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道家教我们如何识饮识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中国人的饮食智慧,原来不少是二千年来道家相传的养生知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民间已经开始流传种种关于饮食和食德的经验,后来历代修行的高人吸收了佛教和医家的内容,发展成为一套美妙的生活方式。
近年西方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证明我们祖先的教训指引,确有自然科学的根据。如果我们活学活用,生命一定更丰盛更幸福,活力充沛,百病不侵。
例如以下5种原则:
素食
“人能不杀,则性慈而善念举;茹素,则心清而肠胃厚,无嗔无贪,罔不由此。”(明.高濂《遵生八笺》)“人久御肥甘炮炙之味,不独令肠胃受伤,亦令人心气昏浊。每三日一斋素,可以养生,可以养心。”(明.莫是龙《笔尘》)
口味清淡
“夫菜,气薄而味淡,且不酱不盐不油也,乃造化本然性真物耳。”(明.冯汝弼《佑山杂说》)“瓜果不时,禽兽自死,及生鲜煎●之物,及夫油●难消,粉粥冷淘之类,皆能生痰动火,●疡症癖,并不宜食。五味入口,不欲偏多,多则随其脏腑,各有所损。(明.吴正伦《养生类要前集》)
晚餐少吃
“午前为生气,午后为死气。释氏有过午不食之说,避死气也。《内经》曰:‘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阴气虚。’故早饭可饱,午后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虚。”(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多食粥
“《梁溪漫志》载张文潜《粥记》:‘……妙斋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渴。益能畅胃气,生津液也。’”(清.梁章钜《退庵随笔》)“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能推陈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细。”(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饭后休息
“养生之道,不宜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食后常以手摩腹数百遍,仰面呵气数百口,趑趄缓行数百步,谓之消食。……食饱,不得速步走焉,登高涉险,恐气满而激,致伤脏腑。”(明.吴正伦《养生类要前集》)

 
 
 
前五篇文章

为甚么碟上肉有血泪?

究竟谁识饮识食

民以食为天:到底怎样吃才好?

为什么儿童也要断食?

为什么说魔鬼借 口腹之欲入侵?

 

后五篇文章

植物也是生命,吃素也是杀生?

为什么吃肉容易制造火爆浪子?

古今八珍是什么?

人类应该吃什麼?

你知道森林蔬菜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