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祁连山脉北麓石窟群简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在西汉时代总称为河西四郡。河西是中国通往西域的孔地,佛教传来中国,该地首先受到影响。敦煌有千佛洞石窟群,酒泉、张掖、武威等地也有类似的佛教遗迹。四郡是靠近祁连山并同依靠山上雪水下流以从事农田灌溉的地区,地理位置相近,所以,对各地的石窟我们通以祁连山脉北麓石窟群概之(莫高窟除外)。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各处的石窟群逐渐到保护和研究,石窟的价值逐渐得以挖掘。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这些石窟艺术,不象莫高窟那样受到关注。但是,各处的石窟艺术内容也十分丰富,几与莫高窟具有同样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在今敦煌城西南约 三十五公里 、南湖西约五里的戈壁中,在系列上属于莫高窟体系。 因其位于莫高窟 (又名“ 千佛洞”) 及古敦煌城西,故名。窟区东起南湖店,西至今党河水库,全长约 二点五公里 。 党河从南山来向北行,河北岸即西千佛洞 第1窟至第16窟 ,山体高约数 十米 ,绵延约 二公里 ,大体 位于今党河水库东侧约 一公里 处。 第17窟至19窟位于南湖店下临党河处。 P.5034 《沙州地志》记载:“右在县东六十里,耆旧图云:汉□□□□□佛龛,百姓渐更修营。”此当指西千佛洞,但是否汉时已有造像,因文残而难以判断。西千佛洞窟群始建于北魏,止于元代 ( 北魏窟一,北周窟四,隋窟二,初、盛唐窟三,中唐窟一,五代窟一,沙州回鹘窟三,西夏、元窟二,时代不明者二 ) 。

  西千佛洞现存彩塑共三十四身,壁画约八百余平方米。洞窟形制与莫高窟同期洞窟基本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心塔柱窟、覆斗顶形窟、平顶方形窟以及敞口长方形大龛等四种类型。隋代第 9 窟窟型类似游牧民族的圆帐,是敦煌石窟窟型中之孤例。其窟型及四壁下部数十身供养人像的衣冠服饰,均为研究隋代当地少数民族习俗的重要资料。塑像虽多经清代和民国时期重修新塑,但亦有保持原塑风貌者。北魏晚期第5窟中心柱正面龛内的佛像也很具特色,头部虽毁,膝和胸也多有残损,但其纯熟练达的塑作技巧和优美的造形,隽秀和庄严肃穆的神态,乃典型的秀骨清像,当不失为北魏佳作。五代第16窟的十六罗汉残塑,说明敦煌地区与江南供奉十六罗汉出现的时期基本同步。两地在佛教艺术上传播交流之速,也说明中原同敦煌关系之密切。

  壁画内容及风格基本上也与莫高窟同期壁画一致,如第10窟南壁窟门两侧的劳度叉斗圣变和啖子本生故事画,均以白粉作底,墨线勾画,赭石和青绿淡染,无论构图设色或人物形象,均具有浓郁的中原气息,应为西千佛洞北周时期主要的代表作。而窟门东侧的劳度叉斗圣变,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劳度叉斗圣变,对研究这一经变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价值。第 15 窟的观无量寿经变、东方药师变、降魔变、观音经变等壁画,也完全可与莫高窟中唐时期最主要的代表作品相媲美。在观无量寿经变中的“未生怨”故事画,是现存敦煌系列诸石窟中最早绘有瓶沙王为早生太子而围困道人和捕杀兔子等情节的连环画,对研究和了解这一故事画的取材、出典及其发展,均十分重要。其他如第5、6、7、10 窟中心柱上北朝晚期的菩萨、飞天,第9窟内隋代供养人,第12窟甬道两旁的回鹘王子和王妃供养像,以及第 17窟内元代的藏密菩萨等,都具有一定的特色。

  二、榆林窟

  榆林窟又名榆林寺、万佛峡。在榆林河岸边,因此得名。位于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 七十公里 的南山山谷中。开凿时代不详,现存洞窟最早建于唐代,经五代、宋、回鹘、西夏续建,终于元。共有洞窟四十一个,东崖三十个,分上下层;西崖十一个。窟形、彩塑、壁画的题材和特点,与莫高窟十分相似,均属敦煌佛教艺术范畴。

  洞窟形制主要有三种: (1)中心塔柱窟三例。主室中央凿有方形塔柱,柱四面开单层龛造像; (2)中心佛坛窟共二十九例。主室平面方形或长方形,窟顶覆斗形,中央凿出佛坛,以方形数量居多,各代均有,也有正壁凿出长方形佛坛。西夏、元出现圆形或八角形多层佛坛; (3)大像窟仅一例。平面椭圆形,顶作穹窿形,正壁造石胎泥塑大像,前壁开明窗。各类窟形均始于唐代,以后成定式沿用。此外,东西两崖上层洞窟多前面有进深较长的甬道,且横开连通毗邻各窟的长穿道,这是不同于莫高窟的特点。彩塑破坏较甚,现存塑像均经重妆。据残迹分析,大多属等身群像,一铺三至九身不等。还有高24.35米 的善跏趺坐佛像、长13米 的卧佛像各一身。有的彩塑尚可辨出面相丰满、身躯雄健的唐代风貌。

  壁画大多保存尚好,根据特点可分为中唐,五代、宋,西夏、元三个时期。根据壁画残迹,唐代建造的洞窟有十四个,保存完整的洞窟仅存第25窟一例。该窟壁画绘于八世纪末叶吐蕃占领瓜州初期,前室正壁门两侧分别绘毗琉璃天王像、毗沙门天王像。主室窟顶壁画多毁,但可见千佛残迹。后壁中部绘卢舍那佛像和虚空藏、弥勒、地藏、文殊等菩萨像,北侧绘释迦行像,南侧已毁。两侧壁分别绘观无量寿经变、弥勒经变。前壁门两侧绘文殊变、普贤变。壁画构图严密紧凑,色彩丰富,色调鲜丽清雅,线描精细柔丽,能充分表现质感,人物性格刻画深刻细腻。此窟细密精致而秀丽的壁画艺术,是中唐壁画的典范。

  曹氏归义军政权一门五代统治瓜州一百二十多年,其间共兴建和重修洞窟二十三个。壁画题材主要有五类:经变画、佛像画、佛传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和瑞像故事画、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供养人画像数量较多,可以分为三类:一种为曹氏政权的统治者及其眷属、大小官吏的画像;一种为与曹氏联姻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者画像,如于阗国王和王后,吐谷浑慕容归盈出行图等;一种为曹氏画院的“都勾当画院使”、“知画手”、“都画匠作”、“画匠”等的画像。供养人画像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西夏和元统治敦煌时期共兴建和重修洞窟十六个,使榆林窟出现了最后的兴盛局面。壁画题材主要有四类:经变画、佛像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供养人画有人物和衣冠服饰迥异的党项羌、回鹘、蒙古族贵族官吏和侍从的画像。装饰画除藻井、平棋或团花等常见图案外,有古钱、连环、锁子、万字、回纹等几何纹。西夏早期壁画艺术与宋代壁画一脉相承,后期的第 29、2、3 窟与元代的第4、10 窟等典型洞窟的壁画艺术表现了三种新风格:(1)中原绘画风格。人物衣冠如道教神仙,线描精致流畅,变化丰富,色彩清淡典雅,这是受宋、辽影响而出现的新的艺术风格。(2)藏传密宗风格。人物比例适度,形象有明显的尼泊尔和印度的影响,线描圆润秀劲,设色冷峻浓艳,具有浓厚的神秘气氛。(3)西夏艺术风格。人物造型和服饰具有西夏的民族特征,魁梧颀长,面相长圆,秃发垂耳,身穿窄袖紧身袍,脚穿钓鞋,运用多种线描造型,底色用石绿或红色。第2窟水月观音图,第3窟文殊变、普贤变等,第4窟释迦、多宝曼荼罗等是代表这个时期高度艺术水平的作品。

  三、东千佛洞

  东千佛洞位于今甘肃省安西县桥子乡南三十五公里峡谷两岸。现存同窟二十三个,有壁画、塑像者八窟。东岩三窟,西岩五窟,多为单室窟。形制有长方形中心柱燧道窟、圆形穹窿顶窟、方形平顶窟,其中第2、4、5、7窟均为长方形中心柱窟,尚存部分佛、菩萨塑像,但多为清代重修,唯第4窟西夏高僧像,身着俗装,保存完好。壁画分布四壁,内容可分为五类:经变画、密宗图像、尊像画、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经变有:西方净土变、药师净土变、文殊变、普贤变、 涅槃 变、水月观音变等;密宗图像有坛城图、密宗曼荼罗 (藏密) 、十一面观音变、八臂观音变等 (汉密或杂密) ;尊像画有说法图、释迦行道图、禅定佛像、观音像等:装饰图案有窟顶装饰、圆光、背光、边饰等,纹样有莲花、忍冬、百花、卷草、火焰、宝珠等;供养人画像残存西夏供养人画像并西夏文题名。

  东千佛洞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受藏传佛教艺术形象的影响。壁画以第2窟保存最为完整。从佛教信仰思想而言,多属显密结合、汉密藏密结合的综合型信仰。从壁画内容风格而言,显教经变、汉密图像均属中原风格。藏密传自西藏,均有一定的西藏、印度、尼波罗影响。艺术风格和内容与榆林窟第2、3、4、29 诸窟基本相同,是榆林窟西夏和元代艺术的一个分支。洞窟形制类似西域早期石窟形制。东千佛洞壁画中有玄奘取经图,且把玄奘取经场面放在水月观音变画面的重要位置,而且还有大梵天王凌空护卫,使玄奘取经成为经变中心,是少见的艺术画面。

  东千佛洞壁画艺术,完全是中国自创的变文与变相结合的产物,无论内容还是风格,均以第2窟为代表。一窟之内多种风格并存,涅槃变中悼念释迦的八部圣众、七大弟子和各国王子,形象真实,线描挺劲,神采飞扬。密宗曼荼罗中舞姿劲健的金刚,藏风颇浓,特别是手攀树枝、身姿妩媚、服饰特殊的观音像,印度影响很浓,为东千佛洞所独有。通过东千佛洞艺术形象,可以看到十一世纪以后,通过西藏进行的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盛况。

  四、水峡口下洞子石窟

  水峡口下洞子石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南 五十公里 的榆林河下游。当地群众称榆林窟为上洞子,故称此窟为下洞子。现保留有壁画的洞窟八个 (五代窟三、宋代窟三、西夏窟一、近代窟一) 。其中七窟位于南崖,北崖一窟因风沙磨蚀等原因,破毁相当严重。洞窟形制为:中心柱窟三个 ( 第1、5、8窟) ,覆斗藻井窟五个。大部分洞窟前室被毁,仅存甬道和主室 (后室) 。主室多作圆拱顶,原有塑像全部被毁。壁画最早当为第8窟 (五代) ,最晚属近代的第 7 窟。壁画内容有经变画、说法图、菩萨、如意轮观音等曼荼罗,还有千佛、供养菩萨、飞天、供养人像,图案有垂幔、卷草和团花以及山水花鸟和题写等。

  五、五个庙石窟

  五个庙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北 二十公里 处,绘塑风格与莫高窟同时期艺术一致。蒙古族称石窟为“庙”,“五个庙”即五个石窟。该处实际存二十二窟,五个庙处有五窟,其中四窟残存壁画,与此五窟同岗之北侧有十二残窟。相对之党河东岸,存残窟四,溯党河而上 五公里 处存残窟一,皆无画。其中第1窟为北魏时凿建,西夏重修,中心柱窟型,壁画内容有炽盛光佛、黄道十二宫、二十八宿、水月观音像,以及弥勒变、文殊变、普贤变、坛城图等。其余三窟为五代、宋时凿建,西夏、元重修。窟型略异于莫高窟同时代洞窟,为纵长形人字坡顶,有中心佛坛 (第4窟无佛坛,正壁开龛 ) ,塑像均毁。壁画内容:第 2 窟因烟熏,已不可辨识;第3窟有维摩变、劳度叉斗圣变、弥勒变、药师变及十六臂、四臂观音等汉密图像。第4窟有说法图、文殊变、普贤变、水月观音等图像。

  六、一个庙石窟

  一个庙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北约 二十公里 党河东岸吊吊水沟中北面的断崖上。现存有两个洞窟,作东西排列,原有通道相连。西侧洞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 (后室) 三部分组成。前室人字坡顶,主室覆斗顶,甬道盝顶,有明显的改造痕迹。原设有马蹄形佛床,现仅残存后壁的须弥座。早期壁画、塑像已毁,表层为近代的壁画和题记。窟顶的莲花、团花图案当为宋代瓜沙曹氏归义军时期所绘,而前室东、西、北三壁下端男供养人像和榜题与永昌县西北二十余里后大寺天王阁的唐末五代所画供养人极为相似,应属同一时期作品。所以一个庙石窟上限当为五代,下限为近代。至于初开窟的年代则可能更早。壁画内容有西方净土变、佛像、弟子、菩萨、诸听众、说法图,图案有莲花、团花、璎珞垂幔,还有华盖、化生、供养人像及榜题等。距此窟西北不远处的二层台地上有很多小泥塔。据推断,该地原来很可能是寺院或舍利塔。

  七、昌马石窟

  昌马石窟 位于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东南 九十公里 处的祁连山麓,有源于祁连山的昌马河(疏勒河的一段)经窟崖前北流,故名。窟群包括大坝千佛洞和下窖两处。窟内原有早期塑像及五代宋初之壁画,现大坝石窟残存窟龛,塑像和壁画已毁。下窖石窟还保存一些壁画和塑像,洞窟开凿在下窖村西的崖壁上,距地面40米至50米 。两处共有窟龛十一个,依山势分南、中、北三段。南北二段七个窟龛已残毁,现仅中间四个窟内还保留着一些造像和壁画。以第2窟和第4窟保存较为完整。洞窟形制为中心柱窟,中心柱每面开双层龛造像,大多已毁,留有残迹。壁面原画已毁,现存为西夏重绘。壁画内容有坐佛、菩萨、骑狮文殊、骑象普贤、经变故事、供养天女、飞天、缠枝莲花团花图案等。因石窟毁坏严重,又无确凿资料可据,其年代仅依形制和造像风格推断,最早当为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最晚为西夏所改绘的壁画。

  八、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位于甘肃省 张掖市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东南80余公里的临松山中,计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处, 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 各处相距数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 绵延近 三十公里 ,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民间传说:这里的一块岩石上有天马的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 因山崖石质属粗红砂岩,不便雕刻,故绝大多数为泥塑。石窟寺的创建年代迄无定论。据《晋书·郭瑀传》载,东晋人郭瑀曾“东游张掖……,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甘州府志》则有“石洞凿者郭瑀及其弟子,后人扩而大之加以佛像”之说。从洞窟形制和造像风格上判断,金塔寺和北寺、千佛洞的部分洞窟大约创建于5 ~ 6世纪。其中一些洞窟可能在5世纪初或更早。所以,一般认为马蹄寺石窟可能与北京沮渠蒙逊创建“凉州南山石窟”这一记载有关。此外,大量洞窟为北魏至明清历代营建或重修, 其中北朝9窟,隋1窟,西夏3窟,元19窟,明2窟,清36窟。

  北寺有三十三天洞、药王殿和藏佛殿等。三十三天洞共有5层19窟,原先除底层只有壁画而无塑像外,其他各层都有石胎泥塑观音。一至三层均开五窟,四层3窟,五层l窟。窟门排列整齐,间距越下越疏,外观成宝塔形状。每层之间都有隧道相通,隧道开凿在岩壁内部,由第一层北边人口,隧道呈“之”字形,石阶层层,迂回曲折。这21个洞窟形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方形,顶作人字坡;另一种是平面方形,顶作覆斗式四面坡。窟正中都开一圆大龛,龛内坐佛均为胎泥塑,壁画大部被毁。窟门很深,券顶。四壁残留元明之际的影塑千佛。药王殿,又称南坐佛殿。窟平面作长方形,窟高5.5米,宽5.2米,深3米 。里壁正中开一大龛,泥塑药师如来坐佛像一尊,石胎泥塑,石窟开凿于元代。藏佛殿,位于三十三天洞北侧,为北寺洞窟中最大的一个,构造复杂,规模宏大,平面配置极为罕见,窟形平面似一“凸”字形,总深为33.5米,宽26.3米 ,分前堂拜殿、甬道,形成内外两阵,这是早期洞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金塔寺有东、西两个石窟,保存比较完整,洞窟坐北朝南,距离马蹄寺西北15公里 ,为中心塔柱窟。东窟高7米,宽12.4米,残深10.5米 。中心柱座基之上分3层造像,下层四面各开1个圆券形龛,龛内塑一坐佛,龛外两侧胁侍北面塑二弟子,其余三面均为二菩萨,龛楣上方各悬塑飞天6 ~ 8身。中层每面开3个小龛,除东西两面中间龛内塑交脚佛外,每龛内各塑一坐佛;西面南侧龛内为释迦苦修像,其龛外南侧胁侍为一天王,此外各龛外两侧均为菩萨立像。上层北东南三面均塑10坐佛、10菩萨,西面为元代补塑5坐佛。四面壁间以影塑坐佛、供养菩萨填补。西窟高4.3米,宽10米,残深4米,形制与东窟相仿。中心柱四面仅下层各开1个大龛,东、南面龛外两侧塑一菩萨一天王,余皆为二菩萨。中层东、南、西、北面居中分别塑倚坐佛、坐佛、半跏菩萨和交脚佛,其两侧除北面塑 4 菩萨 4 弟子外均为8菩萨。上层塑5佛、供养菩萨等。

  千佛洞有10余窟,以北朝窟为多,距离马蹄寺东北约3公里。第2、8窟为中心塔柱式,塔柱四面分 4 层造像,现存部分北魏、北周的造像和壁画。南寺和上、中、下观音洞各有4~ 6窟不等,开凿时期虽早,但均仅剩残窟。

  马蹄寺的造像艺术上最富于特点的当推金塔寺造像,虽经后代装修,仍多保持原作风貌。人物脸型丰圆,高鼻梁,嘴小唇薄,肩宽体壮,造型饱满刚健。佛像庄重安详,菩萨裸上身,装饰华丽,形容俊美。悬塑的飞天,装束与菩萨相同,身躯扭曲作“V” 字形,略显古朴稚拙,虽不如北魏以来的飞天轻盈自如,灵动多变,却也真切感人。整窟造像结构严整,统一和谐,富丽堂皇,以圆雕、高浮雕、影塑和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塑造了众多的佛教人物形象,充分显示出5世纪前后中国早期石窟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九、酒泉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群位于酒泉市西南约15公里的祁连山北麓,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窟1座,窟前寺院遗址28处。明、清两代喇嘛教盛行,同时还有道教也以文殊山为圣地,以致多数的洞窟都加建窟廊或殿堂。据调查,文殊山共有大小寺观三十多所:属于道教者约占三分之二,佛教庙宇仅有千佛楼、观音阁、地藏寺、文殊寺,睡佛寺等十数处。清人《重修肃州新志稿》记载:“山峡之内,凿山为洞,建屋为寺,俗称三百禅室,号曰‘小西天'。” 一般认为,文殊山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期(401~ 433)。现存元代泰定三年(1326)所建《重修文殊寺碑》记:“所观文殊圣寺古迹,建立已经八百年矣”。从公元1326年上溯八百年,为公元526年,时在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在此以前,酒泉属十六国前凉统治,后西凉李嵩在酒泉建都,接着又为北凉沮渠蒙逊的属地。北魏灭北凉后,酒泉即隶属北魏版图。所有以上这些朝代,都是佛教盛行时期,文殊山离酒泉不远,自然有兴建石窟佛寺的可能。现根据美术史专家史岩等调查,将文殊山属于早期石窟造像略述于后:

  前山第一窟,原名千佛洞。开凿于悬崖高处,窟外有清代建筑的殿堂式窟廊三间,窟为北朝多见的中心塔柱式,窟室不大,深广各约4米 ,方塔每面宽约2米 ,每面各雕上下二层单龛像,龛内单身坐佛,龛外左右胁侍菩萨,也是敦煌千佛洞早期造像多见的布局。窟四壁仍保存有类似敦煌北魏风格的壁画原作,这是文殊山窟群中最值得珍贵的早期遗迹。第二窟为塔柱式,造像壁画已全毁去,窟前壁也已塌落。第三窟原名万佛洞,从窟内塔柱式的构造上,可确定为早期开凿,《重修肃州新志》亦称文殊山万佛洞为北魏所造。窟室大小与第一窟相似,中心塔柱各面的龛像布局也大致相同,但所有造像都经过重塑,窟壁壁画也为后代重画。后山第一窟,原名古佛洞,为中型塔柱式,深广各约 5 米 ,塔柱中层雕出龛像,龛型和龛楣结构以及莲花龛柱装饰,都类似敦煌千佛洞早期形式,全部造像和壁画为后代改动。第二窟原名千佛洞,窟内结构大体类似古佛洞,但造像全为清代所改塑。第三窟残留有塔柱结构形式,造像壁画都无存。现存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为穹隆顶、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中心柱上下分三层,下层为方形台基,上面两层每面凿圆拱龛,龛内塑一佛像,龛外塑二胁侍菩萨,造像躯体健壮古朴。洞窟四壁及顶部彩绘壁画题材有千佛、说法图、七佛、伎乐天、供养人等。窟顶绘伎乐飞天,窟壁上层大面积绘千佛,中部绘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下部绘供养人像。壁画采用西域晕染画法,强调色彩的明暗对比和人物形象的立体效果。万佛洞有西夏时绘制的大型《弥勒经变》画及“镇窟四天王”像。 文殊山石窟是中国早期佛教遗存,位于凉州模式石窟的范围内,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河西地区与西域的佛教建筑、艺术关系有重要价值。其壁画具有河西地区早期洞窟壁画的布局特点,有些壁画内容可弥补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则是敦煌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现存的西夏时期的壁画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十、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县城南60公里 祁连山麓天梯山断崖上。《魏书·释老志》称: “ 凉州自张轨后,敬信佛教,…… 多有塔寺。”《十六国春秋·北凉录》中记载:沮渠蒙逊“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修广善寺碑中说:石窟“在郡东南一百三十里”。天梯山石窟很有可能就是史书中的“凉州石窟”。

 
 
 
前五篇文章

敦煌藏经洞艺术品

关于我国早期佛教美术的几个问题

解读 鸠摩罗什传 兼谈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上)

解读 鸠摩罗什传 兼谈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

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

 

后五篇文章

艺术宝库龙门石窟

西安(古长安)佛教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敦煌史迹瑞像画初探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维摩诘”

丝绸之路石窟巡礼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