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金时期,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女真族先后统治北方,各个民族长期交往,创立了特色浓郁的多民族文化。受盛唐的影响,佛教在这两个朝代也出现了比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辽代,就连统治者对佛的信仰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佛寺与佛塔也就得到了大规模的兴建,并在宗教文化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历史造就了许多辉煌,也留下了许多迷茫。 今天,当我们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在各地游览先人们留下的遗迹时,辽、金时期的佛塔已成为了解当时佛教历史状况的宝贵实物资料之一。同时,建造于北方草原地带的一座座佛塔,也会使中外观光旅游的客人们领略到不同于繁华闹市的质朴与宁静。如果你能够对当时的历史有所了解,那么,或许还会依稀地感觉到距我们千年左右的北方草原,并非仅仅是有畜群与牧歌,也有经过各族民众之手创建的草原城镇以及神圣的佛寺和佛塔。在那个年代,皈依佛门曾经是某些人不劳而获、寄生于世的途径,但其最为直接的作用,还是给各族民众带来了精神寄托。人们企盼着佛能够为他们除去天灾人祸,保佑今生也保佑来世。可以肯定,辽金时期,佛教文化曾经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大草原上迸放过耀眼的光芒! 在辽金时代的佛教建筑中,佛塔占有十分醒目的地位。现存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辽金佛塔,既具有宝贵的文物价值,又是旅游观光者鉴赏当时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 契丹族建立辽朝,除了比较充分地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还大量吸收了中原封建政权的内容,特别是唐代的典章制度、礼仪以及佛教习俗。随着辽朝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契丹族最早信仰的萨满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出现在契丹本族的祭祀礼仪活动中。而佛教却因其教义更具有麻醉性而受到辽朝统治者的重视。上自契丹皇帝和贵族,下至辽代各族百姓,崇佛之风日甚,至辽兴宗、道宗时期达到全盛。应当说,在辽代的宗教领域,佛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女真族灭辽,建立金朝。随着其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女真人信奉的萨满教逐步成为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的主要信仰。金朝统治区内的其他各族民众,更多的是信仰佛教和道教。佛教在金朝虽然不如辽朝那么兴盛,但也是地位十分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曾出现过“僧居佛宇,冠于北方”(《许亢宗奉使行程录》见《女真史》P124页)的兴盛时期。金朝统治的各个地区也都兴建了不少佛寺。象金上京的兴王寺、光林寺、庆元寺;辽阳府的清安寺等。但是,金朝在建筑佛塔方面却远远逊色于辽代。因此,我们今天很少能够在内蒙古地区见到完全由金代建造的佛塔。而从辽代佛塔中,却往往可以察觉到金代维修的痕迹。 一般情况下佛塔和佛寺是紧密相关的,有塔即有寺。如果塔建在寺院内,大多在寺院平面的中轴线上选择建造的点位。建于寺院之外者,也都离寺不远。而且,寺、塔一般都择风景秀美、山水相依之地而建。辽代比较全面的因袭和改造唐代的制度,在建筑佛塔、佛寺方面也较多反映出唐代的风格。佛寺大小不等,遍布五京,至少有千座以上,现已很难准确的统计。与之相对应,辽代也兴建了数量相当多的佛塔,现存者仅仅是一小部分。但从今天辽塔分布的情况分析,辽代兴建佛塔是随着当代历史的发展,随着统治者对佛教崇信度的日益深化而不断增多的。至辽道宗时期达到高峰,辽代兴建佛寺、佛塔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另外,辽代佛塔按照历史发展先后还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展的动向。这从一个角度上反映出农牧两种文化不断靠近的发展趋势。 据统计,我国现存辽代佛塔有100多座。塔的种类大体为密檐式、楼阁式。也有一部分僧塔、比丘塔。佛塔的主要用途是供信徒们礼拜、藏经和登临。辽代佛塔以砖木结构为多见,也有少量的石筑塔,以模仿木建筑结构为特色。全木结构的辽塔仅有山西省应县“宝宫寺释迦塔”一座。辽塔选材大多十分讲究,尤以塔砖承压能力强为特点。今存许多辽塔经千年而无大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砖的烧制质量很高。辽代佛塔建筑平面多呈八角形。这种八角形的佛塔,与佛教之中的八大灵塔、八菩萨、八佛具有直接的关系。建塔者往往将这些刻记于所建佛塔的转角处。塔层不论多少,一般多呈单数。佛塔的设计者、施工者也都要进行挑选。许多佛塔都是由官家出面投资兴建。辽塔之内大多藏有舍利子,但有真假之别。有些塔中还藏有珍贵的经卷和当代的器具。总体而言,辽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甚至多民族交融的特色,是为我国古代佛塔艺术的杰作。 内蒙古自治区现存佛塔中,经考古发掘和修缮,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座。辽上京境内的释迦佛舍利塔、上京南塔与北塔;辽中京境内的感圣寺佛舍利塔、中京小塔与半截塔、龙化州塔、五安州塔、塔子沟白塔;辽西京境内的万部华严经塔等。在此,仅对具有较强观光价值的予以简单介绍。因金代佛塔真正能够单独予以介绍的甚少,所以,凡金朝修葺过的辽塔随文介绍,不再另立条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