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与习惯的窠臼 僧恒有 想要追求究竟的真理,修禅的人必须有完全的自由。假使他的自由是有限制的,或具条件性的,那么,他所能发现的真理也是有限制的,或只在某些条件下才成立的,这种真理绝不是究竟的真理,因为限制来自环境,而环境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厂限制i有许多种类,但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色身。世人都把生命视同色身,因此,当身体的功能衰竭时,他心里就认为自己将要死亡。他们已经把自己的意识、下意识囚禁在色身之中,经过难以胜数的时间;对 他们而言,色身才是他们一切注意力的中心。 为了生存与自身的安全,人类有社会的组织,并且依据社会的趋向与标准来训练自己的行为与思想形态。反过来说,社会的趋向与标准是由人类的欲望加以铸造成型的。人们在学习它之後,再拿它去教导别人,就名之为教育。 在这种生活形态下成长的人,或许能因人性自由的自觉而脱离社会模式的窠臼;但是对於把他与这个物理世界紧紧绑在一块的色身,则因执著而不可能得到全然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是很有限的,它的限制来自人用五根来认识这个三度空间的世界。而这样的认识属牛顿式——独立的时间与空间观念。 我毫无贬斥教育的意思,但是一个人在受教育到了某个程度或某个年龄,应当停下来,反省反省:一切教育所教我的,以及我所学到的,它们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反省越早越好。 一个人尤其应该特别注意他所受的教育对他自己形成什么样的限制;也就是说,他应该进行智慧的简择,解脱从知识所产生的束缚,以维持自己独立自主的性格。一个禅行者必须有决心时时地检视、再检视自己,以彻底除去一切权威或限制在自己内心形成的障碍,期能建立充分自由与开放的生命。唯有在一切权威与限制尽数除去之後,才能发现究竟的真理。 最初面对一无所怙的环境,修行人可能觉得不安全或不确定,这种戚觉是正常的。但是就在这个时刻,修行人必须坚定他自己,并突破障碍;也就是这个时候,善师友的引导与鼓励特别重要。修行障碍是长是短,要依这个修行人的精进度来决定。有时候,障碍可能是导致修行人退心的危机,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它也可能是进步的指标。因为除一障碍即有一番进境,是真实不虚的,所以障碍亦可以看作是进步的门径。 当这个修行人进步以後,他看这个世界的戚觉就不同了,虽然一切事物并没有变化。一般来说,每突破一个修行关卡,修行人便会更敏锐,更冷静。突破最後一道障碍後,他明心悟性了。此时,他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好的、坏的\J陕乐的、悲伤的,对他而言,没有一丝一毫障碍的痕迹。这就好像河水在河床上奔流前进,迂回绕道,是有的;重重障碍叫他头疼?绝不至於! 能够在没有条件限制、没有权威、没有情执的情况下检视自己,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因为它需要勇气、智慧与慈悲。圣人就是圣人,因为他改正了自己所有的错误。佛所以成佛,是因为他彻底地除遣了一切不纯净的人性。一个人若是宣称他自己没有一点点错误与瑕疵,那么,他绝对是个如假包换的愚人。 从社会教育所形成的限制,对修行人而言,还算是容易认出来的,因为外在的事物比较容易注意而改正之。若是由习惯而形成的障碍,则很容易自我蒙蔽。因此,对修行人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克服自己,因为所谓『自己i的这个东西,其实也是虚妄而不真实的。 习惯,是一个人对於某些行为,或某种特定的思考方式,经过不断重复以後,形成了自动自发的状态,不需要刻意的分析或指引,很自然就可以完成。大多数的情况,习惯是个人特别的嗜好,与他人并无关涉,除非影响到了别人,一个人通常不去觉察自己有什么习惯,不用说改,更不会想到习惯与禅修会有什么关联了。 但是对禅行者而言,一方面为了发现究竟的真理,必须有完全的自由,而习惯则是一个人对於环境强烈而不完全自觉的执著,会造成心灵自 由的障碍。另一方 面,对於习惯的不 自觉,也可能是禅行者最具威胁的敌人。 因此,禅行者观照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藉此训练自己时时觉知自己的存在,作自己的主人。 一个人若能了解自己的习惯,并决定加以改善,虽然不容易,但绝不是不能达成。习惯为什么不能改呢?多数的情况是他自己根本不想改。追究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他并不想作他自己的主人,并不想解脱一切障碍,不想作一个独立的人。总而言之,他有迷惑与内部冲突。这样的结果,注定了他应当受苦。 作一个奴隶显得卑下,但是对於我们都具有的人性弱点,却有短暂的回避与慰藉作用。作一个主人可能很伟大,但承担一个主人应尽的责任与勇气,往往不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所言、所行、所思负责任,总是抱怨、推诿责任的原因了。 我说一个个人的经验提供大家参考:我曾经有很重的咖啡瘾。在正常的工作日里,起码上午两杯,下午二杯,因此,我的手开始颤抖。一九七七年五月的一个上午,我正在办公室中惯例地喝著咖啡。一个问题快速闪进我的脑海中:『我为什么要一天喝这么多的咖啡呢?’我想了一下,回答自己:厂我需要,因为我有糖尿病。’我随即反驳道:『这不是真正的理由,如果只是为了糖尿病,喝白开水就很够了,一定是咖啡比较好喝吧!』於是我开始验证我自己的结论,我很仔细地去品尝咖啡的味道。我小口地吸啜咖啡,慢慢地让它从我的嘴唇,经过舌尖、舌面、舌根,然後从喉咙细细地下咽。我试了好几口。在这个实验中,不依推理或习惯,得到了结论:咖啡的味道有点苦,有点涩嘴,对於口腔有点刺激,这实在说不上是好滋味。从那一天起,我没有再喝过一滴咖啡。 行为习惯很难改,但是真正困难的是改变思考型态或心理习惯。 思考型态是因为一个人反覆使用个人特定的逻辑系统而形成的。这个逻辑系统每个人从他走过的生命历程中,抽绎归纳而形成的一套道理。一个人可能无法明白陈述经验与逻辑的关系,甚至也无法为他自己的逻辑系统下个定义,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个逻辑系统的存在。 既然这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我们也都明自任何推理的过程都有一套逻辑系统作基础:那么,不同的逻辑系统必然推理出不一样的结果,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数学中有一个知名的故事:改变欧克里得几何中平行定理的基本假设以後,可以导出很多不同的非欧克里得几何定理。这个发现由高士、波耶、洛巴兹考斯基等人相继研究建立,最後由雷蒙综合,成为『雷蒙几何学i。一个人若是执著欧克里得几何逻辑系统为永恒的真理,他就一点也无法窥见雷蒙几何的实用性。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若发现他自己的逻辑系统导致了生活上的不满意,导致了心理的内在矛盾,甚至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他应该拿出足够的勇气开放心胸,去采求另一套人生的逻辑系统。 这个人世间的逻辑令人不满意,充斥著内部冲突,引我们走向痛苦与死亡,多生多劫在生死中流转,彷佛是一个死胡同,看不到出路,我们都已经有了经验,以及观察的事实资料。因此,我很期许在这本书中提供另外一套逻辑系统,给读者另一种反省与思考。反省、思考也能带起更深刻的了解,但是,对於生命不会有直接的利益。想得到实利,唯有根据它去过活,去实验。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勇敢的人为了追求权力、名誉及财富而打仗或屠杀。但是面对死亡之门,当死亡渐渐逼近而受苦时,真正的英雄却很少。一个证悟的修行人把死亡当作解脱,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只要他喜欢,他就可以舍弃这个世界。这种死亡的艺术,是不是也是你所想要的呢? 摘录自慧炬出版《禅与科学》 《慧炬》总第5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