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科学》:黍稷类作物很可能最早在中国培育种植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最新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黍稷类作物很可能是最早在中国培育种植,然后逐渐传播到西方的。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考古证据还显示,农业耕作的概念,过去一直以为是西方自己的发明,可能也是从亚洲传播到西方的。从野地里采集食物到耕种农作物生产粮食,是人类生态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

史前史学家曾一直认为,这场变革是在12000至7000年前,从近东的两河流域(Fertile Crescent)开始的。那里早期的人类社区开始培育所谓的“基础作物”,比如小麦和大麦。

而证据显示,中国人自己独立地完成了稻谷类作物,比如大米和小米的驯化培育,没有受到任何来自西方的影响。

剑桥大学的马丁·琼斯(Martin Jones)教授和研究伙伴刘歆益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说,最近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提供了稷类作物从东向西传播的证据。

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Neolithic)的农耕遗址上发现的碳化的谷粒表明,早在8000年前当地就种植小米了。在随后的一千年间,小米开始出现在欧洲。在此期间,从黑海西岸到东欧和中欧的20多个不同地点,都发现了小米的遗迹。

它证明,稷类作物首先在中国培育出来,逐渐西传。它比同一时期中国的另一个主要作物,稻米的传播更广。更重要的是,它比小麦和大麦从两河流域向东传播早了2000年。

琼斯教授说:“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农作物传到欧洲要比两河流域的任何作物传到中国要早的多。欧洲的农业耕作并不是由此而启动,但它显示,农业耕作的知识是东西双向交流的。”

琼斯教授认为,总体上说,对植物的驯化培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渐变与巨变交织。在这个过程中,导致史前农业革命的知识和技术的交流,是东西方双向的。

 
 
 
前五篇文章

悲情六月天昭雪

志愿者:中国社会力量的成长

各地举行活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震区NGO,摇摆在进退之间

为了忘却和不能忘却的纪念

 

后五篇文章

盘点自然界五大“最差妈妈”

动物也要过马路

七成职场人愿做汶川志愿者

目送

解开自心的宝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