓弥前学习梵文,曾三次赴印度,四次去尼泊尔,广拜印、尼高僧求法。从印度的那若巴、弥勒巴等处学得“喜金刚”“集密”“大手印”等密法。因此,玛尔巴成为当时的密宗大师,他更是“大手印”法在西藏的开创者和传播者。当时在玛尔巴周围聚集着大批门徒,其中最著名者有所谓的“四柱”,即四大弟子:俄敦?曲古多杰、措敦旺内、麦敦村布和米拉日巴。玛尔巴给前三大弟子传授了“集密”“胜乐 ”“喜金刚”“四座”“大幻”等续部教典;玛尔巴则给掌上明珠米拉日巴传授了实践法(修行)的教授,又由米拉日巴传于达波拉结,最后形成达波噶举,此深足以代表噶举派。
  米拉日巴(1040— 1123年)是噶举派的第二祖师,出生于西藏后藏贡唐地方,幼年丧父,小时候受尽人间苦难,青年时代遵循母亲旨意,学习苯波教咒语,干出“咒杀怨家多人” 之事件,后又深加仟侮,改信佛教。至三十八岁亲近玛尔巴大师,经过六年苦行,获得师父全部密法。之后,米拉日巴惜别玛尔巴大师回到故里,焚葬母亲的尸骨,遂弃世入山静修,先在贡唐古绒山顶隐迹九年,后往岗底斯雪山一年,在此期间还与苯波教法师斗法,并取得胜利。后来他一直在游化深山大泽,为宏扬噶举派教法作出了特殊贡献,成为藏传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享誉即身证得“殊胜悉地”的高僧。
  上述玛尔巴、米拉日巴两位噶举派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本书第二章里已有详述,在此不赘。
  米拉日巴的大半生虽然隐居在深山僻壤之中,可他吸引了众多门徒,其中取得成就者不少,以热琼巴和达波拉杰为上首。
  达波拉杰(1079— 1153年),是达波噶举的创始人,幼年学医,所以称为“拉杰”(即医生的尊称),本名叫索南仁青,后来他在达布建岗波寺,又被称为岗波巴。达波拉杰在二十五岁时他的妻子突然病死,为此他十分悲痛,从此转向宗教,二十六岁时便出家受了比丘戒,并从噶当派学僧那里听闻噶当派教法。三十二岁时听到米拉日巴的德誉,生起很深的敬信,遂去往西藏西部依止米拉日巴学法。米拉日巴立刻发现达波拉杰的特殊才能,遂将自己掌握的全部教法传授给他。达波拉杰仅用十三个月的时间,将米拉日巴传授的深奥密法完全消化。然后,遵照米拉日巴上师的教诲,返回前藏静修。三年后又依照上师所嘱,遍往各静处专修,不与常人共住。十二年后建立岗波寺,说法摄众,并将噶当派的道次第和米拉日巴所传“大手印”教授结合起来撰写了一部专著,即《道次第解脱庄严论》,从而创立了新的教义,人们称其为 “达波噶举”。达波拉杰于1156年去世,由其侄子次成宁布(1116—1169年)接任达波噶举的传承,在岗波寺继续宏扬达布噶举。
  总之,噶举派自从玛尔巴译师、米拉日巴,以及达波拉杰等高僧的相继阐扬之后,其发展之速,范围之广,皆超过藏传佛教其它所有宗派。
  波拉的诸多弟子中出现四位著名人物,即都松钦巴(1110一1193年)、帕木主巴(1110—1170年)、达波贡措和拔绒瓦。
  都松钦巴,本名叫却吉扎巴,是噶玛噶举的创始人,出生于西康。都松钦巴于1147年在昌都地区建噶玛丹萨寺,由此得名噶玛巴;1187年又在拉萨西北的堆垅修建粗普(或楚普)寺,该寺后来成为噶玛噶举的主寺。
  噶玛噶举支派是藏传佛教中第一个采取活佛转世的宗派。该派先后建立了几个活佛转世系统,其中黑帽系和红帽系最为著名。
  帕木主巴,本名叫多吉杰布,生于西康南部的智垅那雪地方,他创立了帕主噶举。帕木主巴十九岁时侍从一位富人进藏游学,有机会学到宁玛、噶当、萨迦等宗派的教法,后拜达波拉杰为师,专门研习达波拉杰创立的新教法,后来他回到故乡西康,在蔡岗收徒传法,名声大增。于1158年帕木主巴又来到帕木主地方(今山南泽当一带)修建一座小寺,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丹萨替寺。丹萨替寺的建立标志着帕主噶举正式创立。帕本主巴一直住在丹萨替寺,最后在该寺去世。1651年降曲坚赞又在山南泽当修建一座寺院,即泽当寺。丹萨替寺以修密法为主,泽当寺以讲授显宗经论为主。
  值得说明的是,帕主噶举与政治的关系最为密切,该派曾同朗氏家族一起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并统治卫藏地区达一百三十多年,直到1481年才由其属部后藏的仁蚌巴政权推翻。
  另外,帕本主巴在丹萨替收徒传教,其中许多门徒在康藏各地建立自己的寺院,又相继形成八个分立派别。故在帕主噶举一系中又出现八个支系。
  拔绒瓦,即达玛旺久(约公元十二世纪中叶人),他创立拔绒噶举而得名拔绒瓦。拔绒瓦在后藏昂仁地方修建拔绒寺,广收门徒,传授密宗大手印法门和显宗大手印境界,并自成一系,称为拔绒噶举。拔绒瓦去世后,该寺主持由其家族世代相承。因此,拔绒噶举随着该家族内部的不断纷争而很快衰绝了。
  向蔡巴?尊珠札(1123—1194年),本名达玛札,二十六岁时出家受比丘戒,改法名为尊珠札,他是蔡巴噶举的创立人。向蔡巴在三十岁时拜达波拉杰的侄子次成宁布为师,学习达布噶举的一切教法,后来得到拉萨附近的蔡公堂地方的封建主噶尔?嘉威琼乃的支持,于公元1175年在蔡奚卡建立蔡巴寺,蔡巴噶举由此传出。公元 1187年又在蔡巴寺附近建立公堂寺。从此蔡巴寺和公堂寺成为蔡巴噶举发展、扩大其势力的主要基地。1268年,当时任蔡巴寺主的桑杰欧珠被元朝受封为蔡巴万户长,蔡巴遂成为前藏比较重要的一个地方势力。后来被帕木主巴击败,公堂寺也被毁。从此蔡巴噶举走向衰落,最后格鲁派兴起,蔡巴寺和公堂寺改为格鲁派寺院,蔡巴噶举选告断绝。
  以上所述噶玛噶举、帕主噶举、拔绒噶举和蔡巴噶举,是从达波中分出来的四大支派。其中帕主噶举中又分出八支小派,现列表如下,具体看有关书籍,在此不赘。

 
 
 
前五篇文章

尕藏加: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2

尕藏加: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3

尕藏加: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4

关河的禅法——中国大乘禅法的肇始

关于“四十二章经’的考证

 

后五篇文章

福州阳林寺禅修杂记

福建古代的律宗

福建佛教与天台

佛学新讲禅风重振——试评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

佛陀的嘱累 “大智度论”集粹之七十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