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摄大乘论》看唯识缘起的特质 □ 袁 政 《理论纵横》 2007年第09期 摘要:无著在早期也是最重要著作之一的《摄大乘论》中,清晰地勾勒出唯识宗关于缘起的独特看法,比如建立作为缘起总根据的阿赖耶识,将因缘固定在种子上,以及成立隐、显二重缘起等,历史影响深远。 关键词;摄大乘论;阿赖耶识;缘起;自相;唯识 原始佛典《阿含经》记载。当外人问及说法内容时,佛陀大多回答:“我说因说缘。”缘起论是大小乘显密各宗的理论基石,理所当然地成了佛教与其他思想的不共之见。唯识宗根据《解深密经》等大乘经典,提出阿赖耶识缘起思想,将佛教缘起论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试从唯识宗祖师无著的《摄大乘论》出发,简要抉择唯识缘起的特质。 一 缘起,指世间一切事物的生起、存在与消亡,都是在原因与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在原始佛教时期,缘起主要指“十二缘起”,它以无明为首,开发了人生流转与还灭的整个过程,是释迦在菩提树下证悟的主要内容。缘起思想否定了婆罗门教等学派所宣说的常、一、自在的“我”的存在,这好懂,但佛陀同时又接受了轮回的说法,就让人费解了。十二缘起说指出了烦恼和业是轮同的原因,被称为“业感缘起”。它虽然能通过业力来结实因果相续的道理,但这些业力是如何保存不失直到后世感果。并且丝毫不乱呢?在无我的前提下如理安立业报轮回,是摆在早期佛教徒面前很现实的一件事。 压力之下,小乘各部派提出不少应对措施,像大众部的根本识、化地部的穷生死蕴。说一切有部的同随得等等,大大发展了业感缘起说,也启发了后来的唯识学者。但这些新说法或多或少有着某些理论缺陷。犊子部等甚至干脆承认实有不可说的补特伽罗存在,以致和婆罗门教的我论混淆,威胁到佛教存在的必要性。 大乘佛教兴起后,以龙树为代表的中观派重破轻立,在缘起论上基本遵从旧有模式,只是特别指出了缘起无自性的道理。无我与轮回的矛盾一直悬而未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后来兴起的瑜伽行派(即唯识宗)学者们提出了阿赖耶识的概念。这种对缘起进行全新诠释的模式,在无著的代表作品《摄大乘论》中得到完整体现。 二 该论是无著对《阿毗达摩大乘经·摄大乘最》的解释。也是唯识宗的一份纲领性文件,从十个方面阐述了他们对境、行、果等重要问题的总体。对于缘起,唯识宗认为,每一个众生都有八种识,其中第八阿赖耶识是轮回的主体,众生的业力以种子的形式保存在其中,日后遇到合适条件时便会感果现行。此识是时时生灭变化的,不同于外道的“神我”。唯识学最特别的主张是将缘起纳入识的框架,一切都是识变。阿赖耶识就成为一切现行法即情器世界生起的总根据,被称作“根本识”、“所知依”。这是唯识缘起思想最重要的特质。 《摄大乘论》从教证和理证两方面来成立阿赖耶识。无著认为,《阿毗达摩大乘经》“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椠证得。”一颂,其中的“界”,就是种子。经中的另一颂明确指出阿赖耶识是摄藏诸法一切种子的识。此外。它还意味着“执藏”——被执着为真实的自我。《解深密经》中称之为“阿陀那识”,承担了执受一切有色根、轮回转世主体的作用。无著说: 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又於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 由于能积集滋长色声诸法,阿赖耶识被称为“心”,和被称为“意”的第七识,“识”的前六识一起,组成有情的基本心识结构。 第七识是染污意,属于非善非恶的无记性,因恒与萨迦耶见、我慢、我爱、无明这四烦恼相应,执着本识为自我,障碍圣道生起,故称为“覆”。前六识所起的善心等,统统受它的势力影响,不能成清净的无漏。本论在阿赖耶识成立的理证方面,以“若远离如是安立阿赖耶识,杂染清净皆不得成”为由,多方论证,非常详细;并以六条证据证明有第七末那识。 无著认为,阿赖耶识太深奥、细微了,而小乘不需要证一切种智就能解脱,所以佛陀没有对后者开示它。尽管如此,在声闻乘中还是以不同方式密意地提到过它,比如《增一阿含经》、《如来出现四德经》中有相关文字;另外,部派佛教建立的一些轮回主体,如大众部的“根本识”、化地部的“穷生死蕴”等,密意即是此识。 种子或者说“熏习”,指与现行法同时生灭,有能生彼法的功能性,是诸法生起的主要原因。种子和阿赖耶识是非一非异的关系:非完全相同,也并非另有一实物放在识中_。论中还提到种子有多种差别,兹不细论。 三 阿赖耶识虽然是缘起的直接因,但它是有为法,且和现行杂染诸法是同时相互为因的关系。可见它并非是以一生多的本体,和外道的梵、自性、大我不同。阿赖耶识和杂染诸法的关系,显示了唯识缘起的第二个特质,即缘起的“依因缘起”被固定成“依种子起”。四缘中最重要的因缘,必须也唯有种子才能担当。而不管在小乘各部,还是在大乘中观派那里,因缘通常只是指某法生起时韵主要原因,并不限于具体的某物。 既然唯识宗将缘起表述为依种子起。那它怎样看待原先的业感缘起呢?《摄论》的回答体现了唯识缘起的第三个特质,即双重缘起说。无著认为,缘起可以分为两重: 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 无始以来,杂染品类诸法熏习了许多种子藏在本识中,它们依缘显现出不同现行表相,毫不混乱,这是第一重赖耶缘起,又称“分别自性缘起”;业感缘起是第二重,由于众生对各趣事物有爱、非爱等不同觉受,作种种业,轮回不已,这叫“分别爱非爱缘起”。 这两重缘起一隐一显。对于它们,凡夫、外道往往一重都看不到,导致种种错误,如有人或分别自性、或分别宿作等为因,或分别我为作者、为受者等;声闻乘人只能看到显性的缘起,即业感缘起;只有大乘行者才能见到隐性的缘起。在显性缘起中,各支的关系其实是增上缘;只有在甚深阿赖耶识缘起中,藏识和转识才是因缘关系。由此可以推论,小乘各部尤其是有部虽然对因缘理论有很大贡献,但并没有真正通达因缘。 四 对缘起法有无等,唯识宗是依靠三相(三性)理论来抉择的,并得出全新观点,这是唯识缘起的第四个特质。无著认为缘起诸法是有自相的,性空只是部分空,这既不同于小乘的“我空法有”,又不同于中观宗的“一切皆空”。 《摄论》从唯识的角度阐释依他、遍计、圆成这三种所知相: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 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 此中何者圆成实相?谓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 此论是以《解深密经》、《瑜珈师地论》为代表的古典三性说,通往唯识三性说的关键。作为三性枢纽的依他起相,在早期经典中只说它是“缘起”。到这里,缘起的内容才被清晰描述为虚妄分别所摄诸识,并随后列出依本识而起的十一种识作为说明。 其次,“遍计所执相”一词,梵文是parikalpita-svab-ha-va,意思是纯粹的或完全(遍pari)的被分别(kaIpjta)的性质(svabha-va)的东西,并无“所执”这层含义。在早期经典中,遍计性只表示“言说”意,是中性的。《摄论》则将这种遍计性理解为识所“执着的妄相”,当属于贬义。再次,圆成实相,过去只称“一切法平等真如”,此处则具体定位为虚妄分别依他起上显现的外境永远非有性(“无义”)。 阿赖耶识缘起别名“分别自性缘起”。在解释缘起(即依他起性)时,无著云“从自熏习种子所生”,提到遍计所执时方说“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得”。可见在三相中,遍计所执相是名言分别,非自相成就的,是要空的:但它假立的基础——依他起相是有自相,非名言安立的,是胜义有;圆成实相是圣智所缘清净境界,是遍计空所显,空性不空。遍计应断、依他应知、圆成应证。这些在《解深密经》等处都有教证。 据此,唯识宗认为般若经说的“一切皆空”是密意,空的只是遍计,依他、圆成要保留,所破若超过这个界限就是恶取空,未达到就是破的不够。他们不但这么说,也用它去注释中观宗的《中论》等典籍,引起中观学人的激烈反对,终于爆发空有之净。中观宗不承认存在胜义有的法。其中自续派持诸法世俗有自相,胜义毕竟空的观点,故清辨认为世俗谛上应该三相皆有,胜义谛上三相皆空。而月称等中观应成派的人,主张一切法世俗、胜义皆无自相,诸法是且只能是名言有,三相说是不了义之说。这些是后来的事情,但诤论的导火索无疑早在《摄大乘论》等经典中就已埋下。 五 在识境关系上,唯识宗是以识的地位为优先的。这是唯识缘起的另一特质。唯识学将世间出世间万法都收摄到识上,唯有内识,无有外境。《摄论》云:“诸识皆唯有识,都无义故”。这是彻底的唯心的说法。当然,唯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比如后来有“三能变”思想,而本论只提到阿赖耶识能变;后来对每识又有二分、三分、四分等各种划分,本论虽也提到见识、相识,但不全是一回事。 中观宗中,清辨的随经部自续派和月称的应成派都认为:诸法是缘起性空的,识境相互观待而立,要说有,两者都应该有,要说空,不但境要空,识也不能留。哪里有无境而有识的道理呢!识境关系遂成为空有之诤的另一个焦点。 唯识说依他起识虽然虚妄,然是实有,举了很多比方。在空宗学者的著作如清辨《般若灯论》、月称《人中论》、寂天《入菩萨行论》、寂护《中观庄严论》等书中,都专门破斥。例如唯识成立阿赖耶识的重要理由的是安置业力的需要。月称在《人中论》中就说: 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有业虽灭经久时,当知犹能生自果。 意思是,业的生灭是无自性的,灭并不是灭后一无所有了,因此不需要找一个来安排业力的东西。同样,黑业生苦果,白业生乐果,也能成立。月称也连带着反对清辨——后者把第六识看成轮回我。平心而论,中观的说法很有道理,却并不见得能解决世人在世俗层面上的疑问。唯识宗开始还有月官等很多大家与中观宗对抗,后来随着自宗的衰落,就只能看别人的驳斥了。 另外,虽同许世俗有外境,但清辨认为外境是世俗自相有,月称只肯承认它是唯名言有。和他们不同,中观宗中以寂护、莲花戒等为代表的随瑜伽行自续派,善巧地融空、有于一炉,认为世俗谛中唯识无境,胜义谛则心境俱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