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慧心灵性 明达深邃:苏轼诗歌的佛禅底蕴浅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慧心灵性 明达深邃:苏轼诗歌的佛禅底蕴浅析

  宋亮

  (吉林省普通中学考试工作办公室,吉林 长春130022)

  摘 要: 宋代著名大诗人苏轼是一位精研禅机的文士,就连他的诗歌创作也充满了禅思哲理 。在他的大量诗作中表现出了人生如梦、虚幻不实的主题;随缘自用、潇洒达观的人生态度 ;物我相融、旷淡飘渺的自然山水观,显现出浓郁的佛禅底蕴。

  关键词:空静;空明灵幻;返照;佛性;自然 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 2007)01-0043-03

  由佛教本土化而生的禅宗,因其将佛教的内在精神和表述形式诗意化,对于中国的封建士大 夫具有极为强烈的诱惑力。佛禅不仅导引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也使得他们在其艺 术创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别一种的视角、别一类世界。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是其中颇具典型的一 例。在他的大量诗作中,经常流露出对生命存在的体悟和对禅悟结果的透脱,显现出浓郁的 佛禅底蕴。为了更为详尽地言说其诗作的这一特点,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剖析。

  

  一、 物我相融的自然山水观

  

  禅宗喜爱自然,深信“万类之中,个个是佛”。耽禅的诗人们更爱自然,他们往往在遭受挫 折后,对禅有了亲在的体验,对自然有了更多的钟情,并从中悟到了许多人生的真谛。苏轼 的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宦海沉浮,然而始终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这与他亲近自然,达 到物我皆忘的境界有着很大的关系。

  “禅宗喜欢讲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打交道。它追求的那种淡远心境和瞬刻永恒,经常假借 大自然来使人感受或领悟。其实,如果剔去那种附加的宗教的内容,这种感受或领悟接近一 种审美愉快。审美愉快有许多层次和种类。其中有‘悦志悦神’一大类。禅宗宣扬的神秘感 受,脱掉那些包裹着的神学衣束,也就接近于悦神类的审美经验了。不仅主客观混然一致, 超功利,无思虑;而且似乎有某种对整个世界与自己合为一体的感受。特别是在欣赏大自然 风景时,不仅感到大自然与自己合为一体,而且还似乎感到整个宇宙的某种目的性的存在 。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高级审美感受。”①

  苏轼这种将生命审美化的生活态度,使得他的诗作显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在《吉祥寺僧求阁名》(“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哪得似花红。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 色即空。”)中,苏轼表达了自己的宗教情感体验,禅的意识在这种情境中,转换为在有限 中见无限的审美能力。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千差万别、各具形态的,又都是千变万化、生灭不 已的。禅宗善于即色谈空,在万法的殊相中品味真如。诗人以其特有的人生体悟,捕捉住了 活生生的物象,剪裁下大自然鲜活的一草一木,并把它摄入诗中,使它传递出宇宙的脉息, 留住美的永恒。

  在任杭州通判游览西湖时,苏轼作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云: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写的是望湖楼所见急风暴雨的奇景。开头两句写的就是这场景象,作者把一场忽然 顺着风势而来又忽然顺着风势而去的骤雨,写的如此鲜活,富于情趣。最后用“水如天”写 一场骤雨的结束,这里有悠然不尽的情致。虽然“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瞬间又立刻 雨 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就是水天相接,暴雨的撼天气 势和雨后的恬静淡远,也充分写出自然的神奇,也可体味大自然的自生自灭、去任自由、随 机任运的境界。其中蕴涵的旨意就悠远无尽、无限无垠,而具禅意耐人品味。

  唐宋诗人中吟咏西湖的诗作中有不少名句,而惟有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最脍炙人口、传诵最广。诗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及西湖的晴姿雨态。丽日照射下,光影满湖,晴天的 湖景是美好的;山色迷蒙似隔着轻纱,反衬出了湖上风光的层次,雨天的湖景也是极为奇妙 的。从这两句诗可以想见在不同的天气下的湖山胜景。阳光满湖,又忽然山水间云烟迷蒙。 可见万物万象,生意欣欣,山水空流,自在无羁,大自然是这样永恒神奇,这就是佛性真如 妙体的显现。下两句把西湖比做美人西施,在此诗人以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 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遂成为西湖定评。这可以说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所以王文诰 评曰:“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公凡西湖诗,皆加意出色,变尽方法。”

  由此可见,这种西湖初晴后湖光山色的迷茫朦胧优美奇丽,充分写出西湖的神秘奇谲,所以 自然带着富有的禅味。

  

  二、“人生如梦,虚幻不实”:人生虚空的禅宗空观

  

  佛教“中观”主张不落“空”、“有”二边,色空相即。南宗禅的创始人慧能以心为“空” ,一方面将“心”置于本体地位,一方面使“空”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与转换。在慧能 的禅学理论中,“心”成为可以派生万物、无所不包的本源,而这种“派生”并非是实体意 义的,而是一种精神的功能。正是在这里,“心”与“空”便对应起来了。因其“虚空”, 所以才能生成万物,才有了最大的涵容性和创造性。 禅宗的心本体论,还揭明了“空”的生成性与创造性。而在诗学中,“空静”被视为一种具 有创造性、生成性的审美心境。这对诗歌创作和理论来说,影响是积极的。“空故纳万境” ,与禅学之“空”观有直接联系,禅宗的“空”观使诗人的创作形成了空明灵幻的境界。

  “空故纳万境”,在苏轼的诗论中,“空”是“纳万境”的前提。只有心灵呈现出虚空澄明 的状态,方能在诗歌创作的构思中,涵容无限丰富的境象,从而形成生动的、活跃的审美意 象。

  苏轼一生三遭贬谪,颠沛流离,偶或在朝,也处在被人排挤、夹击之中的曲折人生经历,其 实就是苏轼苦心参悟的心路,在这过程中,苏轼对人生、禅理的理解达到了一种适意、自由 的大自在境界,加上其文才出众,因此借助诗歌表露禅机义理,抒写人生感叹就是自然而然 的事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有言:“主法皆妄见,如梦、如炎,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从妄想 生”。强调人生如梦,烦恼亦是虚妄,勘破诸法皆妄,便能获得真正的解脱。正是在禅宗这 一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在人生历程中,对人生虚幻这一命题的体验不断深化,才会在诗歌中 尽情表露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早在青年时期,苏轼就写出了“人生到处何相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 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这样充满人生空漠感的诗句。后来,随着在仕途上的 连遭波折,不断贬谪东南各州,他对人生虚幻的体验愈加深刻。“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 观梦幻身”(《次韵王延老退居见寄》)。

  失意时苏轼是如此体验人生,可即便在他仕途显赫时,他的诗中仍然不断重复着这一人生的 主旋律:“吾生如寄耳,何者为祸福?不如两相忘,昨梦哪可逐”(《和王晋卿》),“旧 游空在人何处,二十三年真一梦”(《送陈睦知漳州》)等等人生如梦的感慨都是禅宗空观 的流露。

  

  三、随缘自适,潇洒达观的人生态度

  

  “返照”是禅宗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禅宗的“悟”,是对主体内在的佛性的“返照”。在 禅宗思想中,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对于佛性的实现,主要是在于返观自我的“顿悟”。所 谓“顿悟”,即是对自身“佛性”的返照。所谓“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我之心,发现自 身之佛性。这对唐宋时期的士大夫有重要影响,从而使他们在创作中对于世界采取超然谛视 的态度。

  在宋代诗人中,“返照”成了更为普遍的审美视角。这在一些濡染禅学较深的诗人中就更为 明显。苏轼在贬谪黄州后,更多地是以禅宗的思想方法来消解其人生苦难,借返照的视角来 对自我进行谛视,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韵味。

  他在黄州有《东坡》一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 然曳杖声。”诗人于此领略的人生状味,别是一番天地。他踽踽独行,吟味、欣赏着自己的 曳杖之声。诗人是将自我作为观照对象的,从而使其在黄州的艰难生活在诗人那种“寓身物 中,超然物外”的心理中,有了悠然的审美情韵。在黄州,他还写过:“回头自笑风波地, 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延老退居见寄》)在儋耳,他写道:“谁道茅檐劣容膝,海 天风雨看纷披。”(《东亭》)在《饮酒》中,他借题发挥:“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 虚空为销殒,况乃自忧身。”在诗人的冷眼谛视和自我返照中,尘世的一切奔波争斗,都如 蝼蚁之扰扰,如梦幻之虚空。 然而,他并不以挫折和磨难自苦,而更多地是在“如寄”的人生中寻求美好的、可以令人自 慰的东西。

  譬如他被贬到当时为远恶之地的岭南时,吟道:“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下面的这两首诗更是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的明证: 

  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他感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 ”

  在《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中,他 怅惘:“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 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前一首写怀念故人,后一首写重游旧地。故人也罢,旧地也罢,无不是往事如烟消散,纵然 有些微痕迹,勾起回忆,亦已是如梦的恍惚。大自然犹如永恒的坐标,以年年春风,对匆匆 过客。因此,对生命的短暂,对人事的得失,也就没有眷念、悲哀的理由,只要在世,且放 宽胸怀,平常而自然地生活下去。这就是随缘自适的人生。 经历多年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的苏轼,也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的阴暗、卑琐和险 恶,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他因此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他把老庄哲学从 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及世间是是非非的观照方法,与禅宗以“平 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当种种不幸袭 来之时,他都以一种旷达的宏观心理来对待,把这一切视为世间万物流转变化中的短暂现象 ,展现了遂缘自适,潇洒达观的良好人生态度。

  由是观之,苏轼能时时了悟人生与他深得禅机的熏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正是这种禅悟不 断激发着诗人的创作灵感,从而创作了一篇篇美不胜收的诗。也正因为其诗歌中这种浓郁的 佛禅底蕴,让我们在千载后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时,似乎感到一种仙风道骨迎面扑来,徐 徐飘过面颊,滑过耳际。

  

  注释: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86:210

  参考文献: 

  [1]刘逸生.苏轼诗选[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2]王洪.苏轼诗歌研究[M].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

  [3]阎笑非.苏轼的思想及创作新探[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

  [4]朱靖华.苏轼论[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7.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收稿日期:2006-09-28

  作者简介: 宋亮(1980—),吉林市人,吉林省普通中学考试工作办公室。

 
 
 
前五篇文章

关于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学相互影响的研究

古岩寺的传说

梵文是理解人类文化整体的语言工具

马铭清:梵净山赋

空王灵应塔铭

 

后五篇文章

浅析开化目莲戏的音乐特点

《百喻经》故事今译

大愿极乐寺赋

独克宗 传说中菩萨降落的圣地

敦煌碑铭赞抄本概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