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春天 |
 
慈善界的朋友告诉我,这几天,北京二龙路中华慈善总会办公楼以及其他几家慈善机构的办公楼都是宾客盈门,排队等候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各职能办公室负责人洽谈慈善事宜的来客比平时明显增多,有的来自本市,有的来自外地,还有一些外国人。迹象表明,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在“热”起来。冬天的朔风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流,都未能降低这种“热度”。上周召开的中华慈善代表大会和胡锦涛总书记12月5日在会上就慈善问题发表的重要讲话,使这种“热”再度升温。 慈善界人士敏锐地察觉到,中国慈善事业的春天正在快步走近。 所谓慈善事业的“春天”是说慈善事业在今天的中国已获得快速发展的势头,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气候正在形成。 由于“慈善”和“人道主义”作为建国后主流意识形态——阶级斗争学说的对立面而长期受到无情的批判,建立在这两种观念之上的慈善事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当然根本谈不上发展。即使改革开放以后,“慈善”也是解放思想的光芒最后才照到的角落。据说,直到1994年酝酿成立中华慈善总会的时候,仍然有人对“慈善”二字提出质疑,说它属于“阶级调和论”的范畴。 中华慈善文化源远流长,但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却起步很晚。如果以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为标志,迄今不到15年。应该说,在过去短短15年中,我国慈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正如大家所公认,总的来说我国慈善事业仅处于起步阶段,善款规模小,捐募机制落后,慈善机构公信力没有真正建立,舆论宣传力度不够,国民慈善观念和意识不强,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与13亿人口大国地位不相称,与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困难群体的期盼相差很远。 但也要看到,情况正在起变化,近年来变化尤其明显。慈善的感染力和能量在中国社会日积月累,到了2008年这一特殊年份一下子迸发了出来,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说这一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转折点”毫不为过。 “5·12汶川特大地震”固然制造了空前惨剧,但波澜壮阔的抗击这场浩劫的斗争却空前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心,中国人人性向善一面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无数催人泪下的救助行动、奉献画面生动而深刻地传播了慈善的魅力和慈善精神。“5·19”第一个全国哀悼日,唤起亿万中国人对地震中罹难同胞的无限哀思和对受苦受难生者的悲悯和施助之情。慈善光荣,慈善快乐,成为社会新风。于是出现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捐助行动。据报道,仅汶川地震,全国捐赠善款就超过700亿元,2008年全年约1000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几乎是捐赠额比较高的大灾之年1998年的10倍。 抗震救灾和后来的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一个可喜现象,是涌现了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大军,有青年学生,有退休老人,有干部,有军人,有医务人员,有社区市民。这些志愿者乐于奉献,不图回报,为抗震救灾,为奥运会、残运会做了大量慈善和公益服务。据民政部王振耀司长最近提供的数字,目前我国注册的各类志愿者超过5000万。一个多月前,首都新闻界一批退休的资深媒体工作者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组成了中国新闻界慈善志愿者服务团,他们表示要为推动慈善文化传播尽一份心力。“志愿”之风的兴起,为今后我国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培育了非常有利的环境。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2008年的努力,一个比较健全的慈善网络已初步形成。据报道,全国已建立了大量的比较严密的经常性的捐助站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5000多个“慈善超市”,有1000多个慈善基金会,基层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再加上活跃在各条战线、各个角落的数以千万计的志愿者大军,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必将越来越五彩缤纷。 慈善空气越来越浓表现在许多方面。各种慈善研讨会、论坛、系列讲座不断,各种慈善奖励活动和表彰活动不时见诸媒体。一些城市还确立了自己的“慈善日 ”,特别是北京市今年开始把12月3日定为“北京慈善日”,并在媒体上接连搞了好几天的宣传造势。由北京带头,相信会有更多的城市效尤。据了解,上海市慈善组织将结合2010年世博会开展一系列慈善活动,把上海市的慈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0年改革开放带来国家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改善,为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保障、实现小康目标,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提出了更高、更迫切要求。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有不竭的源泉,有深厚的土壤,有永续的动力,前景光明。 胡锦涛总书记12月5日的重要讲话,吹响了迎接慈善事业发展春天的号角。我们每个国民都应举起双臂为慈善事业春天的到来而欢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