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神农氏先祖图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时期,“牛首人身”之形象,正是“三皇五帝”之一“神农氏炎帝”的神像,亦即神农氏部落后裔制作并尊崇的先祖图腾,其准确称呼应为:“神农氏先祖神”。

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为少典妃,感神龙首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由以上文献可知,少典帝的妃子女登感应“神龙首”怀孕,生下“人身牛首”的神农炎帝。

《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原始母系社会时,先民对人类的生育原理不甚明白,总将母亲怀孕的原因归于神秘的自然物体感应,即所谓的“感生”观念。初民一般以为母亲感应某种动物而生子,如澳大利亚土著部落的阿兰达人认为,怀孕与父亲的作用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图腾精灵进入母体的结果”。由不同的兽类或鸟类感应,便产生出不同的种族,这便是原始部落产生“图腾”的原因。所以,要理解古神像,首先要明白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源于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和先祖崇拜习俗,“图腾”本为美洲土著部族方言totem的音译,原意是指与种族有血緣关系的远亲,一般为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体。原始“图腾”的造型大多为动物类神像,可以理解为氏族部落的远祖神像。

神农氏部落的图腾就是“神牛”,因为神农氏部落创始首领炎帝,最大的功劳就是驯牛耕种,发明农业,所以后人祭他为“农神”,亦即“神农”。于是,神农氏部落的后裔,将创始首领炎帝祀为先祖神。因炎帝神农驯牛有术,似乎甚通牛性,初民便以为神农氏的先祖与牛有血缘关系,或为“神牛”,于是,神农氏先祖的形象便塑造为亦牛亦人的神形“牛首人身”了。

我们看这些神人像,头生双角,牛眼、牛耳、牛嘴、牛鼻,明显为牛首无疑,再加上人形身体,确为传说的“牛首人身”之神农氏炎帝形象。炎帝为神农氏部落首领,被神农氏后裔奉为祖先,因此,这“牛首人身”像实为神农氏部落的先祖神像。玉为世间最宝贵之物,献玉于神或用玉塑神,便是原始社会最高贵的“以玉事神”。红山文化玉器中多见玉雕“牛首人身”,就是神农氏部落众多后裔虔诚制作的先祖神像。此类神像,一般有两种用途,一是神农氏后裔举行祭祖典礼时,由首领兼大巫师秉持对其顶礼膜拜;二是首领或贵族去世时,将神像随同埋葬,意味着由先祖神灵导引逝者的灵魂返祖归宗。

中国古代之神格,一般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天神”、“地祗”为天上日月和地下山川的自然灵物崇拜,而“人鬼”则为人死后变成。古时的所谓“鬼”,并非现代人妖魔化的青面獠牙那么恐怖可怕。其实现代人不大理解的半人半兽的“牛头马面”,古时均为“神牛”部落和“神马”部落的先祖图腾。在古人心目中,人死后,灵魂不灭,化为“鬼魂”,而必寻返祖归宗。若有先祖神灵导引,“鬼魂”便追随先祖而升天变神,可与祖宗并列共享后裔祭祀,颐养天年;若无先祖神灵引领就位,“鬼魂”则会变成无所皈依、四处飘荡的“ 游魂野鬼”,并会搅扰生人不得安宁。所以,古时部落首领或贵族墓中,往往随葬象征先祖神灵的玉雕神像或神器,以便引领“鬼魂”返祖归宗。古时的这种葬礼习俗,源远流长,《周礼》中就记载活人装扮的“神尸”参与葬礼,直到近代的葬礼仪式上,由人化妆扮演的“活无常”打着神幡导引灵柩前行,还可看出点“神引鬼魂”的意思。由此可知,用珍贵宝玉精雕细琢的“牛首人身”像,正是原始社会宗教习俗里主导神农氏部落后裔灵魂的先祖图腾。

“图腾”一般为整个神农氏部落的象征,单取“炎帝”一人也失于偏狭。若单讲炎帝,因为姓“姜”,很可能与“羌人”为一族,被划为“神羊”部落。如《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后汉书·西羌传》也说姜姓为“羌种”。“姜”与“羌”字的字体结构均为“羊首人身”,不过“姜”为“羊首女人”而已。中国的姓氏多为象形文字,原本就来源于图腾。“羌人”部落的图腾为“神羊”,其先祖神像当为“羊首人身”。那么,姜姓炎帝的先祖神像也可能为“羊首人身”。姜姓炎帝为“羊首人身”,而炎帝神农氏又为“牛首人身”,似乎有点矛盾。所以,有的学者便说古籍有误,炎帝和神农并非一人。其实,我们也无须随便疑古,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姜”为“羊首女人”,说明炎帝出身于羌族母系部落,成年后独闯天下,由西域来到中原,驯牛耕种,定居繁衍,建立起神农氏部落,成为神农氏部落首领,此后便被神农氏部落后裔奉为先祖。所以,炎帝的母系部落图腾虽为“羊首人身”,而自己新建的神农氏部落的图腾则为“牛首人身”。可见,炎帝神农氏可能身兼两种图腾,然“羊首人身”与“牛首人身”毕竟有异,因此,为避免造成更多的混乱,我们还是将“牛首人身”定为“神农氏部落图腾”,可以称为“神农氏先祖神像”或“炎帝神农氏像”。

一般的“神农氏先祖神”玉雕为单面像,而笔者所藏的一尊玉雕则为罕见的双面像,看一面为常见的“牛首人身”,而另一面的造型却大相差异,这一面的脸部宽大,鼻梁高长,眼睛也特大,正是所谓的“龙颜”、“龙准”、“龙睛”。由此,我们可以说这一面,当为“龙首”。为何一身却有两面,且一面“龙首”,另一面“牛首”?这正是上古高人艺术创作的神妙之处。此“龙首”,正是神农之母“女登”在常羊山游玩时所感应的“神龙首”。此玉雕的寓意便是:“牛首人身”的神农氏,是母亲感应“神龙首”所生;这雕像背面的“神龙”,可谓他的父系祖先。若先看“龙首人身”这一面,意谓“先人”为“神龙”,而后面“牛首人身”的神农氏便为“神龙后人”。

《春秋纬》卷三《春秋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子。人面龙颜,好耕,是为神农,始为天子。”

既然是感应“神龙”所生,其后代“ 神农”的模样当然象龙。但“神龙”实属臆造之物,是综合自然界多种动物特征、而且是经过若干年不断加工塑造而成的。看早期的龙,即“夔龙”的形态所呈现的动物特征中,牛角、牛耳、牛鼻子、牛眼、牛嘴、牛腹、牛腿、牛尾,占了绝对主要方面,或说“夔龙”便来源于“夔牛”。看《山海经》书中插图,“夔”的形状便大致象牛。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中有流波之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撅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郭璞注云:“雷兽即雷神也,人面龙身,鼓其腹者。”

可以说,早期“夔龙”的形象“状如牛”,特别是“龙首”的特征,主要来源于牛。神农既是“ 人身牛首”,又是“ 人面龙颜”,所以,“龙颜”与“牛首”就极其相似了。观此双面雕像,“神龙”与“神牛”同为一身,表明“神龙”与“神牛”原本是有血缘关系的,所以,此像可证古语所言非假,神农氏炎帝正是“龙的传人”。

 
 
 
前五篇文章

纽约客杂志:2009年有关中国的若干谬误

考古资料证明台海两岸万年以前连在一起

在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

大学教育的核心是“人”

幸福的滋味:经历过才懂父母心

 

后五篇文章

妈祖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入世的戒律

《呻吟语》作者的善行

“幸福的烦恼”? 大象为什么这样恨我们

太空图片精选:火星沙丘如锯齿状南极冰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