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台宗的历史及思想 蔡慧明 一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个宗派。它的实际创宗者为陈、隋之间的智顗大师,因他住在天台山,故名,天台宗的传法世系,后世称为“东土九租”,就是: 龙树……慧文——慧思(五一五——五七七)——智颛(五三八——五七九)——灌顶(五六一——六三二)——智威(?——六八O)——慧威——玄朗二(七三——七五四)——湛然(七一一——七八二) 在这个传法世系里,关系密切而又比较重要的是智顗、灌顶和湛然。勉强拉上印度的龙树,似乎没有根据。就思想体系来说,龙树的“诸法性空”思想与天台宗思想也不尽同。虽然天台宗人也常引用(中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偈文谈论“三谛”声和“三观”。但天台宗讲“一心三观”,着眼点在“一心”,说“三谛圆融”,着眼点在“圆融”,这与龙树的“一切皆空”根本是两回事。他又没有来过中国,称他为“东土初祖”并不适合。慧文同天台宗没有甚么关系,道宣的《续高僧传》并未为他立传,只是在《慧思传》中简略地提到他:“时禅师慧文,聚徒数百,众法肃清,道俗高尚。思乃往归依,从受正法。”宋志磐的《佛祖统记》中则记载:二一祖北齐尊者慧文,姓高氏。……师以心观,口授南岳。岳盛弘南方;而师之门人在北者,皆无闻焉。”南岳是慧思的法号,说明慧文与慧思是有师承关系的《佛祖统记》对慧思的叙述是这样的: “师夙禀圆乘,天真独悟。因阅《大智度论》第三十卷引《大品》云:欲以道智具足道种智,当学般若;欲以道种智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当学般若。”志磐在肯定“师依此文,以修心观。”为天台宗“一心三观”找出理论依据后说: “师又因读《中论》至“四谛品”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为中道义。”恍然大悟,顿了诸法无非因缘所生,而此因缘,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为中道。师既依“释论”,是知远承龙树也。”可见“远承笼树”,把“一心三智”的“般若中道观”接过来的慧文奉为天台宗的初祖、二祖是志磐加工而成。实际上“始开龙树之道”,始建“中观”学说的应该是魏罟以来传、译“般若”、“三论”的义学沙门,如道安、鸠摩罗什等,并不是慧文。至于慧思《续高僧传》称他“陈世心学,莫不归宗;大乘经论,镇长讲悟。”有“禅、解兼备”的特点,因为他是智顗的老师而“师以资贵”。实际上,道宣在“大唐内典录”给予他的评价是中肯的:“昔江左佛法,盛学义门,自思南渡,定、慧双举。”慧思是统一南北佛教的过渡性人物,是天台宗思想,特别是修习止观方法的先驱者。 天台宗的创建人智顗,《续高僧传》是这样介绍他的: “年十八,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而出家焉。绪授以十戒;导以律仪;仍摄以北度,诣慧旷律师,具蒙指诲。因潜大贤山,诵《法华经》及《无量义》、《普贤观》等。又诣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受业心观。思每叹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焉。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顗乃于此山,行法华三昧。……及学成往辞,思曰:“汝于陈国有缘,往必利益。思即游南岳,顗便诣金陵,与法喜等三十余人在瓦官寺创弘禅法。”此后,他和陈王朝建立了密切关系。《国清百录》中收集了陈朝君臣给他的敕书达三十六件。隋王朝建立后,文帝于开皇十年,给他发了一道敕书,说:“皇帝敬向光宅寺智顗禅师:肤于佛教,敬信情重。往者周武之时,毁坏佛法,发心立愿,必许护持,及受命于天,仍即兴复,仰凭神力,法轮常转;十方众生,得获利益。比以有陈虐乱,残暴东南,百姓劳役,不胜其苦。故命将出师,为民除害。吴越之地,今得麻清,道俗人安,深称朕意。朕为崇正法,救济苍生,欲令福田永存,津梁无极。” 隋炀帝杨广在当晋王时就从智顗受“菩萨戒”,赠他以“智者”称号。在他圆寂后,敕命司马王弘,按照他生前设计,督造天台国清寺。灌顶在《隋天台智者大师传》中,赞扬说:“大师所造有为功德:造寺三十六所,大藏经十五藏,亲手度僧一万四千余人,造栴檀、金、铜、紊画像八十万躯;传弟子三十二人,得法自行,不可胜数。”智顗总结了南北朝各家对佛教的分类法,另创五时、八教之说,使天台宗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长期占有重要地位。宋代曾分为山家、山外两派:山家一派开始于知礼,自称为正宗,以后有广智、神照、南屏等。山外一派则始于悟恩,以后有仁岳、崇义等。公元八O四年,日僧最澄来华学习天台宗教义,天台宗送传人日本。 在天台宗师承中,灌顶与湛然曾有杰出的贡献。灌顶俗姓吴,临海章安人。《续高僧传》记载他二十岁出家,廿二岁就师事智顗,成为智顗创建天台宗的得力助手,被奉为天台宗“五租”,世称“章安大师”。他的地位犹如后来的窥基之于唯识宗。窥基是唯识宗的继承者,而灌顶则是天台宗的继承者。他是天台宗的一个关键性人物。湛然俗姓戚,常州荆溪人。《宋高僧传》称他“年二十余,受经于左溪(玄朗),唐天宝七年,(七四八年)正式出家受戒。他是天台宗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以“真如缘起论”为思想核心。 近代天台宗大德有谛闲大师,法名古虚,号卓三,俗姓朱,浙江黄岩人。二十四岁受具足戒于天台国清寺。二年后受戒于福臻敏曦,后继迹端融公法绪,为天台四十三世。一九一一年间任宁波观宗寺和上海龙华寺住持,后赴北京讲经,一九三二年圆寂于观宗寺。著有《谛闲大师集》等。 天台宗与华严宗、禅宗都是隋唐时期流传深广的佛教宗派。在这三个教派中,天台宗的影响仅次于禅宗。南北朝时,佛教中只有学派,没有形成宗派。当时虽有讲“成实”、“三论”、“地论”、“华严”、“俱舍”、“涅槃”的论师,但仅限于学术知识上的传授。国外学者把“成实宗”、“俱舍宗”列为“中国十大宗派”,这是与事实不符的。“成实论”是小乘后期著作,它标志着向大乘空宗转化的过程,此论所及,包括许多佛教基本哲学范畴,“俱舍论”则是小乘有宗向大乘有宗过渡的代表作。南北朝时,其他佛教流派都是这种学术性的学派,它和隋唐佛教的宗派不同。 在智顗以前的禅法共有八家:(一)明师,多用七方便;(二)最师,融心性相诸法无碍;(三)嵩师,用三世本无来去;(四)就师,多用寂心;(五)鉴师,多用了心,能观一如;(六)慧师,多用踏心,内外中间心不可得;(七)文师,用觉心,重视三味,灭尽三昧,无间三味,于一切心法无分别;(八)思师,多用随自慧安乐行。以上八家,除明师(道明)时代略早于其他诸师外,余各家差不多同。这些不同的家数对佛教禅定各有不同的解释。慧思的佛教哲学思想与北齐的慧文也有所不同,他不但注重北方的禅法的传统,也受到南方佛教学风的影响,注重宗教哲学理论的阐明。他“昼谈理义,夜便思择。”就是说白天谈的是佛教哲学理论,晚上实践“思择”——禅定、静观的功夫,开了定慧并重的先河。从慧文到慧思的思想发展,可以看出当时已发生这样的变化:(一)慧文还保持北方禅师重坐禅、轻理论的特色,到了意思时代,开始出现了南北学风合流的迹象,只是当时南北朝在政治上还对峙着,所以南北朝佛教融合的因缘尚未完全成熟。(二)从慧文到意思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佛教哲学体系,开始脱离依傍,形成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适应与融合。佛教为了自己的利益,解决内部长期存在的理论上的分岐,在隋唐时期形成的各宗派都建立了判教的体系。判教,就是各宗派根据自己的观点、方法,把所有的佛教经典著作和论述加以系统地判别、整理,重新估价、安排。如天台宗提出“四教义说”的判教方法是“义蕴佛经,名出智者。”就是说精神实质是佛经早已有的,办法是智顗想出来的。天台宗把佛教一切经典判为“五时”与“八教”。“五时”是:㈠华严时、㈡鹿苑时、㈢方等时、㈣般若时、㈤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八教”用来说明佛在五个不同的时间所讲的佛教哲学原理的内容和说教方式的不同。除天台宗外,华严宗把佛教分为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一乘显性教。法相宗以玄奘“妙闲中、百,又善瑜伽,以为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感者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关于法也。”禅宗的顿、渐也是一种判教。可见各宗派都有他们自己判教的原则和标准。 三 天台宗是以《法华经》为宗经的,因此也称为法华宗。《法华经》共有三个译本:(一)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二)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八品。(三)隋阇那崛多共籍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天台宗依据是鸠摩罗什的译本。就卷数来说,《法华经》并不算是大部的,但却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僧睿在《法华经后序》中写道:《法华经》者,诸佛之秘藏,众经之实体也。”明成祖永乐皇帝的“御制大乘妙法莲华经序”也说:“此经是济海之津梁,烛幽之慧炬;……遵之身臻康泰,善根具足。”天台宗奉以为“不经”,理由大概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一)“会三归一”二。(法华经)卷一“方便品”中提出“开、示、悟、入”的四字大纲。经里偈文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意思是: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只能讲“一佛乘”、“二乘”、“三乘”不过是“应机”的方便说。“会三归一”就是声闻、缘觉、菩缘的“三乘”教义,最终归于“一佛乘”。㈡“十如是说”。《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中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果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十如是说”的意义在于:一切法都是“真如、实相”。传说慧思把“十如是”读了三遍,因而修成了“三观”,悟入了“三谛”。㈢“是法在法位,世界相常住。”见《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的偈文。智顗在“法华玄义”解释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一色一香,无非实质。”㈣“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这是警句,要求佛子认识“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发出离心,并有紧迫感。有人说这是厌世思想,那是断章取义。佛教徒以“世法”为基础,以“出世”为究竟,超凡入圣,是最终的追救,怎么可以“厌离现实的帽子”呢?㈤“歌颁功德”。出《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若有人于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佛,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量众。”功德与福德不同,前者是出世的,后者是世俗的。传说梁武帝问菩提达摩,他做了大量善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回答说:“并无功德”。这也是《法华经》的特点。㈥“普门品颂”。《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传播,使这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总之,《法华经》阐述的哲学思想,自然也成为天台宗的基本思想。 关于天台宗的“真如缘起论”、“一心三观”与“一念三千”说,止观学方法论等,我在本刊一六四期《智者大师的“一心三观”学说》一文中已作了详尽的介绍,请读者参阅,这里恕不重复。 天台宗的著作,卷帙浩繁。所讲佛经,有的在印度有根据,有的则较难考证。有人说它篡改了印度佛教哲学,但重要的是应当研究为甚么这样讲。“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可得解。”佛法原是适应众生的佛法! 摘自《内明》第2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