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禅宗《坛经》心理学思想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宗《坛经》心理学思想研究
  陈金宽
  [郑州]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18-22页
  --------------------------------------------------------------------------------
  从宗教和哲学的角度对《坛经》的探讨已有很多了。用通常的眼光来看,《坛经》是一座弥漫着浓雾的山峰,如果我们使用心理学这面镜子,这座山峰的结构就清晰可见。考虑到慧能不识字,不能推想,慧能可以教给听众的,应当主要是他自己修行的直接经验。那么,将慧能自己修行的心得和体会归结为某种心理训练的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笔者认为,《坛经》包含着内容独特的心理学思想。
  通常情况下,人类运用意识以适应环境而求生存,意识作为一种机能被当作生活的工具。求生的动机驱使意识进行千变万化的活动,主要是认识活动。所以,主动的、积极的、外向的(即指向外部环境的)意识活动,通常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具有肯定价值的,这也是学校教育的训练内容。对这个问题,禅宗的态度则相反,认为意识活动对于人生具有消极的、甚至有害的作用。《坛经》充分表明了这一思想。
  佛教禅宗修行的基本动机,最终目的是从世人的烦恼中解脱出来。“烦恼无边誓愿断”①,有烦恼才“望得解脱”。②那么烦恼从何而来呢?因为世人有许多追求而不能得到满足,“世人心中常愚③”,世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即是真如性。”④慧能认为世人有种种追求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工作、劳碌,此为烦恼的根源。慧能要求“离二相诸尘劳”⑤,摆脱“一切尘劳妄念”⑥,要“打破五阴,烦恼尘劳”⑦他们要做无烦恼的人,即佛。“不求余物,唯求作佛”⑧;“直了成佛”⑨;“无上佛道誓愿成”⑩。印度小乘佛教宣扬灵魂不死的观念,慧能偶尔也如此宣扬。成了佛就可以有没有生死之苦,“出离生死苦海”(11);“结来生缘,愿生佛地。”(12)那么,佛又是什么呢?
  慧能告诉听众,“佛者,觉也。”(13)“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14)“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15)“自性”是个重要概念。慧能所讲的“自性”,和其他佛教大乘教派所讲的“佛性”有关系,但决不是一回事。有的哲学论著认为慧能所讲“自性”乃宇宙万事万物之本源。用哲学眼光来看《坛经》谁都不会受益,必然陷入慧能坚决反对的争论之中。慧能早就声明:“若不同见解,无有志愿,在在处处,勿妄宣传,损彼前人,究竟无益。”(16)慧能说:“大众作意听,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即是也,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17)追求理论逻辑上的严密性,看重自圆其说,非慧能的兴趣之所在。这是读《坛经》,而不产生误解应该有的观念。如这段话里,慧能既说“世人自色身是城”,又说“身即是城门”,人的身体既是城又是城的六门之一,这是什么话!在这段话里,慧能区分了“性”和各种感觉以及和意识的区别,把性比作城中之王。慧能的真实用意是强调“性”的重要性,“本元自性清净”(18),慧能想诱导听众,使其从对各种感觉,意识活动甚至身体的执着中解脱出来。慧能本人并不执着于“自性”如何如何。慧能所讲的一切只起启发诱导作用,就像渡河之筏的作用。譬如,慧能偶尔宣扬一下灵魂不死的观念。慧能说:“后代得吾法者,常见吾法身不离汝左右。”还说过:“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19)佛教宣扬修行成佛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这是和地狱之说有关的,佛不进地狱,不生不灭。看来进不进地狱还可自作主张呢!慧能临死劝门徒不要悲泣:“性本无生无灭,无去无来。”(20)慧能说,我若不知道自己的去处,就不会和你们告别;你们若知道我的去处,就不会悲泣。便是慧能还是未说明,他死后其“自性”是无所不在呢还是在某处。“性”若无生灭,修行不修行到底又有何差别?实际上,对此难题慧能并不感兴趣。灵魂不灭之说是劝人弃恶行善的。同理,“性本无生灭”说是劝门徒不要因他的死而悲伤,更不要动摇修行的信心,因为和尚舍弃人世间种种享受而出家修行,其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过一种清净而无烦恼的生活。那么,“自性”到底该作何理解呢?在可观察的意义上讲,“自性”乃是经过训练而可以达到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即“无念”的状态。
  慧能说:“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21)他们是以无念为宗旨的。那么什么是“无念”呢?“无念者,于念而不念;……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故此教门,立无念为宗。……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22)这里所说的“真知”与“自性”是一回事,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即清净自在,无有烦恼的状态,即“无念”的状态。人若常处于这种状态,就是成佛作菩萨了。下面这段话就是明证。“若自心邪迷,忘念颠倒,……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启蒙一切处,不著一切外,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位地”(23)根据上面这段话,可以合乎逻辑地列出下列公式:般若三昧=自在解脱=无念=佛。佛教创立以前没有佛,佛由修行而成,佛的境界由心理训练而达到。这才是贯穿《坛经》全书的观点。
  “无念”不是单义的概念。“无念”是修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慧能有时强调这一方面的含义,有时强调这一方面的含义。“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24),只为“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25)那么,只要去修“无念行”,去掉“盖覆”在“自性”上的“妄念浮云”,那么就“内外明彻”(26)。慧能一方面说“自性”“常明”;一方面又说“自性不能明”。我们何所是从?慧能曾说:“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性,自性不在染着,名众中尊。”(27)如此说来,“忘念浮云”生自于自性,依此逻辑,众生对“自性”的认识,其实是“自性”的自我认识,众生的修行,乃是“自性”拂去自己散发出来而又“盖覆”在自己上面的“浮云”,多么调皮而又无聊的“自性”!我们还不难发现,慧能所讲的“自性”和“妄念浮云”的关系,完全符合神秀的佛学见解:“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28)而慧能曾针锋相对地提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29)“日月常明”和“明镜”、“妄念浮云”和“尘埃”,难道不是一回事吗?慧能好像在自己批驳自己。若用理论家的眼光来看,《坛经》经常有逻辑矛盾。慧能的兴趣不在于理论。神秀所作之偈和慧能所作之偈,都是启发诱导僧人们修行的教材。神秀所作之偈更符合那些修行动机不那么虔诚而且事实上为数众多的修行者的心理状态,所以弘忍说:“不如留此偈,令迷人颂。”(30)又说:“凡夫依此修行,即不堕落。”(31)从佛教修行的境界的角度来看,慧能偈高于神秀偈,证明慧能领会佛教的精神比神秀更快更好。慧能自诩“言下便悟”(32),他离开弘忍后,还是修行了十六年或者说进行了十六年的自我心理训练,然后才出来教别人修行。慧能所修“无念行”,也不过是“拂尘埃”而已。更何况慧能谈到“忘念浮云”与“自性”的关系时,是在对普通大众说教。不难证明,如果先有那么个“常清净,日月常明”的“自性”,修行实无必要。慧能关于“自性”的说法,事实上起着诱导信徒们心理训练趋向于“无尘埃”即无“妄念浮云”的特殊心理状态的作用,这个说法可作为信徒们鉴定自己心理训练成绩的指标。一个概念的真正意义,不仅看其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其有什么用。“自性”和“无念”概念亦应如此。
  以上论述了禅宗修行是这样一种心理训练,即按照“无念”的要求以达到事实上“无念”这种特殊心理状态。慧能关于“禅定”、“坐禅”、“戒定慧”的言论也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观点。
  “何名坐禅?此不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33)“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惠。……得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慧。(34)无需仔细分析,由上述慧能的言论可得出下面的公式:坐=禅=定=无念。“日月常明”的“自性”和经过心理训练而达到的“无念”状态并非两回事,慧能关于“戒定慧”的见解表明了这一点。人们通常认为“坐禅”,“禅定”很神秘,因而形成了很强的难以消除的固定观念,这不符合“无念”的要求。慧能的教法十分巧妙,他把两个单字组成的名词拆开成单字来讲解,表面上如同儿戏,实际上有深意在。上述引语表明“坐禅”、“禅定”乃是由某种心理训练而达到某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禅宗信徒追求这种特殊心理状态为什么能解脱烦恼情绪呢?马斯罗(Maslow)创造的一个术语“高峰经验”对理解此问题可能有帮助。美国克雷奇等编著的《心理学纲要》转述了马斯罗对“高峰经验”的描述:“高峰经验”是完美无缺的,令人心醉神迷的经验,是很稀罕的事儿。有很多佛教典籍谈到禅定的快乐,非尘世间庸俗的快乐之可比。由此可知,对于“禅定”而言,“高峰经验”不是稀罕事,而是常有的事。趋乐避苦乃人类本性。“禅定”若枯燥无味,佛教信徒为此费尽毕和精力就不可理解了。但禅宗追求解脱,忌讳谈论“禅定”引起的生理变化,不愿因爱恋身体而引起烦恼。慧能告诫说,“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35),“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归依也。”(36)西藏的佛教密宗专门修炼身体,佛教其他教派的典籍谈到禅定引起生理变化时并不像禅宗那么有忌讳。“禅定”的实质表明,佛教徒借从事此等乐事而忘却人世间的竞争和烦恼。
  前面讨论了禅宗修行这种特殊心理训练所由发生的动机及其所能得到的效应即修行的境界,现在来讨论这种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坛经》一开头就讲了弘忍传法于慧能的故事。弘忍说:“慧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在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38)《坛经》还讲了众人追赶慧能而威逼求法的故事。可见修行方法的重要性。其实慧能的训练方法既独特又简单。慧能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39)这段话里的三个命题都可以理解为训练方法,而且三命题联系十分密切,很难将其分开讲述而避免含义重叠,但是三命题却又确实各有侧重。“无念为宗”既是修行最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又是训练方法的出发点,根本要求,本文前面部分已作较多探讨。下面侧重分析“无相为体”和“无住为本”。
  “何名无相?于相而离相;……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40)应“常离法相”(41)“外离相曰禅,……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低缘触境,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42)什么叫“相”呢?“相”指形相、相状,环境里各种对象的差别、形象、相状反映在人心里则为各种意象,如关于权力、金钱、异性、长寿、知识、修行方法的意象。关于意象和思维的关系,心理学已有较多的探讨,有很多人认为离开了意象就不能进行思维活动。如果心里充满了诸如此类的意象,那就不符合“无念”的根本要求,就是“性体清净”的反面,就会烦恼杂念丛生。慧能要求信徒“少欲知足,离财离色”(43)。禅宗有许多清规戒律,慧能还经信徒“授无相戒”(44)。慧能所特别强调的是“此法门中,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不动。……净无形相。”(45)信徒们特易执着于修行方法的意象。譬如,打坐不动,看心看净,如此等等,就像现在的许多人所练气功的功法。慧能反复提醒不要执著于法相,他引用《金刚经》里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46)意象是“念”的具体内容。“无相”即能“无念”。
  “无相”与“无住”密切关联。什么是“无住”呢?“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47)慧能描述了正常人的正常心理状态:人的念头即意识活动象水流一样不停地流动着。怎样从这一普遍事实出

 
 
 
前五篇文章

诗中有画:六根互用与出位之思

禅宗的战争观

寒山寺志

寒山寺历史沿革

现代西方哲学的“三大批判”

 

后五篇文章

普陀洛迦山志

中国近代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中国古建筑的大致分类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分期

中国建筑艺术简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