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考证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与观音菩萨的诞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考证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与观音菩萨的诞生
  佛教在春秋战国时已传入中国证据有三
  一, 古代文献,现存古代文献记载佛教秦朝以前传入中国的有:1,《汉法本内转》周世佛法已来说,即公元前十世纪周昭王,周穆王时代。2,晋代王嘉《拾遗记》记载燕赵王七年公元前305年,印度有僧人失罗历经五年,千里跋涉来到燕都。3,西晋道士王浮造的《老子华佛经》暗示:早在西周中国已知佛教。4,唐代和尚道宣在《感应记》中根据《例子‘仲尼篇子“丘闻西方有圣人焉人之语断言语孔子深知佛为大圣”,即春秋时代已有佛教传入。5,梁僧佑的《弘明集后序》则声称佛教在西周传入中国。6, 刘宋宗炳的《明佛论》说三代以前已知佛教,认为伯益已知有佛,先秦就建了阿育王寺。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西双版纳发现的傣文史籍《帕萨塔》也成佛陀得道后从缅甸到过西双版纳。以上历史文献记载秦以前佛教已传入我国。从年代看经历了各个朝代时期,从作者身份看有官员,有学者,有出家人,有少数民族。从信仰看有佛教弟子,有道教信徒也有儒教作者对于记载的真实性我们可以怀疑但不应盲目否定。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记载或认为佛教秦朝以前已进入我国。我个人认为对于记载的真实性是可信的。
  二,出土文物1,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莲花豆和妙音鸟。2,郑国古墓出土的莲花豆座。3,九连墩古墓出土的莲花豆座。4,长沙古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贵妇人双手合掌(有人认为是巫婆)。分析(1)莲花是佛教在最初小乘佛教流行时代作为代表佛陀的标记,印度早期佛教遗址蓝毗尼还保存有莲花造像。而妙音鸟印度语成为迦陵频伽早在公元前十世纪婆罗门教已有此神称为“天”。原始佛教产生后吸收了古典神话中的神和婆罗门的“天”然后再加以改造纳入佛教。因此我们得知妙音鸟造像的出现符合历史事实。( 2 )莲花豆和妙音鸟的造像受个人的认识和制作者的水平影响不可能一样,同样受中印两国风俗文化和民族喜好的不同,同一样的造像中国和印度有所差别是在情理之中的,就是在现在同一样的造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3)莲花豆和妙音鸟同时出自一座古墓对于属于佛教造像增强了可信度。(4)现有出土文物除新郑莲花豆座不在楚国外其他都出自出国古墓,而新郑春秋战国时正处在楚国的边境上,而郑国曾多次归降过楚国。从以上四点来分析基本可以得出四座古墓出土的文物应属佛教文物。
  三,传说,从我在网上查到的资料看我国有很多寺院都传说是始建于春秋或战国时期,如陕西扶风法门寺,浙江湖州栖贤寺,河南平顶山香山寺等。这些寺院的传说固然不可全信但也值得我们详细考察后再作结论。
  从以上三点我个人认为佛教在春秋初战国末通过商人或者其他途径传入到了我国并在我国民间得到认可生存,尤其在楚国更是得到了发展。但因战乱,文化差别,信仰认识不同,统治者的不认可和当时宗教的排斥等等诸多原因造成她只能在民间艰难的生存。从春秋战国到东汉的漫长岁月里佛教只能在民间生存而且还一直是“非法的”,一直到东汉佛缘成熟更是得到了当时皇帝的认可才得到了“准入证”。所以佛教应是在春秋战国时已传入我国民间,东汉汉明帝才正式“引进”佛教 !
  平顶山香山寺应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一,地理位置,从前面论证来看基本可以肯定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佛教传入我国民间。香山当时归属于楚国,出土的文物恰巧不是出在楚国就是出自离香山百里远的郑国。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佛教传入中国民间后香山近水楼台佛法先得。
  二,从清代以前碑文和地方志看:香山寺现存碑文记载春秋时建寺的有1宋元符三年《大悲观音证道史话碑》2,明正德六年《重修香山普门禅寺记》3,隆庆五年《重修香山禅林记》。地方志记载香山寺始建于春秋的有1,明正德《汝州志》2,明万历《汝州志》3清道光《汝州志》。这些碑刻和地方志都言香山寺始建于春秋。在“白马驮经”普遍认为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始还敢直言寺院始建于春秋时对他的真实性应该思考论证不应盲目否定。
  综合春秋战国时佛教可能已传入我国,言香山自春秋战国时已建有寺院或精舍是有各方面条件和证据支持的。
  观音菩萨就是楚国三公主妙善并在香山得道
  证据有三
  一 文献记载,从宋以来关于观音菩萨得道版本不一记述烦杂但记述的内容人物,情节,结局都和现存香山寺北宋太师蔡京书丹的《大悲观音证道史话碑》记载的内容大致一样。都是讲三皇姑自幼好佛,抗婚出嫁,历经劫难,献手眼救父,最后终成正果,这样一个观音菩萨得道成佛的经过得到了历朝历代官,僧,民的认可。
  二 碑文地方志古籍记载,香山寺的碑刻记载观音菩萨在香山得道的有:宋《慈寿院主重海上人灵塔志》碑,宋《大悲观音证道史话碑》碑,宋《香山大悲成道转》碑,金《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明《重修香山禅林记》碑,明《钦赐香山禅院创建白衣观音九老阁记》碑,明《重修伽蓝殿记》碑,清《重修香山大悲观音大士塔碑记记》,清《重修香山大普门禅寺碑记》,清《重修香山寺碑记》等。地方志记载观音菩萨在香山得道的有:明天顺《大明统一名胜志》,明成化《河南通志》,明正德《汝州志》,明万历《汝州志》,,清道光《汝州志》,清乾隆《宝丰县志》,清嘉靖《宝丰县志》,清道光《宝丰县志》。书籍有宋祖锈的《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宋正觉《云岩大悲》,宋金盈之的《新编醉翁谈录》,元代元好问的《东梁略记,梁县香山寺记》元《古今图书集成》,元《增订广舆记》,明觉琏《妙善不招驸马成佛无疑》,兴源堂刊本《观音济渡本愿真经》,清曼佗罗室主人的《观音菩萨的故事》,清本《观音菩萨颂》等等。这些资料从时间看最早为宋,从作者身份看有皇帝钦赐,有公主,有宰相,有状元,有各级官员,有高僧。从级别看有国家的有省府县及佛教经书和民间文人的杂记剧本等。这些年代不一,作者不一,级别不一的资料都言“香山乃妙庄之女妙善得道圣地”或言“香山乃大悲观音菩萨证道之所”
  三,佛教内部的肯定与否定。佛教提起观音菩萨承认其是三皇姑妙善得到成佛。但对在香山得道怀疑认为应在普陀山。承认是妙庄王的女儿而不敢肯定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公主。究其原因我认为1,受汉代“白马驮经”的影响对于春秋战国时楚国有佛教不敢肯定。2,以《南海观音全传》等讲述观音菩萨书籍的作者把观音菩萨得道圣地从香山移到了浙江普陀山。3,香山不具备普陀山的天时地利人和,普陀山是名列四大名山的海天佛国而香山只是中原上的一座小山。可以说种种原因造成了人们只知普陀山而不晓香山。事实应该是:香山是观音菩萨得道圣地,普陀山则是菩萨显圣仙山。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1,春秋战国时已有佛教传入楚国,2,香山寺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3,楚国三公主妙善就是在香山得道后被人们奉为大悲观世音菩萨。
  三者之间互为印证互为联系互为支持。并且三者之间有以下三点巧合一,时间巧合,时间都在春秋战国时期。二,地点巧合,都在楚国境内。三,与佛教历史巧合,符合佛教最初盛行的小乘佛教一些特点1,以某些标志代表佛陀,早期佛教以佛足印,菩提树,莲花等代表佛陀,2,没有出土佛经和佛像,最早佛经应在公元前后传入我国,佛菩萨的造像则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的印度孔雀王朝时期才出现。3,《大悲观音证道史话碑》记载的修行方式和小乘佛教相似,独自一人在清境地修行。
  综述:根据以上的证据我推断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及三皇姑妙善成为观音菩萨的经过。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后佛教主要由商人外传其他国家,春秋末战国初佛教被印度商人带到了中国带到了当时的霸主国楚国,当时传来的的佛教还没有佛像只有代表佛陀的佛足印,菩提树,莲花,妙音鸟等。没有经书只有口述的佛教教义,佛教故事,佛教理论,佛教的修行方式等。在此我想说我们必须承认“缘”佛教更是讲“缘”。而身为楚国公主的妙善就是一个和佛教有缘的人,他接受了佛教并出家为尼。一位公主出家为尼这在当时的社会肯定是不被皇权所接受的,最终有了火烧白雀寺,妙善来到当时的香山山顶“葺宇修行”,以后庄王患毒妙善舍身救疾到最后妙善证果灵骨埋在了香山。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时只是商人带来了佛教所以佛教知识有限,当时人们应该还不知道妙善就是观音菩萨只是把她当做神来纪念朝拜。佛教必定是外来宗教在当时“百家争鸣”和本土宗教的排挤和连年的战争霸主地位的不断易主使她在当时只是昙花一现,没有留下过多地记载但民间的传说却代代相传。时间又到了东汉末年一胡僧来到香山,云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山。于是在香山仿照印度香山寺修建了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寺院,亦名香山寺。但在当时人们不敢把三皇姑妙善和观世音菩萨看作是一个人因为当时从印度来的的观音菩萨是男性而三皇姑妙善是女性。姚秦时期的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观音菩萨由男变女找到了证据,但人们还是不敢肯定三皇姑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似乎还缺少什么证据加以证明。时间到了唐朝,律宗道宣大师问天神知三皇姑就是观世音菩萨,并由道宣帝子义常追记道宣生前口授《香山大悲菩萨传》以文本形势记载下来,可能法缘还未成熟一直到了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此文本才传到香山。可以说这一年法缘成熟,民间传说给与证明,佛教经文给与支持,高僧口述给与证实,当朝宰相给与认同,关公在唐朝时被佛教接纳为伽蓝菩萨为三皇姑成为观音菩萨提供了佐证。这才正式由当朝宰相蔡京手书立碑流传后世。以上是我结合历史推测出来的三皇姑妙善成为观音菩萨经过。

 
 
 
前五篇文章

千手手眼观世音菩萨

前蜀高僧贯休禅师事略

浅述《沙弥律仪要略》之意义

浅谈佛教初传中国的佛事活动

圣凯法师:浅议中国佛教生态学的理念

 

后五篇文章

觉源禅师与本师借庵老和尚论传戒书

访洋禅师——瑞典禅僧明契的故事

从律学来探讨佛陀对僧伽医疗的重视

出离·禅修·禅悦

禅心永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