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古刹巡礼(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古刹巡礼

  河南

  白马寺

  位于九朝古都洛阳市东10公里,相传建于东汉孝明帝永平十一年(A.D.68)(有作永平十年(A.D.67)者),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被视为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后营建最早的寺院,尊誉为中国佛门之“祖庭”、东土梵教之“释源”和“中国第一古刹”。

  白马寺的创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一事紧密相连。“永平求法”各书所记稍有出入,诸家多有考证。依今日所知最早见于《牟子理惑论》、《四十二章经序》及《老子化胡经》。此外,王度《奏疏》、袁宏《后汉纪》、宗炳《明佛论》、范晔《后汉书》、王琰《冥祥记》、僧祐《出三藏记集》、慧皎《高僧传》、陶弘景《真诰》、郦道远《水经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魏收《魏书·释老志》等古籍都有记载。

  据史载,略谓东汉永平七年(A.D.64),汉明帝夜梦金人飞绕殿庭,翌日问群臣,太史傅毅奏答“臣闻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明帝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求法,在大月氏遇天竺摄摩腾、竺法兰二僧,迎请两位高僧,用白马驮经于永平十年(A.D.67)东还洛阳。次年诏命于雍门外建住所以居之,即此寺。寺名“白马”者,来源有二说:1.据《高僧传》记述:“相传云: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2.据《洛阳伽蓝记》所载,汉明帝遣使求法,“时以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据说当时建寺格式原仿印度祗园精舍,中有塔,殿内有壁画,寺院建成后“金光流照,法轮东转”(《水经·谷水注》)。摄摩腾、竺法兰在此译出五部经,《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同时译出的《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等经已失传。《高僧传》卷一:“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余言。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 东汉时绝大部分佛经都在洛阳翻译,该寺是最重要的译馆。如东汉末年,安息僧人安世高来此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等九十五部;大月氏僧人支娄迦谶译出《道行般若经》、《首愣严三味经》等二十三部佛经。魏、晋、唐时期均有名僧在寺内译经传法,《开元释教录》载三国魏时法贤、昙柯迦罗、康僧铠、昙无谛等都在寺内译经,嘉平二年(A.D.250)昙柯迦罗译出《僧祗戒心》,以当地梵僧举行受戒的羯磨之法来传戒,被称为中土戒律之始。西晋时先后在寺内译经传法者有竺法护、安法钦、法立、法炬等释门巨子。唐代白马寺比魏晋时期有较大发展,武则天时期成为宫廷的重要寺院。后千余年经三武一宗禁佛,屡有兴衰。

  白马寺背负邙山,前临洛水,呈南北长方形,建筑群规模雄伟。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白马寺建成后,佛法渐盛,信徒日多,洛阳佛寺愈增。西晋时有寺一百八十,洛阳就有四十二。十六国时,洛阳成为佛教中心。北魏自太和十七年(A.D.493)迁都洛阳,一时笃崇佛法,刹庙甲于天下,京城内外佛寺多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杨炫之撰《洛阳伽蓝记》详细地记载了当时佛寺繁荣的景象。据《洛阳伽蓝记》所记:当时寺内供奉的佛经,其经函时放光芒,照得堂宇通明,寺里石榴树和葡萄枝叶繁衍,果实甚大,石榴重达七斤一个,葡萄比枣还大,味道殊美,京师语称“白马甜榴,一实值牛”。白马寺建筑历经唐、宋、金、元、明、清各朝屡次重修,其南北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殿堂及古清凉台遗址。寺藏唐代经幢和元至顺四年(A.D.1333)所立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碑文是元代著名华严大师,号“释源宗主”的仲华文才法师所撰,由大书法家赵孟頫书丹,文中记述了白马寺的创建与沿革。现存其建筑、雕塑、碑刻等多为明、清遗物,寺门两旁有传为摄摩腾、竺法兰两僧墓冢。寺东有建于金大定十五年(A.D.1175)四方形密檐式舍利砖塔一座,名齐云塔。 (敦煌研究院 李国)

  [参考文献]

  1.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中华书局出版,1955年9月

  2.孙宗文《佛教东来与白马寺建制考》,《现代佛学》,1957年第6期

  3.高永霄《白马寺考》,《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0月

  4.徐金星《白马寺的兴建和佛教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史学月刊》,1983年第2期

  5.徐金星《关于洛阳白马寺的几个问题》,《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

  齐云塔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南约300米处。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齐云塔之称谓出自清代如琇,是他依据汉明帝创建齐云塔的记载而改用其名的。宋、金时期曾在此建东白马寺,后屡遭战火,原建筑多不存,唯有齐云塔仍屹立其间。

  现存塔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A.D.1175),该塔为四方形密檐式,13层,总高25.07米。此塔有一奇,若站在其东、南、西、北面约20米处用力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发出类似蛙鸣的声音,这是由于声学原理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塔院进行了多次整修。现在的塔院坐北朝南,塔院由南至北中轴线上主要有山门、放生池、石拱桥、齐云塔等建筑。(李国)

  [参考文献]

  1.徐金星《关于齐云塔的几个问题》,《中原文物》,1985年第4期

  2.段鹏琦《洛阳东白马寺和庄武李王》,《考 古》,1992年第2期

  永宁寺遗址

  位于河南洛阳市东10公里白马寺东。《洛阳伽蓝记》云:永宁寺,熙平元年(A.D.516),灵太后胡氏所立也。在宫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高十丈,合为一千尺,去京师百里之遥可见之。浮图四角皆悬金铎,合一百二十铎。每当高风永夜,宝铎合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绣珠像三躯,玉像二躯,均作工奇巧,冠于当世。僧房楼观一千余间,雕梁粉壁,极其华丽。周有围墙,四面开门。南门楼三重,画云气仙灵。拱门内四力士、四狮子,饰以金银、珠玉,庄严焕炳。永熙三年(A.D.534)二月,浮图为火所烧,火经三月不灭。

  北魏佛教盛行,正光(A.D.520—525)以后,全国有僧尼二百万人,佛寺三万余所,仅洛阳都城内外就有佛寺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其中以永宁寺最为宏伟。近代从发掘永宁寺塔基看,塔呈方形,分三层。底层东西101米,南北98米,基高2.1米,塔基中层50米见方,高3.6米;上层10米见方,残高2.2米。基上层残留柱洞,出土物中有许多北魏陶俑等,这些遗物是研究北魏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的珍贵材料。(李国)

  [参考文献]

  1.[魏]杨炫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

  洛阳香山寺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龙门东山,因地产香葛,故名香山。北魏时依岩壁凿佛龛,名香山寺。

  香山寺创建于北魏熙平元年(A.D.516)。当时香山寺的规模很大,计有登寺桥、寺前亭、连桥廊、石楼、藏经室、宾客堂,还依山凿有佛龛。到了初唐,香山寺已残破不堪。

  武则天天授元年(A.D.690),重修香山寺。武则天曾登香山寺令群臣赋寺纪胜,被传为佳话。唐太和三年(A.D.829),白居易到洛阳任河南尹,当时香山寺年久失修,白居易出资助缮。此后,白居易常住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846年白居易病故,葬于香山寺北如满和尚塔之侧。香山寺几经兴废,后毁于金元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A.D.1708)重建。

  现存主要建筑有大佛殿、画像碑、御碑亭、衣钵塔等。(李国)

  [参考文献]

  1.贺官保编《洛阳文物与古迹》,文物出版社,1987年3月

  乾元寺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龙门东山南端山麓。传为北魏龙门八寺之一。寺址原在山巅,明嘉靖三十九年(A.D.1560)僧道连迁建今址,抗日战争时被日军拆毁,近年当地佛教徒在遗址上建有部分房舍。

  古唐寺

  位于河南洛阳市东北郊,始建于唐神龙元年(A.D.705),本名福先寺,又称塔寺,原址在洛阳市东郊的塔湾村西。唐开元年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曾住此寺学法。明末塔寺毁于水,乡民将部分遗物北移数里建寺,1922年重修,题名古唐寺。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白衣殿、立佛殿等。

  文峰塔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南角。塔始建于宋代,后历经重修。今塔系明代建筑。

  塔为砖结构,平面方形,九层,高28.5米。正方形基座边宽6米,最上层边宽3米。塔基用长方石条垒砌,上用特制的青砖筑成。每层北边有拱券门,唯最上层四面皆有门。文峰塔供奉文昌与魁星尊神。第一层内塑文昌像,第九层内塑魁星像。据民间“魁星点状元”的传说修建此塔,其意是企盼洛阳文化昌盛,多出才子。该塔整个建筑简朴大方,文雅秀丽。1962年列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1.贺官保编《洛阳文物与古迹》,文物出版社,1987年3月

  灵山寺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宜阳县城西灵山(凤凰山)北麓。始建于金代,名报忠寺、报恩寺。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悲殿、大雄宝殿等。

  大殿内供明代雕塑三世佛,后墙上嵌有历代题咏石刻。

  安国寺

  又名琉璃寺。位于河南省陕县城东70公里元上村,据《陕县县志》和寺内现存碑刻记载:安国寺创建于隋朝末年,未竣工隋亡。因为“安国寺”意为安国定邦,是隋炀帝为镇压豫西一带农民起义而敕建,所以倍受隋朝以后历代王朝的重视。

  寺座北向南,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北依瑞云山,南临永昌河,是我国古代由洛阳至长安的必经之地。该寺历经各代统治者营建,才形成的一组规模宏伟、气势浩大的古代建筑群。寺内原有建筑雕梁画栋,华丽异常。相传当年寺有僧众八十余人,良田数顷,上不交国粮,下不支民用,享有很大的特权。唐、宋、元、明、清均有增建、修葺。随着历史的变迁,古通道的废改,安国寺由盛到衰,日逐荒凉。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二殿、三殿、砖门楼、后大殿。寺内还藏有碑碣以及唐代经幢(残)等文物。

  [参考文献]

  1.崔秉华《安国寺》,《中原文物》,1987年第4期

  宝轮寺舍利塔

  又名三圣舍利宝塔。位于河南省陕县老城东南隅,即三门峡市西宝轮寺旧址上。据直隶《陕州志》记载:寺建于唐代,塔建于金代。又据塔铭称,塔建成于金大定十七年(A.D.1177)。今寺早毁,唯塔犹存。

  塔为砖结构,平面方形,十三层,高约26米,密檐式。塔身南面辟门,各层均设有半圆形券门、佛龛、洞窗,翼角悬挂风铎。塔檐用菱角牙子砖和迭涩砖层砌出。塔内有塔心室和砖砌梯道。

  宝轮寺舍利塔外形仿照唐制,内部结构则承袭宋代的建塔方法,是融合唐宋密檐式塔、楼阁式塔艺术特点和结构而创造的一种新的塔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陕西

  慈恩寺

  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始建于隋开皇九年(A.D.589),初名无漏寺。唐武德初年废弃。唐贞观二十二年(A.D.648),东宫太子李治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在已荒废的无漏寺出资重建寺院,以“慈恩”为名,改称大慈恩寺。

  唐时的慈恩寺重阁复殿,云阁禅房,雕梁画栋,规模宏大,计有房舍1897间。著名画家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等为寺院画了许多壁画。李治当皇帝时在此设立了国立的译经院,著名法师玄奘在此统领寺僧历时19年,译出74部梵文经典。玄奘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瑜珈学派,根据《成唯识论》开创中国佛教唯识宗(亦称法相宗),其弟子窥基总其大成,在此著书讲学,完成唯识的理论体系,阐明“万法唯识”、“心外无法”的宗旨。佛教徒称其为慈恩大师,称其学派为慈恩宗。日本僧人道昭于唐永徽四年(A.D.653)到长安从玄奘法师受教,法相宗遂传入日本。唐末寺遭兵火,殿宇尽毁,仅存一塔。现寺内建筑均为明、清时期重建。(李国)

  [参考文献]

  1.吴英才、郭隽杰《中国的佛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大雁塔

  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原名慈恩寺塔。建于唐永徽三年(A.D.652),是唐高宗李治为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的经典而建造。据宋陈思著《宝刻从编》卷七樊察序文中记载:“慈恩寺本隋无漏寺故宅,高宗在春宫为文德皇后复置,故以名之。永徽三年,沙门玄奘自西域归,始于寺西建雁塔,其后颓圮,至长安中,乃复更造。”塔为砖表土心结构,初建五层,仿西域佛塔形式。武则天长安年间(A.D.701—704),长安王公贵族出资将塔改建为青砖塔。塔平面正方形,七层,楼阁式。大历年间,善士们又将塔增高到十层,后经战争损坏,只剩七层。

  现塔为砖结构,平面正方形,七层,通高64.5米,楼阁式。塔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塔身各层壁面均砖砌扁柱和阑额,柱上施大斗,于每层正中辟券门。塔内平面亦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扶梯,可盘旋而上。塔基座南侧镶嵌有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石碑二通,为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手书,字体清秀潇洒。西面门楣上刻有唐代建筑图案和佛像,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李国)

  [参考文献]

  1.重光《慈恩寺大雁塔》,《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8期,页71~72。

  2.罗福颐《雁塔题名帖介绍》,《文物》,1961年第8期,页23~25。 

  大兴善寺

  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小寨兴善寺西街。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A.D.265),初名遵善寺、陟岵寺。隋文帝杨坚崇信佛法,开皇二年(A.D.582)作新都,新都命名大兴,寺在靖善坊,因取都城“大兴”及坊名“善”字,命寺名为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在隋开皇年间,有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先后到长安,住大兴善寺传授佛法并翻译佛经,当时这里是国立译经院。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至八年(A.D.716—720),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号称开元三大士)又先后来到中国把密宗教义传入。不空在大兴善寺翻译出密宗经典77部120卷。后世把大兴善寺作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寺唐末屡遭兵火,破坏严重,据记载仅剩天王阁和藏经阁。宋淳熙年间(A.D.1174—1189)崇辨禅师居此。明永乐年间(A.D.1403—1424),僧人云峰禅师重修殿堂与钟楼。清顺治五年(A.D.1648),僧人麩斋又修建了方丈殿、大雄殿等。清康熙二十四年(A.D.1685),憨休和尚重修山门及大佛殿,康熙三十年(A.D.1691),约参和尚募修方丈殿及钟楼等。清末,大兴善寺再度遭兵火,建筑大部焚毁。

  现存主要建筑有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钟楼等。(李国)

  [参考文献]

  1.《大正藏》第51册。

  卧龙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柏树林街。据寺内碑刻记载,寺始建于东汉建宁至中平年间(A.D.168~189)。隋朝称福应禅院。唐代,因寺内保存有吴道子所画观音像,故又名观音寺。宋代有僧维果,常静卧寺中念禅,有卧龙之号,人尊之为“卧龙禅人”,宋太宗时改寺名为卧龙寺。元代重修。明洪武十年(A.D.1377)、正德十六年(A.D.1521)两次重修。清咸丰二年(A.D.1852)重兴,同治七年(A.D.1868)重修殿宇。1931年朱子桥等人又筹资整修殿堂。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祖师殿、菩萨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方丈室、禅堂、念佛堂等。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内供释迦牟尼佛及文殊、普贤菩萨像。后面是地藏菩萨,两侧为泥塑二十四诸天。二十四诸天,出自《金光明经》。隋朝智者大师提出,为天台宗四种三昧法之一,当时是依据《金光明经》中的鬼神品选定了二十位天神,明代又增入道家四神成为二十四位天神,在大雄宝殿东西两壁间设位供奉。

  卧龙寺碑石林立,著名碑石主要有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刻石、明洪武二十年(A.D.1387)《卧龙禅寺碑》、明正统十年(A.D.1445)颁赐藏经碑、正德十六年重修碑、清咸丰二年重兴十方规约碑、同治七年卧龙历史碑、光绪二十七年(A.D.1901)太后捐银两重修碑、民国三十五年(A.D.1946)传戒碑等。这些碑石,是研究唐至明清时期卧龙寺的重要史料。另外寺内还存有北魏石佛、贝叶经、宋铸铁钟等文物。

  [参考文献]

  1.《西北地区古迹名胜及文物的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10期,页111~139。

  广仁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区西北。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A.D.1075),由康熙皇帝敕命兴建。为西安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俗称喇嘛寺。1931年殿堂屋瓦被寺门外城墙所埋火药炸坏,后由杨虎城将军出资修复。1952年又经整修。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殿、法堂、配殿、厢房等。

  大雄宝殿,内供佛像三尊,正中是鎏金铜绿救度母像,左侧是木髻天母像,右侧是木质巨光天母像,均为唐代文物。

  广仁寺布局错落有致,以玲珑精巧见长,是一座具有汉族地区寺院建筑特色的喇嘛教佛寺。寺内藏有从开元寺移来的铜佛。藏经殿内藏有明正统五年(A.D.1440)刊刻、清康熙四十年(A.D.1706)又续刻刊印《大藏经》一部,还有康熙三十九年(A.D.1705)御赐北京版《藏文大藏经》等经籍。

  [参考文献]

  1.段启明等编著《中国佛寺道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8月

  敦煌寺塔

  又名白云楼。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西北约5公里汉城乡青西村。寺始建于西晋,为晋高僧敦煌译《法华经》之所,敦煌圆寂后,即葬于此。寺院曾经金皇统五年(A.D.1145),明正统、成化年间以及清代多次重建、修葺。今寺院已废,仅存清代砖塔一座。

  塔为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七层,高16.09米,楼阁式。塔基为青石砌筑,底层砖壁多处刻“敦煌塔砖”字样。塔身第一、三、五层均东面辟门,第三层门额砖雕“诠源”二字,第六层正东砖雕“白云楼”。塔身各层间叠涩出檐,施砖雕斗拱。其中,第一至四层檐下饰有二龙戏珠、瑞兽、牡丹、卷草等图案。塔顶平砖攒尖,置仰莲宝葫芦塔刹。

  [参考文献]

  1.《西北地区古迹名胜及文物的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10期,页111~139。

  开元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大街。始建于唐开元元年(A.D.713),系唐代盛大寺之一。北宋建隆年间(A.D.960~962)重修。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又经扩建、修葺。

  现存主要建筑有后殿、藏经楼等。

  藏经楼,楼下有塑像,楼上唐塑四尊,中置铜像今移至广仁寺大殿。

  [参考文献]

  1.足立喜六著,杨链译《长安史迹考》,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35年9月

  2.《西北地区古迹名胜及文物的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10期,页111~139。

  罔极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关炮坊街。始建于唐神龙元年(A.D.705),由武则天爱女太平公主为其母祈福而建,开元二十三年(A.D.735)改名兴庆寺。五代时殿宇毁于战火,仅存一卧佛殿,人又称为卧佛寺。明正统八年(A.D.1443),住持蒲桂重修,仍复旧名。清初由喇嘛主持,后设为尼庵。

  现存主要建筑有正殿、经堂等。

  正殿内存有塑像。寺尚有石刻立像和明代碑版等遗物。

  青龙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关南郭门外。始建于隋开皇二年(A.D.582)。《长安志》记载:“文帝移都,徒掘城中陵墓葬之郊野,因置此寺,故以灵感为名;至武德四年(A.D.621)废。龙朔二年(A.D.622),城阳公主复奏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A.D.711),改名青龙寺。会昌五年(A.D.845),禁佛时寺废,收为内园,会昌六年修复,改称护国寺。大中九年(A.D.855)复本名青龙寺。北宋元佑元年(A.D.1086)以后寺院毁废。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西安延兴门以西、铁炉庙以北勘察到了青龙的准确寺址,并掘出一座隋唐方形木塔塔基和一座佛殿基址及一批唐代文物。1982年,为纪念空海这位中日友好交流的先驱,中日双方在青龙寺遗址上建起了空海纪念碑,同时还建造了惠果、空海纪念堂。这便是今日之青龙寺。

  现存主要建筑有空海纪念碑、惠果、空海纪念堂等。

  空海纪念碑,高约10米,分三层,第一、二层仿西安唐代兴教寺玄奘大师舍利塔样式,第三层为碑的主体,镌“空海纪念碑”五个金字。碑既有盛唐建筑风格,又富有日本古典建筑韵味。纪念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参考大雁塔西门楣上唐代线刻殿堂图、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和南禅寺等建筑风格设计,保持了唐代古刹的建筑气势。

  青龙寺是海内外传播佛教密宗极有影响的寺院。密宗,亦称真言宗,大历年间,被称为唐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的密宗大师惠果和尚住此寺。建中元年(A.D.780),耶婆提国僧人辩弘向惠果求传密法,建中二年,新罗国僧人惠日来寺学习密教。日本在平安朝时期(A.D.794~1192),曾派“学问僧”、“请益僧”入唐求传佛法。贞元二十一年(A.D.804),日本僧空海来长安,在青龙寺东塔院从惠果受胎藏界和金刚界曼荼罗法,并受传法阿阇黎的灌顶,元和元年(A.D.806)携带其中有惠果所著的经典回国,传播密宗教义,逐成日本密宗之祖。日本密宗僧人一直把西安青龙寺称为密宗祖庭。

  [参考文献]

  1.宋敏求《长安志》卷九。

  2.[日]桑原骘藏《长安の青龙寺の遗址に就いて》,《史林》第12卷第3号。

  3.[日]常盘大定《支那佛教の研究》。

  3.卢兆荫《唐青龙寺遗址踏察记略》,《考古》,1964年7期,页346~348、354。

  4.翟春玲《陕西青龙寺佛教造像碑》,《考古》,1992年7期,页624~631。

  宝庆寺塔

  又称花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门内书院门街北侧。寺创于隋代,唐文宗以感哈唎观音像,建五色花塔,故名花塔寺。又一说寺系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宗族所建,明代重修。花塔建于唐开成年间,明、清屡经重修。花塔寺早废,惟塔尚存。明景泰年间将塔从宝庆寺内迁建今址。

  塔为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七层,高约23米。塔身第一层檐下雕饰龙、凤图案,第二、第三、第六层设砖龛,内嵌石刻佛像,佛像多为北魏、隋、唐时期所造。塔东侧有景泰二年(A.D.1451)石碑一通。

  荐福寺

  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门外。原系隋炀为太子时的藩邸。唐初为太宗之女襄城公主住宅,睿宗文明元年(A.D.684)皇室族戚为高宗荐福而建寺,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A.D.690),改名荐福寺。神龙二年(A.D.706),扩充寺庙为翻经院,成为继慈恩寺之后的又一所重要佛经译场。寺院唐代最为兴盛,唐末遭兵火毁损,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修葺。民国初年颓废。寺内建筑皆为1949年以后整修。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慈民阁、白衣裳阁等。寺内还有建于唐景龙元年(A.D.707)的砖塔一座。金明昌三年(A.D.1192)铸重万余公斤巨大铁钟一口。

  荐福寺在唐代是一座佛经译场,名僧义净于高宗咸亨二年(A.D.671)由长安出发,经广州取海道赴印度,入那烂陀寺求法学佛。往返途经三十多个国家,足迹遍及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洋东部等,历时25年,于武则天证圣元年(A.D.695)携梵文经典400余部回到洛阳,先参加实叉难陀译场译《华严经》,后在洛阳、长安等地主持译事。先后译出《金光明最胜王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那》、《法华论》等凡61部,239卷。被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他于印度归途中撰写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等书,为重要的佛教史料,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有极高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英才、郭隽杰《中国的佛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2.田尚主编《中国的寺庙》,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8月

  小雁塔

  又称荐福寺塔。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门外荐福寺内。建于唐景龙元年(A.D.707),与大雁塔东西相向,为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因规模小于大雁塔、修建时间较晚,故称小雁塔。

  塔为砖木结构,平面正方形,初为十五层,高约46米。现仅存十三层,残高约43.3米,密檐式。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外表无装饰,南北各辟一门。二层以上逐层递减内收,形成抛物线轮廓。门框以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像和蔓草花纹图案。塔身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木构楼层,有木梯可盘旋而上。

  小雁塔有三次离合奇迹:明成化二十三年(A.D.1487)陕西大地震,塔由顶及踵震裂尺许,明澈如窗户,行人见之。正德末年(A.D.1521)再度地震,裂缝合拢,自然恢复原状。第二次是嘉靖三十年(A.D.1551)地震,又裂为二,四十二年(A.D.1563)地震复合。第三次是清康熙三十年(A.D.1691)塔再次震裂,六十年(A.D.1721)地震,又复合。小雁塔经过六次地震,三裂三合,至今是一件令人难以解释的奇事。

  [参考文献]

  1.彭卿云、刘炜等编著《全国重点文物大全》,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年10月

  圣寿寺塔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40公里南五台塔寺沟圣寿寺大殿东侧。据有关碑文记载,塔建于隋仁寿年间(A.D.601~604)。

  塔为砖结构,平面方形,七层,高约20余米,楼阁式。塔一、三、五、七层南北两面和二、四、六层东西两面,各开券拱形门洞。塔身磨砖对缝,均作仿木结构,每面各三间,皆有柱枋、柱额等。每层迭涩出檐,檐下饰有两层棱角牙子。塔内楼梯、楼板已毁。塔顶有七个圆环形铁质相轮,最上面为铁铸八角形图案。

  香积寺

  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长安县潏、滈两河交汇处的香积村。始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A.D.706),由怀恽为祭祀其师善导和尚而建立,初具规模宏大。唐肃宗至德二年(A.D.757),郭子仪部为收复长安,同叛军安禄山部在香积寺交战,使寺院受损。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A.D.978),改名开利寺,不久又复称香积寺。宋、元两代长安衰落,寺院亦随之失修。1979年,政府拨款对寺宇进行修复和扩建,新建了大雄宝殿和法堂。1980年5月14日,为纪念善导大师圆寂1300周年,中日两国佛教僧侣在香积寺举行了隆重的法会。

  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间殿、大雄宝殿、佛堂、僧房、善导砖塔等。

  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成立后的第一座净土宗道场,是世之公认的净土宗祖庭。善导是一位很有造诣的高僧,他著有净土宗典籍多种,其中《观无量寿经疏》主要阐述净土法门教义。此经于八世纪时传入日本,日本高僧法然依据它创立了日本净土宗,广泛传播于日本。故日本净土宗信徒以香积寺为其祖庭。

  [参考文献]

  1.袁万里、笑山《西安香积寺与善导塔》,《文物》,1980年第7期,页77~78。

  香积寺塔

  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长安县香积寺侧。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A.D.706)。塔东侧有一座小型砖塔,平面方形,高五层,传为唐高宗永隆二年(A.D.681),净土宗实际创始人善导入寂,弟子怀恽等为师所建的墓塔。

  香积寺塔是佛教净土宗门徒为纪念第二代祖师善导而在善导墓塔旁建筑的一座砖塔,故又名善导舍利塔。

  塔为砖结构,平面呈正方形,原为十三层,高33米,后因塔顶倒塌,降为十一层,现高31米,密檐式。塔下有一方形台座,第一层塔身较高,四面辟门,正南门楣上有清乾隆三十三年(A.D.1768)镶嵌的砖刻楷书“涅槃盛事”四字,以上设密檐十一层。塔内设木梯,可盘旋到塔顶。塔顶残毁。

  善导(A.D.613~681),亦称光明和尚,青州(今山东)人。幼年出家,初习《法华经》和《维摩经》。后入长安光明寺,专攻《观无量寿经》,为弘扬净土宗,广收门徒,宣讲净土佛法。据载,他一生对佛学研究造诣颇深,还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他居长安30年余年,书写《阿弥陀佛经》十万卷,画净土变相三百壁。今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遗址就发现有“愿生比丘善导愿写”题记的唐代阿弥陀佛经残片,可见他的手迹在唐代已传到了遥远的西域边疆。据文献记载,当时此塔不仅用于佛事,还用以作为观星测雾,量日定时,有一定的科学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万里、笑山《西安香积寺与善导塔》,《文物》,1980年第7期,页77~78。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少陵原半坡村。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A.D.803),为华严宗祖庭。华严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华严宗实际创立人)、四祖澄观均在华严寺讲授《华严经》。唐时华严寺建筑规模宏大,寺内曾建有东阁法堂、会圣院、澄襟院及真如塔等,后几经兴毁。殿宇历经宋、金、元、明修葺,后渐衰败。清乾隆年间,少陵原北崖崩塌,殿宇大部被毁。现寺院规模大为缩小,远不及唐宋。

  本寺现仅存砖塔两座。东为华严初祖杜顺之塔;西为华严四祖澄观之塔。

  华严寺为古樊川八大寺之一。寺内原保存有唐大中六年(A.D.852)刻《杜顺和尚行记碑》一通,二十世50年代以后移至陕西省碑林博物馆。

  [参考文献]

  1.陈景富《为华严宗祖庭正名》,《文博》,1997年第4期,页48~50。

  杜顺禅师塔

  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少陵原半坡村华严寺内。现寺毁塔存。塔建于唐贞元十九年(A.D.803),为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的墓塔。

  塔为砖结构,平面四方形,七层,高22.88米,楼阁式。塔基方形,南向辟券门,内筑龛室,原有石刻影像及像赞,今已不存。塔身各层每面有砖砌斗栱、方柱,出檐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四角悬挂风铎。塔身第三层嵌“无垢净光宝塔”石碣。第七层横额刻“严主”二字。塔前原有唐大中六年(A.D.852)《杜顺禅师碑》,今已迁至西安碑林。

  杜顺(A.D.558~640),雍州万年(今西安)人。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道珍习禅定,以禅功治病等神异著称,很受隋文帝敬重。后又受唐太宗赏识,赐号“帝心”,因称“帝心禅师”。他崇信“华严”,在终南山开讲《华严经》,发挥义理,为后来法藏正式成立华严宗打下了基础,被视为佛教华严宗的创始人。著作有《华严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等。杜顺禅师塔是一座比较大型的墓塔,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尤为珍贵。

  清凉国师塔

  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少陵原半坡村华严寺内。塔建于唐代,系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的墓塔。

  塔为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五层,高7米,楼阁式。塔第二层有石刻“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十字。塔前竖立清末宋伯鲁楷书“重修华严四祖清凉国师塔记碑”断碑一块,碑文记述了清凉国师的生平事迹,有一定参考价值。

  澄观(A.D.738~838),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得度,二十一岁时依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他身经唐玄宗至唐文宗九个皇帝,当过七个皇帝的门师,被尊为教授和尚。唐宪宗赐他“僧统清凉国师”封号,让他总管全国佛教。澄观是华严宗集大成者,被称为华严宗四祖,曾依醴律师、昙一律师学相部、南山律,依玄璧、慧量学法华、维摩、涅槃“三论”,从湛然习天台宗教义,从慧忠、道钦学牛头禅,从慧云学北宗禅。他律通南山相部,禅通南北两宗,教则三论;通晓经、传、子、史、小学、五明、秘咒仪轨,继承法藏五教判释与十玄缘起说,吸收天台一念三千性具说,使华严宗与禅宗、天台宗融通,其诸宗融会、禅教一致的思想经弟子宗密进一步弘扬,对中唐以后的中国佛教影响极为深远。澄观一生著述据说有400余卷,现存主要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60卷;《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90卷;《华严经行愿品疏》10卷;《大华严经略策》1卷及《法华经》、《楞伽经》、《中观论》等。

  兴教寺

  位于陕西长安县少陵原畔。始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A.D.669),是为迁葬唐代高僧玄奘法师遗骨而建。唐麟德元年(A.D.664)二月初五,玄奘于玉华宫(今陕西铜川市)圆寂,原葬在今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白鹿原上。总章二年,高宗因其地离京城太近,容易触目伤心,将其迁至今址,并修寺建舍利塔。后肃宗李亨到此游览,题寺额“兴教”,意在大兴佛教,寺院遂名兴教寺。唐文宗大和二年(A.D.828)曾经修葺。清同治年间,寺内建筑残遭兵燹,仅存玄奘、窥基、圆测三座砖塔。1922年、1939年曾两度重修,1949年后又经翻建,始成今日规模。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经堂、配殿、塔院、藏经楼等。

  大雄宝殿,殿内莲台上供明代铸造铜佛一尊。殿后是五间经堂,供奉释迦、观音、阿难、迦叶等佛像十余尊,经堂壁间嵌有禅门诸宗戒律石刻。案前供缅甸雕刻白玉石佛一尊。

  兴教寺由正院、东院、西院三部分组成。正院建筑宏伟。东院名藏经院,院内有藏经楼一座,楼上珍藏有唐人手抄写经一卷、《藏经》、《续藏经》、《大藏经》以及多片巴利文《贝页经》等,是研究佛学的珍贵资料。西院名慈恩院,内有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圆测舍利塔。

  [参考文献]

  1.吴英才、郭隽杰《中国的佛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2.田尚主编《中国的寺庙》,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8月

  兴教寺玄奘塔

  位于陕西长安县少陵原畔兴教寺西慈恩塔院内。唐高宗麟德元年(A.D.664),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总章二年(A.D.669),迁葬现址,并建塔修寺,以资纪念。

  塔为砖结构,平面方形,五层,高23米,楼阁式。塔各层迭涩檐都采用一种自内弯曲的轮廓线,砖的层数也较其他唐塔为多,塔檐挑出较远、较厚。第一层塔身南面辟砖砌拱门,内有方室,供奉玄奘坐像。北面镶嵌有唐文宗开成四年(A.D.830)篆刻《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碑》一通,铭文详细记述了玄奘的生平事迹。

  玄奘墓塔左右是玄奘两大弟子窥基、圆测(朝鲜人)的墓塔,两塔均有石刻塔铭和泥塑像。玄奘塔和窥基、圆测墓塔形制、结构式样完全相同,合称“兴教寺三塔”。

  净业律寺

  位于陕西西安市长安县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山腰。始建于隋代。唐初高僧道宣在此修行,弘扬律宗,因而成为佛教律宗发祥地,故为律宗祖庭。

  道宣于唐武德七年(A.D.624)在终南山结庐,潜心禅定,研究律学。他著作极丰,其中有号称“南山五大部”等名著,佛门称道宣所弘扬《四分律》为“南山律宗”,是律宗三大派之正统,尊称他为“南山律祖”,称净业寺为律宗祖庭。道宣四传弟子鉴真将律宗传入日本,因此日本律宗也尊称净业律寺和扬州大明寺为其祖庭。

  净业寺在唐代极盛,后渐衰落。明、清虽有修葺,但屡建屡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对寺院进行全面整修。

  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禅堂、客堂、僧寮等。寺内还存有唐代古迹天人送供台、祖师洞、道宣舍利塔、牛头祖师塔等。(李国)

  [参考文献]

  1.傅润三《漫谈寺院文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6月

  百塔寺

  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王庄乡天子峪内,始建于魏、齐。隋代曾在此建至相寺。唐开元年间,三阶教渐被禁毁,寺院逐日衰落。唐大历年间,又在隋至相寺旧址建立寺院,曰信行禅师塔院,三阶教又有所复兴,并传入日本。宋代改名兴教禅院,太平兴国三年(A.D.978)改院为寺。此后又称百塔兴教禅院。明万历十九年(A.D.1590)复修。清康熙年间,曹洞宗第三十世灵源紫谷大和尚在此主持寺院,讲经说法,使百塔寺又得一时兴盛,嘉庆年间称百塔寺名至今。寺院几经兴废,二十世纪初被夷为平地,八十年代末期,又重新修建。

  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厢房、石塔等。

  大殿正中供主尊释迦牟尼,两旁亦供佛像。

  三阶教,又称三阶宗、普法宗。百塔寺的建立与三阶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魏、齐之时,佛教派系争论激烈,各派名相繁多,义理深奥,百姓不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信行应运创立了三阶教,著《三阶佛法》、《对根起行杂录》等,把全部佛教按时、处、机分为三阶:第一阶为正法时期,修大乘一乘佛法;第二阶为像法时期,流行三乘佛法;第三阶为末法时期,此时众生见、戒俱邪,唯有苦行忍辱,以身布施,念地藏菩萨,尊敬一切众生如同敬佛。倡导十六种“无尽藏行”,劝人施舍钱粮由寺院库藏,用以布施、济贫、修缮寺宇等,称“无尽藏”。由于他的宗旨浅显易懂,修行非常方便,所以深受百姓欢迎,很快在民间风行。隋开皇九年(A.D.589),信行应邀至长安讲经。开皇十四年卒,葬于楩梓谷鸱鸮堆。此后,有很多信仰追随信行的人来此地修行,当时信奉三阶教的人相当多,如唐礼部尚书裴行俭等,死后都葬于信行塔附近,使这里自然而然地成为三阶教的墓地。张礼《游城南记》曰:“小塔累累相比,因谓之百塔”。峪内还有一座寺院,名国清寺,寺内存有六棱形“漕洞正宗第三十世灵源紫谷大和尚涅槃塔”一座,落款题“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岁季春吉日”。

  [参考文献]

  1.[宋]张礼《游城南记》。

  2.[元]骆天骧撰《类编长安志》。

  3.[清]乾隆《西安府志》。

  4.[清]嘉庆《长安县志》。

  5.马雪芹《百塔寺的历史变迁》,《文博》,1999年第2期,页78~79、95。

  草堂寺

  位于陕西户县东南20公里圭峰北麓。始建于后秦弘始三年(A.D.401),由姚兴为龟兹名僧鸠摩罗什修建,名大寺。中国佛教中的三论宗和成实宗即由鸠摩罗什创立于此。魏末周初,大寺一分为四,草堂即其一。唐时寺经名僧宗密修葺,改称栖禅寺。唐以后,屡遭兵火。金代复旧称。清雍正十二年(A.D.1734)改名圣恩寺。

  后秦弘始三年(A.D.401),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入长安,驻锡逍遥园,组织僧俗译经949部425卷,对中国佛教译经贡献很大。鸠摩罗什是中国古代四大译经家的第一位,他所译《三论》是三论宗的立宗之纲,因此尊鸠摩罗什为始祖,奉草堂寺为祖庭。草堂寺还有过一位融各派所长的高僧宗密,号圭峰。他既是三论宗接法人,又是华严宗五祖,因此草堂寺也被奉为华严宗祖庭之一。宗密还是禅宗荷泽系神会的四传嫡孙,他融三论、华严、禅、净诸派为一体,主张“万宗归一”。草堂寺历代多有修葺。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碑廊、正殿、东西配殿、鸠摩罗什舍利塔等。(李国)

  [参考文献]

  1.吴英才、郭隽杰《中国的佛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2.傅润三《漫谈寺院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6月

  鸠摩罗什舍利塔

  俗称八宝玉石塔。位于陕西户县东南20公里草堂寺内。建于唐代。

  塔为玉石结构,高2.33米,单檐亭阁式。由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灰色等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刻镶嵌而成。塔形很特殊,虽属亭阁式,但其下部承以山岳波涛,须弥座也由浪花波纹所组成。在以波浪形组成的仰莲盘上,置八角形亭阁塔身,刻出大门和直棂窗,其上覆以四出方形屋顶。屋檐下阴刻佛像、飞天、花纹等,线条生动流畅。塔刹也独具风格,在简洁的刹座上刻出巨大的似莲瓣形花叶,承托巨大的扁形宝珠。此塔形体虽然不大,造型、雕刻却雄建精美,是一件极精美的唐代雕刻品。

  公输堂

  原名源远堂,亦名万佛堂。位于陕西省户县城北渭丰乡祁南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A.D.1403~1424),曾是民间“向阳三会”教的礼拜场所。因东阁门有对联:“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输巧,圣像翼翼彩绘似有道子能”,公输堂称谓即源于此。公输堂原有厅、厢、阁、殿、牌坊、照壁等建筑,规模庞大。

  公输堂现仅存后殿。

  后殿内设有古代木质天宫楼阁模型,模型高约6米,面阔三间,每间外檐置六抹透花扇门,门额上面构筑斗栱重楼,门内为天宫楼阁,明间阁顶为斗八藻井,次间为方形藻井,楼阁为重檐三滴水,檐下施繁杂富丽的斗栱,并有角楼等设置,天宫下设佛帐三间,内置佛像。

  公输堂后殿因设有古代天宫楼阁模型而闻名遐迩,整座模型由小木雕作,精细严谨,并全部彩绘,沥粉贴金,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仙游寺

  位于陕西省周至县马召乡金岔村。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A.D.598),原名仙游宫,系隋文帝行宫。隋仁寿元年(A.D.601)增建舍利塔,易宫为寺。唐代臻盛,元和元年(A.D.806),诗人白居易驻此作《长恨歌》。明正统六年(A.D.1441)重建,更名普缘禅寺。清康熙二年(A.D.1663)重修,复名仙游寺,道光年间又修。民国二十四年(A.D.1935)又曾修葺。

  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配殿、法王塔等。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咸通元年(A.D.860)。明正统丁巳年(A.D.1437)重建。清道光丁亥年(A.D.1827)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灰瓦顶。檩枋、山墙及檐下施人物、花卉彩画。

  寺内现存线刻仙游寺十景及仙游寺全图碣各一方。砖、石塔七座,明代铁钟一口,清代碑石十六通。

  仙游寺法王塔

  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南17公里秦岭黑水峪口仙游寺中。塔建于隋仁寿元年(A.D.601),由当时大兴善寺高僧童贞奉敕令于仁寿元年十月送舍利安置至此修建。

  塔为砖结构,方形,八层,残高34.65米,楼阁式。塔身南向每层均辟拱形券门,塔身逐层收分,层间叠涩檐下砌两排菱角牙子。第一层塔身内设方形塔室,以上各层单壁中空。塔内原有木梯可攀。塔顶平砖攒尖,塔刹残毁。

  国内隋塔除山东历城四门石质塔外,仙游寺法王塔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隋代砖塔之一。该塔砖缝细密,宛如水磨,底层东、北、西三面各嵌碣石两方,东面南侧碣石上有线刻人物像。隋塔附近尚有明、清喇嘛塔和舍利塔数座。

  大秦寺塔

  又称镇仙宝塔。位于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塔峪村南。大秦寺始建于唐代,今已无存。塔建于宋代。清同治年间曾经补修。

  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38.26米,楼阁式。塔身直接出自地面,第一层正北面辟券门,东、南、西三面作假门。第二至六层各对开两券门,位置交错而上。第七层东、南、西、北四面辟门。塔身朴实无华,仅转角处出方形倚柱,柱头施阑额一条。塔外檐出檐甚短,十分简洁。塔顶平砖攒尖,置宝珠塔刹。

  庆山寺

  位于陕西省临潼市新丰凤凰原上。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初名灵岩寺。寺毁颓于唐武宗灭佛,即会昌五年(A.D.845)。现仅存舍利塔基遗址。1985年5月在遗址塔基下发现了唐开元廿九年(A.D.741)《大唐开元庆山之寺上方舍利塔记》立碑和安置释迦如来舍利的精室。精室内存铜椁、金棺,棺内有两个绿色玻璃瓶,内装释迦牟尼佛舍利。室壁砖面还绘制五幅精美的壁画,甬道两侧所绘金刚、力士画面已残,室内北壁绘药师佛与弥勒佛,东西两壁坐部乐舞图保存完好。

  庆山寺是隋唐昭应(今临潼)地区十院四十七寺中名刹之一。

  [参考文献]

  1.《大唐开元庆山之寺 上方舍利塔记》。

  2.赵康民《临潼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清理记》,《文博》,1985年第5期。

  3.孙浮生《庆山寺碑全文点校试译》,《文博》,1986年第5期,页23~25。

  4.庞烬《唐庆山寺舍利塔碑文校注全译》,《文博》,1988年第2期,页35~40、19。

  5.田中华《唐庆山寺舍利塔精室壁画乐舞初探》,《文博》,1988年第3期,页50~51。

  三阳寺塔

  位于陕西省高陵县城东南郊。塔约建于宋、辽时期。三阳寺原在昭慧院内,昭慧院因地处泾阳、咸阳、渭阳交界处,故称三阳寺。塔亦随名三阳寺塔。

  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53米,密檐式。塔身每层四面辟券门,其他四面无门。每层迭涩出檐,用砖和牙子交错砌筑,到第八层后作出假飞椽挑檐,即反迭涩内收。各层檐角微微上挑。塔顶为圆形宝瓶式。游人可登塔远眺渭北原野风光。

  崇文宝塔

  又称铁佛寺塔。位于陕西省泾阳县崇文乡东太平村。据塔下碑石记载,明万历十九年(A.D.1591)李世达主持修建,每年修一层,每层刻有捐资者姓氏。修至第九层时,李世达亡故。其女继承父志,续修至十三层,于明万历三十三年(A.D.1065)竣工。寺院被焚于清同治元年(A.D.1862),现仅存山门和宝塔。

  塔为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83.21米,楼阁式。塔基座为石砌,高1.8米,座上用青砖砌筑塔身。塔身第一层作重檐,南面辟拱券门,门额题刻“崇文宝塔”四字,其余各面设佛龛。第二层以上每层四面辟券门,其余四面设佛龛。门龛位置交潜而上。龛内置明代石刻像,坐、立各异,刻工精美,生动逼真。第二层内铸有金属站立佛像一尊。塔身层间迭涩出檐,施仿木构椽头、斗拱、额枋、菱角牙子。塔内单壁中空,有砖梯穿壁盘旋而上,可达顶部。塔顶围以城垛式护墙,塔刹铜质宝瓶式。

  崇文宝塔是陕西省现存明代砖塔中最高的佛塔之一,甚为雄伟。塔顶有一宽敞的环绕塔廊,廊外有高而厚的围墙,游人可凭栏远望。

  振锡寺塔

  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蒋路乡嵯峨山巅。据《唐悟空禅师之塔》塔铭记载,唐“大中十四年(A.D.860)八月十三日建塔”,塔是为纪念唐代悟空禅师而建,故又称悟空禅师塔,后倾颓。明嘉靖二十年(A.D.1541),僧人如通等重建。

  塔为砖石结构,平面六角形,五层,高13.3米,楼阁式。塔身第一层至第二层二分之处用青石砌筑,以上各层为砖砌。第一层和第二层辟券门,第三层辟券窗;第一至三层每面设有小佛龛,今佛像散失。塔身各层间迭涩出檐,施砖雕斗拱、额枋、菱角牙子。塔顶平砖攒尖,塔刹无存。

  [参考文献]

  1.《唐悟空禅师之塔》。

  2.刘随群《悟空禅师塔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1年第4期,页94~95。

  千佛铁塔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15公里北社镇。据塔身“大明万历三十六年(A.D.1608)”、“大明万历三十八年(A.D.1610)”铭文记载。塔似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始建,万历三十八年落成。

  塔为纯铁铸造,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18米。塔基砖砌,高2.4米,南北辟门,进二门均可沿夹在塔内的阶梯盘旋至塔底。塔层层设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面铸四大天王,各层环周铸佛像,故名千佛塔。佛像间还夹杂奇特异花、珍禽、怪兽等。

  [参考文献]

  1.赵克礼《“千佛铁塔”考实》,《文博》,1987年第6期,页32。

  薄太后塔

  又名香积寺塔。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5公里峰火乡刘家村。寺始建于北魏至隋唐之间,今已不存。塔建于唐末五代。薄太后,为汉文帝刘恒之母。

  塔为砖结构,平面正方形,七层,高约28米,楼阁式。第一层塔身较高,素面无装饰,南、北向辟拱券门,往上隔层交错辟券门,第五至七层四面辟券窗。自第二层以上,塔身各层四面均砌出砖柱、平座、栏杆,栏杆砖镌斗栱承托,斗栱上为菱形迭涩出檐。塔身内部为空筒形式。塔顶四角攒尖,塔刹无存。

  薄太后塔造型雄伟,秀丽别致,在我国古塔建筑中独具风格。在距薄太后塔不远处,有唐尉迟敬德墓。1972年发掘时,出土有大量文物及墓志两合,敬德墓志庞大,是陕西省出土唐代墓志最大者之一。

  武陵寺塔

  又名永寿塔、北魏砖塔。位于陕西省永寿县永平乡裕丰村虎山。寺、塔均建于北魏。明、清两代多有修葺。明嘉靖年间地震,使塔倾斜。今寺已废,唯塔尚存。

  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四层,残高27.5米,楼阁式。塔身第一层西北向辟门,以上每层辟四门,位置隔层交错。二层以上每面作仿木结构三间,砌出角柱、阑额。每层增设平座勾栏,施转角和补间平座斗拱。各层当心间辟门或饰带乳钉的假板门,两侧饰直棂窗。层间迭涩出檐。塔内设旋梯可登临。塔顶残毁。

  1984年,在对该塔进行全面整修时,发现北宋“大观元年(A.D.1107)五月重囗囗囗囗”墨书题记和“熙宁重宝”古币等文物。另有清光绪十一年(A.D.1831)《重修武陵寺石碑》及石佛像、石建筑构件等。

  邠县塔

  又称开元寺塔。位于陕西省彬县城内西街紫微山下。寺塔肇建年代碑铭、文献记载和各类书刊说法不一。清乾隆《直隶邠州志》记载:“开元寺,在城内西南隅,唐贞观中建,今废,惟塔尚存。”《彬县志》记:“贞观初,尉迟敬德监造,在州城南”;明朝张金度咏彬县塔也有“浮图耸矗碧山头,顶上藤萝老树秋。天宝乱离经过未,开元遗迹尔还流。月临七级邠亭冷,影浸孤城碧水流。问道阶梯何事废,只缘高处客心愁。”的诗句,故当地百姓又称开元古塔。1981年在塔附近发现四块残碑,唐大历六年(A.D.771)《重修邠州开寺碑》铭刻“孝和复辟,肇建此寺,以中兴为名。嘻嘻黎元,庆我囗囗,爰立兹像,凿峭壁以生神,足豁高隅而出髻囗木皇,碧丹之丽,栋宇之壮为日久矣,开元廿六年。”碑文明确指出寺始建于唐中宗复位,为唐朝中兴而建于神龙元年(A.D.705)。肇建之始,本名中兴寺;神龙三年(A.D.707)为适应“自今以后,更不得言中兴。其天下大唐中兴寺观,宜改为龙兴寺观。”的政治形势而改名为龙兴寺;开元十三年(A.D.725)二月,唐玄宗曾下诏把古豳字改为邠字,“诏以此寺为开元寺。”现存之塔,据1985年4月在塔刹相轮上发现“大宋皇祐伍年岁次癸巳秋八月十四日建谨记”铭文确定,塔建于北宋皇祐五年(A.D.1053)。

  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47.84米,楼阁式。塔身第一层南、北辟券门。第二层以上每层拱形门洞与长方形假门相间,依次逐层交换方位。塔内空筒式,原有楼板阶梯不知毁于何时,1985年维修时恢复。塔刹铁制。

  [参考文献]

  1.《全唐文》卷17《答张景源请改中兴寺敕》。

  2.[清]《直隶邠州志》,乾隆四十九年(A.D.1784)十月刊。

  3.《彬县志》。

  4.杨忠敏《唐开元寺残碑辨析》,《文博》,1990年第3期,页60~61。

  5.李之勤《唐邠州开元寺的始建年代及其名称演变》,《文博》,1990年第6期,

  页39~40、16。

  昭仁寺

  位于陕西省长武县东街。始建于唐贞观年间(A.D.627~649)。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在高墌与孽仁杲作战阵亡的将士而建的寺院。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碑亭、东西厢房等。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无柱,为四根角梁挑起梁架叠拱结构,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仅见的一例。

  寺内尚存唐“豳州昭仁寺碑”一通,由朱子奢撰文,传为虞世南书丹,笔力刚劲,至今碑刻保存完好。

  [参考文献]

  1.《豳州昭仁寺碑》。

  2.彭卿云、刘炜等编著《全国重点文物大全》,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年10月

  兴平北塔

  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城关镇北寺巷。原为唐代清梵寺内建筑,塔建于唐贞观元年(A.D.627),塔随寺名,初称清梵寺塔。梵清寺宋代改称保宁寺,塔亦遂称保宁寺塔。寺、塔历经唐、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今寺已毁,唯塔尤存。

  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残高38.6米,楼阁式。塔身每层南、北面辟券门或假券门,真假逐层上下相间。塔壁作仿木结构,以砖砌出角柱、阑额、菱角牙子。层间迭涩出檐,第一至三层檐下隐作斗拱。塔顶残毁。

  一说兴平北塔为佛教东传、丝绸之路西通的纪念塔。现存清乾隆四十七年(A.D.1782)立《重修保宁寺并建万寿宫碑》1通。碑文楷书,由谢天爵撰文,傅应旗书丹。碑文记载清梵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A.D.978)敕赐改额为保宁寺及募资补修大雄宝殿和创修万寿宫等事宜。

  报本寺塔

  又称武功塔。位于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北关。寺始建于唐大中元年(A.D.847),今已无存。塔建于北宋。后代多有修葺。明万历三十五年(A.D.1607)甃砖加固塔身。

  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残高37.9米,楼阁式。塔身第一层辟门,已封堵。以上各层东、南、西、北四面辟券门或假券门,隔层真、假相间。二层以上壁面作仿木结构,隐出角柱、阑额。层层迭涩出檐,施菱角牙子。塔内中空,原有木梯可登临。现顶层壁砖剥落较甚,塔顶已毁圮。

  报本寺塔挺拔秀丽,现塔身已严重倾斜。1987年,在塔下地宫内发现北宋彩绘石椁、银椁、金棺、舍利子、铜镜、钱币、白釉净水瓶、琉璃葫芦瓶,以及彩绘仰覆莲石座等文物。

 
 
 
前五篇文章

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古刹巡礼(2)

松风焚呗话古刹---苏州灵岩山寺

浅析文殊菩萨造像女性化现象

浅析文殊菩萨造像女性化现象及与观音的比较研究

清代大同古寺庙资料辑录

 

后五篇文章

书香闻古刹,春意盛龙华

寿圣寺史话

五代敦煌与中原间的画稿交往——读敦煌地理文书札记

我爱明老书法

新出土的唐尼姑李胜才墓志考证及相关问题探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