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经过别出心裁的断句后,也可以脱胎换骨成为一首词。
又是清明时节。各处坟山和骨灰安置所,又出现了一群群扫墓人,携带着香烛、祭品、鲜花、金银纸,还有一颗颗沉重的心,沿着雨中的泥泞山路,跪倒在先人的坟前或骨灰龛下,或是默默追思,或是泪流满腮,或是……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清明节根本不是扫墓的日子。其实,清明节只是夏历二十四节气其中的一个节令,“是时也,杂花生树,莺飞草长,天清地明,惠风和畅 ”,古人在这一天有放纸鹞、荡秋千和踏青游春的习俗,宋人吴惟信形容得好——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既然清明节不是扫墓日。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扫墓日呢?答案是:清明节前三日的寒食节。
寒食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古时,人们在寒食节期间必须禁火、冷餐。寒食节冷餐的习俗,起源于周朝仲春禁火的制度,距今大约已经有3000年了。
早在周朝,中国人已经有相当程度的消防意识。每逢最易发生火灾的仲春之末,主管森林的官员便敲着木铎(木铃,古人用以传递政令)巡游,宣布政府禁火的命令,人们便只好备足熟食冷餐了,这就是所谓的“寒食”。
介子推和介母的石雕像
那么,寒食节又是怎么和扫墓、祭祀先人联系起来的呢?这得从晋文公重耳和忠臣介子推的故事说起。据《左传·僖公廿四年》和《史记·晋世家》等古籍记载,晋文公重耳在魏国被围,粮尽草绝,随他出亡的忠臣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充饥,使他免于饿死。后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大赏群臣,却忘了介之推。介之推灰心之余,背着老母进绵山隐居了。晋文公得知此事后,非常内疚,便派人上山寻找,无奈山大林森没能找着。重耳以为烧山可以把介之推逼出来,便下旨放火烧林,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之推母子下山,最后发现他们两人抱着一棵古柳烧死了。重耳伤心之至,传旨把绵山封给介之推,改称“介山”;还规定每年到了介之退被烧死前三天,举国禁烟火寒食冷饮,“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从此,寒食节成为了中国古人祭祀先人的日子之一。
其实,春季扫墓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记载。到了秦代,秦始皇为祈求祖灵保佑“家天下”代代相传,便带头祭祀祖先,使祭祖扫墓之风大盛。汉承秦俗,甚至把祭祖扫墓的风俗推到了极端的地步,人们在每个月的晦日(月底)、望日(十五)及社日(二月初二)、伏日、腊日等,都要到祖先的陵墓祭奠。
此风愈演愈烈,到了唐朝的时候,按照习俗,每年总共有五十多个扫墓日,繁缛至极,劳民伤财。有鉴于此,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下了一道圣旨,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寝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编入五礼,永成定式”。
这一道上谕,明文规定把寒食节扫墓活动列入礼书,废除了其它每年五十多个扫墓日的旧俗。从此以后,寒食节正式成为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
明清以后,寒食节的禁火冷餐习俗逐渐消亡,但扫墓和祭祀先人的风俗却被保留了下来。渐渐的,人们忘记了寒食节,就把扫墓当成清明节的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