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观及其在中国的确立 |
 
一、全球生态文明观的提出 生态文明观是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和生态环境受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形成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将环境成本外部化,因此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一系列难题。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生态文明(链接:生态文学的文化建构意义)作为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链接:汲取先贤智慧建设生态文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至此,人们对生态文明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式(链接:沿着生态文化的阶梯而上)。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生态文明观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地球进化的生态伦理依据和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路线。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范型,是人类为了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在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次选择后进行的第三次文明模式选择。人类已走出完全依靠土地资源的农业文明,又即将走出依靠自然资源的工业文明,现在正站在生态文明的门槛上。信息化为全球化资源管理提供了手段,同时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参与能力,因此,生态文明是生态与信息相统一的文明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在最少耗费物质和能量的前提下,发展生态产业,在高度信息化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生态文明社会要通过资源增殖和信息增殖来实现。资源增殖的意义在于建立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途径是发展生态产业并开发节约型替代产品;信息增殖的意义在于建立生态文明的精神基础和管理体系,途径是发展信息产业并提高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管理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生态文明观在中国的确立 因为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容量不足,中国不能再重复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老路子,要利用信息革命带来的契机,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既要利用工业文明的积极性、建设性的成果,又要避免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灾难,为我国众多的人口营造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生态需求,为地球的可持续存在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历了艰苦的探索。 中国从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搞工业化,走了半个世纪工业文明的道路。从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开始搞信息化,走了10多年信息文明的道路。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也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峻性。在农村,“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大灾难;过去的不少青山绿水变成了光山污水;不少地区沙漠化严重。在许多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人们已很少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在资源方面,由于一些地区多年来乱开乱采,加之大量浪费,致使资源枯竭。至于江河或者断流,或者发生大洪水,都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着直接关系。 工业文明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摆在首位,把经济价值放在首位,注重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重视物质享受;信息文明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注重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重视教育,重视研究与发展,虽然为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但因为信息业的劳动对象是信息与知识,不是物质与能量,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文明造成的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在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与结构调整三股浪潮冲击下,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从更深的层次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问题。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的选择。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生态文明的理念符合党和国家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有鉴于此,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在“九五规划”中设立重点课题“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值基础”,使生态文明在理论研究、政策分析、规范建制、价值导向、实践探索等方面更加深入。2000年召开“全国首届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高级研讨会”,综合探索生态文明与中国的发展道路。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观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扩展到“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全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一脉相承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基础条件,生态文明反过来又可以对前三个文明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在生态文明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建立人类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避免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也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即必须用生态文明观统领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