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云林县寺庙观音造形之探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云林县寺庙观音造形之探讨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2000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1年

  【文章标题】云林县寺庙观音造形之探讨

  【文章作者】赖淑美

  【指导教师】陈清香

  【文章页数】165页

  --------------------------------------------------------------------------------

  【中文关键词】观音|云林县

  【中文摘要】本论文以云林县寺庙为空间,清朝时期迄今为时间,除简略回溯观音信仰的沿革外,最重要的课题是观音供像造形的探讨,云林县是地域性风格很强烈的县份,其观音供像亦表露无遗,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参以文献资料为左证来展现观音造形的源流﹑分类﹑影响因素及特有特色。

  第一章 绪论:依研究动机和目的﹑研究范围和限制﹑研究程序和方法﹑前人研究的成果﹑来加以做开场说明。

  第二章 云林县观音寺庙的分布:是根据民国八十四年云林县政府出版的云林县寺庙文化专辑登记的寺庙分布为准,登记中共有572家寺庙,而供奉有观音像的有186家,列入此论文样本调查的有111家。

  第一节以地域来作区分:1.斗六2.古坑3.北港4.西螺5.二仑6.仑背7.刺桐8.林内9.土库10.虎尾11.大埤12.斗南13.元长14.四湖15.口湖16.水林17.褒忠18.东势19.麦寮20.台西

  第二节以宗教类别区分:一﹑佛教二﹑斋教三﹑道教四﹑一贯道教五﹑民间宗教

  第三章 云林县观音信仰的沿革:云林县境内较多的文献记载及最早以观音为主的寺庙是从清朝开始,所以此章以清朝为开始期,继之以日治时期﹑光复后时期。

  第一节清朝时期:一﹑宗教政策方面二﹑时代背景方面三﹑信仰仪式方面 四﹑数量方面

  第二节日治时期:一﹑放任时期二﹑同化.内地延长时期三﹑皇民化时期

  第三节光复后时期:一﹑中华民国宪法保障的自由时期二﹑勘乱临时条款的戒严时期三﹑解严后的自由时期

  第四章 云林县观音造形的源流:在全面性的田野调查之后归纳出本章的造形源流,而造形源流正好符合云林县历史的源流,因移民的主要源流为闽粤地区故第一节详述闽粤区具代表性庙宇的观音造地形,另外,云林县于日治时期受到日本佛教的影响,有一部份的观音造形源流即是源于东瀛,故于第二节中简述日本佛教美术史,并加以比对云林境内源于日本的观音造形。

  第一节源于闽粤: 一﹑泉州二﹑福州三﹑漳州四﹑广州

  第二节源于东瀛:内容简述东瀛本国的佛教美术历程,而后和云林境内的观音做比对与探讨

  第五章 云林县观音造形的分类:关于观音造形的分类有诸多方式,依其依据的经典及宗教含义来分类为三大系统,即显教观音﹑密教观音﹑民俗观音,其内文中除依据的经典﹑宗教含义外,亦有图像艺术及举实例说明。

  第一节显教观音: 一﹑净土系统的观音像二﹑华严系统的观音像三﹑法华系统的观音像:(一).送子观音(二)施无畏观音(三)八难观音(四)三十三身应化观音

  第二节密教观音: 一﹑不空绢索观音二﹑千手观音三﹑多面观音四﹑多臂多持物观音

  第三节民俗观音: 一﹑莺鸟为伴的观音二﹑善才.龙女为伴的观音三﹑文殊.普贤为伴的观音四﹑树身观音五﹑观音妈联

  第六章 影响云林县观音造形的因素:主要探讨当代的影响因素,除了大时代的外在环境外,小区域的内在环境是相当关键的因素,另外,为观音造形操刀的传统匠师更是灵魂人物。

  第一节外在环境的影响: 一﹑大陆风格的影响二﹑台湾其它县的影响三﹑经济起飞的影响四﹑科技进步的影响

  第二节内在环境的影响: 一﹑庙内本身内部的影响二﹑县内外围大庙的影响三﹑信众心理的影响

  第三节传统匠师的影响: 一﹑传统匠师的养成方式二﹑雕刻观音神像的过程三﹑云林县境内传统木雕神像匠师的调查

  第七章 云林县寺庙观音供像造形的特色:企图凸显云林县与其它县市不同之处,主要以实际田野调查的统计表格为主轴来加以归纳性的说明,这足以忠实与客观地结论出其造形特色。

  第八章 结论:综合以上各章节的重点,并归纳出所探讨后的结果,即包含寺庙的分布﹑信仰沿革﹑造形源流﹑造形分类﹑影响造形因素及特有的特色。

  --------------------------------------------------------------------------------

  【论文目次】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和目的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限制

  第三节 研究程序和方法

  第四节 前人研究的成果

  第二章 云林县观音寺庙的分布14

  第一节 以地域作区分

  第二节 以宗教类别区分

  第三章 云林县观音信仰的沿革43

  第一节 清朝时期

  第二节 日治时期

  第三节 光复后时期

  第四章 云林县观音造形的源流58

  第一节 源于闽粤

  第二节 源于东瀛

  第五章 云林县观音造形的分类80

  第一节 显教观音

  第二节 密教观音

  第三节 民俗观音

  第六章 影响云林县观音造形的因素111

  第一节 外在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内在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传统匠师的影响

  第七章 云林县寺庙观音供像造形的特色134

  第八章 结论151

  参考文献156-165

  *表 格

  *附 图

  *问 卷

  --------------------------------------------------------------------------------

  【参考文献】

  著作:

  井上一稔《如意轮观音像.马头观音像》,(日本,至文堂,1992)

  王见川《台湾的斋教与鸾堂》,(台北市,南天书局,1996)

  王宜娥《道教与艺术》,(台北市,文津出版社出版,1997年5月1刷)

  尹建中编《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专刊第十种民间技艺人材生命史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人类学系,1988年8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中日佛教研究》,(新华书店经销,中国社会佛学出版社出版, 1989年4月第一版)

  仇德哉《台湾庙神传》,(斗六市,信通再版社,1981)

  伊.凡. 亚布洛柯夫着 王孝云.王学富译《宗教社会学》,(台北市,水年图书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东京:刀江书院,1965)

  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台北:蕃语研究会,1938)

  江灿腾《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采集组主编《云林县乡土史料耆老口述历史丛书(十八) ,(南投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8年11初版)

  李玉昆《我国的观世音信仰与龙门石窟的观世音造像》《龙门石窟一千五百周年国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李玉 《中国佛教美术论文索引》,(新竹市,觉风基金会出版,1997)

  李亦园《宗教与神话论集》,(台北,立绪文化出版,1998年初版)

  李亦园《信仰与文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出版,1978年8月一版一印)

  李仲元《纹饰典故》,(辽宁省,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7月第1版)

  李圣华着《观世音菩萨之研究》王秋桂编《中国民间传说论集》,(台北,联经出版社出版,1989年9月3刷)

  邢莉《观音信仰》,(台北市,汉扬出版社,扬智文化总经销,1995年初版)

  邢福泉《台湾的佛教与佛寺》,(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5月)

  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下册》,(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出版,1997年10月初版)

  宋光宇《宗教与社会》,(台北市,东大图书发行,三民书局总经销,1995年初版)

  杜德桥(Glen Dudbridge)着《妙善传说─观音菩萨缘起考》,(台北市,巨流图书公司,1990年3月)

  何和明《装饰光背中火焰图纹之研究》,(台北市,文化大学出版,1982年五月初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版》,(台北市,台湾商务出版社,1993年10月初版1刷 )

  佐和隆研《弘像图典》,(东京,吉川弘文馆,平戊7年11月增补版第4刷)

  阮昌锐《中国民间宗教之研究》,(台北,台湾省立博物馆出版,1990年6月初版)

  花松村编纂《台湾乡土全志》,(台北,中一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林言椒 主编《中国佛教之旅》,(台北,锦年出版,锦绣发行, 1999年出版)

  林明德《观音之匾联探索》《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台北,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1996年12月出版)

  林美容《台湾的岩仔与观音信仰》《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台北,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1996年12月出版)

  林美容《台湾人的社会与信仰》,(台北市,自立文化出版部出版,1992年初版)

  林保尧《观音宝相》,(台北,东华书局,1994年出版 )

  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台北市,幼狮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出版)

  林国平,彭文宇《福建民间信仰》,(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12月初版)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台北市,丹青出版社,1986年台1版 )

  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北市,台湾银行,1962)

  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风俗》,(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88年初版)

  范瑞华《中国佛教美术之源流》,(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发行, 1996年10月初版)

  奈良国立博物馆编《观音菩萨》,(日本京都,同朋合出版,昭和57年10月再版 )

  吴幼雄《泉州宗教文化》,(泉州,鹭江出版社出版, 1993年6初版)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发行, 1991年6月1版)

  高田修着,高桥宣治.杨美莉(合译)《佛像的起源 (上)( 下)》,(北京,华宇出版社,1985年12月)

  高拱干《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65种(台北市,台湾银行,1960)

  神林隆净着,欧阳瀚存译《密宗要旨》,(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2月再版 )

  倪赞元《云林县采访册》,台湾文献丛刊第37种(台北市,台湾银行,1959)

  连 横《台湾通史》,台湾文献丛刊第128种(台北市,台湾银行,1962)

  姚伪钧《中国文化中的佛像艺术》,(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7年5月初版)

  姜义镇《台湾的乡土神明》,(台北,台原出版,吴氏总经销,1995年第1版 )

  财团法人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两岸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 ,(台湾省政府文化处出版,1999年6月初版)

  黄文博《台湾民间信仰与仪式》,(台北市,常民文化出版,吴氏总经销,1997年初版)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北市,台湾银行,1957)

  黄贞燕等合编《中国美术备忘录》,(台北市,石头出版社,1997年4月初版)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台北,新文丰出版,1988年10月再版 )

  陈玲蓉《日据时期神道统制下的台湾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报社无文化出版部,1992年,第一版)

  陈章合《云林风物志》,(云林县,云林文献委员会,1979年2月20日初版)

  张炎宪.陈美蓉.黎光中《台湾史与台湾史料(二)》,(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1995年9月出版)

  张胜彦等合着《台湾开发史》,(台北县,国立空中大学出版,1998年8月初版五刷)

  祥云法师《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台北市,普门文库,1985年11月出版)

  后藤大用着 黄佳馨译《观世音菩萨本事》,(台北市,天华出版社,1994年3月四刷)

  副岛弘道《十一面观音像.千手观音像》,(日本,至文堂,1992)

  曹厚德.杨古城合着《中国佛像艺术》,(北京,北京新华书店发行,1994年6月2刷)

  康乐.简惠美《信仰与社会:北台湾的佛教团体》,(台北,台北县立文化中心出版,1995年6月出版)

  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佛雕之美》,(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年12月出版 )

  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编《两岸宗教现况与展望》,(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10月初版)

  董芳苑《信仰与习俗》,(台南市,人光出版社出版,1995年1月增订版)

  万钧 编《观音灵异纪》,(台北市,新文丰出版社,1983年元月初版)

  杨惠南.释宏印编《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台北,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1996年12月出版)

  云林县政府《云林县寺庙文化专辑.上.下册》,1978

  云林县政府《云林县发展史.上.下册》,1997年12月

  云林文献委员会《云林县志稿卷首大事记》,1979

  云林文献委员会《云林县志稿卷一土地志胜迹篇》,1980

  云林文献委员会《云林县志稿卷二人民志宗教篇》,1978

  云林县佛教支会主编《台湾省云林县寺庙文献大观》,(台南,文献出版社,1972年9月初版)

  蔡相辉《台湾的祠祀与宗教》,(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2年元月出版)

  蔡相辉《台湾社会文化史》,(台北县,国立空中大学出版,1998年元月初版)

  蔡相辉《北港朝天宫志》,(云林县,财团法人北港朝天宫出版,1995年1月初版)

  蔡锦堂《日本帝国主义下台湾的宗教政策》,(东京,同成社发行,1994年4月15日发行)

  铃木清一郎着,高贤治.冯作民译《台湾旧习俗信仰》,(台北市,众文出版社出版,1981 年初版)

  廖丑《台湾与西螺七崁开括史》,(云林,一德书局总经销,1994年6月出版)

  汉学研究中心编辑《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文建会出版,1995年3月初版)

  郑志明《台湾民间宗教结社》,(嘉义县,南华管理学院,1998年6 月初版 )

  郑志明《台湾的宗教与秘密教派》,(台北,台原出版,吴氏总经销,1990年初版 )

  郑志明《台湾民间的宗教现象》,(中和,大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6年5月1日初版一刷 )

  郑志明.孔建中《北港朝天宫的神明会》,(嘉义,南华管理学院出版,1998年11月初版 )

  郑津梁《云林县沿革史略》《云林文献》创刊号1952页35-44

  刘文三《台湾神像艺术》,(台北市,艺术家出版社,1981年3月初版)

  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台北市,台湾银行,1961)

  刘枝万《台湾民间信仰论集》,(台北市,联经出版社出版,1983年初版)

  赖传鉴《佛像艺术》,(台北,艺术家出版社,民国1979年10月20初版 )

  猪川和子《观音像》,(日本,至文堂,1980)

  瞿海源.姚丽香《台湾地区宗教变迁之探讨》《中央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乙种第16号

  瞿海源.章英华主编《台湾社会与文化变迁(下)》,(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民国1986年6月),页655-685

  谭旦冏《中华古瓷图录》,(台北市,中华古瓷研究社,1959年4月初版 )

  释东初《中日佛教交通史》,(台北,东初出版社出版,1985年4月再版)

  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高雄市,佛光出版社出版,1986年)

  期刊:

  于君方《观音菩萨的经典依据及其名号和其它一些不明问题》,《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年7月,页409-464

  于君方《“伪经”与观音信仰》,《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1995年7月,页97-135

  王惠民《敦煌水月观音像》,《艺术家》26:4=154,1988年3月,页118-125

  王惠民《敦煌水月观音像》,《敦煌研究》1987.1,页31-38

  巴宙《观音菩萨与亚洲佛教》,《中华佛学学报》第1期,1987年3月,页59-79

  古正美《从佛教思想史上转身论的发展看观世因菩萨在中国造像史上转男成女像的由来》,《 东吴大学艺术史集刊》第15期,1987.2,页157-225

  李玉 《张胜温梵像卷之观音研究》,《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第15期,1987年2月,页227-264

  李玉 《像卷中几尊密教观音之我见》,《故宫文物月刊》4:6=42,1986年9月,页125-132

  李玉 《观音:院藏观音绘画特展简介》,《故宫文物月刊 》3:3=27,民国1985年6月,页21-36

  李玉昆《观音信仰及其在泉州的传播》,《福建佛教》1997. 3,页31-34

  李玉昆《观音之称不始于唐避李世民名讳》,《法音》11期,1988,页31

  李利安《观音思想的组成、架构与主要特点》,《宗教哲学》3:1=9,民国1997年1月,页139-153

  何方军《漳州佛国之由来及走向》,《东南文化》第96期,1993年.2月,页129-134

  沈以正《谈绘画史上的观音像》,《佛教艺术》第 2期,1986年11月,页7-11

  林保尧《九世纪青铜十臂观音菩萨立像》,《艺术家》44:5=264,1997年5月,页252-253

  林保尧《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像略考-二佛并坐与二观世音的图像构成及其成立基础》,《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第15期, 1986.6, 页113-156

  金荣华《韩国全南道顺天郡曹溪山仙严寺版印观音像跋》,《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第 9,1979年2月,页149-155

  牧田谛亮《观世音应验记的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2期,页20-26

  佛日《观音圆通法门释》,《法音》,1992.10,页3-11

  明旸《佛教的五大菩萨─观世音菩萨》,《法音》,1991.04,页21-28

  胡进杉《溥心畬观音图上的藏文咒》,《故宫文物月刊》11:7=127,1993年10月,页94-101

  陈季菁《日本天平时代的观音像》,《佛教艺术》第2期,1986年11月,页21-23

  陈英善《“观音玄义”性恶问题之探讨》,《中华佛学学报》第5期,1992年7月,页173-191

  陈清香师《千手观音像造形研究》,《空大人文学报》第2期,1993年4月,页51-70

  陈清香师《观音菩萨的形像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3期,民国1973年5月,页57-78

  陈清香师《观音造像系统述源》,《佛教艺术》第2期,1986年11月,页24-37

  陈清香师《台湾早期观音像造型源流考》,《建国八十年中国艺术文物讨论会论文集器物下》1992年6月,页764-781

  郭乃彰《印度莲花手观音造型》,《佛教艺术》第2期,1986年11月,页44-49

  郭佑孟《台湾早期的观音造像》,《觉风季刊》第24期,1998年9月25日,页15-25

  郭绍林《论唐代的观音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2. 3,页76-83

  庄伯和《观音的造形美─慈悲与力》,《雄狮美术》第92期,1978年10月,页10-20

  张昕Kuan-yin Paintings from Tun-huang: Water-moon Kuan-yin=水月观音图考敦煌之观音画迹,《东方文化》15:2,1977年7月,页141-160

  张丽明《早期佛教图像研究的新突破》,《世界宗教文化》第19期,1999.03,页6

  黄崇文《我国现存最大的木雕像─承德普宁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文物天地》1981:4 1981.7,页 41-43

  黄崇铁《金铜佛造像特展─以三十三观音为中心的探讨》,《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 7期,1997年12月,页173- 188

  黄春和《中国佛像造像艺术发展述略》,《中国文物世界》,1990年第66期,页58-77

  曹仕邦《观音菩萨的性别问题与华人的观音崇拜》,《香港佛教》第275期,1983年4月,页3-7

  葛婉章《无缘大悲 观达自在─院藏“普门品”观音画探究》,《故宫文物月刊》10:4=112,1992年7月,页26-47

  彭金章《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敦煌研究》1994.2,页89-97

  彭金章《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八臂观音考》,《敦煌研究》1994.3,页42-48

  孙昌武《中国汉地观音信仰与文学中的观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3,页38-48

  杨炎德.王泽庆《隋仁寿三年观世音菩萨石雕》,《文物》1981:4 1981.4,页47-48

  杨曾文《中国佛教在日本佛教初传时期的流传情况》,《世界宗教研究》,1982.03,页101-113

  赵克尧《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东南文化》1990.4,页238-244

  黎小明《广州与古代僧人的海外往来》,《法音》,1988.08,页31-34转接页13

  黎兰《禅僧法常的观音﹑猿﹑鹤图及其流传日本的画迹》,《佛教艺术》第 4期,民国76.10,页6-15

  潘亮文《试论水月观音图》,《艺术学》第17期,1997年4月,页7-50

  潘亮文《有关观音像流传的研究成果和课题》,《艺术学》第18期,1997年8月,页29-40

  刘元春《中印佛教观音身世信仰的主要内容与区别》,《内明》第300期,1997年3月,页28-31

  刘玉权《榆林窟第三窟千手经变研究》,《敦煌研究》1987.4,页13-18

  刘世旭.张正宁《西昌泸山"鱼篮观音"画像碑考略》,《四川文物》1992:3, 1992.5,页48-49

  刘松柏《库车古代佛教的观世音菩萨》,《敦煌研究》1993.3,页35-45

  刘裕黑.熊琳《江西高安出土的宋代瓷塑观音》,《文物》1987:9 1987.9,页25-26

  郑志明《末世预言与卯劫观音》,《历史月刊》第92期,1995年9月,页65-68

  郑志明《台湾观音信仰的现象分析》,《宗教哲学》2:1=5,1996年1月,页133-144

  郑僧一《青颈观音与大悲心陀罗尼》,《内明》第90期,1979年9月 ,页5-6

  郑僧一着 郑振煌译 《观音─ 半个亚洲的崇拜对象》,《内明》第 94-97期,1980年01-04, 页3-8

  欧阳鲲 陈清香主持 郭乃彰记录《观音信仰的流传与美术创作研讨会》,《佛教艺术》第 2期,1986年 11月,页76-91

  泽田瑞穗着 前田一惠译《鱼篮观音的传说》,《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3:8,1980年8月,页53-59

  楼宇烈《东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观世音灵验故事杂谈》,《中原文物》1985特刊,页100-113

  萧明华《从两尊观因造像看唐宋南诏大理国的佛教》,《四川文物》1993.3,页46-49

  龙腾《蒲江关子门县的唐代观音变造像》,《四川文物》1992:3, 1992.5,页41-44

  蓝吉富《台湾佛教的发展概况》,《世界宗教资料》,1990.03,页10-13

  颜娟英《武则天与唐长安七宝台石雕佛相》,《艺术学》第1期, 1987.3,页40-89

  颜章炮《晚唐至宋福建地区的造神高潮》,《世界宗教研究》第73期,1998.03,页135-144

  苏莹辉《院藏隋代佛画重研:绢本观音立像暨释迦佛坐像》,《故宫文物月刊》3:3=27,1985年6月 ,页13-20

  苏莹辉《隋成陀罗造观世音菩萨像轴》,《故宫文物月刊 》2:7 1984.10,页10

  苏莹辉《隋成陀罗造观世音菩萨像轴》,《故宫文物月刊》9:4 1991.7,页66

  释悟因 总编,《香光庄严》多面观音 中国的观音信仰(上),第59期,1999年9月,页6-72

  释悟因 总编,《香光庄严》大悲观音 中国的观音信仰(中),第60期,1999年12月,页6-34

  释悟因 总编,《香光庄严》女性观音 中国的观音信仰(下),第61期,1999年 3月,页6-96

  罗华庆《敦煌艺术中的观音普门品变和观音经变》,《敦煌研究》1987年3 月,页49-61

  经文:

  (唐)不空译《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大正藏》第20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唐)不空译《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大正藏》第20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唐)不空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大正藏》第20册, (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唐)伽梵达摩译《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唐)金刚智译《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大正藏》第20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唐)法藏述《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第35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北周)耶舍崛多译《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大正藏》第20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唐)菩提流志译《不空绢索神变真言经》《大正藏》第20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唐)善无畏译《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大正藏》第20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宋)僵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25品》《大正藏》第9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2》,《入法界品39之9》,《大正藏》第10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宋)昙无竭译《观世音菩萨授经记》《大正藏》第12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大正藏》第35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东晋)难提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大正藏》第20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唐)难提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大正藏》第20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论文:

  王健旺《台湾土地信仰及其造像艺术》,(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涂大为《台湾寺庙中的关公造形之探讨》,(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高祯霙《鱼篮观音研究》,(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唐晓兰《台湾寺庙绘画艺术》,(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张玉珍《台湾寺庙石雕艺术》,(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79)

  庄芳荣《台湾地区寺庙发展之研究》,(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87)

  郭佑孟《台南法华寺的佛教艺术及其源流考》,(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张惠玲《台北市佛寺中的观音造像研究》,(台北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张琇玲《新竹市佛教寺庙艺术之研究》,(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蔡相辉《台湾寺庙与地方发展之关系》,(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75)

  郑志明《明代罗祖五部六册宗教宝卷思想研究》,(台北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民国74年4月)

  刘佩瑛《宋代西方净土变相之研究─以大足宝顶山为例》,(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前五篇文章

雍和宫配殿中密宗佛像的特点及立意

大红袍与天心永乐禅寺

六道轮回---因果不虚

“作观”戒淫九大妙法

中兴海藏禅林之住持——理智大和尚

 

后五篇文章

藏巴拉山脚下方净土的历史盛会

《唐大和上东征传》:外国人最早记叙天台宗高僧的专著

佛教天台宗的基本特征与价值

现身说法: 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昌臻法师

虚云禅师:参禅与念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