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流淌在中华民族心灵中的血脉 |
 
昨天下午,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出现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为新书《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进行签售。与别的作家或明星签售时龙飞凤舞一挥而就不同,钱文忠对每一个签名都异常认真,几乎是“努着劲”一笔一划写成。而对于一些读者要求在书中签下他们名字甚至写一句话等“非分之请”,他表现得颇为耐心,让他们先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于是形成一个钱文忠和读者面对面签名的有趣场面。 “你是几岁开始读《三字经》的?你为什么学习那么好?”一位女学生好奇地“询问”钱文忠。钱文忠回答说:“其实,我小时候正赶上‘文革’,不可能公开读《三字经》,只是跟着长辈们随意地学了一些。不像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得到高度的重视和肯定。”他还说,他并不敢说自己学习好,“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也许到了生命结束的时候,才能说自己在学习上是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他认为学习唯一的诀窍是“谦虚加勤奋再加勤奋”。 有人问他,如何看待《三字经》的现实意义。钱文忠回答说,他反对太在意现实意义。“就像你发现一个青铜鼎,它的现实意义不在于用它来熬粥炖肉。何况《三字经》不是一个器皿。中国人不管识字与否,基本上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他说,《三字经》已经成为一股流淌在中华民族心灵中的血脉,“重新解读,是把其中的养分分析出来,为关心传统文化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尝试,这不是我对大家的教育或讲课,而是一种共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