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在与云南省政府有关部门同志座谈时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是关爱生命。如果经济发展了,衣食住行都上了档次,老百姓却深受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之害,发展还有什么意义?老百姓说得好:宁愿骑自行车,喝干净水,也不愿坐宝马车,喝污水。如果真是坐宝马车、喝污水,那就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我们决不要这样的发展。(11月27日《人民日报》)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没有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空气、阳光、土壤和水,我们一天也活不下去。然而,这个最简单、最朴素的自然辩证法,我们有些官员却常常熟视无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官员畸形的、急功近利的政绩“发展观”在作怪,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增长的潜规则占据着他们的头脑,结果是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一场场“环境生态悲剧”正在不少地方不断上演。周部长所提到的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就是违背科学发展观,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一己之利造成的恶果。
一个开工3年半,工业总产值6亿多元,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的企业,已造成的污染损失高达几十亿元,治理污染还要大投入,要花数年时间。眼下周边2.6万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尽管市、县各级政府处理及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但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正因如此,周部长才发出了“如果真是坐宝马车、喝污水,那就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我们决不要这样的发展。”的感叹和警示。我感到,周部长这番话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振耳发聩,令人警醒。
发展与污染是水火不相容的。是要金山银水,还是要青山绿水,这是一场坚持什么样“发展观”的大搏斗。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党发展战略的升级,是人民群众期望的升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时期,发展的急迫心情与环保的严峻压力同时并存。能否在加快发展中做到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这是对我们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检验。
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负有重大责任。讲发展要立足长远,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要牢固树立“好山好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像建设家园一样建设生态。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更要看社会指标,看环境保护工作好不好。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不重视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领导,就是不能为民造福的领导,也是不称职的领导。
所以,我认为,面对周部长的感叹和警示,那些持有坐宝马车喝污水“发展观”的官员应该好好反思、深刻反省。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命线”,是不能随意碰的“高压线”。作为一方主事的官员,要自觉当保护环境的“清官”,决不能当糟蹋环境的“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