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玄中寺非昙鸾建寺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玄中寺座落在山西交城县西北十公里的石壁山谷间,俗称“石壁寺”。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它不仅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也是日本国净土宗的开山祖庭。早在唐代,人们就已经把这座景色秀丽的古寺,同净土宗联系在一起了。一般认为,玄中寺是专门为传布净土法门创建的,甚至认为是昙鸾祖师建造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本文就是对这个问题所作的粗略的考察。
  据现存玄中寺千佛阁内唐长庆三年(823)碑文载:“时,大魏第六主孝文皇帝延兴二年(472),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至承明元年(476)寺方就。”(注:玄中寺千佛阁藏《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依照碑文记载,不仅玄中寺是为传布净土法门创建的,而且最初就是由净土宗祖师昙鸾建造的。这就是认为玄中寺是昙鸾专门为传布净土法门而创建的主要历史依据。直到现代,不少论著仍持上述观点,如,198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玄中寺》一书记载:“唐长庆三年(823)的《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记述了玄中寺创建始末和特赐田庄的情况。”(注: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著:《玄中寺》,第28至33页。198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显然,《玄中寺》一书认为,碑文关于“昙鸾祖师初建寺”的记载是正确的。此书作为旅游宣传读物,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再如:《中国名胜词典》“玄中寺”条亦云:“玄中寺……北魏延兴二年(472)兴建。当时有昙鸾大师住寺中研究净土宗,名重一时,被誉为神鸾……。”(注
  :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中国名胜词典》,第164页“玄中寺”条。1986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词典》虽未明确“昙鸾建寺”,却认为,玄中寺兴建之日,即是昙鸾大师住寺中研究净土宗之时。作为《中国名胜词典》,其影响之深远,也是可想而知的。还有,日本光华女子大学名誉教授、日中友好佛教协会会长道端良秀撰:《中国的净土教和玄中寺》一文称:“玄中寺,是位于离山西太原市三里远的深山中,是北魏的昙鸾创建的。”(注:(日)道端良秀撰:《中国净土教和玄中寺》,载《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10-11页。该文论断:“玄中寺离太原三里远”,显然是错误的,此并非问题的核心,其关键是同样认为“玄中寺是北魏昙鸾创建的”,也就是说,昙鸾建寺说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中国的佛教界。尤其是1985年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的《净土古刹玄中寺》一书,该书对昙鸾建寺说,专门作了阐述,它说:“玄中寺在净土教史上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同它的建设者和建寺的宗旨分不开。如前所引玄中寺现存的‘弥勒像颂碑’(按:应为《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的碑文所记载的,它是由首倡念佛法门的净土高僧昙鸾初建的。……昙鸾创建玄中寺,只有他在洛阳接受了世亲的《观无量寿经》之后,很可能是在敕住‘并州大寺’以后。这就是说,昙鸾创建玄中寺,是他在得到《观无量寿经》,虔信净土,专弘净业以后,甚至是他在净土教理上提出易行道、难行道的‘两道’之说以后,这时的昙鸾已经不是一个念佛修行的普通僧人,而是一个对净土教义作过深入研究,在净土教理上有所建树,在修持方法上有所创新的高僧了。对于这样的高僧,为了广弘净土教义,劝化众生归信净土,创建一座弘布净土的寺院,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于是,就有了昙鸾初建玄中寺的事情,玄中寺兴建的宗旨也就一目了然了:那是为了弘布净土教义。”(注:宋沙荫、简声援撰:《净土古刹玄中寺》,第37-38页。1985年,中国展望出版社。)此书13万2千字,对玄中寺作了历史地、全面地介绍,是建国后第一部系统地介绍佛教净土宗历史的学术著作,发行13500余册,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该书作者不仅认为玄中寺就是昙鸾为了弘布净土教义而创建的,而且为这种观点作了论证。
  归纳以上四种论著的观点,都肯定了玄中寺是昙鸾创建的,而且是为了弘布净土教义创建的。这种观点,不仅曾影响过我,可能还影响了数十年来难以计数的中外游人及一些考古、文物、史学、佛学工作者及其它人士。
  关于昙鸾创建玄中寺的问题,我从1983年就开始做过一些考察,当时所撰《玄中寺与净土宗》一文(注:梁锦秀撰:《玄中寺与净土宗》,1983年,《山西地方志通讯》第10期,52-55页。),主要论述“玄中寺与净土宗”的关系,不仅探讨了玄中寺是北魏昙鸾开创中国净土宗的发祥地,而且还探讨了12世纪,日本天台宗名僧源空(号法然)因读昙鸾的第三代传人善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受到启迪,撰写选译《本愿念佛集》,确立纯粹念佛他力往生的净土教义,创立了日本的净土宗的历史。正如法然自己所说:“我依据善导一师开创净土宗”。(注:(日)村上专精著:《日本佛教史纲》,第146页。)日本净土宗尊奉昙鸾、道绰、善导为三祖师;尊奉玄中寺为开山祖庭。我的这篇文章后经修改,以题为《玄中寺与净土宗——从一通唐碑谈起》(注:梁锦秀撰:《玄中寺与净土宗——从一通唐碑谈起》,收入《晋秦豫访古》论文集,1986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第282-291页。),收入《晋秦豫访古》论文集。该文其中有一部分对昙鸾建
  寺说提出了辨驳。
  关于玄中寺的创建年代,《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文所载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472)兴建,承明元年(476)落成,这是可以置信的;昙鸾为净土宗之祖师,这也是佛教经典所公认的。但本文所要探讨的与上述的问题并不是一个问题,即玄中寺是不是昙鸾创建的?玄中寺是不是专为传布净土法门建造的?
  首先,我们考察一下昙鸾的生卒年,便可以证明昙鸾建寺说的观点是无法成立的。
  据道宣撰《续高僧传》载:“西河石壁谷昙鸾,或作峦,雁门人。……魏兴和四年(542)因疾卒于平遥山寺,春秋六十有七。”(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汤用彤先生所著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承此说:“昙鸾于魏兴和四年(542)卒,年六十七岁。”(注: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803页。1955年,中华书局出版。)从昙鸾卒年即东魏兴和四年(542)上溯六十七年(古人年龄是以农历虚岁计算的),正是公元476年,当是昙鸾出生之年,这一年即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又恰好是玄中寺落成之年。换句话说,玄中寺落成之年,正是昙鸾出生之年。又据陈垣先生的《释氏疑年录》考证:“昙鸾生于公元四七六年,卒于五四二年”。(注:陈垣著:《释氏疑年录》卷2,第40页。1939年劢耘书屋丛刻本。)陈垣先生对昙鸾生年和卒年的考证,与《续高僧传》、《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所载昙鸾的卒年一致,
  而且据其寿数推算的生年也一致。
  以上足证,昙鸾出生于公元476年,正值玄中寺落成之年(承明元年,476年)。这就是说,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始建玄中寺时,昙鸾尚未出生,他不可能在未出生之前,就在交城石壁山主持建造玄中寺。因此,说玄中寺由净土宗祖师昙鸾创建,显然是不能成立的。由此推断,玄中寺千佛阁所藏唐长庆三年(823)《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文载:“时,大魏第六主孝文皇帝延兴二年(472),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其中“昙鸾祖师初建寺”的碑文内容显然是错误的。
  那么,昙鸾是否从小出家就在玄中寺研究传布净土法门呢?昙鸾是净土宗之祖师,但昙鸾初出家时并不在玄中寺,而且信奉的也并不是净土法门。据《续高僧传》载:“释昙鸾,雁门(今山西代州)人也。家近五台山”,闻其“神迹灵怪,时未志学,便往寻焉,备觌遗踪,心神欢悦,便即出家。”(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又万历《太原府志》载:“昙鸾大师,雁门人,十四岁游五台,观金刚窟,见征异,遂削发。”(注:(明)关廷访修、张慎言纂:《太原府志》卷25《昙鸾传》,明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以上足证,昙鸾十四岁,冲破父母阻拦,独自徒步上了五台山,寻找民间传说中的灵怪神迹,先后遍观五台胜迹,当观看完金刚窟后,毅然削发出家。昙鸾出家五台山时,玄中寺已经建成有14个年头了。
  昙鸾出家五台山时,并不信奉净土法门。他日夜不辍广读“内外经籍”,(注:(清)俞廉三纂修:《代州志》卷12《杂记》,清光绪八年(1882)《代山书院》刻本。)尤其喜爱研究《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与天竺大乘空宗学说,在佛门弟子中出类拔萃。当他读《大方等大集经》时,“恨其词义深密”,(注:(清)赵吉士修、武攀龙纂:《交城县志》卷8《人物门》23页。清康熙八年(1669)刻本。)一般佛徒难以领会开悟,决心为《大集经》作注。因日以继夜,过度疲劳,注解“文言过半,便感气疾,权停笔功”,(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便离开五台山“周行医疗,行至汾州秦陵故墟,入城东门上望青霄,忽见天门洞开,六欲皆位上下重复,历然齐dǔ@①,由斯疾愈,欲继前作,顾而言曰:‘命惟危脆不定其常’,”(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他深感人命危
  浅,死殁无常,便产生了先学长生不老的仙术,而后再研究佛法的浓厚思想。他听说江南隐士陶弘景研究仙术,“广博宏赡,海内宗重”,(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便决定往江南访道士陶弘景,以求仙术。
  昙鸾不顾旅途艰险,徒步跋涉,于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先抵达梁朝京都建康(今南京),乃向有司通名说:“北国虏僧昙鸾,故来奉谒。”(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时,梁朝官员疑其为奸细,经“推勘无有异词”,(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以事上奏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深知昙鸾对北方佛法研究精辟,乃说:“斯非觇国者,可引入重云殿”,(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请昙鸾宣讲北方佛法。当时,南朝、北朝佛教发展各有侧重,南朝偏重玄谈义理,北朝崇尚修行实践。昙鸾在重云殿为梁武帝及众臣宣讲四论及天竺大乘空宗学说,往往把自己的理解和思想也加了进去,立谈,“倾听万众”,(注:(明)关廷访修、张慎言纂:《太原府志》卷25《昙鸾传》,明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梁武帝与昙鸾往复辩难,昙鸾“一无错误”,(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梁武帝听得甚至忘了疲倦。第二天,又引昙鸾入太极殿,梁武帝降阶礼接问所由来,并以高官厚禄劝昙鸾留在建康传授北方的佛教,并帮助他治理国家。昙鸾回说:“欲学佛法,恨年命促灭,故来远造陶隐居,求诸仙术”。(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以为人治病,死后成仙,并未放弃研究北方佛学为理由谢绝了梁武帝的挽留。梁武帝看到金钱与官爵不能动其心,乃说:“此(指陶弘景)傲世遁隐者,比屡征不就,任往造之。”(注:(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昙鸾随即致书通问,征得陶弘景同意,亲往句曲山(今江苏句容县东南与金坛县交界之大茅山)访见隐居道士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南秣陵镇)人。他曾官拜南齐左卫殿中将军。南齐灭,入梁,便隐居大茅山。梁武帝萧衍多次礼聘,不出仕。但梁武帝有关朝廷大事,经常找陶弘景咨询,当时人称“山中宰相”。由于陶弘景着重研究老子、庄的哲学思想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同时,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造诣。他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的新药,编成《本草经集注》7卷,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另著有:《陶氏效验方》、《药总决》等医药名著,在南北朝时期名盛一时。所以,当时四方仰慕求学的人不绝于门,昙鸾仅是其中之一。
  陶弘景对昙鸾不远万里登门求学的精神,深受感动,“接对欣然”,(注:陈垣著:《中国佛教史籍概论》,195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便倾其所学,热心传授。又应昙鸾请求,授予《仙经》十卷,“用酬远意”。(注:陈垣著:《中国佛教史籍概论》,195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昙鸾携带《仙经》,于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北归魏境,“欲往名山,依方修治。”(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行至洛阳,遍访寺院,广拜名僧,在白马寺逢北天竺高僧菩提流支。当时,菩提流支在洛阳正传授古印度新兴的大乘瑜伽学说的经典。对昙鸾来访,盛情款待,询问昙鸾为何到此?昙鸾如实讲了访道士陶弘景及其所授《仙经》十卷,并问菩提流支,“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菩提流支只信奉佛教,对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仙术采取排斥态度,便唾地相斥,随手将《观无量寿经》授给昙鸾,并叮嘱道:“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也。”(注: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803页。1955年,中华书局出版。)菩提流支又将自己翻译天亲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名《往生净土论》)一卷赠给昙鸾。“鸾寻顶受
  ,烧仙方,专弘净土。”(注: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803页。1955年,中华书局出版。)自行化他郡,流靡宏广,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对昙鸾很敬重,尊为“神鸾”,(注:(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6《昙鸾传》。)敕令住并州大寺(在晋祠东二里许),晚年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聚徒蒸业,撰写《往生论注》,又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注:(唐)迦才撰:《净土论》。)和《略论安乐净土义》,从理论上和方法上对净土教义作了全面阐述,使净土宗成为一个成熟的教派。所以,昙鸾被尊为净土宗之祖师。汤用彤先生说:“北方大弘净土念佛之业者,实为北魏之昙鸾。其影响颇大,故常推为净土教之初祖。”(注: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803页。1955年,中华书局出版。)昙鸾于东魏兴和四年(542)因疾卒于平遥山寺,享年67岁。敕令葬于汾西泰陵文谷,营建砖塔,并为立碑纪其事。南朝梁武帝萧衍常顾侍臣说:“北方鸾法师、达禅师,肉身菩萨也。”(注:《续高僧传》卷16《僧达传》。)
  上述可见,昙鸾初出家时不在玄中寺,而在五台山,并不信仰净土教义。昙鸾住玄中寺,专弘净土法门,创立净土宗,是他在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访道士陶弘景北归魏境,途经洛阳同菩提流支相会,接受《观无量寿经》和《往生净土论》以后,也是在并州大寺住了几年以后的事了。这时的昙鸾至少已是一位55岁的老人,此时的玄中寺也已落成有半个多世纪了。因此,那种认为玄中寺是昙鸾专门为传布净土法门而创建的说法,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那么,唐长庆三年(823)《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文中,为什么会出现“昙鸾祖师初建寺”之说呢?可能是唐代树碑僧人惠妙、惠志,为了纪念净土宗祖师昙鸾在玄中寺创宗立说,开辟净土道场,弘扬净土的功绩,依据玄中寺历代僧人口头误传,以为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472)兴建玄中寺的时间和昙鸾住玄中寺弘扬净土法门的时间为同一年,岂不知这就大错而特错了。尽管如此,此碑仍可以说是从北魏到唐穆宗大约三百多年的时间里,玄中寺僧人一直尊奉昙鸾为净土宗祖师的证据。此碑的史料价值不可低估。
  虽然玄中寺不是净土宗祖师昙鸾初建的,也不是专门为昙鸾传布净土法门创建的。但玄中寺的确是昙鸾创立净土宗的发源地,也是日本净土宗的开山祖庭。同时,玄中寺也是伴随着净土宗的广泛传布而驰名中外的,所以,人们把玄中寺和净土宗联系在一起是很自然的。后人承袭唐代碑文“昙鸾祖师初建寺”的误记,深信碑文的记载而没有产生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者加见
  (原载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作者系山西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前五篇文章

唐代佛教义学之风尚及其地理分布

唐代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

略述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影响(下)

从山水到美人的艺术变奏

元刻普宁寺版藏经

 

后五篇文章

正定收藏的部分北朝佛教石造像

从历史演进论佛教中国化

从悔过观看佛教文化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广弘明集》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价值、地位及其现代意义

佛教的生态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