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什么是唯识无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什么是唯识无境?
  指万法唯识所现,识外无真实之境。唯识,梵语vijn~apti-ma^trata^ ,音译作毗若底摩呾喇多;无境,梵语an-artha,又作无外境。意谓唯有识而无外在之对象,系唯识学派之根本学说。Vijn~apti 为由vi-jn~a^(知)之‘催起相’语基 vijn~apaya 衍生之语,系唯识学派之术语,指识之显现。唯识二十论记以‘唯’即是否定外境,故‘唯识’一语意谓无境。盖识之显现乃阿赖耶识由无始以来分别薰习所致,由此显现所取之外境与能取之我,故大乘庄严经论求法品述及唯心者有二种显现,即所取与能取之显现。又摄大乘论本所知相分说依他起相为十一识,然皆不过是阿赖耶识所显现,并无实在之外境与认识外境之主观。是故,三界诸法皆唯识,离识并无实在之外境。即世界一切现象皆为内心所变现,心外无独立之客观存在。成唯识论卷一载,外境随缘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即指诸法随人之情识设置而非实有,所缘之境,唯识所现,诸法皆不离心。
  自唯识现观之次第而言,首于暖、顶之位了知唯有识而无外境;其次,于世第一法位亦了断识之判别作用,于见道通达无所判别会得之法界。又由摄大乘论本卷中论述四种理由,可了解一切识为无境之理:(一)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所见有种种差别故。(二)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于过去、未来、梦、影像有所得故。(三)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若有境,于其中能缘义,识无颠倒,不由用功即得真实智故。(四)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此三种即:(1)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境显现。(2)得奢摩他、修法观者,唯作意诸境显现。(3)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前时,一切诸境皆不显现。
  此外,唯识学派归纳‘有外境论’为三种,而加以批判,据玄奘译之观所缘缘论载,第一宗说诸极微为境;对此,极微为实体,故为生识之因,然识无极微之形相,故极微非境。第二宗说诸极微之和合为境;对此,识上虽有极微和合之形相,然和合者并无实体,不能成为识之生因,因此和合为境不成立。第三宗说诸极微之和集为实体且有粗(粗)大相,可成为识之境;对此,若和集有实体,则一一析除其构成部分,应现同一相状,但如瓶则非然,故和集非实体。以上批判三宗,否定有外境论,而确立唯识无境之理。[摄大乘论、成唯识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颂、印度哲学研究卷六(宇井伯寿)、中边分别论释疏译注(山口益)]

 
 
 
前五篇文章

石头和尚希迁 传续南禅文化

石头希迁禅学思想论略

识才爱才 大人榜样——缅怀真禅长老的福德慧德

清远法师在河北泊莲寺祈福中华、祝福奥运水陆法会圆满上堂

求那跋陀罗对中国禅宗的贡献

 

后五篇文章

什么是禅坐

十世班禅大师印象记

十方禅林佛学研究部师生座谈会记实

诗意与禅心的追寻——读《中国书画·西禅书院作品集》

诗心悠悠、禅机缈缈——中国古典诗词之佛学内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