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唐代裸佛藏密林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唐代裸佛藏密林

  即使在我们熟悉的周围,仍会有鲜为人知的风景和尚未解开的谜团。

  11月17日,有关文物专家在距离旺苍县城23公里处的普济镇远景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清江河畔一密林绝壁上,发现唐代摩崖石窟30龛220余尊雕刻精美的佛像,其中有国内摩崖雕刻中罕见的书法珍品、灵塔雕像1座、“裸佛”30尊、“西方三圣”1龛等珍品。

  书法:雕刻精美

  摩崖石窟群耸立在清江河东岸宝鼎罐山脚下密林。

  百丈高崖下,峭壁如削,石窟依山开凿,自北向南横亘300多米。在最北端离地面7米许的悬崖上,写有“天竺飞来”四个大字,字体属颜体,字径约2米,笔画粗约30公分,据题字落款为唐天宝年间郑太守巡检到此书写。专家介绍,该题字可说是唐代遗留的书法珍品。

  石窟造像:多姿多彩

  石窟自北向南错落排开,最北的1号石窟内,壁上彩绘有释迦牟尼等佛教人物。2号石窟南、北、中壁彩绘有唐僧取经图、观音救难经变、十二生肖经变等,彩绘壁画保存面积达90%以上。3号石窟为“牟尼阁”,正面本尊为释迦佛,左为弥勒佛,右面为阿弥陀佛赤足踏在人面地神中生出的莲茎上,十分别致奇特,据专家介绍,这在国内其它石窟中十分罕见。4号为观音阁石窟,窟高2.05米,宽1.58米,深0.36米,观音造像肌体丰满,画面布局严谨,立体感强,经上千年风雨剥蚀至今完好无损。5号石窟正面朝南清晰地绘有一佛二菩萨像,其两侧各有一壁画。6号石窟内,彩绘的20幅佛像,形神兼备,最小的仅10厘米。7号石窟为灵塔,灵塔雕刻面积约1平方米,左右各有一对称的尖塔,塔高7层;中为2层大塔,灵塔下3级台阶上站着的7佛,象征7级浮屠,对佛教教义作了生动逼真的诠释。专家介绍,这在国内佛像雕刻中实属罕见。

  “裸佛”:优雅传神

  8号石窟和20号石窟中央雕有观音坐莲台和站莲台佛像,两边均为神态各异的裸佛共30余尊,8号石窟还有釉彩,20号石窟有3尊佛像可清晰地看到其男性生理特征,神貌栩栩如生。造像从姿态到面容、到服饰,不含丝毫威严和神秘,流露的全然是纯朴如水的真情。据专家介绍,国内唐代佛像雕刻中,除敦煌石窟发现裸佛外,鲜有所见,其塑造技巧和表现手法,几乎荟萃了魏晋、隋代以后我国佛教造像的风貌,从历史和文物价值来衡量,此处摩崖石刻意义重大。

  “西方三圣”:雍容华贵

  29号石窟为西方三圣造像,龛高2.1米,宽1.6米,深0.4米,三圣均赤足立于0.5米莲花台上。中佛高1.8米,中佛上部已毁,下部尚存。左右2菩萨高1.68米,左边观音菩萨面部丰满,体态匀称,造型逼真,近乎世人。专家介绍,该龛佛像为唐代雕刻佛像精品。

  专家:打开了研究唐代历史和佛教文化的一个窗口据文物研究专家杨荣生考证,在大字旁边三号石窟内的“牟尼阁”,落款有题记,清晰可辨。文曰:“地平县(笔者注:古县名,今旺苍县普济镇大营坝)员外尉王伟因谪官至此,敬造释迦牟尼佛一铺,愿早平安归。天宝六载六月建造。张季和书。”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距今1257年。杨荣生介绍,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是唐代的遗物无疑。该摩崖石窟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造像构思独到,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30龛佛像,龛与龛毫无雷同,窟与窟风格各异。整个布局纵横交错,造像众多,主次分明,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这次发现的旺苍石窟年代久远,石刻的线条、轮廓、字体都是纯正的唐代风格,且部分石窟结构设计奇特,塑像造型精美,其书法、灵塔、“裸佛”、“西方三圣”像在全国石窟中堪称独树一帜,是国内其他地区发现的唐代摩崖造像中前所未有的珍品,可以说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打开了研究唐代历史和佛教文化的一个窗口。

  东河岸边惊现“巴人洞穴”

  在旺苍县东河镇长滩村二社临近东河岸边的一座大石山刀削一样的悬崖绝壁上,7个开凿的石洞一溜排列在山岩的半中腰。由于地处绝壁,一直没有人攀上去过,当地人管这些洞子叫蛮洞子。蛮洞子洞口成方型,仅有一人高。从山下看,洞门各开,各成门户。

  今年3月,当地村民在这里开山打石头,打掉了石山北边的冒顶,人可以借助绳索进入洞内。7个洞穴,均为人工手凿,每个洞壁有小洞与另一洞相通,里面非常开阔而又造型考究,有水池、火塘,有神龛、石台,明显有人居住过的痕迹,但当地村民对此却全然不知。

  10月29日上午,在旺苍县文化馆副研究员杨荣生的邀请下,贵州大学长期从事巴文化研究的教授、全国古洞穴研究专家吴秋林先生专程来到旺苍考察探秘。

  我们借助绳索,与吴教授一行攀上了东河岸边的神秘洞穴。经过现场一个洞一个洞地用皮尺仔细丈量、考察后,吴教授认为这些洞穴是我们的巴人祖先开凿的!他说:“据史书记载,巴人与楚人战败,最后那一支人马就顺着大巴山来了。为了防止野兽和外敌的进攻,他们凿穴而居,这洞穴,就是这支巴人队伍开凿的。7个洞穴,每个洞壁有小洞与另一洞相通,这就沿袭了巴人善攀爬的习俗。”

  吴教授说:这里可能是巴人的一个部落,一级政权所在地。这洞一溜7个,最大的第7洞,可容纳200多人,最小的也有10个平方米。这些洞子等级分明,第一号洞高2米4,宽4米6,深16米2,中间有隔槽装屏板,隔成前后的套间。而且,前间有水池、火塘,里间有神龛、石台,这应是巴人最高领导人的居室。前是客厅,后是卧室,这在当时,只有部落首领才能享受。

  下到山脚,见岩壁上洞穴外的石壁上,有一溜人工石孔一字排到石洞门下。吴教授说,这是栈道。当年巴人在这些石孔内接上木棒,上边铺上木板,就是一道洞外通道,由此可进入各洞。他说:不知是哪一天,哪一个部落,他们不愿意再打仗,再流血了,他们要保住民族,保住生命,就从楚地跋涉千里来到了这川北的东河,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冶炼技术,利用这里丰富的铁矿、煤炭炼出了钢铁,凿成了如此壮观的巴人洞。

  但洞穴里居住的真是巴人?附近世代居住的住户们都说不清楚,翻遍旺苍县所有文献资料,也只有《县志》上称东河岸边有蛮洞子的记载。并且,从洞穴大小来看,居住在内的人数应当不少,这个穴居群体却在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及生活物品之类东西的情况下就悄然消失,这是为什么呢?

  洞穴是如何建成的也是个难解之谜。这些洞建在石山半山腰,如是巴人居住,如此庞大的工程量,那么坚硬的岩石,那么陡峭的山岩,他们是怎样上去的?他们是怎样操作的?他们靠什么从岩石中开凿如此造型考究的洞穴?他们用的工具无疑是钢铁的钻、凿、锤,可这制造钻、凿、锤的钢铁从何而来?洞内火塘、水池设计布局都异常巧妙,难道在修建前就有精确的规划设计?

  前不久,四川众多专家也闻讯到旺苍县东河边的洞穴考察,感叹道:“这真是一个难解之谜!如果这里真是巴人开凿的,这将对研究巴人文化、民俗以及巴民族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影响提供很好的参考。”(记者 王强、苟云、任俊、陈凯生)

  来源:四川日报

 
 
 
前五篇文章

天坛佛光耀香江——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天坛大佛开光十周年

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

倓虚法师的“大乘起信论讲义”给我对‘佛’十足的‘信’心

物本人本心本——奘师在“少林问禅”高峰禅会演讲

一世修持真善美 观音女相出长兴

 

后五篇文章

随笔禅话——佛骨舍利

禅定--印生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盛赞善导大师

智谕法师:六根清净,一心念佛

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圣严法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