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交河故城大佛寺保护调查报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交河故城大佛寺保护调查报告
  作者:敦煌研究院

  1 前言
  1.1 概况
  大佛寺位于交河故城中央大道的北端,在中央大塔后侧略偏西,是交河故城遗址中现存52个佛教遗址中最大的佛寺。寺门向南开,寺院南北长88m、东西宽59m,面积达5192m2(不包括僧侣居住区)。大佛寺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早、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一个生土建筑佛寺,它的始建年代应与塔林、东北佛寺、西北小佛寺为同一时代,至迟不晚于公元6世纪初。该寺建筑宏伟,主殿高大,房屋较多,是交河故城的佛教中心。
  1.2 前人研究程度
  除了历年对交河故城的考察、考古、研究与保护均涉及大佛寺外,还对大佛寺做过专门工作。
  (1)1900~1933年,以英国探险家、考古学家斯坦因为首的英国考察队,前后四次在新疆探险考察,曾拍摄了大佛寺的照片远景;
  (2)1956年8月,新疆首届考古专业人员训练班的师生,对大佛寺进行了调查、测绘;
  (3)1975年对大佛寺中心塔进行过加固修缮,起到了有益的保护作用;
  (4)1992~1995年,中日两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开展了全面保护和维修交河故城的工作,测绘了大寺院的1:50平、立面墙体展示图;
  (5)199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佛寺进行了考古发掘。
  1.3 调查的目的、意义
  1.3.1 调查的目的
  (1)查明大佛寺的病害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机制;
  (2)测绘大佛寺平面图和立面图;
  (3)查明大佛寺的赋存环境特征;
  (4)查明大佛寺土体工程特性;
  (5)查明大佛寺土体动力特征;
  (6)提出保护加固建议。
  1.3.2 调查的意义
  大佛寺作为交河故城的标志性建筑物,目前存在着严重的病害,许多墙体已经濒临倒塌的危险,如不及时抢救,将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了保护这些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国家拟对其进行抢险加固,本次调查工作,是为了给抢险加固设计提供准确的资料,以便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
  1.4 调查的依据和原则
  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指示精神,本次工程系根据下列规范、规程、手册及相关法规编制了调查大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本条例》(2003)。
  (3)《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
  (4)《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4年修订)
  (5)《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86)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
  (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9)《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
  (10)《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64年威尼斯宪章)
  (11)《考古遗址保护与管理宪章》(1990)
  (12)《保护考古遗址的欧洲公约》(1969)
  (13)《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建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1962)
  (14)《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
  (15)《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区的宪章》(巴拉宪章)
  (16)《交河片区文物保护详细规划》(2002)
  (17)《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
  (18)《文物事业“十五”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
  1.4.2 调查的原则
  (1)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和原则;
  (2) 不破坏文物的原则;
  (3)优先选用无损检测的原则;
  (4)必须取样时少量取样的原则;
  (5)选择先进分析设备和实验方法,以便减少用样量的原则;
  (6)必须进行试验的原则;
  (7)注重历史调查,全面收集资料的原则。
  1.5 调查方法和调查工作完成情况
  1.5.1 工作任务、范围及精度
  (1)详细调查大佛寺每个建筑物的病害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机制;
  (2)采用数码相机成像,对外墙采用近景摄影绘制立面图,比例尺为1:100,现场填绘病害位置;
  (3)对病害进行归类,初步调查病害的成因机制。
  1.5.2 调查的方法
  (1)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引自国家四等控制点官署台地东(见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勘察总报告),高程测量采用索佳Set2C全站仪;
  (2)平面测量采用50m皮尺、5m钢卷尺和激光测距仪;
  (3)位置采用GPS进行定位;
  (4)病害测量采用罗盘仪和钢卷尺;
  (5)近景摄影采用UMK100型经纬摄影仪;
  (6)土的动力特性采用RSM-SY5声波仪。
  1.5.3 完成的工作量
  本次工作从2004年4月开始,到2005年5月结束。外业工作分为四个阶段:(1)2004年4月上旬进行现场调查,制定了踏勘计划,2004年4月11日至26日进行现场踏勘;(2)2004年10月26日至2004年11月7日现场调查,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室内实验;(3)2005年3月至2005年4月重点进行遗址调查及现场试验和测试;(4)2005年4月至2005年5月编制调查报告。
  2 建筑形制
  2.1 大佛寺的建筑遗存及布局
  大佛寺的建筑布局为正门朝南,寺院前面有两座对峙的方形土台基。其中西侧的比较清晰,东侧的模糊可辨,可能是塔的遗迹。主殿坐落在后院北侧1.5m高的台基上,主殿面南,殿基平面呈“凸”形,前有三道踏步,接着是月台。主殿外壁左侧与寺墙之间筑有小室。主殿中央凿一方形塔柱,残高为5.5m,一台为像台,二台为佛龛与佛塑,塔柱的四面及上方均开龛,龛内残存佛像痕迹,现存五个佛龛三身佛塑。中心塔柱大部分塌毁,残留二分之一。1975年进行加固修缮,殿堂的墙体基本完好,墙顶架梁的孔洞尚存。中心塔柱周围和殿堂中的柱基痕迹仍历历在目,说明大殿是非常宏伟的木质结构。在寺院古井发掘中,出土大量的青砖、筒瓦和滴漏,可能是始建或后来改建时殿顶铺设筒瓦。大殿两侧为东西配殿,不少配殿内的像台仍存。大殿东西侧房舍中有较宽的庭堂,僧房较少。庭院前部东西两侧有对称的两处塔基或经幢台基。庭院稍后有对称的两个井台,东侧有井,西侧无井,可能预留以后掏挖新井的井址。靠近院门处也有两座相对的小台基。沿着寺院的东、西、南三侧都有庑廊和建筑遗址。这些建筑的门都开向院内,只有东厢房靠南侧有一门洞与大佛寺东侧的住宅区连通。
  大寺庙西侧为一坊,有坊墙,南北长90m,东西宽70m。有5处寺庙遗址,4处烧制陶器窑址,有房舍遗址84间;大寺庙东侧至东大街为一坊,有坊墙,南北长96m、东西宽58m,面积5568m2。该坊东北角有一寺庙遗址,其余大部分房舍遗址均已毁坏,此坊属平民或下层僧侣居住区。大寺庙后侧有1万余m2房舍遗址,已经全毁。
  2.2 建造工艺
  大佛寺按其建造工艺属于庭院式建筑遗址,它的墙体从下到上分为三个部分,即生土墙基、夯土层和上部垛泥层。
  生土墙基采用“压地起凸法”开挖而成。“压地起凸法”建筑就是在地面上事先规划好建筑物的布局,确定了墙壁的位置之后,把墙内外的土挖去,这样竖起墙来,由此挖出房间、院落及街道等建筑。墙内侧挖成与生活面垂直的壁面,以便利使用,外侧则挖成较缓的护坡,院墙基底厚度达2m左右,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由于外侧是斜坡形,所以向上墙体逐渐变薄,至生土墙顶厚度就减为1m左右。
  夯土在大佛寺主要有两种作用。一种是生土墙基的找平层,由于生土的高度相差较大,所以在生土墙基的凹缺处用土料进行填补,然后夯实。其夯层厚度变化较大,看不到明显的规律,有的墙体直接在生土墙基用垛泥建造,没有夯土层,所用材料为均素土加掺和料如钙质结核。另一种是中心塔的主体采用夯土建造,夯层比较均匀,一般为15cm,土性较均匀,为粉土含结核,厚度高达3.9m。
  垛泥层是使用泥块(或泥片)分层堆砌筑成,其层高约在60~80cm的范围,以70cm的层高为多见。墙面非常平整,每层的水平都找得极好。垛泥墙与其下方的生土墙基一样,也是下厚上薄,每层与其下层相比厚度递减约3~4cm,收分都处理在墙体外侧,外侧墙面均斜收,但内侧是垂直的,因此断面呈不等边梯形,底部宽一般不超过1m,墙壁斜面收坡在8~10%。垛泥墙每层均有若干条同一斜向的干缩裂缝,相邻两条干缩裂缝的距离约45~60cm。相邻两层斜向干缩裂缝的方向相反,每两条干缩裂缝之间的墙体称为垛。组成垛泥的泥片厚度约3~5cm,略倾斜堆砌,泥片之间界限分明.其断面细腻而坚硬,中间少有包裹团块。有少量垛泥墙是用泥块堆砌的,泥块形状不一,直径约在15~25cm,泥块堆砌的垛的大小与泥片垛相当。垛泥部分最高处仍保留有剁泥7层,高达6.0m。
  3 价值评估
  据1994年调查报告,交河故城共有大型佛教建筑遗址有52处,面积约2.6万m2,占交河故城总建筑面积的12%,而大佛寺建筑宏伟,主殿高大,房屋较多,是交河故城的佛教中心。进入交河故城南门,沿中央大道一直向北,通过两个相互呼应的大塔,即可直达大佛寺,大佛寺已经成为游人的必到之地。
  佛教自秦汉之际传入西域,到公元4世纪已经在车师国占统治地位,佛教僧侣担任车师国国师。北凉迁都高昌后,于公元450年统一交河,北凉王沮渠氏大力推行佛法,翻译、研习佛经,修建佛寺、开凿石窟、庄銮佛像、彩绘壁画,此时高昌成为我国的佛教中心之一,作为高昌下属郡的交河,当然也不例外。此后的麴氏高昌和西周时期,修塔建寺盛行,皇室贵族、望族大姓家家建寺。佛教已深入民间,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公元9世纪以后,回鹘王也改崇佛教,佛教之势大振,出现了高昌佛教的又一个兴盛期。佛教在交河经历过车师时期、麴氏高昌和唐西州时期以及高昌回鹘时期一千年的发展,因而,佛教遗址在交河故城的建筑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当然是交河历史的必然反映,大佛寺更是其中的代表建筑物。
  大佛寺建筑规模之宏大,内部格局之复杂,在整个交河故城中都是罕见的,充分反映了西域建筑艺术,保护好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 病害现状
  此次调查重点在于查明大佛寺的病害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机制。由于大佛寺的墙体众多,各个墙体的布局及相对位置复杂,本次工作将所有墙体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东西走向的内部墙体,即与东西外墙平行的内墙,在图中用EW表示;南北走向的内墙,即与南北外墙平行的内墙,在图中用SN表示;主殿及中心塔各个墙体;外墙,即东墙、西墙、北墙和南墙东侧、南墙西侧。大佛寺在交河故城中央大道北端。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大佛寺墙体的主要病害有风蚀、裂缝、土体的坍塌、基础掏蚀凹进、片状剥蚀、基础酥碱及雨水冲蚀。(各墙体病害调查结果表略)
  本次调查包括了大佛寺内全部残存墙体,对一些只残留有墙基痕迹的遗址未作详细调查。每个墙体分别调查了墙体两面及临空的断面的病害,根据调查结果,外墙及主殿墙体保存较好,内墙保存较差,所有墙体西、北面风蚀严重,东、南面相对较好,风蚀最严重的墙体北墙外侧,即北墙北侧,表面呈蜂窝状。裂缝主要有构造裂缝、变形裂缝和垛泥裂缝,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垛泥裂缝。墙体的坍塌主要发生在垛泥墙体顶部,生土墙基只有东墙外侧南端由于临空面过高发生局部破坏,其余生土墙基保存较好。基础酥碱只发育在生土墙基,内墙相对严重,但差别不大,主要与地势高低有关。东西墙的北侧掏蚀程度明显比其它墙体(面)严重,已经被土坯加固的墙体也明显多于其它地方。片状剥蚀和雨水冲蚀程度和风蚀的分布规律相似,一些垛泥墙体的顶部及具有斜坡的墙体形成较厚的泥皮,加固是应特别注意。
  5 土的工程特性
  为了查明土的工程特性,在现场进行了系统采样,并在室内系统测试了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力学性质指标、易溶盐含量,并测试了土的矿物成分(成果见交河故城保护调查报告)。
  (1)生土,主要为粉土,含水量很小,在2.06~2.16%之间;比重2.69~2.71;密度为1.60~1.63g/cm3,干密度为1.57~1.60g/cm3;孔隙比0.69~0.72,液限在28.55~29.2%之间;塑限在18.88~20.33%之间;塑性指数在8.87~9.67之间;粘粒含量在16.8~19.24%之间,级配良好。易溶盐总量2214mg/kg,其中阴离子以硫酸盐和氯盐为主且含量较高,含量分别为995mg/kg、362mg/kg;阳离子以Ca2+、Na++K+为主且含量较高,含量分别为365mg/kg、309mg/kg。
  (2)垛泥,主要为粉质粘土,含水量很小,一般在2.06~2.14%之间;比重在2.7~2.72之间;密度为1.46~1.7g/cm3,干密度为1.43~1.66 g/cm3;孔隙比0.64~0.89;液限29.7~31.6%;塑限在18.15~18.5%之间;塑性指数11.2~13.43;粘粒含量约为22.06%左右,级配不良。其易溶盐总量7183~12226mg/kg,其中阴离子以硫酸盐、氯盐为主且含量比较高,含量分别为3787~4381mg/kg、812~2892mg/kg;阳离子以Ca2+、Na++K+为主,并且含量较高,含量分别为1250~1825mg/kg、921~2063mg/kg。从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表层土样高度从上到下(从4.0m到1.3m),盐分含量(总量及各离子含量均)明显增高。
  崩解性能受多种因素控制,密度、易溶盐含量、实验过程及取样的代表性等因素都可对最终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只能定性地解释土的崩解特性。大佛寺土体的耐崩解性较差,表层土样崩解速度一般为11.5~22.8g/min,新鲜土样的崩解速度较低,仅0.9g/min。
  6 土的动力特征
  为了测试土的动力特性,本次工作采用武汉岩土力学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智能仪器研究室)制造的RSM-SY5声波仪(仪器发射频率:50kH,接收频率:50kH,采样间隔:1μs)现场测试了土的动力特性。
  根据交河故城保护调查报告,土体的波速与土的密度、均匀性、土体的结构及风化程度有关。交河故城垛泥的水平波速在992~1494 m/s,一般为1091~1233m/s,垂直波速为1191m/s;粉土的水平波速在606~1113m/s,风化程度越高,波速越低,风化较严重的土体水平波速仅606~680m/s,新鲜土体大多在1102~1113m/s,垂直向波速风化严重的为962m/s,新鲜土体大多在1134~1146 m/s;夯土的垂直波速在688~774m/s之间,水平波速没有测试条件;大佛寺土坯的水平波速在1103~1403m/s,大佛寺土坯间的砌筑泥浆波速较小,水平波速为628m/s,垂直波速为854m/s。
  7 病害分析
  7.1表面严重风蚀
  风蚀是大佛寺的主要病害,交河故城的风向以西北风为主,8~12级的大风经常发生,风蚀在交河故城的各种病害中占主导地位,它自始至终都参与各种病害发生、发展,除了形成典型的风蚀地貌外,它也对其它病害起到加重作用。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大佛寺所有垛泥墙的西北面被风吹蚀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尤以北墙为重,而东南面保存相对较好,这种破坏模式和风向有直接的相关性。大佛寺的大部分内墙地势较低,墙基由于酥碱作用土体结构变得疏松,突出的表现在墙基被掏蚀凹进,形成许多棒槌墙,部分墙基被吹蚀成贯穿墙体的风蚀洞,基础掏蚀导致掏蚀部分上部的土体失去支撑,致使上部土体继续坍塌,最终危害到整个墙体的稳定性。
  7.2 雨蚀
  交河故城虽然地处干旱地区,但是,由于大佛寺墙体的耐崩解性能较差,偶然一次的大暴雨对墙体的破坏也非常大。在暴雨作用下土体崩解成泥流附着在墙体上,在强烈的干湿交替作用下形成泥皮,由于风等外营利的作用,泥皮脱落,这种病害尤以墙体顶部较为发育,病害较轻的地方多在东南面的墙体中部,仅以龟裂纹的形式出现,在大佛寺,片状剥蚀病害主要发育在生土墙体、垛泥墙体。另外,大佛寺还有几处明显的雨水冲蚀病害,在主殿西北角雨水沿裂隙下渗,将墙角冲出一个宽1.0m,长2.0m,高0.6m的不规则洞穴,中心塔的东南面也被雨水冲蚀成冲沟。
  7.3 基础酥碱
  大佛寺土体中含有较多的易溶盐,内墙由于地势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墙体根部土体中的可溶盐尤其是Na2SO4发生反复的溶解收缩-结晶膨胀-再溶解收缩,土体结构不断疏松,抵抗外力能力下降,尤其在风的作用下墙基不断掏蚀凹进,形成临空面。
  7.4 裂隙密布
  大佛寺的裂缝主要有垛泥缝,构造裂缝和变形裂缝。垛泥缝主要是受施工工艺的影响,它又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由于垛泥墙互不接茬,墙体干燥收缩在风和雨的作用下,裂缝不断加宽,另一种是垛缝,特征明显,呈人字形,是施工后每垛之间干燥收缩缝,并在风和雨的作用下不断加大。变形缝是因为夯土和生土的力学性能不同,由于夯土找平层的厚度不一,引起墙体不均匀沉降而产生。构造缝主要是节理,交河故城发育了两组主方向的节理,也必然反映在大佛寺中,这种裂缝多切穿生土、夯土和垛泥。墙体上的各种裂缝的存在:首先,增加了墙体与大气的接触面积,致使墙体遭受风蚀和雨蚀的面积增大;其次,墙体上的各种裂缝降低了墙体的整体性,使墙体抵御地震,大风等动荷载的能力降低;第三,土体除了沿墙面塌落,还可以沿贯通裂缝处塌落,所以贯通裂缝的存在除了降低墙体的稳定性以外,还增加了墙体的临空面,导致在大的贯通裂缝旁边又形成小的卸荷裂隙。
  7.5 人为破坏
  在交河城废弃之后,故城周边仍有居民生活,这里农民为了生产和生活,不断地将城内建筑遗址中残留的一部分门、窗、椽、柱和砖瓦、土坯等建筑材料拆除运走,农民不仅取走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建筑材料,还将房舍坍塌下来的墟土取走并挖掘房舍墙体作为农肥,大佛寺也难逃此劫。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文物的措施和向农民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拉土造田才被禁止。
  8 保护加固建议
  8.1 表面进行防风化加固
  表面进行防风化可采用渗透注浆方法,注浆材料采用模数为3.8、浓度3~5%的PS浆液;注浆方式采用多次喷洒渗透与针孔注入渗透相结合;注浆透渗深度应超过墙面疏松风化层厚度,施工时应以实际的疏松风化层厚度为准;对墙面疏松风化层厚度小于20mm的部位,采用多次喷洒渗透加固方式,每次喷洒的间隔时间为2~3天,待第一次喷洒的PS浆液完全胶凝固化后,再做下一次喷洒渗透;对墙面疏松风化层厚度大于20mm的部位,采用一次喷洒渗透后,再进行针孔注入渗透加固方式;针孔注入注浆次序采用逐次加密的间隔注浆方式,排布密度要满足墙体表面渗透加固体能够互相衔接;单孔注浆扩散半径不能过大,以防止浆液未胶凝时注浆体的流变,在相邻部位达到初凝状态之前不得进行连续注浆;对局部墙面上因风蚀、雨蚀作用形成许多片状割离的小块,则采用小竹锚钉锚固与针孔注入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加固,竹钉可按间距100mm布置,竹钉断面尺寸5~8mm 、长100~150mm,可在针孔注浆后随即打入;完成墙面的PS渗透加固后,应进行做旧处理;渗透注浆施工期间对工作面应采取防晒措施,使加固体缓慢阴干,以免形成龟裂。
  8.2 墙体坍塌区加固
  对必须加固的墙体悬空面或坍塌区,采用土坯或垛泥砌筑加固,或者采用锚杆和PS静压注浆相结合的方法加固。土坯砌筑技术应谨慎使用,且记不能砌补过量,砌体应与土遗址本体之间应充填密实;土坯采用与遗址土相近的粉土制备,含盐量≤0.50%,含水量≤3.0%,干密度≥1.70g/cm3;砌筑泥浆采用粉土加模数为3.8、浓度为5%的PS浆液拌制,水灰比0.4:1,砌筑体与文物本体应用锚杆连接。对垛泥墙体的坍塌区采用垛泥砌筑,垛块采用与遗址土相近的粉土制备,垛块尺寸为15×10×5cm,含盐量≤0.50%,干密度≥1.70g/cm3;砌筑泥浆采用粉土加模数为3.8、浓度为5%的PS浆液拌制,水灰比0.4:1,砌筑体与文物本体应用木锚杆连接。
  对局部不适合土坯或垛泥砌补的坍塌区可采用φ35~50mm、壁厚0.5~1.0cm的楠竹锚杆,含水率≤3.0%,单根锚杆杆体抗拉强度应≥10.0kN;锚孔采用螺纹钻人工钻孔,孔径50mm左右,孔深应比锚杆设计长度大100mm;孔钻好后,清除孔中虚土,注入模数为3.8、浓度5%PS浆液进行PS静压注浆同时加固孔壁;孔壁固化后,注入PS-(C+F)锚固浆液,泥浆采用模数为3.8、浓度10%PS与粉土、按水灰比1:1.3~1.5配制;注入泥浆后应随即插入锚杆,待泥浆初凝时再次击入杆体,以保证杆体与孔壁锚固力;锚杆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单根锚杆的设计极限锚固力≥4.0kN/m。
  8.3 裂隙加固
  裂缝发育能造成墙体坍塌而严重毁坏遗址。因此对于墙体裂缝,特别是对可能造成墙体坍塌的墙体裂缝,应进行加固处理。墙体裂缝采用裂缝注浆的方法加固处理。
  裂缝灌浆填充的密实与否是裂缝注浆的关键。裂缝灌浆前,先用模数为3.8、浓度5%PS浆液对裂缝口两侧喷洒渗透加固;然后用PS-(C+F)浆液进行封闭裂隙,PS-(C+F)浆液采用模数3.8、浓度5%的PS与粉土和粉煤灰、按水灰比0.4~0.5拌制,对宽度较大的裂缝,沿裂缝按竖向间距500mm埋设直径10mm的塑胶注浆管;先注入5%PS浆液,渗透加固裂隙中充填的沙土和裂缝两壁,然后再进行裂缝注浆;裂缝注浆采用PS-(C+F)浆液、按自下而上的次序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时,当相邻的上方注浆管中出现浆液溢出时应停止注浆,并堵塞该注浆孔,再向上方的注浆管中注浆,充填灌浆完成并达到胶凝固化状态后,切割露出墙面的塑胶管,并用3%PS和遗址土调制的泥浆填充注浆孔;若裂缝较窄小,可适当增大水灰比以减小浆液粘度,增大可灌性或采用针孔注浆;最后应抹平作旧;施工期间对工作面应采取防晒措施,使加固体缓慢阴干。(注:F为粉煤灰,C为粉土;F:C一般为2:1。)
  8.4 顶面冲沟加固
  对中心塔的冲沟可采用PS防风化加固和填补,对汇水面进行一定的填补,并设计排水系统。
  9 结论与建议
  (1)大佛寺土在干燥状态时强度较高,抗剪、抗压、抗拉强度较高且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抗水性弱,遇水易崩解,为外营力的破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大佛寺的病害有风蚀、雨蚀、基础掏蚀凹进和人为破坏;
  (3)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应提高一度,按8度设计,设计时应考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
  (4)制作土坯和灌浆用的粉土在当地比较丰富
  (5)由于该地区气温较高,应选择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者春季进行加固较宜。
  (6)墙表面风化层采用PS材料进行防风化加固。
  (7)裂隙(裂缝)可采用PS-C或PS-F进行注浆处理。
  (8)对必须加固的墙体悬空面或坍塌区,采用土坯或垛泥砌筑加固,或者采用锚杆和PS静压注浆相结合的方法加固。
  (9)对于冲沟进行PS防风化加固和填平,对汇水面进行处理。
  (10)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确定合适的保护范围,防止人为破坏。
  (11)建议施工前应进行考古清理工作。
  (12)施工前应进行锚杆试验、静压注浆试验和PS渗透试验。

 
 
 
前五篇文章

禅宗发展历史

灵岩山寺访僧记

寒山古刹 佛日增辉

寒山寺仿唐佛塔诞生记

道安长老与善导寺

 

后五篇文章

佛教文化与九华山旅游再发展定位

上古时期的看图讲诵与变文的起源

灵岩寺碑文

南吉祥寺碑文

龙岩寺碑文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