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微笑洗涤心灵 |
 
10月27日,由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陕西省佛教协会主办,西安市佛教协会、西安市大慈恩寺和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华商报社协办的“净心慈恩、盛世长安”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将在西安隆重召开。值此盛会来临之际,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顾问、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伟先生。 微笑,是每个人最常见的表情。东方佛教造像中,微笑,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为即将召开的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写的主题歌,就叫《微笑的佛》。 微笑面对世间,给人一种生命的信心。佛像所透出的那种安详而平和的气度,不知舒展了多少烦恼压抑的心灵。 长安,被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来自古印度的佛教,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开始走向世界。 那时正逢盛世大唐。 如今的中国正处在发展的最好时期,人们在享受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诸多成果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信仰的缺失,传统文化的断层,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大幅提升,物欲横流开始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不安。 此时此刻,在“佛教的第二故乡”召开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研讨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的历史演进、理论创新、多边交往及其对塑造心灵、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盛世要有盛世的心态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很欣赏陈彦院长写的《微笑的佛》这首主题歌。 张伟(以下简称张):这首歌是大会组委会委托陈彦先生创作的,要在这次开幕式上演唱,赵季平先生为这首歌谱了曲。词曲绝配,(笑)肯定会成为流行歌曲。 记:微笑的佛,很拟人化。 张:佛,本就是人,不是传说中腾云驾雾、神通广大的仙人。佛,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觉者,就是觉悟的人。陈彦先生熟知汉传佛教,他心中《微笑的佛》包含更深一层的人文经典和哲学意义,流淌在歌词的字里行间。 记:用“微笑”形容佛,很有味道。 张:我初见歌词时眼前一亮,被“微笑”两个字牢牢抓住。因为世人说佛几乎都使用“庄严”、“神圣”、“慈悲”这样一些至尊至贵至高至觉的敬语,而陈彦先生却用了“微笑”这个形容词来赞颂佛。我当时想起了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所呈现出来的微笑,在那饱经风霜的成熟汉子颜面上,微笑是对人生苦难的记录和总结,微笑是劳作耕耘的收获和回报,微笑是民众的平和与尊严,微笑是对明天幸福生活的自信和向往。作者用了每个人都不时挂在脸上的微笑来赞颂佛,让人耳目一新。微笑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感情,是一种智慧的流露,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信仰的力量。我看了歌词很感动,用微笑来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用微笑来革除贪欲,我觉得这既是作者心中的佛,也是佛教中真正意义的佛,还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佛,未来的佛。 作者以向佛之心写佛,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心血劳作,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行云流水的句式,写出了老百姓日日践行的人文自觉力量,揭示了盛世的基本内涵,展示了佛教的真谛,跟这次论坛的主题“净心慈恩,盛世长安”环环相扣。 记:人文自觉力量,怎么讲? 张:比如歌词中写到的“不可作恶”、“干干净净地活着”、“实实在在地收获”,这都是老百姓日日践行、时时感受、自觉追求的人生准则,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人文自觉力量,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源源不绝的主流。 记:论坛的主题有“盛世”二字,佛教的中国化是在唐朝完成的,那时是盛世,现在也是盛世,您说这首歌和主题 “环环相扣”,怎么体现? 张:我觉得这首歌体现了对盛世人文精神的一种关怀,一种追求。盛世是要有一种盛世的心态,就是人心要平静,人心要向善。浮躁不是盛世的心态。 现在经济高度发展,人的贪欲也日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格追求?这就是这首歌词所要告诉大家的,也就是这次论坛在社会层面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目的。 佛教的真谛就是要打掉人内心的贪欲和妄想。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发现妄想掩盖了佛性,从而彻悟。 佛教是活着的人生哲理 记:为什么说《微笑的佛》歌词写的也是老百姓心中的佛? 张:佛教汉时从古印度传入中国,为谋求自身发展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我们称之为佛教的中国化。到了唐代以后,以佛教八大宗派形成为标志,佛教在长安完成了它的中国化历程,成为中国自己的宗教,长安由此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我们称之为汉传佛教。 研究佛教本应是宗教家、哲学家的专长,但佛教二千年延绵不绝的发展史为什么会引起各社会阶层的广泛关注?我觉得仅从百姓社会的认同感而言,汉传佛教有两个方面的情况值得重视。中国佛教构成的内涵比较复杂,其中既有高深的哲学形态,又有比较通俗的信仰形态,所以既能满足研究者对于哲学思辨的要求,又能满足一般民众的世俗愿望。 体现在陈彦《微笑的佛》的歌词上,两段歌词用了“打坐”和“淡定”两个动词作为百姓研习佛教的方法和理由。第一段是“打坐”,这是信众和普通人虔心向佛的一种修行,大多数人并不刻意追求具体形式,但每天都会面对天地良心发愿无愧人生,对生命慈悲而不狂为,对贪欲警觉而不伸手,靠自己的付出在生活中获取,靠清澈的诚信与社会共处。“淡定”既是研习佛法的态度和心境,也是佛家认识世界的智慧,这是佛学理论为知识精英准备的一份哲理大餐,能满足他们理论思辨的需求。“淡定”就是这次论坛的主题之一“净心”的主要表现,所以“淡定”也可以解释为佛家的最高智慧,陈彦在歌词中说到的大度宽博、和美与共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 汉传佛教的理论体系很博大,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认知能力,但是表现形式又很简单,老百姓喜闻乐见。 记:这是最好的深入浅出。 张:这也是佛教能流传至今,而且仍有强大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当佛教走向世俗化的时候,它才可以影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他们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宗教的力量。 记:您说的未来佛,在佛教里,应该指弥勒佛是吗? 张:弥勒佛是未来佛,但是禅宗也认为,佛就在每个人心中,每个人都有佛性,只要坚持修行,就能成佛。只有面对各种困难、各种人生现象,面对各种矛盾,你还能坚持微笑,你才是未来的佛;只要你为人民谋福利,你就是未来的佛。 记:这也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吧! 张:可以这么理解。佛教不是时髦,越新奇越有生命力;佛教也不是老字号店铺,越古老生意越好;佛教更不是枯燥的学术,它永远是活着的人生哲理。 记:学佛一定要出家吗? 张:出家、在家都是一样的,不要以为修行就一定是出家、打坐、念佛、诵经。念佛、诵经只是助行,正行是日常的持戒,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当年佛陀在世时,既不念经,也不膜拜,因为无经可念,无佛可拜。佛陀就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人生真理的。 记:那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觉得学佛很难? 张:难是难在表面上,可能有两点吧。我想一是难在佛教的典籍浩如烟海,多是梵语翻译而来,现代人很难懂。比如说“南无阿弥陀佛”,这里的“南无”就不是南边没有的意思,“南无”是梵语,意思是皈依、致敬、归命。 记:就像吃饭睡觉,要是用甲骨文写出来,也很难懂。 张:对,是这个意思。在古代,很多寺院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译经。我们的祖先看不懂梵文,便想着把梵文译成他们能看懂的文字。现在过去上千年了,很多人也看不懂我们的祖先用古汉语写的佛经了。 记:另一个难,难在哪? 张:难在心诚和坚持上。学佛不能功利,学佛需要坚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问一位老禅师,什么是佛?老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笑着说,这也太简单了,三岁小孩都知道。老禅师叹道:八十老翁也做不来啊! 这就是百姓心中“微笑的佛”。 不要轻易说掌握了规律 记:常提佛教中国化,但具体中国化了哪些东西? 张:佛教中国化,实际上是周秦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对外来的古印度文化做出的主动选择,然后才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品质的中国汉传佛教。可以说,汉传佛教的形成和存在,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的表现。 比如你看中国的庙宇,都是四合院式的,进得寺来最先见到的是四大天王,就像百姓家门口贴的门神。而印度的庙宇完全是另外一种形式,我去过印度的那烂陀寺遗址,就是《西游记》一书中描绘的西天大雷音寺,就像古希腊神庙一样,过去的辉煌已成为废墟遗址,一个个柱基留在地上,跟中国寺院建筑形式完全不一样。 记: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汗刚送我一本书,《犍陀罗——— 来自巴基斯坦的佛教文明》,那是两千年前的古印度的佛教文明,中国的高僧法显、玄奘等人都去那里学过佛法。书中有很多当年佛教造像的照片,我发现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菩萨有胡子。 张:这也是佛教中国化具体表现之一。菩萨在古印度原来是男人的形象,所以有胡须。到了中国,因为中国人觉得菩萨慈悲,很像慈祥的女性,所以菩萨也逐渐从男性变成了女性,“他”也就变成了“她”。唐代有人说,“菩萨即宫娥”,“宫娥”就是宫廷里的美女。这些美丽的菩萨,已经不再是古印度佛经中的“勇猛丈夫”,而是人间的美丽女子了。她柔美、慈爱、宽容,几乎所有美的东西都凝聚到她一身。 记:您觉得,佛教对当代社会最具价值的表现是什么呢? 张:中华文化的灵魂是儒释道,佛教已经成为三大主干之一。其实佛教的核心理念与和谐社会契机契理,我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佛教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佛教对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在社会变革时期,和谐理念的确立以及人生目标的确立。人生在世应当有信念,有信仰。信仰不是迷信。坚信人生可以提升,世界可以改善。 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可以帮助我们破解未来“微笑的佛”? 张: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者讲要认识客观现实,佛教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而且和中华文化血肉相融,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客观现实,应该很好地认识它。 我们讲无神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大智大慧,取决于认识水平的高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给了我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但掌握这种科学的唯一途径是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对不懂的知识采取禁锢的态度,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比如佛教的认识论讲“三量”:第一叫“现量”,就是抛开各种概念,对客观事物做最直接的观察和体会;第二是“比量”,就是用已知的事物来推论未知的事物;第三是“圣教量”,就是佛陀和各种圣贤说过的话。当然在“现量”的运用上,对一时难以认准的现象也借用了虚拟的力量。我们不能责怪先人对未知世界的困惑,如同有时我们也会交点学费、原谅自己一样。 人类对规律的认识其实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要轻易说掌握了规律。我检索了近年来党中央对“规律”一词的表述,基本的句式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化对规律的认识”,在天体宇宙、生命现象这样一些根本问题的认知上,我们和先辈还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尽管现在技术可以捕捉万里风云,计算机可以做到亿万次计算,在技术层面上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但面对这些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尚未实现本质上的突破。 记:同一起跑线的标志是什么? 张:我不了解世界范围内目前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但最基本的标志,就是学无止境、学海无涯。 记:其实我们关键是要发现佛学中有益于我们人生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智慧。 张:是否给佛教冠以宗教或者哲学的称谓,都是无关宏旨的,所重视的应是佛学智慧对于人生实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真正价值,在现世社会,这点尤为必要。 这就是陈彦想要告诉世人未来“微笑的佛”。 附: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主题歌 《微笑的佛》 陈彦 词 赵季平 曲 我在繁华的人间生活,心中打坐着一尊静谧的佛。这尊佛让我慈悲为怀,这尊佛要我不可作恶。我们干干净净地活着,我们实实在在地收获。给别人以赤诚和金诺,天地会清澈如露心不愧怍。我在喧嚣的尘世走过,心中淡定着一个微笑的佛。这个佛让我善良冲和,这个佛要我大度宽博。人间彼此相依才有我,生命和美与共自蓬勃。给他人以温度和薪火,世界会阳光无限行走辽阔。 “长安佛教文化系列讲堂”第三讲10月16日开讲 聆听法师讲“佛法如何让人快乐” 本报讯(记者 周艳涛)现代人学习佛法,有着什么样的目的和追求,佛法又如何让人变得快乐,如何让人的心灵更为宽广。本周五,佛学大师西安市大慈恩寺道喜法师将为您阐述其中的奥秘。 10月16日,“长安佛教文化系列讲堂”第三讲,将由西安市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大慈恩寺副监院道喜法师开讲《佛学智慧与人生修为》。道喜法师讲述的内容包括:掌握佛教的一些基础知识,将会改变人们固有的人生观,让人变得快乐,学习佛法增加见识,让人的心怀更为宽广;佛法即心法,人们通过对心的了解,来战胜自己,来主宰尚未发生的未来;古长安是中国佛教思想完成及传播的中心,古长安的佛学大师如何践行佛法与人生修为的关系;现代人学习佛法,其目的和追求又是什么呢?16日,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道喜大师讲佛法。 “长安佛教文化系列讲堂”是“净心慈恩、盛世长安”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前期的系列活动之一,研讨会将邀请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文化界专家学者参与。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20余位高僧现场弘法,印度、尼泊尔等国大使以及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参加。 研讨会召开期间,还将举办长安佛教世纪论坛,《玄奘大师》电影首映式,大慈恩寺大雄宝殿落成与佛像开光仪式、玄奘西行文化展、慈恩印象图片展等。研讨会开幕式上将以陕西艺术特色形式——吟诵和合唱表现佛教的一些经典《心经》等。 “长安佛教文化系列讲堂”第三讲10月16日隆重推出 主讲人:大慈恩寺道喜法师 时间:10月16日下午2时 地点:大慈恩寺西侧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 主题:《佛学智慧与人生修为》 参与读者请于今日上午9时起到华商报社一楼大厅领取听课卡,届时凭听课卡入内,名额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