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法的忆念及思惟 文/山淞 出家修道为难行能行的大丈夫之举,《资持记》引述出家有十八难行能行之法,其中包括辞亲割爱、舍离五欲的享乐及摒弃世间名利等。在抉择这条“不归路”之时,应先考核自我是否俱备出离心?而并非厌倦在家苦闷的庸碌生活,欣求出家希冀一份四事供养之逸乐。佛云:在五浊恶世时期,为饥饿因缘出家者,名为秃人。也许大部分出家的的初发心,确实是为了成就无漏的解脱,但是娑婆众生毕竟根性薄弱,觉照力不足者,在日常生活里难免在触境时起染执。倘若在佛法上得不到法益,又缺乏僧团护持劝谏的力量,再加上无正知见的良师道友在旁引导,过境迷失的羔羊终会沉沦。 佛门强调佛弟子应该依法而行,并非依人而起类似偶像崇拜的情感,良禽择良木而栖,亲近善士亦是如此,必须深具慧眼,方能辨别亲教师是否堪为终身依止修学的大善知识。但话又说回来,在邪说充斥的末法时期,多少人能有此福德因缘,能亲灸真正的大善知识呢?佛于灭度时告诫弟子,今后应以戒为师,因此戒法就成为僧伽日常生活规范的导了别。 学戒、持戒皆须要一个适当的环境以便如法受持戒法。倘若环境因缘使然,对于一些微细戒的行持,而无法与大众生活共融,那么,基于僧团和合无诤的考量下,只能随顺因缘,在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原则下,不忘失个人对戒法的信念及受持。 也许我们是初生之犊,在菩提道上还在试探自己的脚步,也许我们对戒法的认知还是很迷糊,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习熟悉戒文及厘清它的涵义,并时常忆念、思惟戒法而随行。一旦处在不如法的境况中,遇境即应觉察自己所应为或不应为,尽量避免做出与戒法有所抵触的事。譬如:在法会期间,有人好意的从大寮端来一些食物,你是否能当下警觉这是尚未打板供佛僧的食物,而立刻婉拒这些食物的提供?又与大众为三宝事或参访善知识而出门时,是否能在大众用药石时不为美食所动,并且在不尴尬的情况下,仍如法受持过午不食?当然这是因个人体质状况而有所方便开缘,但举此例最主要是要表达那份对戒法受持的坚持,它的力量来自常忆念戒法,它的薰习力加强了无作戒体防非止恶的功能。 末学曾亲近一位事务繁忙的长老和尚尼,她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当她在外出办事前,必定恭敬地捧著一部大藏经,把它顶在额头上,然后念一小段或几句经文,然后才安然地外出,接著她便在车里反覆思惟这几句经文的含意。有时几乎连阅藏时间都没有,只能轻抚藏经,面对法宝而不断忆念思惟法义,在忙碌生活中给自己的心灵注入一股清泉。由于浸润于法水的洗涤中,这位老法师的修持功力便日渐深厚,能够日理万机而保持身忙心不忙,那份心境上的洒脱及自在,不时地展现于其言教与身教之中。 经常思惟法义,不论生活是多么忙碌,或者环境因缘不完全如法,千万不要忽略以法水来灌溉自己的心田。常忆念戒法,并以此审查自己身口意业的造作,也许有人会因没有因缘如法地持清净戒而苦恼,会为不能圆满戒相上的要求而感到挫折;但戒是帮助修道人解脱自在,它不是一种束缚,更非以此作为批判他人言行举止的借口。常忆念、思惟戒法,从对它的熟悉中体会戒律的真正精神所在,从个人的随行戒法中,了解它与自己修行办道的密切关系,并从而学习佛门的慈悲;实际上,一位真正懂得戒法的修道人,他的心量应该是宽广、慈悲的。 从忆念、思惟戒法,提供个人解律的心得与同道们分享,并祈诸善知识指正。目前因环境因缘不具足,使自己在受持上仍无法圆满:但透过义解仍期盼每位发心菩萨皆有如法受持的因缘与决心,使戒法延续,佛法命脉永住在世。 摘自《圆光新志》3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