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强震发生后,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灾后重建事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笔者认为,对灾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不应是对照原有生态环境的简单重复,更不是顺其自然的被动恢复,而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科学措施救灾,综合措施重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充分考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充分发挥和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的全面建设,使生态环境在修复中改善。
怎样修复地震灾后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在修复中改善?笔者结合四川省广元市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修复生态环境采取的一些举措,介绍所取得的经验,希望能对玉树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科学确定生态修复方式任何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受到内因或外力干扰时,系统自身都有自我调节和修复的能力,使之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但是,当外力干扰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使系统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就必须通过人工的方法改变系统的内部成分和结构,使之与环境的关系重新协调,达到新的生态平衡。
广元市灾后生态系统恢复主要采取了3种方式:人工更新恢复法,即通过人工播种或植苗造林恢复生态系统的方法;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恢复法,即利用相邻林分的成熟种子自然飞落进行播种,同时辅以人工松土、保墒等手段创造种子萌发条件或补植(播)其他苗木、种子,恢复生态系统的方法;天然更新恢复法,即通过相邻林分的成熟种子自然飞落播种和残留树桩萌生条进行恢复生态系统的方法。
因地制宜实施重点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天保工程区森林管护补助与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结合退耕还林专项规划,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对地震损毁的退耕还林地,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及时补植补造;对25度以上陡坡地,积极争取国家新增退耕还林政策;对因垮塌和泥石流覆盖、复耕难度较大的部分耕地进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对因地震实施移民的,按照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好生态移民工程。
切实加大国际合作造林项目争取和实施的力度。如对地震灾害造成损失的德援一期项目和青川县世行造林项目,认真开展调查,做好报损和核销工作;对地震造成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以及基础设施损毁的情况,积极向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国际、世界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争取自然保护区及走廊带的重建和恢复项目等。
加大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力度。在生态脆弱、生态退化风险加剧以及地震造成大量农村移民搬迁的地区,努力创造条件,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自然保护区;对于地震造成野生动植物资源损失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的情况,争取国家投入,开展相关监测工作。
同时,积极争取石漠化治理工程,抓紧利用灾后重建有利时机,争取将部分县区纳入石漠化治理试点区域。
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努力构建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根据生态广元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和创建最适宜人居条件等方面开展工作。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将城市的生态需求与森林的自然功能、园林的景观效果融为一体,“让森林走进城市(镇),让城市(镇)拥抱森林”,促进生态环境修复。深化城(镇)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按照城市绿化、城周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村庄绿化“五位一体”,提高国土绿化水平。
注重生态功能区建设广元是典型的山区市,非常注重生态功能区建设。如在青川地震重灾区,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森林果业,以黑木耳、香菇为主的森林蔬菜业,以油橄榄、山桐子、葛根为主的木本油料和生物质能源,以唐家河、东阳沟、毛寨等自然保护区为主要景区的森林旅游业;同时,积极发展以“跑山鸡”为主的森林畜牧业和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其他各县(区)也围绕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创新体制机制国家确定,汶川灾后重建规划期为8年,前3年主要完成恢复重建,后5年进入发展提高阶段。8年恢复期,正处于本世纪前20年战略机遇期,生态修复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广元市抢抓机遇、把握政策、创新机制,着力构建多元投入的新格局。努力争取各级财政投入,整合财政涉农政策、资金、资源和力量,集中有限的资源办大事。积极研究和探索金融信贷投入,引进担保公司,加大金融信贷投入力度。注重运用开放的理念和市场的办法,积极鼓励企业、业主跨行业及跨所有制投资生态恢复工程。
对因地震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和生态移民留下的部分土地和林地,鼓励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或股份制林场,发展生态经济兼用的核桃林、工业原料林、森林蔬菜原料林和生物质能源林。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环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