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越尘集》序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越尘集》序言
  越尘居士
  序 言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现实社会,佛教亦不例外。如今,网络和电子出版技术的普及使佛教文献以一种新的方式再度集结,近五年作为佛教资源电子化的最初阶段,通过网上众多佛教志愿者和部分佛教机构的努力,免费的电子佛教经典和读物的富集程度已超过大多数佛教中小型图书馆的馆藏量,这是令我们非常欣慰的。随着传统佛教资源在网络上的富集及受学者良好效果的产生,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我们觉得有必要编辑一些反映五年来网上三宝弟子的讨论与著作的选集,作为网络与佛教互动的实例。 
  越尘居士以网名“二麻子”在网上佛教圈中广为人知(如其自述这个网名是出自于某次误会而沿用下来的),年轻一辈的网友们亲切称其为“麻叔”。他是少数首先在互联网的讨论组和论坛正式以中文讨论佛理佛法的网友之一。自1998年起,在“中华佛教论坛”上一批大陆的佛教网友从相互认识、交往及后来在网上密切合作的过程中,网友金顶三世和二麻子以其慈悲、正见和实修经验形成了凝聚力,这些网友在当时及随后建立了一系列佛教网站,越尘居士嗣后一直在网上的论坛和聊天室参与大众的修学讨论,令众多在网络上闻习佛法的网友受益非浅!
  越尘居士的文章和他与网友的讨论中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重视菩提心的修学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心髓。历史上汉地大德在这方面曾留下许多宝贵的论著,如华严宗祖师法藏大师的《华严发菩提心章》、净土宗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等。但目前部分汉地佛教行人似乎并未将菩提心作为修学的核心,这一点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越尘居士于《略说修学菩提心》中特别强调了菩提心的重要性,指出:“若不依菩提心而修,不要说见性成佛,就连大我也难于达成。佛门弟子应当理直气壮大声呐喊,弘扬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行相的菩提心”。今日在网络上交流学佛心得的网友,对修学菩提心者的重视程度较数年前已有明显的提高,越尘居士功不可没。 
  二、强调正见的重要性
  世尊将正见列为八正道之首,可见其对正见的重视程度。若不彻证空性,便无法突破无始无明,而掌握正见则是证入空性不可缺少的准备。越尘居士在《观:超越边见,突破无明的开始》中说:“人常犯的错误,其实大多数用不着动用高僧大德的高深证量,单凭正知见就可以排除掉。修行道上人人难免出错,没什么可怕,知错及时退出即可,反增经验为日后助人之用。令人担心的是无正见,错了不能及时识别,死抱住不肯放,就无有上正道之日了。禅宗大盛的唐宋时代,无须强调经教和正见,因行人多已具备。今日不同,学佛人于此多未下必要工夫,基础不稳,后续修行徒增许多困难。亡羊补牢之法自然是多读经,多思维,多请教善知识”。越尘居士与网友的讨论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如何较准确地把握空性正见,以指导实际修证。 
  三、提倡正见指导下的实修
  佛法修学,毕竟不是靠空谈理论而能成就,而必须实修。越尘居士指出:“修学佛法是由生起出离心,发起菩提心愿开始;以圆满菩提心为道果。其间,除少数极上根利器者外,禅定是必修的工具和手段。故经云:‘一切清静慧,皆由禅定生’。论述禅定的典籍数不胜数,颇易见到。然而其次第均是为出家人、亦即专事修行的人所设,即使从入手教起的九次第定也是如此。今日学佛人以在家人居多,奔忙生活之余要完全依照古德所设次第来修甚是不易。如何充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时间少走冤枉路,关系重大”。禅定之要无非止观,越尘居士结合自己的禅修体会,专门著文阐述止观修行的要点,为欲实践禅修者指出了方便之门。 
  四、倡导禅密结合
  禅宗是我汉地佛法的精髓之一,密乘则为学人提供了速疾成就的殊胜方便。越尘居士本人于禅宗的精深深有体会,同时又是密乘行人,故对禅密双修的益处体会颇深。在谈到禅宗与密乘大圆满的比较时,越尘居士指出:“本质上禅与大圆满实无二致,若硬要究其差别则有两处,其一,在开示后学时,禅宗为防人落边见,多用遮的方式间接表达,技巧上有点象中观应成派;而密教为接引更广根器之行人,多以开显的方式明讲,其实禅宗于‘第二峰头略露消息’是同样的做法。在这一点上,密教反而‘显’,显教反而‘密’了。其二,在引后学明自本心时,禅宗稍侧重于六根门头悟取,而密教稍侧重于在深入正定时现量。然而,两者于此均不偏废,只是今在末世,禅门高峻难入。而密教广设方便,不论何人只要自己愿意修,密法之中必可找到适合的次第,故应机广大,然而禅密均是无上法,合则两利,可为复兴中华佛教创造新局面”。 
  五、尝试以现代语言阐释佛理
  越尘居士试图用今日大家熟悉的语言方式来重新准确表达佛教中的法义。其中“功能主义”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他说:“当我们说到用某名称的时候,我们其实说的是一些对应的功能和作用,而不是件什么有自性的东西。而且,无论什么名相的东西,都是借功能作用才能显现其相对‘存在’,离功能作用,无论什么,都谈不到存在”。这一论断深契古德之缘起即性空即假名的奥义。在论及中观与唯识的争论时,越尘居士阐明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观的不许阿赖耶是说,不建立这个名相,事情也能说通说明白。当然,要说得烦些,难懂些才行。并不是说,唯识用阿赖耶所表述的功能也没有了,或中观也不承认了”。本书的编者认为,“功能主义”对促进佛教内部不同宗派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可以提供若干方便。 
  六、尊重科学精神
  现代科学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宗教理论受到严重挑战,因为这些宗教的立教之本与现代科学之间具有无法调和的矛盾。与此相反,科学的发展不但未提供否定佛法的证据,反而为人们理解佛陀的教诲提供了诸多方便。例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分数维理论等便为现代人了解佛法提供了新的角度。越尘居士本人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博士,深受科学精神的熏陶,同时又潜心佛法的修学,故对科学与佛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见解独到。他指出:“ 佛法不是现在的科学,但与科学精神不悖。我们讲科学时指的是什么,是科学知识?知识总是不足够的;是科学的方法论?方法总是不完备的。科学也不是真理本身。科学之伟大,在于其精神,即对真理不止的探求。这一点与佛法完全一致。虽然现在的科学尚未能了解佛法,近代科学的认识论却与佛法走得越来越近了。” 
  藉着这次佛友们希望集合越尘居士著作的缘起,“中华佛典宝库”和“网海莲舟论坛”选编了《越尘集》奉献给佛教界和网友们,作为五年来佛教网络友谊和互信的一个写照。文集中的著作部分来自越尘居士在“禅”刊等佛教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章,网文则选编自他在网上部分佛教论坛的帖子。网文不是正式著作和系统理论,而是随缘、方便的说法,作为一种形式极其自由、略带诙谐的文体,是区别于传统的写作形式的。作为平常的讨论疏忽和遗漏在所难免,故在本集编辑过程中略作了编辑处理。
  祈愿一切吉祥,贤善成就。

 
 
 
前五篇文章

法云法师:《云影尘痕》序

佛教偈颂——中国诗歌的奇葩

法云法师:纵然化身百千亿,不曾一身到繁华——《光明行》

一则佛教故事:“魔女诱僧”与剑桥学派的“语言”

廖肇亨: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1)

 

后五篇文章

法云法师:《心灵清泉》序

法云法师:《希望如花》序

法云法师:《世界就像一面镜子》序

法云法师:《恒河之月》序

Namo Buddhaaya, Namo Dharma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