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僧家造法极工夫”——传递乌龙茶制造工艺的茶僧释超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僧家造法极工夫”——传递乌龙茶制造工艺的茶僧释超全
  巩志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工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强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这一首歌颂佛教茶的诗,写僧人精于茶艺,善植、善造、善煎茶的诗。是曾云游至武夷山栽茶作诗的纯阳真人作的{大云寺茶诗》,诗中叙述僧人于大云寺旁辟茶园,生产出旗枪绝品。僧人自采自煎,以免毛瓯(兔毫盏)盛茶,待水煮至虾眼出现,水沸腾,细浪翻滚,投茶入汤,然后注茶入瓯,但见汤面乳白,白雾升腾,一缕袅云,香气四散,沁人心脾。诗的后四句写饮茶效果和寺院的生长环境。
  僧人饮茶历史晚于道士与儒生。西晋(265·316年)末年,僧人单道开,史书记载说他昼夜不眠,诵经40万言。他虽是僧人,却学道家服食,并将茶与紫苏合煮为饮,为僧人茶事之先。但不是真正意义的品茗,而是以茶为药,提神醒脑,驱寒温胃。稍后,东晋太元六年(381年)僧人慧远入江西庐山,住东林寺传法,曾以自种自制茶叶款待挚友陶渊明。这说明东晋末年已有僧人植茶,(南安县莲花山上的摩崖“莲花茶襟”就是僧人植的茶园),并已用茶待客,开寺院茶礼之先。
  中唐时期,出现了茶神陆羽。他在《茶经,六之饮》总结道: “滂时浸浴,盛于国朝(唐),两者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茶风如此之盛,但又无形中成为修持内容。晚唐怀海禅师进一步将饮茶列入佛门清规。古印度佛教丛林清规规定:僧人是“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百丈根据国情创立“普请法”,实行僧人农禅制度,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创立律则,并严格躬行。后人依托百丈之名而修订{百丈清规》将僧人植茶、制茶纳入农禅内容,将僧人饮茶纳入寺院茶礼。
  《百丈清规》已成“王法”,元朝皇帝下诏,重新编制,遍则天下丛林。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下诏: “诸山僧人不入清规者,以法绳之”。无形之中饮茶不仅是僧人习俗,茶礼竞纳入僧家法律,强制施行。“农禅一味”,使僧人必须遵守“百丈清规”,“以一农事,日以行之”。
  吴觉农《茶经述评》中说: “高山出名茶,主要由于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有的是昼夜温差大等等,有利于茶有效物质的积累,特别是芳香物质积累较多。”大凡誉为名山,一般都海拔较高,四季云遮雾绕。其位居南方者,一般都宜于茶叶生长,茶因山名,故有‘名山出名茶’之说。”
  佛教与道教有一共同点,它们的教义都是“山林哲学”。佛陀在山林坐禅以证菩提,老庄在山林隐逸以返朴归真。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道家影。向,所以佛寺道观多选建在名山大川,故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此后,饮茶成为和尚家风,于是又有“名山有名茶,名寺产名茶,从来僧侣爱饮茶”的说法,表现农禅一味,制茶、饮茶乃和尚家风。
  僧人在植茶、造茶、择器、煎茶等方面都显示出非同一般的茶艺。其茶艺之精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①善植。即善于培植茶树,创育新品种,如武夷山的名丛铁观音,白鸡冠、大红袍、水金龟等都出于僧家之手;2善焙。凡茶叶经僧人焙造,品质提高,晋升等次,多称僧家“最为得法”。如元明以后,从团茶改制芽茶后,武夷出现松萝制法,继而创制做菁法。乌龙茶便是创新于僧人之手;3善烹。吴僧文了“雅善烹茗,擅绝一时”。僧人精于烹茶的原因很多,佛门清净,广交茶友,彼此切磋,如武夷僧人多闽南人,清代以来他们传“工夫茶”于武夷,逐渐提高。僧人饮茶多,实践机会多,故能获“真知”,成为行家里手,江南才子袁枚游武夷,就是从僧人献茶而得“真味”。4善鉴。一鉴茶,二鉴水,三鉴茶具,僧人于此“持论精矣”。 “武夷真是神仙境,又产灵芝又产茶。”驰名中外的乌龙茶,创制于武夷山。
  自古以来,武夷”僧家造茶极工夫。”乾隆中期(1678~1688年)武夷茶僧的《武夷茶歌》与朱熹的《九曲棹歌》一样,脍炙人口。{茶歌》的作者,清代名僧释超全(1627~1712年)俗名阮曼锡字畴生号梦庵,同安(明至道光前属泉州府,今为厦门市同安县)人。曾文忠樱(南明洪武朝文渊阁大学士)门人,师事曾樱,以传性理学,患难与共。性嗜茶,幼习茶事,善烹工夫茶,有制茶技术。明亡,弃家行遁,身怀工夫茶艺而奔走四方,留滞燕云二十余载。遍览名山大川,尽尝天下名茶,慕武夷茶之声名,约于康熙二十五年(1685年)入武夷山天心禅寺为茶僧。阮氏对道藏释典,诸子百家,兵法战阵,医卜方技,无不淹贯。他的主要著作有《夕阳寮诗稿》、 《海上见闻录定本》等。在武夷山,著有《幔亭游稿》以及对福建茶文化有极大影响的《武夷茶歌》和《安溪茶歌》。他的“一宵茶话留干载”竟是传递乌龙茶问世的第一手资料。晚于《茶歌》三十多年的《茶说》作者王草堂极为赞誉,他说:“释超全《武夷茶歌》 ‘如梅斯馥兰斯馨’、 ‘心闲手敏工夫细’,形容殆尽矣”,可见被茶学界认为乌龙茶起于武夷山的佐证之一王草堂的《茶说》,是王草堂先生在武夷九曲书院讲学时,采访了僧家造茶及受释超全《茶歌》的启示而撰的。
  《武夷茶歌》以其质朴的语言,清逸的风韵,娓娓地道出武夷茶的起源,宋代建州龙凤茶的盛誉和武夷御茶园的兴衰。岩茶的崛起,工夫茶的创新,乌龙茶类的制作方法,揭示了福建乌龙茶的创制年代,茶青的自然条件及其鲜叶要求,以及乌龙茶的制作技术与当今乌龙茶制作方法一样。揭示了武夷岩茶是沿历史上北苑茶与武夷茶传统制作而创新。“景泰年间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惭生”。证明15世纪中后期,乌龙茶就已在武夷山出现,按当代茶叶专家庄任认为叙述乌龙茶创作方法最早的文字史料,应是陆廷灿{续茶经》(1734年)引王草堂(茶谈)(1717年)最为明确之说。但{武夷茶歌》所提示,要比《茶说》早30多年,其实新茶类产生还要早得多。当代茶学大师陈椽在《武夷茶与武夷岩茶》中说: “劳动人民创新茶类,要经过相当的时间,后人记载前人之事,有相隔几年,几十年,新茶创制年代总比文字记载要早得很”。
  乌龙茶类的诞生,也像其他茶类一样,很难说清它的具体时间,但它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源远流长,应该说它是脱胎于福建历史上早巳享名的茶类。当代茶学家庄晚芳认为,福建乌龙茶自宋代贡茶使君蔡襄字君谟,创制的“上品龙茶”,历经千年的历史,使武夷岩茶在世界上所享的盛誉一直保持不衰。他说:后人为了纪念蔡襄功勋,就把“君谟”名字用在武夷山制咸的岩茶上,以“工夫”茶名推广到各地。现在闽南、粤东和台湾等饮乌龙茶地区,都称饮乌龙茶为工夫,其独特的晶饮方式也称“工夫茶艺”,有谓“君谟”之遗风。这些都可能是蔡襄的字“君谟”的谐音,借用出来的声韵形成的“工夫”,成为武夷茶的一个品名,英文译成“Congou'’。可以证明“心闲手敏工夫细”,工夫本源于此,工夫茶艺之工夫亦然。茶界泰斗张天福说“乌龙茶是沿袭武夷茶制法而创制的乌龙茶制作技术,与历史上的武夷茶的制作技术是一脉相承的”。
  释超全首先制工夫茶艺于武夷寺庙,后制岩茶于僧院,与闽南籍僧人超位、超煌、衍操等人友善,常在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论佛,品茗论道。还认识毁家从军,明亡隐居茶洞, “采茗自活,以高蹈终”的李时兴之子李卷,传习工夫茶艺,品饮武夷岩茶。1786年江南才子袁枚游武夷品岩茶后把“工夫茶艺”写进其著作《随园食单》里,有人认为这是品饮武夷岩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认为“工夫茶”是起源武夷,其实释超全在武夷山传播的工夫茶饮法,是源于储贤馆的品饮方法,演化成今日的“武夷茶艺”。还未脱工夫茶艺程序,如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保留了郑成功储贤馆工夫茶艺蕴含军事用语和民间俗语演化而来。
  明绍武元年(1646年)郑成功以金(门)厦"刁)为根据地, “设六官,置储贤馆,曼锡随师入馆,帮助郑氏抗清”。东南海滨一些不甘臣服于清的明未有志之士,荟集是地,因而有“鹭岛峰峦竦秀,烟垂云接,异人多栖托其中。”当时厦门港口是开放的,茶叶成为福建一大宗出口商品。在茶叶交易中的质量鉴评,采取宋代“斗茶法”和{茶录》壶泡法,通过的晶评、论质、饮茶,逐渐形成”工夫茶”风俗。郑成功举义提倡勤俭方针,效宋代茶会,以茶设宴,以茶代酒,开展社交活动。将领与幕僚之间交往也以茶设宴,这样,饮茶成为风气,真有“君谟遗风”。便把饮茶的方法叫工夫茶法,开工夫茶之先河,深化了“斗茶”的壶泡法。明末,在厦门一带就已掀起饮工夫茶热,饮工夫茶起源当于此时,阮曼锡习茶事,后来入武夷为僧,传饮工夫茶法和制作岩茶而传以“工夫”。
  (作者工作单位为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

 
 
 
前五篇文章

“石花”朵朵开古刹 ——游北京五塔寺石刻艺术博物馆

“世界之最”云居寺

慧远的佛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圆瑛大师年谱”的编辑因缘

《虚云和尚年谱》读后记

 

后五篇文章

心灵语录/修行篇

心灵语录/处世篇

心灵语录/心灵篇

摩崖石刻佛经

八指头陀生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