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藏十王图像之研究 作者: 王钟承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艺术学院,美术学系硕士班,199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地藏十王图像之研究 【文章作者】王钟承 【指导教师】林保尧 【中文关键词】佛教图像|地藏|十王|民俗信仰|四川 -------------------------------------------------------------------------------- 【中文摘要】地藏十王信仰」在东亚地区流行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千纪,因具有庶民信仰之特质博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其影响的范围可与观音信仰媲美。佛教地狱思想之传入引发此信仰的发芽,经过长时间儒、释、道等各类宗教元素的发酵、混融,在唐代形成一股信仰热潮,终而成为中国丧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原初面貌的「地藏十王信仰」似乎可由现存唐末至宋代的「地藏十王图像」一窥究竟,本文拟就其发展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探索中世纪面对死亡的因应之道;剖析敦煌和四川地区造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其文化交流的状况和中原文化之传输边陲的变化;同时亦考索盛行于唐宋的净土教对「地藏十王信仰」作何关鉴性的改变,使其信仰热潮至今不曾衰减。现存的「地藏十王图像」最早可追溯至唐末,而多集中在五代、北宋初年,也就是公元第十世纪,然保存状况较佳和为数较多而完整之处则以敦煌和四川地区为最,同时,四川的造像亦延续至南宋,故本文基本上是以上述两地的造像为主要的讨论材料。本文的研究重点分别说明于下:1图像产生的背景2敦煌与四川造像的关系3以文献解读图像和图像之传承 【英文摘要】he belief in Dicang (skr Kshitigarbha) and the Ten Kings lasts for over one thousand years in East Asia Its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r cults make people believe widely and faithfully The popularity of this belief can be compared with that of Kuan-yin belief This belief was originated from buddhist concept of the hell, and derived from the popular cults of many other religions in China, such as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It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so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funeral ritesThe nowadays preserved works of art of "Kshitigarbha and the Ten Kings", which was created during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618-907) and Song Dynasty (960-1279), present the beginning of the belief in "Dicang and the Ten Kings" Although they can be traced from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most of works are dated in Five Dynasties and the beginning of Song Dynasty, this means 10th Century The majority of the well-preserved works is in Dunhuang and the Sichuan region Furthermore the sculpture in Sichuan kept on being created even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My thesis focuses on their development and meanings Iconography is to approach this issu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inese attitude in medieval period while encountering death It will analyze the relations of works between Dunhuang and Sichuan to visualize cultural exchanges and iconographic transformations from Central Plain At the same time, I am also going to take the buddhist thought of Western Paradise into account, which gained its prosperit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The Adoption of this thought is a turning point that makes the belief in "Kshitigarbha and the Ten Kings" lastThis thesis is to cover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1 The background of iconography2 The iconographic analysis of "Dicang and the Ten Kings"3 The relations of the works from Dunhuang and Sichuan。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序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研究回顾2 第三节 本文结构6 第二章 地藏十王信仰的形成 8 第一节 地藏信仰9 第二节 十王信仰17 第三节 十王信仰与地藏信仰的结合37 第四节 小结40 第三章 地藏十王图的造像遗例 42 第一节 敦煌造像遗例43 第二节 四川造像遗例60 第三节 敦煌与四川造像之关系66 第四节 产生关系之原因71 第四章 地藏十王图像的意义 80 第一节 图像意义80 第二节 地藏十王图像与净土信仰96 第五章 结论 102 附录一,《十王经》写本之比对 106 附录二:敦煌地区石窟壁画《地藏十王图》之位置及其相关图像一览简表 111 附录三:敦煌《十王经卷》和四川大足宝顶第20号龛相关赞文之比较一览表115 参考书目117 图版目录124 图版129 【参考文献】 传统文献 失译,《梵网经》收于《大正藏》册二十四。 失译,《净度三昧经》收于藏经书院(编),《续藏经》册八十七,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 失译,《善恶因果经》收于《大正藏》册八十五。 佚名,《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收于《正统道藏》册十,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汉)郑玄注,《礼记注疏》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一一六。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收于《大正藏》册十六。 (东晋)帛尸梨蜜多罗(?),《大灌顶神咒经》,收于《大正藏》册二十一。 (北凉)失译,《大方广十轮经》收于《大正藏》册十三。 (北魏)失译,《妙好宝车经》收于《大正藏》册八十五。 (北魏)昙靖,《提谓波利经》收于《大正藏》册五十三。 (魏)杨衒之,《洛阳伽蓝钩沉》,台北:广文书局,19812。 (魏)魏收,《魏书》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二六二。 (南朝宋)智严、宝云(译),《四天王经》收于《大正藏》册十五。 (梁)僧佑,《出三藏记集》收于《大正藏》册五十五。 (梁)慧皎,《高僧传》收于《大正藏》册五十。 (梁)宝唱,《经律异相》收于《大正藏》册五十三。 (隋)信行,《三阶教残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隋)彦悰,《众经目录》收于《大正藏》册五十五。 (隋)菩提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收于《大正藏》册十七。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收于《大正藏》册四十九。 (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收于《大正藏》册十三。 (唐)不空(撰),《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收入《大正藏》册二十一。 (唐)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收于《大正藏》册十三。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八一二。 (唐)佛陀波利译《长寿经》,文见《续藏经》册一五○。 (唐)李百蓁,《北齐书》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二六三。 (唐)李含光,《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文见《正统道藏》册十六。 (唐)李延寿,《北史》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二六七。 (唐)杜佑,《通典》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六○四。 (唐)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收于《大正藏》册五十五。 (唐)韦述,《两京新记》《丛书集成新编》册九十六,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唐)张九龄等,《唐六典》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五九五。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八一二。 (唐)智升,《开元释教录》收于《大正藏》册五十五。 (唐)善导,《往生礼赞》收入《大正藏》册四十七。 《般舟赞》全名为《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文见《大正藏》册四十七。 《观念法门》全名为《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收入《大正藏》册四十七。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收于《大正藏》册五十四。 《无常经》收入《大正藏》册十七。 (唐)道世,《法苑珠林》收于《大正藏》册五十三。 (唐)道宣,《大唐内典录》收于《大正藏》册五十五。 《续高僧传》收于《大正藏》册五十。 (唐)刘煦,《旧唐书》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二七○。 (唐)藏川(述),《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收于《续藏经》册一五○。 《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生七往生净土经》收于《续藏经》册一五○。 (唐)魏征,《隋书》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二六四。 (唐)释神清,《北山录》收于《大正藏》册五十二。 (宋)《宣和画谱》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八一三。 (宋)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收录于蓝吉富(主编),《大藏经补编》册三十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 (宋)志盘,《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大正藏》册四十九。 (宋)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一三五四。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一○四四。 (宋)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全蜀艺文志》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一三八一。 (宋)常谨(编)《地藏菩萨像灵验记》收于《续藏经》册一四九。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八一二。 (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八一二。 (宋)苏洵,《嘉佑集》卷十五,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一一○四。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收于《石刻史料新编 目录题跋类》册二十。 (清)董浩,《全唐文》,台北:华文书局,1965。 (清)缪筌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略》收于《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近人研究 丁明夷1998 《四川石窟杂识》《文物》1988,8,页46-58。 三上次男1967 《唐咸亨元年的碑像和地藏像》《古美术》18,页42-46。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馆(合编)1993 《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册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1996 《俄藏敦煌文献 册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大村西崖19802 《中国美术史雕塑篇》,东京:国会刊行会。 小川贯1973 《敦煌佛寺的学士郎》《龙谷大学论集》15,页488-506。 1984 《阎罗王授记经》《敦煌和中国佛教》,东京:大东出版社,页223-240。 小南一郎1982 《六朝隋唐小说史的展开和佛教信仰》福永光司(编),《中国中世的宗教和文化》,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页475-500。 小野玄妙19842 《佛书解说大辞典》第一卷,东京:大东出版社。 井本英一1995 《阎魔 - 始原和终末的王》收于本要(编),《地狱的世界》,东京:北辰堂,页31-45。 王永曾1990 《隋以前的川蜀佛教》《西北师大学报》1990,4,页15-20。 王伯敏(编)1988 《中国美术全集 绘画编20版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王重民1982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台北:源流文化公司。 王梵志(唐)着,项楚校注1991 《王梵志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瑛1994 《杜光庭事迹考辨》载于《前后蜀的历史与文化》,成都:巴蜀书社,页84-93。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1989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 册三十六 五代十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矢吹庆辉1927 《三阶教的研究》,东京:岩波。 石守谦1985 《有关地狱十王图与其东传日本》载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刊》56,3 (19859),页565-618。 任继愈(主编)、钟肇鹏(副编)1991 《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吉冈义丰1965-67 《三洞奉道科仪范的成立-道教学成立的一资料》《道教研究 第一册》,东京:昭森社,,页5-107。19762 《中元盂兰盆的道教的考察》《道教和佛教》,东京:国会刊行会,,页229-287。1989 《盂兰盆经目连变的原型话》收于《吉冈义丰著作集 第二卷》,东京:五月书房,页143-154。 寺崎敬道1991 《根本说一切有部的一考察 -- 三启无常经的宗教的意味》《印度学佛教学研究》39,2,页61-63。 西本照真1998 《三阶教的研究》,东京:株式会社春秋社。 西域文化研究会(编)1958 《西域文化研究 第一 敦煌佛教资料》,京都:法藏馆。 西义雄1966 《地藏菩萨的源流思想的研究》收于《金仓博士古稀记念印度学佛教学论集》,京都:平乐寺,页233-251。 克拉玛肯内斯(Kramer , Kenneth) (着)、方蕙玲(译)1997 《宗教的死亡艺术: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原著书名为The Sacred Art of Dying, How World Religions Understand Death),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李已生1988 《四川石窟雕塑艺术》《中国美术全集 雕塑编12 四川石窟雕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页1-27。 李文生,《龙门石窟的新发现及其它》《文物》1980,1,页1-5。 李玉(主编)1997 《中国佛教美术论文索引》,台北: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1997。 杜斗城1989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秃氏佑祥1939 《十王经和十王图》收录于《龙谷大学佛教史学论丛》,页104-112。 秃氏佑祥、小川贯1962 《十王生七经赞图卷的构造》《西域文化研究第五 中央佛教美术》,京都:法藏馆,页255-288。 那须政隆1958 《中国密教道教思想的受容》《印度学佛教学研究》6,1,页90-92。 京都国立博物馆(编)1964 《守屋孝藏氏搜集古经图录》,京都:京都国立博物馆。 和泉市久保记念美术馆(编)1982 《和泉市久保纪念美术馆 藏品选集》,大阪:和泉市久保纪念美术馆。 奈良博物馆(编)1996 《东的佛》,奈良:奈良博物馆。 冈部和雄1964 《盂兰盆经类的译经史的考察》《宗教研究》37,3,页59-78。 松本荣一1932 《被帽地藏菩萨像的分布》《东方学报东京版》3,页141-169。19371/19852 《炖煌画的研究》,京都:同朋社。1942 《炖煌本十王经图卷杂考》《国华》621(19428),页227-232 松原三郎1995 《中国佛教雕刻史论 本文篇》,东京:吉文弘文馆。 河原由雄1974 《敦煌画地藏图资料》《佛教艺术》97,页99-123。 牧田谛亮1976 《疑经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金冈照光1984 《敦煌地狱文献-敦煌庶民信仰的一样相》收录于《敦煌讲座七 敦煌和中国佛教》,东京:大东出版社,页566-572。 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管所、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1992 《南响堂石窟新发现窟檐遗迹及龛像》《文物》1992,5,页1-15。 段文杰(主编)1995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二八五窟》,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胡文和1998 《四川石窟中地狱变相的研究》《艺术学》19,页41-82。 胡文和1994 《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胡学良1997 《大足宝顶大佛湾西方净土变相》《敦煌研究》1997,2,页20-32。 唐长儒1959 《南北朝期间西域与南朝的陆道交通》《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三联书店,页168-195。 员安志1986 《四川巴中县石窟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6,1,页50-57。 真锅广济1987 《地藏菩萨的研究》,京都:三密堂书店。 郝春文1990 《隋唐五代宋初佛社与寺院的关系》《敦煌学辑刊》1990,1,页16-23,50。 酒井忠夫1937 《太山信仰的研究》《史潮》7,2,页70-118。 马世长1978 《关于敦煌藏经洞的几个问题》《文物》1978,12,页21-33, 20。 高田修1969 《佛教美术史论考》,东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社。 高国藩1990 《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 中国民俗探微》,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宿白1981 《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手工业的发展》《文物》1981,5,页65-68,74。 宿白1989 《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 (上)(下)》《文物》1989,9 ?,页45-33 & 68-86。 常青1993 《龙门石窟地藏菩萨及其有关问题》《中原文物》1993,4,页27-35。 张先堂1998 《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敦煌研究》1998,1,页48-64。 张砚、王福民1994 《陕西耀县药王山摩崖造像调查演示文稿》《中原文物》1994,2,页8-16。 望月信亨19572 《望月佛教大辞典》,京都:世界圣典刊行协会。1977 《净土教的起源及发达》,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782 《佛教经典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馆。 梅林1994 《469窟与莫高窟石室经藏的方位特征》《敦煌研究》1994,4,页186-197。1995 《律寺制度视野:9至10世纪莫高窟石窟寺经变画布局初探》《敦煌研究》1995,1,页111-127。 船山彻1955 《六朝时代菩萨戒的受容过程 - 刘宋南齐期中心》《东方学报》67,页52-114。 莫尼卡玛雅尔1990 《论敦煌壁画与挂幅画的关系》《1987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页170-176。 庄明兴1998 《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郭相颖1993 《略谈宝顶山摩岩造像是完备而有特色的密宗道场》,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大足县文物保管所合编,《大足石刻研究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页161-177。 陈世松、贾大泉(主编)1993 《四川通史 第三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陈祚龙1992 《中世敦煌与成都之间的交通路线》《唐代研究论集 第三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页433-445。 陈国灿1995 《唐五代敦煌四出道路考》收录于《1990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页216-236。 敦煌研究院(编)1986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a 《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四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b 《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五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 曾布川宽1988 《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研究》《东方学报》60,页199-397。 曾布川宽(着)、颜娟英(译)1992 《唐代龙门石窟造像之研究》《艺术学》7,页163-266。 汤用彤1982 《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黄永武(编)1981-1986 《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敦煌丛刊初集 册十一 苏俄所劫敦煌卷子目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黄锦珍1998 《宝顶山大佛湾本尊教造像的研究》,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 黄锦珍1998 《宝顶山大佛湾本尊教造像的研究》,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 道端良秀1960 《中国佛教地狱的恐怖》《印度学佛教学研究》8,2,页103。19672 《唐代佛教史的研究》,京都:法藏馆。 铃木敬1968 《明代绘画史研究浙派》,东京:木耳社。 宁强1987 《大足石刻中的绘画性因素试析 - 兼谈敦煌艺术对大足石刻的影响》《敦煌研究》1987,1,页20-30。 荣新江1996 《归义军史研究 -- 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编)1985 《大足石刻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刘淑芬1995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经幢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7,1,页145-193。 刘增贵1997 《天堂与地狱:汉代的泰山信仰》《大陆杂志》94,5(19975),页1-13。 邓之金1996 《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六耗图"龛调查》《四川文物》1996,1,页23-32。 萧登福1989 《汉魏六朝佛道两教之天堂地狱说》,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萧登福1996 《道佛十王地狱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谢宝富1998 《北朝婚丧礼俗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罗世平1999 《地藏十王图像的遗存及其信仰》《唐研究》4,页429-470。 罗华庆1993 《敦煌地藏图像和地藏十王厅研究》《敦煌研究》1993,2,页5-14。 藤井清1953 《唐代蜀地方庶民和佛教》《佛教史学研究》3,4,页13-26。 藤枝晃1973《敦煌历日谱》《东方学报》45,页377-441。 藤原楚水(编纂)1939-1940 《增订寰宇贞石图》,东京:兴文社。 严耕望1981 《唐五代时期的成都》《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研究所学报》12,页23-64。 1985-1986 《唐代交通图考》共五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 苏远鸣1993 《敦煌写本中的地藏十斋日》,收于谢和耐、苏远鸣等着,耿升(译),《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北京:中华书局,页391-429。 释慈怡(主编) 19833 《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本要(编)1995 《地狱的世界》,东京:北辰堂。 浦晋1988 《唐后半期的四川地方的佛教》《大谷大学大学院研究纪要》5,页109-123。 编、秋山光和监修1995 《西域美术 美术馆》共二册,东京:讲谈社。 Fontein, Jan & Pratapaditya Pal1969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Oriental Art,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Kucera, Karil J 1995 "Lessons in Stone, Baodingshan and its Hell Imagery," in The Bulletin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67, pp79-157 Ledderose, Lothar 1981a Kings of Hell收于《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 艺术史组》,台北:中央研究院,页191-197。1981b A King of Hell, 收于铃木敬先生还历记念会(编),《铃木敬先生还历记念中国绘画史论集》,东京:吉川弘文馆,pp31-42。 Mair, Victor H1986-1987 "Notes on the Maudgalyayana Legend in East Asia," in Monumenta Serica 37, pp83-93 Teiser, Stephen F 1988 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Wang-Toutain, Francois 1997 Le bodhisattva Ksitigarbha en Chine du Ve au XIIIe siecle, Paris, Presses de l''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Monographies, no 185) Whitfield, Roderick 1986 The Art of Central Asia, 东京:讲谈社。 Yu, Ying-shih1987 ''"O Soul, Come Back!" A Study in the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he Soul and Afterlife in Pre-Buddhist China,''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y 47,2 (Dec1987), pp363-3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