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加快峨眉山旅游城市建设步伐的思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加快峨眉山旅游城市建设步伐的思考
  (峨眉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四川 峨眉山 614200)
  【摘 要】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主题化进程是二十一世纪我国重点旅游城市面临的发展任务。峨眉山市城市建设成效明显,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峨眉山市建成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命题,本人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建设文化型、花园型城市为主体吸引物,建成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以科学规划为龙头,营造秀美峨眉大环境;以项目开发建设为载体,打造魅力峨眉新品牌;以创新管理体制为关键,构建和谐峨眉新景象。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峨眉山 目标 措施 思考
  1城市建设成效及现状
  1.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旅游要素配置渐趋合理
  峨眉山市从1988年撤县建市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先后完成了旧城改造、广场景点建设、旅游通道建设、城市主要干道的改建、扩建等,城市空间摆脱了长期以来内聚发展方式,转而以老城为中心,以主要干道为轴线扩展。从总体上看,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旅游六要素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在“吃”方面,经过多年发展和有序引导,内容更加丰富,档次不断提高。在市区和报国寺景区形成了特色餐饮都市“好吃一条街”,城区特色小吃、风味食品星罗棋布,高档餐饮与豆花饭、农家饭同时并存,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是在 “住” 方面,各类宾馆旅店能满足各阶层游客需要。全市有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酒店3家,三星级及以下宾(旅)馆上百家。三是在“行”方面,各种交通工具方便、舒适、安全、快捷。距双流国际机场仅130公里,成昆铁路穿境而过。公路四通八达,快速旅游干道、省道峨高线、103线、306线沟通了峨眉山风景区和其它景区、景点。四是在“娱”方面,不同季节安排了风格各异、多姿多彩的娱乐休闲项目。温泉洗浴扩展了游乐内容,使游客既可以游山,又可以玩水。灵秀表演极具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南国冰雪魅力独具。五是在“购”方面,药材、茶叶、礼佛工艺品、雪魔芋、灵猴玩具等都是游客不错的选择。六是在“游”方面,有拜佛游、观景游、地质考察游、避暑休闲游、文化探索游等。
  1.2不断完善“四化”工程,城市品位迅速提升
  1995年以来,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化”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采取拆房补绿、留地植绿、扩路增绿、小区配绿等多种措施,新建公园2个,广场、游园、景点10个,建成园林式单位103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5 %,人均公共绿地9.21平方米。在城市美化方面,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5条,高标准铺设乐峨路、金顶路环保柔性路面,特别是提升改造了梅燕路口至天下名山10公里旅游通道绿化档次,城市道路更加靓丽;实施城市地埋工程消除了 “蜘蛛网”对空间自然景观的污染,城市天空更加洁净。在城市净化方面,禁止在城区和景区新建污染企业,限期整改环保不达标企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城市大气、水环境得到改善;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即将建成运行。在城市亮化方面,在完成城市主要街道和旅游干道路灯亮化的基础上,按照“以路灯亮化为基础,广告亮化为衬托,主要进出口及广场亮化为精品,雕塑和树木亮化为特色”的思路,初步完善城市亮化的规划设计,基本达到“一路一特色,一街一景致”的亮化效果。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先后建成了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优一学”创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等。
  1.3挖掘历史文化和人文古迹,初步形成了地域特色文化旅游
  峨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两千多年来的文化渊源,积淀了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禅林寺院、庙宇殿堂、楼台亭阁、建筑群落、石刻壁画等无奇不有,各类文物景点众多。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是我国开发最早,知名度极高,在全国风景名胜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的佛教圣地。灿烂的文化遗产、建筑艺术,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碑刻、书画作品等,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研究我国古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成为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
  尽管峨眉山市城市建设成效明显,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城市基础设施较差,功能还不配套。餐饮服务业规模小、档次低、无特色,特别是当年的很多老字号名小吃已不复存在,仅有的几家也名不副实,只是招牌而已。宾(旅)馆酒店经营不灵活,存在无序竞争;休闲娱乐项目单调,市区与景区发展不平衡,存在“山上有看头、城中没耍头”的问题。购物场所环境较差,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少,品种单一、易仿制,收藏纪念意义不够。二是一些创建成果没有得到巩固和提高。城市大环境卫生差,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污水处理率、垃圾粪便处理率等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园林绿化档次低、景点少、休闲设施不足,城市规划及建筑缺乏品味,城市空气和水环境仍较差,城市亮化无特色。三是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得不够。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物质财富,长期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没有被培养为城市的精神气质,城市文化氛围较差,峨眉武术文化、川西南民俗文化、茶文化等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发掘。
  2城市发展思路、目标及措施
  加快城市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展定位和可靠的产业支撑。峨眉山市城市建设必须解决发展定位不准,旅游产业苍白无力的问题;解决规划不到位和执行规划随意性大的问题;解决城市硬件建设不硬,软件投入太软的问题;解决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不高、群众思想不够解放,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衔接不够等问题。为此,我市必须坚持以旅游产业发展为龙头,坚定不移地走“旅游兴市、工业强市”之路,逐步改变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发展滞后于景区发展的格局,努力构建秀美峨眉、魅力峨眉、和谐峨眉,使之成为居住者自豪、旅游者倾慕、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2.1以科学规划为龙头,营造秀美峨眉大环境
  2.1.1以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来定位城市发展目标
  一个地方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品位,要靠文化作支撑,借实力扬名气。峨眉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抓住打造“ 中国第一山”、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契机,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将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以城市规划为龙头,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和引导职能,有效配置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科学引导城市建设,使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功能日益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创造出优美的风光名胜和城市旅游环境,成为国际观光、度假、疗养的胜地。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以人性化为基点,以建设文化型、花园型城市为主体吸引物,形成历史与现代和谐相融的度假休闲和生态观光旅游城市。以悠久的佛教文化、武术文化、川西南民俗文化等历史沉淀和纯朴的风土人情作为旅游资源,以拥有的世界级文物古迹形成独特丰富的文化氛围。以峨眉山这一鲜明的风景胜地为标识,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文景观,达到城市环境优美,旅游设施配套,使旅游产业更加发达,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建成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国际旅游城市。
  2.1.2以“山城一体”、“玲珑秀雅”来提升城市品位和风韵特色
  城市规划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防止“千城一面”,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峨眉城区距离景区不足6公里,因此在空间景观上应创造出错落有致、变化丰富的城市天际轮廓线,使山与城互为借景,构成强烈的艺术对比,形成“城仰望雄山,山俯瞰秀城”的视角效果。为了突出峨眉山的“雄、高、奇”的特点,应塑造出城区“小、秀、雅”的特色,打造“小尺度、高品位”的城市风韵,使“城借山而秀、山因城更雄”。
  城市周边自然环境本身就具有“众山不高、遍水不深”的小巧秀雅特点,因此在城市整体形象上要不断巩固和扩大玲珑秀雅的风韵特质,创造“秀外慧中”的城市总体风貌。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细节,树立精品意识。城市尺度不宜过大,应相对宽松却又融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应高低配置,广场道路不宜贪大求洋;城市色彩以灰白为主,建筑屋顶平坡结合;城市入口及节点应设置反映城市特色与性质、生动形象的小品雕塑;多利用自然和人工景观性建筑作为对景,形成“步移景异”的城市景观效果。延伸峨眉山景区自然植被,敞开“两河”、“三山”、“四堰”景观,做到“显山露水”,形成绿树掩映、流水潺潺、楼宇农舍若隐若现、山体植被清雅秀丽、“半城建筑半城绿”的生态园林城市特色。
  2.1.3以巩固老城区,扩展新城区来完善城市空间布局
  按照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我市城市建成面积2010年将达到15平方公里,2020年达到20平方公里。未来的城市区域,应留出城山之间的景观控制区及视线走廊,构筑形成中心城区、峨眉山风景区和九里工业区三足鼎立、产业互补的组团区域,将有一定污染的二、三类工业引入远离景区和城区的九里组团。现有老城区已形成历史文化风貌区,应维持全市商贸服务、文化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不变;城东片区是城市和风景区的重要门户之一,应建成现代城市风貌区,以政务服务为主,建成新的行政管理服务中心;东南片区以旅游、商务为主,突出大佛禅院、峨秀湖温泉广场、世界遗产论坛、白塔文化广场、旅游精品一条街建设,建成配套的城市文化旅游区和疗养度假区;东北片区是城市生态支撑区,以生态建设为主,突出菜沱桥武术文化园、茶博园、兰博苑、药博园建设,建成休闲娱乐中心和生态观光型工业园区;城西片区以民俗文化和商住区为主,突出大庙飞来殿和川西南民居建设,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峨眉河两岸以餐饮休闲为主,打造活水公园和休闲绿地;峨山片区建成教育科研风貌区,突出抓好西南交大峨眉分校区、省中医药学院、旅游学院、川南理工大学基地建设。
  2.2以项目开发建设为载体,打造魅力峨眉新品牌
  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吸引力。峨眉山市作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市具有不可估价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产,要牢固树立以旅游为城市发展主导产业的观念,利用享誉中外的峨眉山品牌发展城市旅游,延伸和扩展峨眉山旅游产业链,形成“山城一体”的旅游新格局。要狠抓特色优势,在项目开发和精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重点在“山”、“水”、“路”、“园”、“殿”五个方面下功夫,把“点”有效地整合成“面”,建成与传统旅游相匹配的新景观带。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我市旅游业的开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景区、景点经营权的市场化运作,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2.2.1“山”的开发突出“绿”字
  “山”指红旗山、花果山、虎头山和十里山等城市周边山丘,应以所在镇村组引资开发建设为主。充分利用峨眉山市三面居山、一面临坝,与峨眉山“山城一体”及贯穿全城的各类水系和外围丘陵田园等优势的自然条件,把城市与城郊的公共开敞空间、水域、绿地及田园等置于统一的城市系统进行建设;大力发展农家星级特色旅游,形成以城市周边青山为屏障,城市“绿心”为中心,以河流、堰渠、道路等为生态主轴,建成沿东、西、南、北呈开放型、放射状的生态走廊;大量规划建设绿化节点,力求创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和高品位的城市空间环境;加大城市周边山地植树造林力度,提高城市周边森林覆盖率,到2020年达到60%以上;城市绿地应大小结合,公园、游园等开敞空间应结合市区河流水系及其自然特点,遍布城市,形成系统;山体绿化以本地树种为主,向“果化、彩化、香化”发展。
  2.2.2“水”的治理突出“活”字
  “水”指峨眉河、虎溪河、峨秀湖、观音岩水库,以及城区内杨柳堰、茅草堰、饿涝堰、石面堰等水系,应以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和水利部门综合开发建设为主。重点抓好峨眉河堤和虎溪河建设治理,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综合治理河流沟渠,修筑“两河”河堤,埋设截污管网实行雨污分流,改善城市水质并拦河蓄水,将两岸50—100米建成滨河休闲绿地;加强城市水系的保护和控制,重新敞开城区四条堰渠,进一步加强城市亲水性,达到水泻、岸绿、人旺的效果;峨秀湖应打造“温泉之都”,尽快建成旅游休闲疗养度假区,建成世界遗产论坛会址,整体提升峨眉旅游档次。建成观音岩水库,打通城市水系,形成城市水域新景观;制定开发利用规划保护城市上游饮用水源,严格控制水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用户,限制养殖业用水,核定工农业用水,优先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和城市景观用水。
  2.2.3“路”的改造突出“畅”字
  “路”指峨眉观光大道、西环路以及进出峨眉的旅游通道,应以交通部门和规划建设部门开发建设为主。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是打造“中国第一山”、增强峨眉旅游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应尽快高质量改建峨眉至夹江快速通道,连接成乐高速公路;把城区至成都、乐山、雅安、峨边等主要通道建成高质量的绿色交通走廊;兴建自雅高等级公路、乐宜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城际快速列车线,沟通成都、乐山、峨眉、宜宾、雅安等旅游城市;抓紧规划建设乐山旅游机场,完善岷江旅游码头建设,形成进出峨眉的立体交通网。
  在城市道路方面,首先应打造城市主骨架,打通城市主干道。针对城区道路结构不尽合理,南北受阻,四门不畅的实际,重点实施城市骨架建设,完成西环路建设,从峨眉太泉跨峨眉河接杨零公路,扩大城区范围;加宽改造北门桥至七三九厂城市道路,打通云海路、大佛路、名山西路等城市断头路,修建城北、城东两个客运中心站;改造完善峨眉火车站站前广场,打通火车站至天下名山牌坊旅游通道,形成十公里笔直畅通、繁花似锦的观光长廊;规范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行业,逐步减少、待条件具备时取缔人力三轮车,进一步理顺城市客运市场;除了必须建设几纵几横的交通动脉外,还要依山型水势建造曲径通幽的旅游观光长廊,形成快速通道、主次干道和旅游步道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使交通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2.2.4“园”的打造突出“博”字
  “园”指武术公园、民俗文化园、茶博苑、兰博园、珍稀植物园、药草园、梅园、竹园等主题公园,应“筑巢引凤”以招商开发建设为主。开发建设国际武术文化园,开办武术节,开设武术擂台赛等,整合峨眉武术文化资源并使之发扬光大,培育成为旅游市场新卖点。建设精品文化广场,继承城市发展文脉,提升峨眉山文化旅游档次,塑造城市文化特色。在完善茶博园建设的基础上,引资建设兰博苑、药草园、梅园、竹园等生态观光主题园区,形成峨眉特色旅游新景点。市区及近郊决不允许有环境污染的项目,凡生态观光园区内二、三类工业必须尽快迁入九里工业片区。
  2.2.5“殿”的建造突出“宏”字
  “殿”指大佛殿、大庙飞来殿及配套开发建设项目,应以佛协和相关部门多方筹资开发建设为主。深度挖掘浓郁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内涵,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努力实现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及川西南民俗文化的相融共生、繁荣发展。抓住开放建成大佛禅院这个龙头,向符溪镇延伸,重建进山苑佛教寺院、壁山庙、钟鼓楼等,形成近60公里的佛教文化带,进一步挖掘佛学禅文化,使灿烂的佛教文化与山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扩建大庙飞来殿,恢复为道教场所,扩展民间庙会活动内容,成规模开发建设周围特色民居,挖掘川西南民俗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峨眉城市旅游新看点。
  2.3以创新管理体制为关键,构建和谐峨眉新景象
  城市政府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市处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集中显现期的关键时刻,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努力实现各方利益同步增长,使不同阶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应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营造最适宜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环境,建成人居典范城市。
  2.3.1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
  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实现城市这块国有资产保值增殖是城市政府的职责所在。城市人民政府要始终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代理人,树立责任意识,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工作指针,坚持每年为群众办成几件实事;政府工作部门要有全市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克服部门本位主义,树立法制意识,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过程中树立诚、信、实、廉形象,为城市建设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工作运行机制,树立服务意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逐步推行政务公开。政府在微观经济层面上应做到无为而治,集中资源优势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从政策上大力扶持和引导,营造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
  2.3.2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努力提高城市法制管理水平
  巩固和深化“综合管理为龙头,专业管理为骨干,群众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搞好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现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制手段为主转变,提高执法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不能通过简单粗暴、有违人心的执法来获得,而应通过人性、公正的执法获得,因此要正确处理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的关系,坚持“无情执法,有情操作”。在执法管理过程中把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一方面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与城市的整洁有序,另一方面要保护弱者的生存与个体的自由,有效化解争议,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在执法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对可能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经营项目等,应采取召开听证会、座谈会,“先环评,后证照”等加强管理控制。
  2.3.3发动各方面力量共创秀美家园,进一步形成全员管理格局
  峨眉山市独特的地缘优势对城市管理、服务质量、文化氛围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在共创、共建、共享的互动层面上下功夫,形成市委、政府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其他部门、组织和社会团体协同配合,城市居民、城郊村民、游客和其他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应考虑撤销绥山、胜利、峨山三镇在城市规划区的行政建制,合并成立统一的城市社区管理组织,理顺城市管理机构。社区是城市和谐的基础,应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城管进社区工作,把公益性、群众性、社会性的职能下放到社区,创造机会让市民都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城市发展不应以牺牲农村、农民利益为代价,应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通过失地农民转入城市户籍,社保、医保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等,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征用土地与保障农民利益的问题,让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权”;城市拆迁应货币化安置为主,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让他们吃得起饭、看得起病、就得了业,生活有着落,未来有希望。

 
 
 
前五篇文章

以佛心为己心 以师志为己志——肉身菩萨慈航大师的分身回

现代居士艺术家的散文艺术世界——论丰子恺散文与佛教文化

旧上海佛教文化发达史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导游词

石门山石刻造像

 

后五篇文章

论金乔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峨眉山佛史概述

四川早期佛教造像

唐宋时期、的成都大圣慈寺与蜀地文化

唐代成都的佛教寺院与壁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