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奘和中观、瑜伽学派 秦凤岗 有些学者认为,玄奘法师的工作,是把印度大乘佛教中的瑜伽学派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了中国,缺乏创造性。这种说法,是不公正的。在我们看来,玄奘融会贯通大、小乘佛教以及大乘中的中观、瑜伽学派,就是一大创造,这一创造,无论在印度佛教史上还是在中国佛教史上,都是空前的。他从而把两国的佛教分别推人了二个鼎盛时期。这篇短文,主要就玄奘与中观、瑜伽学派的关系,谈谈对这一问题之看法。 一 印度大乘佛教分为两大学派,其一叫空宗,也叫中观学派;另一是有宗,亦称瑜伽学派。 空宗的创始人是龙树及其弟子提婆。他们的生存年代不可确考,大约在公元2~3世纪。该宗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痛苦在于人们对世间的万事万物没有真正的了解。要了解,就得学会用“空观”来观察万事万物。“空”,就是“无”,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对象,是空宗所说的人们所固执著的主观客观等顽固不化的观念。如果没有对这些观念的执著,就叫作“空”。用空观来观察宇宙万有,便会发现大至山河大地,小至砂粒尘粒,一切事物本无实体,用佛教术语讲就是无“自性”。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释迦牟尼提出的缘起论是全面的,不是单纯说无或有,而是有与无的统一。因而主张人们在心中脱离对“空”、“有”中任何一面的执著,从而综合二边,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乎“中道”,所以叫中观学派。空宗把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看成是相互支持、相互作用而存在的,因而含有辩证法之成分。空宗的根本经典是《大般若经》。此外,《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百论》也是该宗的基本理论著作。 有宗的创始人是无著、世亲兄弟俩,大约生活在4、5世纪之间。该宗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他们觉得要是把万事万物都说是“空”的,那么,必然会导致这样一个结论:真如、涅槃、四谛、五蕴、十二因缘也是空的。也就是说,会否定佛教本身。他们虽然和空宗一样,认为宇审万有,森罗万象,林林总总,事事物物,都是虚妄不实的。但又认为它们都是由众生的心识(精神意识)所变现的假影,都不能离开心识而存在活动。离开心识,一切都没有了。也就是说,万事万物虽然不实,但心识却是存在的,是有的。该宗因而被称为“有宗”。他们进而认为,心识有八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是“阿赖耶识”,它包藏着形成一切现象的种子。其中的“共相种子”形成了山河大地,“不共相种子”形成了人的感觉器官。每个人的心识都创造了他自己的山河大地,人类对山河大地所以有共同的感觉,是由于每个人的“阿赖耶识”中都含有“共相种子”。这种学说,叫“唯识学”。之所以在识字上面,加上一个唯字,表示除了识以外是没有别的任何东西的。他们和空宗一样,要求人们悟人“中道”。 有宗的主要经典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论书有《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本》、《显扬主教论》、《大乘庄严经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辩中边论》、《大乘五蕴论》、《大乘达磨俱舍论本颂》、《摄大乘论辩》、《佛性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其中的《瑜伽师地论》,也叫《十七地论》,是有宗的根本论书。据说是由弥勒口说、无著笔述的。但弥勒是菩萨,居住在兜率天,未来会出世成佛,所以叫“未来佛”,他怎么会对无著口说《瑜伽师地论》呢!看来,此论是无著的著作。 空宗和有宗,在印度一向是针锋相对的,两宗传人中国后,由于意见相左,争吵不休。这种状况,使许多僧侣觉得无所适从,同时也引起统治阶级对佛教的不满。到了唐代,随着国家的统一,统治阶级向佛教界提出了统一教义的要求。 但统一教义谈何容易。由于大乘佛教的典籍只有很少一部分传人中国,教徒对教义了解得还肤浅,空宗的《大般若经》,译成汉文的不过一鳞半爪。有宗的《瑜伽师地论》,译文只有真谛的五卷、昙天谦之十卷,而后来玄奘的新译本多达一百卷。由于翻译者“或善胡言而不了汉旨,或明汉文而不晓胡意”他们的译文或诘屈聱牙,或义理晦涩,甚至有许多讹谬。这种状疣,严重影响了弘法大业。 青年僧人玄奘,本来是有宗信徒。他因“偏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现有异,真知适从”,决定“不惜身命”,西行求法。他想求取的经典,是《瑜伽师地论》。他当时可能并不知道,历史已经将融会贯通大小乘、空有二宗的使命,重新翻译佛教典籍的重任,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二 贞观元年(627年)秋八月,玄奘抱着“求如来之秘藏,寻释迦之遗旨”的夙愿,西离长安,往游西域。途中历尽艰难,备尝困苦,可谓九死一生。唐太宗对他的不畏险阻的坚强意志有过形象的描写:“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飞,空外迷灭。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跃”。 贞观五年(631年),玄奘终于抵达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附近的那烂陀寺。该寺从公元5世纪到12世纪毁坏时为止,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学和研究中心。据玄奘记载,寺内有“僧徒数.千,并俊才高学也。德重当时,声驰异域者,数百矣。”有宗的权威学者戒贤(梵名尸罗跋陀罗)是该寺主持,当时已106岁,玄奘拜见戒贤后,说:“从支那国来,欲依师学《瑜伽论》。”。戒贤非常高兴,宣称自己是为了等待玄奘才活这么久的。他不顾自己年迈体衰,为玄奘讲授《瑜伽师地论》,历时15个月才讲毕。 印度婆罗门教与佛教之间、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之间、大乘佛教空有两宗之间,积怨都很深。它们相互攻击,喧呶不已。玄奘不受有宗局限,对空宗乃至小乘的经籍,也都一一探索。他遍参高僧,广求佛法,瞻仰圣迹,精究梵文,终于尽窥中观、瑜伽学派的底蕴。 玄奘发现空有二宗之间并没有隔一座万丈深渊,而是相即相贯的。因为中观谈空,瑜伽说有,都不是片面地谈空说有。瑜伽不是不讲空,而是强调法(事物)空识有。它们都主张非有非空的中道观,反对执著空、有中的任何一边。玄奘为了沟通二宗,使之殊途同归,在空宗高僧师子光要和他辩论二宗之是非时,他用梵文写了《会宗论》(已佚)作为答复。玄奘在此文中提出了“和合二宗”之主张,这是他融会贯通二宗自成一家之言事业之起点。 当时,正是戒日王统一北印度,定都于曲女城(今恒河北岸的卡脑季)之际。他读了玄奘的另一梵文著作《破恶见论》后,决定在曲女城举办称作“无遮大会”的学术论辩大会,并请玄奘为论主。玄奘高踞狮座,陈义立宗,18日内无人敢与之对扬。由于缺乏记载,我们无法知道玄奘讲论的全部内容。但从会后大乘学者尊他为“摩诃耶那提婆”(大乘天)、小乘尊他是“木义提婆”(解脱天)看,他沟通了两乘佛教,使它们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 玄奘之所以赢得成功,不只是由于他继承了印度佛教哲学思想,而且在于创造性的发展和光大了印度佛教哲学思想。他从而成为印度佛学发展到最高峰时期的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受到印度佛教各派别的崇敬。 玄奘西行百年之后,日本僧人金刚三昧游历印度期间,发现许多佛寺绘有玄奘的麻鞋、匙、筋,每逢斋日对其膜拜。尼赫鲁总理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给玄奘以极高评价。直到今天,印度的小学课本依然记述有玄奘的事迹,将他说成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位“圣人”。 玄奘之后,印度佛教因人才寥落,日趋衰落。再加上婆罗门教复兴及伊斯兰教人侵等原因,到12世纪,佛教便在印度本土绝迹了。本世纪虽重新出现了信徒,但人数很少。1984年比丘不足50人,而且大多数是有家庭的。信徒约有200万人,但无具有德望的法师来领导他们。 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从印度载誉回到祖国。带回大小乘经、律、论共520荚,总计657部。为了观瞻玄奘的仪容,长安城里万人空巷,人们争相焚香散花,顶礼膜拜。 玄奘回国后,在唐政府的支持下,献身于翻译佛经的事业。他融会贯通二乘二宗的立场,表现在译经时对待各学派经典的态度中。 贞观二十年(645年)五月,玄奘开始翻译有宗要籍《瑜伽师地论》。此书梵本长四万颂(颂,是佛经中的韵文,每句三至七字,为便于记忆,凡满四句,叫一颂)。两年后译毕。他翻译的有宗经典,还有《显扬圣教论颂》、《大乘五蕴论》、《摄大乘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摄大乘论释》、《辩中边论》等。 玄奘的翻译工作,并不限于有宗系统,他同样十分重视空宗要籍。空宗的根本经典,是前面提到过的《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婆罗蜜多经》,后世也称为“空经”。由空宗重要经典汇编而成,卷帙浩大,梵本长达20万颂。玄奘本来住在长安西明寺,为了翻译《大般若》,他嫌“京城人众,竟来礼谒”,影响工作,经唐高宗批准,于显庆四年(659年)十月迁居坊州玉华寺。助手们提议译成删节本,他主张一字不删。他下笔极慎审,“文有疑错,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复,方乃著文”。四年后,终于译毕这部巨著。译本共600卷,是汉译佛经中篇幅最大者。玄奘因积劳成疾,觉得死期已近,叮咛门徒们;“吾来玉华本缘《般若》,今经事既终,吾生涯亦尽,若无常后汝等遣吾宜从省俭,可以籧陕裹送,仍择山涧僻处安置。”三个月后,也就是麟德元年(664年)三月,玄奘与世长辞。由此可见,汉译《大般若经》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此前,他还翻译了《广百论》等空宗典籍。 鸠摩罗什,是玄奘之前的大翻译家。他翻译了空宗许多典籍,被公认是空宗一派的高僧。梁启超指出:“会通般若(即空法)瑜伽,实奘师毕生大愿。观其归后所译经论,知其尽力于般若不下罗什也。”因此,玄奘之学绝不局限于有宗。 玄奘还将小乘佛教一切有部的要籍,几乎都译为汉文。可见他的学识,也不限于大乘。 鸠摩罗什、真谛、不空都是著名的翻译家。他们和玄奘,被并列为中国译经史上的“四大家”。可是他们的成绩,远不能同玄奘相比。他们三人连同竺法护、义净,一共翻译了1200多卷。玄奘则为75部,1335卷,1300多万字。就质量而言,玄奘的也是空前的佳作。近人欧阳竟无评价道:“一语之要,坚如磐石;一义之出,灿若星辰。”(o印度学者柏乐天说:“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业绩,将永远被全世界的人们铭记着。我感觉很荣幸的,是这位伟大的翻译家曾经践履过我自己的乡土。这位伟大的中国人值得咱们歌颂,值得表扬。他的翻译,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印两国是兄弟之邦,假如不嫌冒昧的话,我很想说它是中、印两民族的共同遗产。” 玄奘由于融会贯通二乘二宗,赢得了僧俗各界的崇敬。他将中国的佛教推进鼎盛时期,成为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佛教学者。玄奘之后,佛教在中国虽然也很流行,但失去了强劲的势头。 四 法相宗,也叫唯识宗,是玄奘从印度回到长安后,和他的大弟子窥基创立的中国佛教中的一个宗派。“法”,指事物;“相”,为事物之相状。该宗认为,法相是由心识所变的假相,故名。由于玄奘和窥基曾居住在长安大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 法相宗认为,宇宙万有,森罗万象,大至山河大地,小至沙粒尘粒,都是空和有的对立面之统一体。这种认识,来自空宗。该宗又。认为,排列在我们面前的万物,不管是真是假,当我们的心识没有去分别它,马上等于乌有。例如我们清醒时,能分别事物的形相;睡眠时,不但山河大地平沉,连自身也归于幻灭了。这类主张,源于有宗。 法相宗的代表作是《成唯识论》。是玄奘将印度十家注释的《三十唯识论》,经过选择而糅译成书的。因此,它代表的是玄奘本人的思想。与其说是译文,不如说是创作。这部巨著和《瑜伽师地论》,是法相宗的两部要籍。在《成唯识论》中,玄奘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见解。 玄奘虽然认为万事万物是由人的心识变出来的。但他和一般唯心主义者不同,并不轻视物质,而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深入研究物质。他认为,将物质不断地分解下去,到了无法分解时,就会得到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极微。他进而认为,它们虽然细微至极,但是依然有空间、有体积。这种认识,与近代物理学有相合之处,含有唯物主义因素,有导致产生唯物主义思想的可能性。 前面说过,空宗的学说中,含有辩证法之成分。玄奘是融会贯通了空、有两宗的佛学大师,因此,他的方法论有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的辩证思维方法之因素。例如,在涉及“空”和“有”这组矛盾时,他不偏执于空,也不偏执于有,而认为万事万物统一于非空非有之中。之所以能够统一,是由于空和有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空中含有有,有中含有空之缘故。 有些学者认为:“玄奘的唯识学说,包括他对唯识学的贡献,都是唯心主义的。玄奘的唯心主义未起任何好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唯识论,哪怕是他的新贡献,一律应予以批判。”这种观点显然不妥。我们不能因为玄奘的学说属于唯心主义而不承认他在哲学上的贡献。马克思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否定唯心主义。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主义比起愚蠢的唯物主义来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玄奘的哲学,正是聪明的唯心主义。 佛教在世界各大宗教中,被称为“哲学的宗教”,中国人所接受的佛教,实则哲学多于宗教。梁启超说:“佛教实不能与寻常宗教同视也,中国唯不蔽于迷信也,故所受者,多在其哲学之方面,而不在其宗教之方面。而佛教之哲学。又最足与中国原有之哲学,相辅相佐者也。中国之哲学,多属于人事上、国家上,而于天地万物原理之学,究穷之者盖少焉。英儒斯宾塞尝分哲学为可思议、不可思议之二科,若中国先奉之哲学,则毗于其可思议者,而乏于不可思议者也,自佛学入震旦,与之相备,然后中国哲学乃放异彩”。因此,我们应当珍惜玄奘等高僧大德留下的哲学遗产,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 五 玄奘在世时,他的名声如日中天,法相宗显赫一时。玄奘圆寂后,他的大弟子窥基在慈恩寺著书讲学,弘扬玄奘的学说,完成了法相宗的理论体系,被世人称为“慈恩大师”。窥基传于慧沼,慧沼传于智周,智周传于如理,他们是法相宗的正系。法相宗在如理之后就消失了,前后只流行了几十年。就连玄奘也几乎被人们忘记了。《旧唐书》的作者,只在《方技传》中为他写了一百字的小传。《新唐书》更对不起玄奘大师,没有为他立传。在我国民间,妇孺皆知神魔小说中的唐三藏,却不知道历史上的玄奘是怎样一个人。 法相宗之所以一度得到唐朝统治集团的青睐,是由于他们想借用玄奘的巨大声望,用法相宗统一中国佛教教义。法相宗后来遭到冷落,在于有宗这一经院哲学,是与印度封建社会之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并能够较好地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玄奘将其与空宗融会贯通而创立的法相宗,在中国却是无本之木,不能较好地为当时的经济基础服务。所以法相宗虽能盛极一时,却不能长久得到统治集团的支持,也得不到黎民百姓的长久的信仰。从国外传人的教派,要想在中国流行,就得中国化,作到与中国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流行时间的长短,是与它们中国化的程度成正比的。法相宗没有作到中国化,所以落了个昙花一现的结局。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就此指出:“释迦之教,无父无君,与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不相冲突。输入之后,若久不变异则决难保持。是以佛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长久之影响者,皆经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其忠实输入不改本来面目者,若玄奘唯识之学,虽震荡一时之人心,而卒归于消沉歇绝,……其故匪他,以性质与环境相互方圆凿枘,势不得不然也。” 那么,是不是从此以后,法相宗在世上毫无影响呢?并非如此。 唐代佛教分为八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禅宗。它源于北魏时来华的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盛于唐代。到了现代,我国汉族地区的佛寺,除了少数律寺、讲寺以外,几乎都属于禅宗。禅宗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大的影响,是由于它是中国化了的佛教。法相宗和禅宗,并无本质区别。哲学家田光烈指出:“达摩来华,即以四卷《椤伽》印心,《楞伽》以五法三自性谈法相,八识二无我谈唯识。《楞伽》固法相唯识学所宗六经之一也。是以瑜伽禅宗本无异趣。”有些僧人,同时信仰法相宗和禅宗。例如,道昭是日本法相宗的创始人,亦是日本禅宗之开山祖师。法相宗没有完成的使佛教中国化的使命,由禅宗完成了。 法相宗虽然一蹶不振,但其典籍仍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珍视,例如,明清之际的伟大思想家王夫之,清末为变法而献身的谭嗣同,都研究过法相宗,到了近代,欧阳竟无居士(1871~1943年)主持金陵刻经处编校工作期间,校刻了《瑜伽师地论》,并向听众宣讲这部经典。梁启超对他的工作以很高的评价。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法相宗后来在中国虽然差不多成了绝学,但在日本、朝鲜却产生了很大影响。日僧道昭于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年),随遣唐使来华,抵达长安,拜玄奘为师学习法相宗。七年后,他带着玄奘翻译的经论回到东瀛,法相宗从此成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又有日僧智通、智回拜玄奘、窥基为师,返国后努力传播法相宗。此后,新罗(朝鲜)僧人智风、智鸾、智雄以及日僧玄瞄先后拜智周为师,学成之后都去日本弘扬宗义。法相宗从此在日本扎下了根,至今流行。据1955年统计,有寺院85所,并办有学院1所,信徒达12万人。玄奘的弟子太贤、顺琼、元晓等是新罗人,他们归国后成为朝鲜法相宗的奠基者。 (作者单位:铜川基建技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