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厨房亦课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能做家事、会做家事、做好家事,是一门需要从小培养、学习的生活艺术。

  李典是一个在厨房里长大的小学生。5岁7个月大,便开始学做“厨师”。在他婴儿期时,已经可以十分专注观赏妈妈烹饪。他母亲虽是职业女性,但非常喜欢亲自下厨,经常带他到厨房,指着新鲜的蔬菜说:“这是红红的萝卜,这是白白的卷心菜……”或者拿着筷子敲着碟说:“这是我们吃饭的筷子……”

  在他两岁多能独自站立时,母亲将两个啤酒箱叠在一起让孩子垫脚,高度正好跟料理台一样。儿子就在炉灶边看着母亲忙进忙出,一会儿洗、一会儿切、一会儿擦、然后一盘盘全家的食物就完成了。

  从看得很有趣,到玩烹饪玩具,李典完全掌控了自己“做菜”的快乐。

  稍大一点,母亲又开始让他洗碗。说洗碗,其实是在玩水,这是小朋友接近家事的游戏之一。李典故意拖拖拉拉,因为,水,实在太好玩了。他把衣袖都玩湿、玩脏了。母亲看在眼里,没有责骂,心里想:“也好,玩够了,咱们再去泡澡,这不就是最棒的亲子游戏吗?”

  当然,她并非漫无章法任由孩子在厨房里玩耍。在烹饪前,她会就食物的颜色、营养等知识向小孩做一番说明,分清各种食材的名称及吃法(能生吃或者要炒着吃),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并且,每次都会强调刀和火的危险性。她主张“只要在安全的范围内,从头到尾完全由孩子做主”。

  另外,在烹饪过程中,李典母亲也没有忘记征询孩子的意见,经常问他:青菜和香菇一起烧好吗?红烧肉熟了吗?放这点盐够吗……而且还注意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比如饭还要烧五分钟,汤要煲一个小时,红烧肉炖半个钟头。

  长期耳濡目染,孩子的学习欲望被空前地调动起来,既锻炼了能力,更让孩子学会观察,养成“时时留心处处学”的习惯。

  李典上四年级时,居然可以做一桌好菜在生日当天招待6名同学。他是学校大队长,很有主见与组织能力,许多活动都是他一手策划组织的。妈妈说,这得归功于他很小就有“做菜的经验”,因为做菜就是考验一个人的“拼盘能力”。

  厨房里的“家务”有创造性,技术含量高,更重要是有趣,而且有直接的成果犒劳自己,并与家人分享,这会大大调动孩子劳动积极性,一举多得。

  不分男性或女性,“做家事”是每个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能力,也是建立儿童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劳力昂贵的欧美及日本,即使中上家庭也不轻易雇佣人帮忙处理家务。如果夫妻都是上班族,所谓“Holiday”几乎就是劳动日;对欧美人来说,大多数夫妻都是上班族的家庭,“Holiday”正是大家洗车、除草、晒衣服,和孩子共做家务的快乐时光。

  福州大学何少颖教授指出,“家事”是学习人际关系的基础。本来,家事劳动就是人类发展必要的事务,运用到身体和五官的家事,是一种均衡的运动,可以得到令人惊喜的成果。何教授在家里,就让他8岁的儿子熟悉以下几条与厨房相关的“家务”:把摘好的空心菜整理后,放在干净的盆子里;剥玉米、豆子、笋;削黄瓜丝瓜皮;洗茄子、番茄等果实型蔬菜;把鸡蛋打进碗里;认识酱、油、醋;提醒妈妈水开了、饭好了;算算需要的碗筷;捏几个馄饨、汤圆;学会煤气开关等。最关键一条,安全教育,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家事,绝非婆婆妈妈的事,绝非琐琐碎碎、难登大雅之堂的事。能做家事、会做家事、做好家事,是一门需要从小培养、学习的生活艺术。

 
 
 
前五篇文章

精神导师——钱伟长

“提笔忘字”警醒汉语教育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师之道

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后五篇文章

国文与国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孩子该不该在暑假吃苦?

对治“现代都市病”的法宝

钱文忠:弟子规与现代社会没冲突 不压抑儿童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安定身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