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尕藏加: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3 四、噶当派及其“三士道”法 A、噶当派简说 噶当派是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藏语“噶”意为佛语,“当”,意为教授,合起来“噶当”意指“佛语教授”。对此,土观 ?却吉尼玛作过具体解释:“此派乃是将如来的言教,即三藏教义,一切无遗的都摄入在阿底峡尊者三士道次第的教授之中,作为修习,所以名为噶当巴(注:《土观宗派源流》第46页)。指出佛祖所讲的经律论三藏在内的一切教义,都包括在阿底峡建立的“三士道”的理论之中,故叫“噶当派”。正如仲敦巴曾对噶当派作的一段颂词“希有佛语即三藏,三士教授作庄严,佛语教诫宝金鬘,众生谁持皆受益”(注:《土观宗派源流》第46页)。 噶当派是阿底峡尊者首创,仲敦巴建立,及其后继者弘扬光大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宗派,后来格鲁派兴起,将它并入其中,从此噶当派消失。 阿底峡尊者(982一 1054年),原名叫“月藏”,法名则称“吉祥燃灯智”。他是由古格王拉喇嘛益西沃于公元1042年从印度超戒寺邀请到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振兴西藏佛教。阿底峡尊者在阿里地区传法三年,赢得当地佛教徒的信任和拥戴,而且西藏中部的佛教信徒也闻声纷纷赶来迎请阿底峡尊者。这样尊者在西藏西部阿里驻锡三年后没能如愿回印度超戒寺,而应仲敦巴之邀从西藏西部启程,渐次东下,先后到过桑耶、塘布伽、闻、伦巴吉布、聂塘等许多寺院,所到之处,尊者都以广泛而卓有成效地传授和解难许多教法,还倾注极大的热情为众多的寺院、佛塔、佛像举行开光典礼,同时广收徒弟并耐心地为他们灌顶和传授各种法门,最后他没能回故乡,于公元1054年在距离拉萨西南方数里远的聂塘寺内示寂,终年七十三岁。总之,阿底峡尊者在藏族地区巡锡约达十三年之久,对西藏中、西部佛教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阿底峡尊者在西藏期间翻译和著述了许多显密两宗的经书,比如他翻译的经书有解脱军的《二万光明论》、世亲的《摄大乘论释》、清辩的《中观心论的解释》、无著的《大乘宝性论释》等;亲自撰写的著作有《密咒幻镜解说》、《中观优波提舍》、《中观优波提舍宝箧》、《菩提道炬论》等等。其中《菩提道炬论》是阿底峡尊者的代表作。也是奠定噶当派教义的经典著作,而且它还是一部融汇贯通显密之大乘学说的不朽力作,书内阐明了显密教义不相违背之理和修行应遵循次第的重要性。为宗喀巴大师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二部名著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是,噶当派的正式建立者应该是阿底峡尊者的大弟子仲敦巴?嘉威穷乃(1005—1064年)。仲敦巴是西藏堆垅地方一个富豪人家的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年长后拜师修习佛法,于1045年初,赴阿里邀请阿底峡尊者。从此仲敦巴一直没有离开阿底峡尊者,直至阿底峡在聂塘去世。因此,仲敦巴成为阿底峡尊者的诸多弟子中最资深的门徒。正如“当阿底峡尊者在桑耶寺时,曾把密咒行的多种方便和朵哈(密宗歌曲名)等教授完全传给仲敦巴;但仲敦巴认为一般人对密法如言取义的粗行过失的缘故,深加隐密,不轻易示人。”(注:《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第76页)。1055年仲敦巴在聂塘举行阿底峡圆寂一周年纪念活动,并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寺院;1057年受当雄地方封建主的邀请和支持,仲敦巴在热振修建一座寺院,即著名的热振寺。噶当派就是以热振寺为根本道场而逐渐形成的。 仲敦巴去世后,热振寺的住持由南觉钦波O015—1078年)担任,他也是阿底峡尊者的一位弟子;南觉钦波去世后,又有阿底峡的另一位弟子公巴哇(1016—1082 年)继任住持。之后,则有仲敦巴的弟子们相继担任热振寺的住持。仲敦巴的弟子中有三位著名人物,即博多哇?仁青赛(1031—1105年),京俄哇?次成拔(1038—1103年),普琼哇?旋努坚赞(1031—1106年)。博多哇修建一座寺院,称博多寺;博多哇的后继者中有一个名叫恰却喀巴(1105— 1175年)的高僧在拉萨附近的墨竹建立却喀寺;赛?基布巴(1121—1189年)于公元1164年左右在却喀寺附近又建立了一座新寺,叫基布寺;敦瑞(1106—1166年)于公元1153年建立了纳塘寺;阿底峡的弟子俄?雷必喜饶(生卒年不详)于 1073年建立一座寺院,最初叫乃托寺,后改称桑浦寺。另外,还有嘉域寺、洛寺、岗岗寺、仁钦岗寺等许多噶当派寺院。 在噶当派的诸多寺院中,除了热振寺外,尚有两座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寺院,即桑浦寺和纳塘寺。桑浦寺位于拉萨以南,聂塘以东,它以提倡因明、辩论而著称,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纳塘寺是最早编纂、修订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的寺院,故此部大藏经叫纳塘版,纳塘寺也以此著称于世。 由于格鲁派主要建立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噶当派是格鲁派的前身。因此,十五世纪,格鲁派兴起后,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地并入格鲁派的寺院中,从此,噶当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也在藏族地区慢慢地消失了。 B、“三士道”的修炼次第及其深远意义 “三士道”是噶当派的主要功法。 公元十一世纪,阿底峡大师针对当时藏传佛教在修习次第上出现的混乱状况,创作了《菩提道炬论》一书,推行修习经典,强调“先显后密”,调整了显宗与密宗的关系。“三士道”就是在《菩提道炬论》中提出来的,而且贯串于全书的始终,是该书的核心或中心思想。“三士道”主要在修习方法上作了系统的条理化,并把修习佛法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人被称作“下士”,这类人只求今生后世的利乐为目的,不知“生死轮回”之苦,这在佛学中叫作“人天乘”;第二类人被称作“中士”,这类人只追求个人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而没有普渡众生的思想境界,这仍然局限于自利之心,在佛学中叫作“小乘”;第三类人被称作“上士”,这类人不仅要求解脱自己,而且愿普渡众生,有利他之德,这在佛学中叫作“大乘”。人分三类,在修习次第上又成为三道,即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土道,简称为“三士道”。 1、“三士道”的修炼次序及其深远意义 “三士道”认为:欲求学佛的人,首先必须访求名师,在师长的教导下,自己身体力行,以师教为先决条件,避免误入邪道。一旦具备了这个条件之后,即可从“下土道”开始依次修习。 “下士道”讲,凡人皆有死,而死时又不能将自己所有的名利财富以及亲属带走,因此,修习佛法的人应该爱惜自己难得的一生,要发愿心,皈依“三宝”,做“止恶”“行善”之事,以便积德积福,远离地狱之苦。这就是“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乐”的说教。 按“下士道”修法,虽在来生可以不受地狱、饿鬼、畜牲“三恶趣”的痛苦,能在人、阿修罗、天即“三善趣”中投生,但这还不是真正的乐,更不是终极意义上的乐,这只是与“三恶趣”相对比意义上的乐。如果自己的“下士道”修持得不好,还有可能堕入“三恶趣”的苦海之中。为了彻底超脱六道轮回之苦,就必须学“中土道”,兼修佛经中的“四圣谛”(注: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是四条神圣的真理,能彻底解决宇宙人生总是的真理条目。)、“十二因缘”(注: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是原始佛教极其重要的观念,以十二个因果的条件而成一系列,解释人生的种种苦痛与烦恼的起源),最后在 “戒、定、慧”三学中,达到“涅槃”的境界。但是,这样做仍不能从根本上把一切苦灭掉,因为“中士道”只是求得自身的解脱,还不能普渡众生。所以,以“中士求灭苦,非乐苦依故”来称谓“中士道”。 普渡众生,只有佛才能办到,为了成佛,就得修习“上士道”,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目的。修习“上士道”,要求发菩提心,作菩提行。发菩提心就是发普渡众生的愿望,菩提行也就是普渡众生的一切善良行为。这样还要做到六度(布施、持戒、忍耐、精进、禅定、智慧),最后才能既渡己成佛,又可普渡众生,永远离苦得乐。所以,以“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及他苦永灭,心他为已故”来称谓“上土道”。 总之,“三士道”的创立,不仅为噶当派奠定了修习佛法的思想基础,而且为整个修炼藏密的人士指出了一条光明正大的道路。 2、大慈大悲之观世音本尊法 观世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著名菩萨,据说这位菩萨听闻世人的声音,即施救度,使之解除苦恼,故称观世音。也就是说,观世音之意,是听闻到世间众生的呼救声,即直下施以救援。观世音菩萨与势至菩萨,同是阿弥陀佛的肋侍,他住于胎藏界曼陀罗中台八叶院的西北,又是莲华部院的主尊。 藏传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具有大慈大悲心性,其救度众生不可限量,正如《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中指出:“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后来,藏传佛教还将DL喇嘛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由干观世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无可估量的崇高地位,噶当派也奉观世音菩萨为自己密法中的本尊(神)之一。观世音本尊法的具体修炼方法是,修持者先结手印,即双手先合十,后张开如花开放。唯两拇指、两小指均相触,此印叫“莲花合掌印”。然后,手印置于胸前。 观世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常以六臂观世音、十一面观世音、千手千眼观世音等多种形象出现。因此,修持者在观想观世音本尊时,最好按自己所见过的或适合于自己性格或喜好的观世音形象(像)来作观。其观想的步骤是,修持者观想自己心际化为月轮,射一道白光升空,变化成一尊观世音,身最好为白色,着盛装天衣宝饰璎珞,端坐于莲花台中,他庄严慈祥,并有无量白净光芒照射,然后观想大明六字真言“唵麻呢叭咪吽”围绕观世音本尊放光明亮。 其次,依法器灌顶: 修持者观想观世音本尊若手持经卷,则经卷化为一条白光,并形成一个弧度,照灌修持者本人头顶。 然后,念诵观世音本尊心咒: 即修持者念诵一百零八遍:唵、麻呢、叭咪、吽! 最后,修持者再观想观世音本尊化为白光小点,入于修持者顶窍,顺中脉至修持者心中莲台,再放大与修持者全身相等,二者融为一体,修持者即观世音本尊,观世音本尊即修持者,无二无别。至此,修持者已入定,即无思无念地入于观世音本尊三摩地(甚深禅定)之中。 五、觉囊派及其“他空见”与六支瑜伽法 A、觉囊派简说 觉囊派是藏传佛教宗派之一,它在诸多宗派中特别在教义方面独具一格,因而在藏传佛教史上引起争议。觉囊派以“他空见”为主要学说,故其渊源追溯到域摩?弥觉多吉(约十二世纪初人)。域摩?弥觉多吉最初是一位在家的瑜伽修行者,后来出家并改名为丹巴杰布,他从克什米尔的班钦?达瓦贡布及其弟子卓敦?南拉孜等高僧大德前学习《时轮本续经》、《集密》等深奥密法,获得大彻大悟,并著述《时轮》法要。正如“次赴乌郁观修,获得证悟,心中生起他空之见,得了神通,显示变为鸦鹊等,于是成就者之名大为显著。亦曾著有关于《时轮》这少分著述,寿八十二卒。”(注:《士观宗派源流》第114页)。这就是域摩?弥觉多吉创立“他空见”教义的大致经过。 到域摩?弥觉多吉的第五传弟子贡邦?特杰尊珠(124—1313年)时,这位高僧在后藏拉孜东北的觉摩囊建立一座寺院,被称为觉囊寺,觉囊派就是因该寺而得名。贡邦?特杰尊珠的门徒中出现了一位杰出人物,即凯尊?云丹坚赞(1266一1327年),他继承觉囊法嗣并精心培养了一名后继者,这就是著名的多朴巴?喜饶坚赞(1290 —1361年)。在这位大师期间,觉囊派有所兴隆,正如“觉囊派在笃朴巴时比较兴盛,但是在他以后的一段时间没有什么起色,也没有什么著名的僧人出现。 ”(注:《西藏佛教史略》第179页)。引言中的笃朴巴正是多朴巴?喜饶坚赞。 但是觉囊派一直流传下来,正如《土观宗派源流》中指出:“法嗣多至不可计量,其中以罗朱白译师及萨桑?玛底班钦为其心传二弟子,此外能继承他的事业的如乔勒南杰等的哲嗣亦复不少。”乔勒南杰(1306—1386年)曾继承多朴巴的事业,担任觉囊寺和昂仁寺住持,为觉囊派的发展做过努力。但是“从此以后《时轮》灌顶和讲解的传承虽大为发展,然他空之见,则为诸智者共同之所破斥,因此,逐渐趋于消沉。”(注:《土观宗派源流》第116页)。后来觉囊派中出现一些著名人物,觉囊派又开始兴盛起来,诸如觉囊?贡噶卓乔(1507—1569年),觉囊瓦?多罗那他(1575—1634年)等。特别是觉囊瓦?多罗那他对觉囊派的复兴作出过重大贡献。 相传多罗那他是贡噶卓乔的转世,原名叫贡噶宁布,出身于前后藏交界处的喀热琼增,幼年在觉囊寺学经,后游历藏区各地,广拜名师研习显密教法,三十岁受比丘戒,成为觉囊派的一名高僧,并得到拉堆绛地方首领(万户长)的支持。十六世纪后半叶,拉堆绛地方势力衰落后,又受到第司?藏巴汗的扶持。因此,多罗那他于1614年在觉囊寺附近创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新寺,即著名的达丹彭措林寺。觉囊派在这一时期又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如“后来觉囊?贡噶卓乔,尤其是卓乔的转生多罗那他又将此见重行恢复,大肆宣讲,广为著述,建达丹彭措林寺,造像起塔,精美绝伦。并广刊觉囊派的各种著述,聚集了不少的僧伽,与仁蚌巴?嘉玛丹琼旺布结供施之缘,在世间和出世间两方面显赫一时。”(注:《土观宗派源流》第116页)。所以,多罗那他建达丹彭措林寺不久,受到外蒙古汗王的邀请,在漠北库伦(今乌兰巴托)一带传教约二十年,得到喀尔喀部的信奉和支持,并在当地建立了许多寺庙,最后被尊称为“哲布尊丹巴”。从此,多罗那他在漠北库伦一带享有崇高的地位,于1634年多罗那他在库伦去世,次年,喀尔喀部土谢图汗王适得一子,被认定为多罗那他的转世,成为第一世哲布尊丹巴。 1649年,第一世哲布尊丹巴(1635—1723年)进藏全面修习佛法,当学业完成即将返回外蒙古时,五世DL已握有宗教大权,便勒令哲布尊丹巴必信格鲁教,从而使外蒙古地区普遍信仰格鲁派;而且五世DL将西藏地区的包括著名的达丹彭措林寺在内的觉囊派寺院全部改为格鲁派寺院,除了保留多罗那他的名著《印度佛教史》以及零星著述外,还将其它宣扬觉囊派教义的所有经籍都烧毁或封存起来。所以,至十七世纪末,觉囊派在西藏已经不复存在了。值得指出的是,觉囊派在西藏地区的消失不等于它在整个藏族地区就已经灭亡。目前,觉囊派不仅在四川阿坝和青海果洛等藏族地区存在,而且在这些地区仍具有一定势力。例如,四川阿坝州境内的阿坝县、马尔康县和壤塘县以及青海果洛境内的甘德县、久治县和班玛县等境内仍有三十多座觉囊派寺院。其中壤塘县境内的壤塘寺,则是以上两大地区觉囊派寺院的母寺或祖寺,享有崇高地区。 B、“他空见” 由于觉囊派“他空见”的观点,对佛家“性空”义的解释不同于其他教派,因而遭到其他教派的反对,被认为是“外道邪说”,在藏传佛教的诸多教派中十分孤立,并成为藏传佛教的一支特殊宗派。 该教派教义以“他空见”为核心,即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真实体性,这个本体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任何事物都包含在这个本体之内,所以本体自身不能说是性空。但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由于错误的认识而加在本体之上的东西是空,因此说性空是“他空”而不是“自空”。“他空见”说事物有它的实性,但要认识它必须采取瑜伽静坐的办法,细心体会,最后才能把一切事物的烟雾外衣看透,真实性也就显露出来了。“他空见”就是将一切事物都看成“断”“灭”、绝对不存在的,只有事物的真实性才是绝对存在,这个存在即至高无上的佛。但因为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断”“灭”,就犯有把“涅槃”“因果报应”“善果”等也看成是绝对不存在的嫌疑,所以受到其他教派的反对是可以理解的。对此,已故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图齐先生也曾作过重要论述,他在《西藏的宗教》一书中指出:在这一问题上,觉囊派和格鲁派之间的教理对立非常明显地显示了出来。这后一种教派的代表人物一般都心甘情愿地承认心由于静修就可以变成佛,但他们否认这种变化必然会产生。所以格鲁派由此而与觉囊派分道扬镳,觉囊派的教理认为,可知物是不存在的,而唯一的存在物却是被称为“真如的本质”(如来教义,本性)者、存在或“胜谛”(真谛)。 空就是心的存在本身,光是语言,这二者的统一就是“觉”(心)。这种划分法与三身的划分相同;心的真实存在就是具有无限精神潜力的身(法身)、光明是受用身,其表现形式是化身。一旦当升华的智慧(智神)出现时,幻觉现象就停止了;如果相反而表现出了幻觉现象,那么神智就会中断。事物的世界是无实的,事物仅仅是一些现象,而现象又仅仅是由心造成的。任何从事冥想的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大家可以冥想的某种东西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冥想者和被冥想物都仅仅是思想的一种发光的特征。因为实际上甚至不存在需要修习的全神贯注的活动本身,所以此人所追求的目标,也被取消了。 我们所看到的、联想到的和想象到的一切实际上都是一些名字和称呼,而不是指具有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和一种可以对心施加影响的存在。这种心是空,但在这一方面也是光明,它可以照亮具体的物品,因此我们可以把它视作在生死轮回内外表现出的一切基础。这是把两种不同的观点(这二者又属于同一类别)同时置一于此的一种错误。这仅仅是由于它们似乎是产生了义谛和胜谛两种真谛的两种情况。因为它们二者事实上是一个整体,所以它们形成了其统一性的先决条件,即一种简单想象的存在,而不是一种实质基础的存在。 心之空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空,因为绝对的空本身并不反对应被否认的某些东西,它是“他空见”,这就足够了。虽然在纯粹经验中的可知物仅仅是一些名词和术语,大家还是错误地承认它由于诞生和指导经验界的义谛而具有一种真实的存在。 C、如何修六支瑜伽法 《土观宗派源流》记载:“关于他空见的论点在《了义海论》中说:‘一切诸法实相胜义谛是常恒坚固不变的。阿赖耶有识智二分,此属智分,复是胜义法性的三宝周遍一切情器世间,是界觉性无差别的天众,此与如来藏本住种性,四续部中所说百部诸尊者,皆同一意趣。承认它是因位果位无别的相续中居住之相,承认它在法身三分位中存在之相,承认它虽然常住因位,然说决不能在识上显现。住因位之相既然如是,所以应依六瑜伽次第修习才能现证此果位法身。’”可见,六支瑜伽法是觉囊派获取最高成就的重要途径。下面就六瑜伽或六支瑜伽法作一一介绍: 1、收摄 收摄是指感官的回摄,这是将感官置于心灵的控制之下。感官是指眼、耳、鼻、舌、皮肤,运动器官是指手、脚、声带、肛门、生殖器官。感官和运动器官倾向于向外的行为,并与外在的事物相接触,心灵容易受其役使。因此,修炼者必须使自己很彻底地放松着,经由鼻孔深长缓慢的呼吸,尝试使自己忘却外在的世界,甚至不再感觉自己的呼吸,不再觉察坐着的身体,然后再去试着控制自己的思想,不去注意可能会生起的各种念头,把心灵完全从外在的世界里收摄回来,把持在单一的理念上。在开始一段时间,这种做法可能会觉得受到挫败,但是,经过不停的努力,将会驯服散乱的心灵,获得成功。 2、排定 禅定帮助修炼者将心灵提升到永恒喜悦及和平的最高境地。瑜伽的神秘阶梯将粗钝和精细连结起来,并带引修习者超越一切粗钝和精细而达到至上的境界。禅定是单一正念之流不断的持续。练习静坐最好的时辰是早上三时至六时和下午五时至八时。道行高深的修炼者可以在午夜周围环境宁静祥和时练习静坐。 静坐有许多方法,总括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为法;第二类是无为法。它们分别被称之为有形和抽象的静坐。在有形具象的静坐法里,修炼者冥观想超越身体、感官、心灵智慧和自我的“唵 ”,或是清净圆明的自性。在静坐时,不应让杂念干扰到静坐的目标。观想冥思永恒的声音“唵”及其意义和觉悟感受是控制心灵最好的方法之一。此称为无为禅定。在瑜伽经典中所记载的圣音就是“唵”。对瑜伽而言,“唵”是非常重要的声音,是给予修炼者安乐和平静的圣音,可以帮助修炼者进入禅定。除了反复不断的 “唵”声外,没有任何其他杂念的介入。练习一段时间后,修炼者逐渐发展出把心灵从感官及其目标上可以转移的习惯。当心灵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内在妄想所扰,并了悟无上喜悦的宁静状态时,修炼者就体验到了静坐所得到的无比的喜悦和强烈的深沉。 观想清净圆明的自性,当然比观想任何其他目标来得正确。自性位于心穴之内。瑜伽之心并非外科医生手术刀所能触及的肉团心。它不是一团肌肉,而是一个控制整个生命和光明系统的焦点,它是灵性之心。心轮就是焦点的核心。心轮与底下的海底轮、生殖轮和脐轮,与上端的喉轮、眉心轮和顶轮相关连。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事实上,瑜伽认为,人有三个身体:粗钝的、精细的和最精细的。瑜伽修炼者所冥想的灵性之心,是位于肉团心的腔穴内,但是依凭人的感官却完全无法见到它。 越多的参禅静坐,就能得到越多的洞察力和内观内省的力量。在内观内省阶段,心灵和感官无法再玩弄它们习气的鬼把戏,感觉的目标也失去了它们的吸引力,此时心灵充满一片光明,无知的遮幕落了下来,一切世俗之见都消失了。在静坐观禅的最后阶段——三摩地,一切差异和分别都消失了,个体与至上本体结合在一起。三摩地是绝对的一体,是胜王瑜伽的最高境界。 3、受命 当心灵有了良好的外在及内在的控制后,就要开始修习瑜伽受命法。修炼者应该将他的躯干、头部和颈部保持在一直线上,身体也应坚稳不动。四肢不可随意晃动,身心保持宁静安祥。此时只有呼吸和心跳继续不断,有时候呼吸也能加以控制,但是对心脏的跳动却无法随心所欲地支配。虽然如此,仍应忘掉身体的存在。当生命的能量流经脊椎而无丝毫的阻碍时,称之为平衡的状态。能量之流从脊椎的底端上升到头顶,又从头顶流向脊椎的底端。此处汇聚了两股不同的能量之流,一个是阳;一个是阴。阴阳两股能量在中脉得以调和,能量之流不受干扰的状态,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才能完美无疵。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修炼者在完美的静坐中得到自然的喜悦。脊髓虽然并不附属于脊柱,但是却在脊柱内部,如果弯腰驼背的坐着,就扰乱了脊髓。为了达成静坐的目的,身体的三个部分——胸部、腰部和头部必须经常保持在一直线上。 这里提供几种坐势,修炼者可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姿势。 ①莲花坐式。此姿势是先坐下,将右脚置于左大腿上,然后再将左脚置于右大腿上。闭口,舌抵上腭。双手交叉,拇指相抵,置于腹前,呼吸保持自然、细长。 ②完美坐式。此姿势是先坐下,弯曲左膝,以左脚脚蹬压住海底轮(会阴穴)。然后再弯右膝,用右脚履压住生殖轮(在生殖器根部)。双手各置于两边膝上,手心向上,保持自然呼吸。女性不宜用此式,因此式对女性较低部位的腺体刺激多于控制。 ③舒适坐式。此姿势是先坐下,将右膝盖弯曲,腹部放在身体前面,与两肩之线成平行位置。再弯曲左膝盖,提高左足踝,使其放在右足踝上,背肌伸直,肩膀放松。相反左右两脚的盘腿法也要练习。重叠足踝时,当将踝骨错开一点,以防磨痛。 4、持气 将身体保持在舒适平稳的姿势后,接着就是通过呼吸的控制法来控制神经系统,控制生命的能量。在开始的阶段应该尽力以均匀深沉的呼吸来净化瑜伽脉,帮助神经系统的调和。过一段时期后,便着手练习呼吸控制法,即以左鼻孔(右脉)将气吸满脉部(可用右手大拇指压紧闭住右边鼻孔),稍停一下,然后再由右鼻孔(左脉)吐气(可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闭住左边鼻孔,并将大拇指移离右边鼻孔)。当气从左鼻孔呼完时,再次从右边鼻孔尽量吸气,然后用拇指闭住右鼻孔,从左边鼻孔呼气。如此构成一次呼吸控制,它包括三个部分:吸气,停息,吐气。开始时每个过程,早晚至少应各练习四次。 5、集中 集中是将心灵专注于外在的目标或者内在的一点上,心灵若无所缘之处就不可能有集中。在开始时,感官的作用把修炼者的心灵拖向外在的世界,而扰乱心灵的安宁。修炼者应该学会调伏起伏不定的念头,并且安定情绪。如果无法控制感觉器官,放任感官的活动,心灵随感官而奔逐,那么集中是不可能的。心灵的集中不应有肉体的活动,甚至思考都应避免,欢愉、悲伤、颓唐、愤怒、色欲和贪婪都会干扰心灵的集中。同样,在饥渴的影响下,精神也无法集中。 要做好集中,就应该小心翼翼地把正当的行为、正确的姿势、有规律的呼吸以及将感官从外在的事物中收摄回来的基础打好。从事集中修炼开始时,应把心灵固定于一个令人愉悦的目标上,或固定在一个冥想之处,此冥想之处与宇宙的本体有一层特殊的关系——这是一个特别的能量控制中枢,它控制了五种基本原素:土、水、火、风、空。因此,当心灵向这一特定的中枢集中时,自然就会得到宇宙源源不断的能量。 6、三摩地 三摩地,又称为无限的喜悦,是一种很深的禅定。通过由心灵的集中和禅定,就会很自然地到达三摩地的境界。三摩地是所有瑜伽的目标,在这种境界里,个体的意识与宇宙的意识合而为一,低层次的小我已扩展为宇宙的大我。这是灵性上狂喜的境界,此时就会觉得万物都为一整体,心灵意识融入潜意识,与那至上意识合而为一。三摩地的状态为纯然的喜悦状态,永恒的喜悦,没有痛苦的喜悦。因为由物质中所得到一的不过是相对的快乐,很容易被相对而来的痛苦所抵消。在三摩地中,所达到的是全然无痛苦的喜悦——这是非言语笔墨所能形容的,无法用外界任何甜美的事物来加以比较,无法形容这种境界的美妙。这必须去亲身体验。 有两种不同的三摩地:有余依三摩地和无余依三摩地。 我见证到心灵的各种不同境界,它们不断地显现和消失,并且我感知外界的事物,但与我毫不相关,这就是有余依三摩地。在这个境界中,瑜伽修炼者看世俗的事物就像是旅人走在路上,不管周围的地形如何,眼睛只管盯着路面。瑜伽修炼者超然地注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状态及其变化过程,好像这些全不属于他,如同变戏法者不为他所创造的幻影所骗。瑜伽修炼者不会把肉体和心灵的状态认为是属于他的,他保持着完全的不执着,安住在他的了悟里,他有别于它们。 另外一种状态即无余依三摩地,不再执着,并且本自存在,本自明白。一切安详和平,不动摇地安住在“没有二元性、只有我存在”的状态。在这个深沉的状态中,思想和所想的事物都不存在,只有自己存在。它是前一种状态的极点。无余依三摩地是最高的状态,瑜伽修炼者自身融入永恒的喜悦里,并且扩展认同到“只有我存在”的状态。它是一体、相同,又非笔墨所能尽言的境界。 人类的生命受到无数的束缚,能够将束缚逐一加以抛弃的人,终有一天必会达到自性的国度。达到了三摩地,就得到永恒的自由。这就是胜王瑜伽的最高境界。 藏密静坐的过程就是唤醒那位于人的脊椎底端的沉睡生命意识能量,并提升到最高的能量控制中枢(松果体)。这沉睡的意识能量位于海底轮,它以其粗钝的本质将那无限意识束缚住,像冬眠的蛇一样躺在海底轮——最粗钝的特性。如何从粗钝走向精细呢?通过六支瑜伽,可以唤醒这个沉睡的生命意识能量,由海底轮提升到顶轮,并叩开那与宇宙至上本体合一的门户,修炼者就能体会到天人合一与永恒喜悦的滋味(注:参见《密宗密法》)。 D、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时轮金刚 觉囊派以《时轮》作为本宗的根本大法。所谓“…??则名为他空见,以此见又掺入《时轮》的引导,成为隐秘宣说之法。” (注:参见《土观宗派源流》)。所以,觉囊派很推崇时轮金刚,而且奉时轮金刚为本宗的最高本尊神在修炼密法时加以观想或礼拜。 时轮金刚,是藏密诸多本尊之一。是修炼时轮密法时的本尊神,约十二世纪传入西藏(注:详见《西藏王臣记》)。时轮密法认为,一切众生都在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迷界之中,所以,以时轮表示“三时”。该法又宣扬释迦牟尼之上还有一个“本初佛”,此佛为一切事物的根本源泉,还提倡修炼此法应控制体内的“有生命的风”,以保长寿,并通过所谓“五智”和“禅那”((注:禅那,梵文、巴利文的音译,即禅定)合一相应法,去追求即身成佛。在许多藏传佛教寺院里有专门研习时轮密法的学院或机构。 为了便于修炼者观想或礼拜时轮金刚,下面对时轮金刚,特别对他的形象作详细介绍: 时轮金刚具有多种多样的形象,是一尊最为复杂的神佛像。就一般形象而言,他的身子呈蓝色,放射五色光,都是纯光。有三个头的:居中的是蓝色,居右的是红色,居左的是白色。有四个头的:在前面的是蓝色,愤怒的牙齿伸出嘴外;在右面的是红色,脸带欲望;有后面的是黄色,是静修的模样;在左面的是白色,是肃静的模样,每一张脸上都有三只眼,每一个头上都戴着人头骨的帽子。居中的头发上有多种装饰,由下而上是各种颜色的金刚、半月、小型的金刚萨埵,右手拿铃。左手拿金刚杵,身上装饰着宝石、耳环、手镯、腕圈、腰带、踝环、领巾、珠子,都是金刚石的,虎皮裙子挂在腰间。 时轮金刚有三副肩背,每副由下到上,是蓝、红、白色的。每个肩上有两只胳臂,一共十二只胳臂,头两对是蓝色,外边是红色,上面两对是白色。每一胳臂上有两只手,共有二十四只手:前面四双蓝色,中间四双红色,上方四双白色。每只手的手指,由拇指到小指,依次是黄、白、红、蓝、绿;每一根指头的关节,由尖到掌,依次是蓝、红、白;每一根指上戴有指环,都放光芒,手上拿着各种器具:前面四双手呈蓝色,右边依次拿着金刚、刀、三叉戟、月形刀;左边依次拿着金瓶柄的铃、盾、降魔杵、充满血的人头骨。中间的四双手里红色,右边依次拿着火箭、金刚钩、有声的鼓、锤;左边依次拿着弓、带金刚的套马索、宝石、白莲。下面的四双手呈白色,右边依次拿着轮、枪、杵、斧;左边依次拿着白色螺壳、镜子、金刚的链子、玛哈布拉玛的头。 时轮金刚均为双身像:一身为自己,另一身是他的明妃。明妃身为金黄色,双腿和时轮金刚平行站立,有四个头、八只手。前面的、后面的、右面的、左面的头,各呈黄、白、蓝、红等颜色,每一面头有三只眼。右边的四只手拿着刀、钩、响鼓和珠子;左边的四只手拿着人头骨、套索、百瓣莲花和宝石。在她的头顶中央,有一小型的金刚萨埵,其姿势与时轮金刚完全一致。 时轮金刚和他的明妃以相互拥抱的姿态站在莲花上,他俩伸直右腿,作游戏状。脚下有红色欲望神,欲望神有一个头,四只手,拿着五花箭、弓、套索和钩。他俩的左腿均作弯曲状,脚下是白色可怖妖魔,这妖魔有一个头三只眼四只手,拿着三叉戟、人头骨碗和天杖。欲望神和可怖妖魔的明妃恭敬地捧着时轮金刚的脚掌,俯首下视。 通过以上描述,不难看出时轮金刚是一尊极其复杂的神佛像,但要明白他的每一种形象或动作,以及各种不同颜色都象征着特殊的意义。这些在其它章节中有所涉及,在此不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