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大般若经要解——离相义 |
 
大般若经要解——离相义 文:白云老禅师 离相义的“离”字,世间法是“分离”或“离别”之意,佛法则解为“出离”。 出离具有“超越”、“突破”的含义;但烦恼怎么出离呢?唯有突破了烦恼,才有机会说不烦恼,如果只“离开”烦恼,并不能化解问题,因为那是逃避,而现实是逃避不了的。 因此谈“离相”,必须先由“相”下手,在般若部中,金刚经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语,提醒我们:凡世间一切现象,如果只看表相那是不可靠的;佛法虽不否定世间的一切,但也告诉我们世相是虚假不实的,从物质的“成、住、坏、空”与精神的“生、住、异、灭”的变化作用来看,可以发现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个人从生、老,以至病、死,这现象是一种虚假的,怎么说呢?因为色身是四大假合而成,但人往往执着色身,明明一个人活蹦乱跳的,怎么说它是假的呢?这道理是要去思惟的。其实,色身如果是“真”,那最起码人应该不生病、不致受伤、流血、朽坏......可见,色身并非永存不坏的。 所谓虚妄,“虚”指不实,“妄”是假相,所以“离相”,是要你去认识物质体的不实在,了解它虽存在,却只是一种假相,方才有机会突破。举例来说:烦恼与菩提,如果烦恼是假相,那菩提是否是真相?其实菩提也是假相,只不过两者的差别是:烦恼是不实在的,属于妄想,菩提却不是!比方:别人毁谤你,你会觉得不自在、不欢喜、生起烦恼,但既知是毁谤、不真实,那你为何还要烦恼?可见人通常会执着假相,执于“人我”之相:一个是毁谤你的“他我”,一个是承受缘境的“自我”,才会因别人的毁谤生起难过。 我们试探讨其理:毁谤既出于不实,为何还要难过?这就是因为人有妄想,认为别人在毁谤我,与事实不合,觉得冤枉;其实“冤枉”也是不实在的,因为,只要推理下去,就知一切世相都是虚妄之相,可是人偏偏就陷在烦恼中打转,这是因为少了修养的缘故,所以,佛法才说要“离相”;离于表相,从虚妄中去探讨、了解、发现,才有机会突破问题、化解问题。 谈到毁谤,须先认识别人到底在毁谤什么?比如甲对乙说:“他毁谤你,说你偷他的东西”,乙说:“我才没偷他的东西”,甲就说:“如果你没有偷他的东西,那他怎么会误会,说你偷他的东西?”这件事中,肯定的问话的人与毁谤者没有关系;但如果乙到法院告甲“毁谤罪”,那就会出现三个人:一个是当事者,一个是被告,再来就是法官。 假使是甲毁谤乙,法官一定会问甲:“你说他什么?”甲会说:“我说他偷我的东西。”再问乙:“你有没有偷他东西?”这是一种合理的询问的方式;但如果法官换了另种方式:“你为什么要毁谤他?”或问:“你毁谤他什么?”这么一来,法官问的话就有问题了;因为甲一定会说:“我没有毁谤他!”法官再问乙:“他说他没有毁谤你啊!”于是,一个说毁谤,一个说没有,扯来扯去,法官难断,可见断案需要智能。因为“毁谤”既是虚假不实,法官还这么问甲:“你为什么毁谤他?”岂不未研先判?谁服罪?结果连法官也成了假相。 从中发现:如果一个学佛的人具有修养,像法官一样,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来看问题,就不会有自我意识的存在。也就是说:对方毁谤我是小偷,事实上我并没有偷东西,那应该不烦恼才对!再基于学佛的一份慈悲,不与人结恶缘,相反的,还会找机会弄个清楚,为什么他要误会我是小偷呢?如果生起这种意念,之前在“空相义”谈五蕴的修养,是不是“想行之间”就有间隔了?这么一来,不就有“离相”的机会了? 我曾说:“当别人在毁谤你的时候,你马上跑去问他,他绝不会承认那是毁谤。”因为“毁谤”是你自己说的,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但人往往会执着于相,在相上打转──“你说我是小偷就是在毁谤我,因为我不是小偷!”结果就会在虚妄中打转,生起烦恼。如果你有了佛法的概念与修养,当别人说你是小偷,而你自己问心无愧,的确不是小偷,这时应该烦恼不起,因为所谓的“毁谤”本不成立,至于怎么化解问题?问题不在烦恼,而是“对方讲话”的造作。所以,这明明是两码事,如果硬要扯在一起,就会像前面的那个法官,以第二种方式问话,那是连方向都搞错了。 举这例子的用意在哪?因为问题的发生,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才会起烦恼,如果把“当事人”的身份暂抛一旁,使原来的那个“我”更客观些,这样是不是“我”就会转换为第三者?此时“想”改变了,毁谤就不可能形成。于“想”就可以心平气和的去分析、认识,把对方误会你的地方解释清楚,这才是“突破”;不是当下急于弄个明白,气愤的质问:“你为什么说我是小偷?我并没有偷你的东西,为何要冤枉我?”对方如果说:“有啊!”,“你告诉我,我什么时候偷你的?”、“咦!我那支原子笔不就在你手上吗?”这时候,很可能你才会发觉:“这只笔刚刚摆在那里,我只是借来用一下嘛!”但他会说:“你没有跟我借,很明显的犯了“不与取”,也就是你没有经过我同意就是偷!”那不就成了偷的事实吗?但如果你把自己摆在第三者的立场,情况会明显的不同,所以佛法才说要冷静、客观,其实就是“定”的修养的起码功夫,所以想达到“离相”,就先得不把自己当主角,不受虚妄所转,而是要去扭转虚妄,才有突破烦恼的机会。 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里的“佛”是觉悟之义;所以说,凡能超越所有的相,就等于是一个觉悟的人,如果在相上计执,就是世俗的凡夫。怎么说呢?因为人都会在相上打转,看到了、听到了,会生起讨厌、喜欢的分别意识,喜欢又怎样?不喜欢又怎样?其实,我常举一个例子:假使你的好朋友或家人,向你提出忠告:“要小心、要注意......”可能你听得进去;同样的话如果换了别人,你就很难接受,为什么?因为你认为他不是善意的,是一种恶意的挑剔,故意说些话来刺激你,好比:同门师兄弟间的相处,有的感情较好,彼此谈到对方的得失,会互相鼓励;相反的,如果彼此不相处,同样的劝告,可能听了还会冒出这些话:“好!我放逸、懈怠,你能干、了不起、有修养......”将气话全搬出笼;为什么同样的一句话,而感受不同呢?就是因为执于相──亲疏之相,以自我意识去分别,在虚妄的表相中打转,但如果经过“道”的修养,能认识、了解,进一步的发现,就有机会从虚妄中突破,而唯有突破才算是“出离”,也就是有了“离相”的修养。 所以,谈“离相”,我在此特别提出两大前提:一是从总体,二要从分别来看。于“相”的总体怎么认识呢?比如:学佛的人是一个总体相,但以分别相来看,就有出家、在家之别,而在家又有男女、老少之分;出家众又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以及式叉摩那的分别;从中可发现:即使在同一的前提之下,比方“学佛的人”是一个总体相,其中还有分别的不同。举例来说,如果人问:学佛的人怎么还吃鸡、鱼、鸭肉?这是对总体的质疑,但如果能探讨是出家的或是在家的话,就有分别相,因为在家的可以方便。另外要认识,泰、缅甸的出家人以托钵为生,人家给什么吃什么,如果质问他怎么吃鸡、鱼、鸭肉,他会认为你是神经病。可见总体相中的分别相有多重要。 因此,谈“离相”要知道:“总体相”是由许多“分别相”组合而成的,好比“老师”:大学教授是老师,教中学、小学、幼稚园也是老师,凡在教学的也都是老师,学书法有书法老师、舞蹈有舞蹈老师、学才艺有才艺方面的老师,概念上这些都是老师,但如果你说老师应该什么都会,那就不可能了,因为其中还有分别相,所以要谈“离相”,就要认识总体相与分别相,总体相是由许多不同的分别相组合的,因此才说:在一个团体中,千万不要因为一个人不好,就一竿子打翻一条船的人,须知“一船人”是总体相,如果其中有坏人,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并不表示这一船人都坏。所以“离相”不只离“总体相”,也要离“分别相”,如果不能把握这点,会形成自以为是。 比方:有一个出家人,也许他是从泰国或缅甸来参学的,你看他穿着中国的出家服,又刚好看到他在吃鸡、鱼、鸭肉,不明就理的说:“你看这个和尚,到底在干什么嘛?”可能他还会傻傻的看着你,不知你在说什么?说话的人自认为很有道理,事实上错了还不知道,因为你连“相”都没有搞清楚,何况还有总体相、分别相的差异,可见知识、经验愈多,表现的智能才会愈高,而在总相、分别相上,就容易把握。 好比念过书一定认识字,“认识字”就是个总体相,但认识什么字?是中文还是英文?或是法文、德文?即使各地方语言都有差别,如果都不在乎,甚至批评别人:“你说认识字,为什么会不认识这个?”就像过去我教无线电,有一位同事家里的收音机坏了,他太太问我:“某某!我的收音机坏了,你能不能帮我修一修?”我说:“我不会修。”她说:“那你是怎么教无线电的?”她不知道无线电有理论、实务的区分,实务是谈机械方面的工程,理论是理论方面的,若硬要把两者混为一谈,认为懂无线电原理的,就能修收音机?那会修收音机的,就能教无线电的理论吗?而如果两者都做得到,通常来说等于不分科。 因此,农业专家不一定会种田,而种田的人当中可能有农业专家,但他不一定懂得学术道理,这其中是不是有总体相、分别相的差别?如果只谈“离相”,可能从表面看就会变成否定,或是索性把问题抛开,好像跟自己毫无关系,好比:遇到烦恼时摇摇头:“不要烦恼就好了嘛!学佛的人为什么还要烦恼呢?”其实学佛的人如果不烦恼,就不是学佛的人,因为他已经成就佛菩萨了嘛!所以,学佛的人同样会有烦恼,何况烦恼是从总体相上看,而烦恼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有的为自己烦恼,有的为别人烦恼,可见要出离、要突破,必须先把握“相”的问题,于“总体相”与“分别相”要认识清楚,才能完成“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的修养。 因此,能突破一切相,才真正是个觉悟者,否则仍是凡夫一个,所以不表示学佛了就不烦恼,因为大家都还在学佛,都未成佛。如果把这句话改成:“你是一个已经成佛的人了,为什么还烦恼?”这还说得过去,本来嘛,成佛了就不应该有烦恼了嘛!可见,学佛的人当然还是离不开烦恼,否则学佛学什么?就是因为有烦恼不能解决,有各种不同的烦恼无法化解,才需要学佛、学觉悟,真正一旦觉悟、成佛了,业清净了,当然就没有烦恼。因为烦恼是因业而显,懂得这一连串道理,再加以融会贯通,于“相”才能入达“出离”、“突破”之境。 因此,懂得道理、方法,还必须用得上,绝不是摇摇头就算了,很多人抱着这种观念,以为我是个学佛的人,根本就不会烦恼,也不在乎烦恼,但只要在他稍不注意时,随便逗他一下,他的烦恼就会生起;可见,烦恼绝不是摇摇头就不见了,所以才说:除了佛菩萨不烦恼,死人不烦恼,只要是人,都会有烦恼!这是谈“离相”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