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佛教简史——寮国佛教 |
 
寮国为中南半岛的内陆国,古称老挝,北接云南,东邻越南,南连高棉,西南临缅甸,并依湄公河与泰国为界。种族繁多,主要有寮、卡、苗三族。寮族源出我国西南边区,从唐代到元代,期间六百多年,颇受中印文化影响,曾经盛行佛教,但特别重视祭祀鬼神,兼含浓厚的民族色彩,往后渐渐南移,而定居于寮国,占有人口的三分之二。 寮国史上明确记载有佛教信仰,是在法昂王(一三五二至一三七三在位)创建南掌国之后。法昂王幼年曾追随父亲流亡高棉,受到摩诃波沙曼多长老教养。王后是高棉王之女,是虔诚的佛教徒,法昂王受她影响,于是恭请高僧、铸造佛像、建立波沙曼寺,寮民也渐渐转信佛教。明代永乐二年(一四○四),南掌国获得中国的承认,封为“老挝宣慰司”,当时正值拍耶三成泰王在位之时,曾建立摩那兰寺,并大力提倡佛学。维苏王时,建立有名的维苏寺来供奉佛舍利。到了悉达提拉王,更在都城永珍北边创建寮国最伟大的建筑物——大舍利塔。 十七世纪中叶,寮国成为东南亚佛教的中心。后来,寮国陷入长期分裂状况,十九世纪初,永珍甚至沦为泰国的一省。到十九世纪中叶,因为泰国、越南两国对立,寮国才得到安定,但后来又受到法国人势力的入侵,在一八九三年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佛教失去传统国家的保护与支持,难以发展。许多僧侣流布到泰国、美国,甚至欧洲各国,少数僧侣则还俗,所幸人民绝大多数仍虔信佛教。过去的旧式教育是以佛寺为中心,佛寺是学校,住持当校长,僧侣是教师。在法国的统领下,虽曾将教育权收归政府,但因国民教育不普及,佛寺仍为高深知识与佛法研究的重镇,法人无法强加禁止。 二十世纪初,佛教施行分层级的机构组织,国家之下为州县,次为乡村,乡村各佛寺都有出家人专职管理。与泰国、缅甸、高棉等国相同,寮国亦盛行男子一生至少须出家一次,至于时间长短,则随个人意愿。 直到一九五四年的“日内瓦协定”,寮国获得独立,但一九六○年随即爆发内战。在独立后的几年中,佛教蓬勃发展,古都琅勃拉邦市郊的富士寺成为佛教中心,寺中供有铸于十五世纪,重达四百七十八公斤的金佛像。古都北面二十公里处有北墟洞,洞中佛像不计其数,所以有万佛洞之称。每年佛诞节,寮王亲临举行浴佛盛典。 寮国僧侣教育完全由国家支持,分小学、中学和佛学院(相当于高中)三级,后者由教育部负责,毕业生被加上“摩诃”的尊称。一九五九年,寮国政府公布“寮国僧伽法例”,规定全国僧侣必须服从僧王。当年境内有一千多所佛寺,最盛时僧侣人数曾高达一万二千人左右。华侨佛教徒在永珍创立“中寮佛教社”。寮国境内的越南侨民大多信仰大乘佛教,建有“邦廊寺”,弘扬佛法。 寮国信奉的佛教,属于南传巴利系统。皇家图书馆藏有贝叶本巴利文、泰文等各种佛教经典。寮国比丘受到人民的恭敬供养,与邻国无异。人民多行布施,喜欢前往寺院听经闻法,受持斋戒。 一九六一年,寮国通过宪法第七条规定:“佛教为国教,国王是最高的保护者。”第八条规定:“国王必须是热心的佛教徒。”在这个情形下,佛教得到国家充份的护持,僧伽及佛教徒也很团结,无任何派系分歧。根据当时调查统计,在全国八百万人口中,佛教徒几乎占百分之百,俨然是一个佛教国。然而因为政府经常处在分裂状态,几乎年年有内战或暴乱,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佛教也只能在艰困的条件下缓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