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龙门地区地质地貌考——兼谈地质作用对龙门石窟的影响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龙门地区地质地貌考——兼谈地质作用对龙门石窟的影响

  周 军 曹社松

  一 龙门石窟区古地质地貌及古气候简况

  在距九朝古都洛阳以南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发育着两座主要由碳酸岩类组成的小山体。东面的山叫东山或香山,西面的山叫西山或龙门山、天竺山、钟山。在两山体向河一面的陡崖上,分布着数以千计的佛教窟龛,其中有大量的造像。

  在地质分区上,龙门石窟区属于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嵩山背斜的北翼。东南通过万安山与古老嵩山相连,西部经绵延的黄土丘垛与秦岭余脉熊耳山毗接,西南溯伊河直上入伊川盆地,北部出伊阙望洛阳古都。

  在地质史上,龙门石窟区是一个构造活动频繁的地区。自几十亿年前的太古代以来,这一地区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怀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山运动等。嵩阳运动是龙门石窟区所在的华北地台,在太古代末期所经历的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其主要特点是随着褶皱运动,造成火山和地震的频繁爆发。到了下古生代时,华北地台以升降运动为主,即部分地区上升为山,部分地区下降为海。此期龙门石窟的地质资料表明,该区以下降为主,因而形成浅海。这一点可以从这一区域发现的碳酸岩、泥岩、页岩等海相沉积得以证明。三叠系的印支运动对于华北地台影响不大。在中生代时,龙门石窟以上升运动为主,并伴随强烈的火山活动,因而造成该地区这一时期地层的缺失。进入新生代以后,龙门石窟区所在的地台经历了喜山运动。在这一运动的早期,该地台以下降运动为主。到了晚期,则以较大规模的上升运动为主。

  龙门石窟区所在的地块属龙门山——香山地块,该地块四周分别被关林断裂、龙门桥断裂、草店断裂及郜庄断裂切割,因而形成棋盘格子构造。李四光先生认为:“这一类型的构造体系,大都分布在地层比较平坦的区域,它是主要由两组交叉扭性断裂组成的,交叉的角有时近于直角,但大多数是一方面成锐角,而另一方面成钝角……。”①从龙门石窟区的地质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各个断裂之间的交角一般均呈直角相交。

  构成龙门东西两山的岩体,按时代早晚依次为:

  1.早寒武系的页岩、泥岩平行不整合于元古界石英砂岩、砂质页岩之上。

  2.中、晚寒武系的岩体主要是白云岩和石灰岩,它们构成了龙门东西两山的主体。

  3.奥陶系为深灰色纯净细晶白云岩,在石窟区的出露厚度在7~8米之间。

  4.石炭系主要是页岩、黑色灰岩、石英砂岩及薄层煤层,它们组成了东山和西山两侧的低山丘陵。

  5.二叠系主要以煤系地层为主。

  6.三叠系——第三纪以砂岩和页岩为主。另外.在西山附近还发现了大量这一时期的红色粘土及灰绿色粘土沉积。

  7.第四系中、晚期地层在东西两山均有大面积出露,其中在两山顶及附近沉积了巨厚的离石黄土,在魏湾及其附近地区的离石黄土上还发育了较厚的马兰黄土。

  以上我们概述了龙门石窟区的古地质地貌,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龙门石窟区古代气候的变化情况。

  从远古时期到现在,龙门石窟区气候变化的总特点是从炎热多雨的热带气候向干旱少雨的温带气候转变。在第三纪以前,由于龙门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浅海环境持续时间较长,因此气候炎热。进入更新世以后,主要是更新世早期和中期,气候仍比较炎热。这可从龙门石窟区及洛阳其他地区发现的大量喜暖动物化石,如象、犀牛、鹿等,得到证明②。同时在龙门石窟区发现的此期的巨厚红色土(它只有在湿热的环境里才能形成)也证明了这一点。到了更新世晚期,气候变得复杂起来。首先,在龙门地区及其附近地区不仅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喜暖动物化石,如象、水牛等,而且还发现了大量同期喜干旱动物化石,如普氏野马、安氏鸵鸟等。其次,在龙门及其附近地区还沉积了大面积这一时期的马兰黄土(这种黄土只有在干旱环境中才能形成)。这说明在更新世晚期时,龙门石窟区的气候虽比现在温暖,但已变得比较干旱。从全新世早期,也就是在距今一万年左右时,龙门一带的气候变得更加干旱,这以喜暖动物的消失为标志。因为不论在龙门或是洛阳其他地区,均未发现这一时期的喜暖动物化石。根据中科院地质所周昆叔先生的研究,我们得知黄河流域的气候到了隋唐时期,才变得比较干冷,形成了今日华北地区的气候格局,由此推论,从隋唐时期开始,龙门地区小气候特点应与华北地区的大气候特点一致,也就是气候比较干冷。

  二 伊阙的形成及年代

  (一) 伊阙之名始于东周

  战国策》中记:“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伊即伊水,阙即大门,故而伊阙即伊水之门之意。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一书中说:“两山相对,望之如阙,伊水历其间北流,古谓之伊阙矣。”到了隋代,炀帝始将伊阙称作龙门。

  伊阙两山东西相对,东山高303米,西山高263米。山间河谷宽阔,其宽度约在150~250米之间,河流走向自南向北。

  伊阙是怎么形成的呢?古代文献中记载,是大禹开凿了伊阙。如《淮南子》一书记:“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 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又如《越绝书》中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倒海,东注于东海。”伊阙是否是由大禹开凿的呢?大禹之时,人们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质工具和青铜工具。从伊阙及附近的岩层岩性分析,主要是硬度在5度左右的灰岩和白云岩。这样硬的岩石,就是用铁刀,也只能在其上产生浅浅的印痕,更不要说用硬度和这些岩石差不多的石质工具和青铜工具去劈凿伊阙。因此大禹开凿伊阙的记载仅属传说而已。不过,在大禹时期由于伊河泥沙淤积,伊阙壅塞,因而造成河水泛滥,为了治理洪水,当时的劳动人民用石质工具和青铜工具清沙疏壅,开通伊阙,倒是有可能的。

  既然伊阙不是大禹开凿的,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认为它是在地质作用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

  伊阙河谷的外观从地貌上看呈梯形,或“V”形。这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这里说的内力作用是指构造运动中的升降运动,但这种升降运动只是小范围的,而不是大范围的。它的特点是在一小地块中,两侧岩体抬升,中间岩体下降,从而形成两山夹一谷的地貌形态。这种地貌形态叫做地堑式地貌。二是由内力作用(抬升运动)和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共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某一地块整体抬升,同时流经这一地区的河流垂直侵蚀地块中较脆弱的地方,如断裂带、岩石破碎带及岩层中那些岩性较软且易于侵蚀的地段。如果地块不断抬升,河流不断地垂直侵蚀,就会在这一地段形成“V”形谷地。

  从伊阙河谷的发育形态和地质构造来看,似乎不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堑式地貌。如果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那么在河谷两岸与东山和西山的交界处应该各有一条南北向断裂带,同时在两岸山体的陡崖立壁上也应有磨擦拖曳痕迹和岩石挤压破碎带。然而龙门地区地质调查资料表明,在整个龙门山——香山地块内并无大的断裂带发育③。在两岸山体的陡崖立壁上,也未见明显的磨擦拖曳痕迹和挤压破碎带。由此可见,伊阙不是单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而是由内外地质营力共同形成的“V”形峡谷。也就是说,它是在龙门山——香山地块不断的抬升和伊河不断垂直下切地块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 伊阙形成的时间

  伊阙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认为是在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距今20万年至1万年之间。

  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一下各地质时期伊阙形成的可能性。

  1.如上所述,龙门地区出露的太古代到元古代的岩体,主要是由火成岩变质而成的片麻岩、片岩、石英岩、石英片岩等岩石组成的。这些岩石比碳酸岩类坚硬,不易被河水侵蚀。同时由于此期构造运动频繁,山体尚未隆起。因此,在这一时期内,伊阙不可能形成。

  2.在二迭纪时,由于龙门地区地势低洼,湖沼密布,森林广大,植物茂盛,未有山体隆起,因此形成了巨厚的煤层。伊阙在这一时期也不可能形成。

  3.从三迭纪到第三纪时,由于伊阙地区地势仍比较低洼,因此大面积接受了砂岩、页岩沉积。特点是第三纪时,这一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湖泊。这一点可以从龙门西山附近发现的湖泊灰绿色沉积得到证明。所以说这一时期也不具备伊阙形成的条件。

  4.到了第四纪初期,也就是早更新世时,龙门山——香山地块大规模抬升,而且速度较快,因而造成早更新世地层在这一地区缺失。由于地块的迅速抬起,造成河流在这一地区无法发育,所以不可能形成由河流侵蚀而成的“V”形河谷。

  5.进入中更新世后,龙门山——香山地块停止上升,并开始下降,因而造成了巨厚的离石黄土沉积。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山顶上,也堆积了平均厚度在7米左右的黄土,并且在山顶堆积黄土内发现河卵石等河流堆积,说明伊河尚未流经今日的龙门石窟地区,故而伊阙仍未形成。

  6.更新世晚期时,龙门山——香山地块再次抬升,但是与早更新世的地块抬升不同,它不是连续性迅速抬升,而是间歇式抬升。这种抬升方式,有利于河流的发育和垂直侵蚀,也有利于在河流的两岸形成多层阶地,在碳酸岩区形成多层溶洞。

  中国地质大学潘别桐等在龙门地区进行地质调查时,认为东西两山存在着三层溶洞,在伊河两岸存在着三级阶地。

  多层溶洞是地下溶洞的组合形式。规模较大的溶洞,形成于岩溶水的水平流动带,如果地壳间歇式上升,水平流动带随之间歇性下降。在地壳相对稳定时期,形成一层溶洞。如果地壳多次间歇式上升,那么就形成多层溶洞。一般来说,洞穴由低到高,时代由新到老④。因此,通过研究龙门东西两山多层溶洞和多层阶地的形成时期,就可以得出龙门东西两山抬起的时间、速度及伊河流经龙门香山地块的时间,从而推算出伊阙形成的年代。

  关于三层溶洞和三级阶地的时代,我们通过考察,并结合潘别桐等的研究成果,认为第一层溶洞和第一级阶地的时代属于全新世早期,第二层溶洞和第二级阶地的时代属于晚更新世晚期,第三层溶洞和第三级阶地的时代属于晚更新世早期。

  理由如下:首先,在第三层溶洞中,如神仙洞等均未见到中更新世的堆积物,说明它们的时代绝不会超过晚更新世。其次,在第三层溶洞上的山顶处覆盖着大面积离石黄土,说明溶洞的形成时间晚于中更新世。再次,第三级阶地主要以更新世晚期的马兰黄土组成,因此,其时代属于晚更新世。最后,根据河南其他地区溶洞分带情况来看,三层溶洞的时代也不会超过晚更新世。目前,河南发现溶洞的地区比较多,其中较为典型的溶洞有南召县小空山上、下洞遗址、安阳小南海洞穴遗址、荥阳县的织机洞遗址等。洞穴分带的标尺,一般是用距当地河水面或地面的高度。在南召县空山河流域发现的溶洞共有5个,其中大空山3个,小空山2个。我们根据洞穴堆积物、动物化石及文化遗物将洞穴分为二层:第一层,距空山河河床30~50米,其时代可能为晚更新世,这以小空山1号洞为代表。第二层,距空山河床80米,其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这以大空山l号洞为代表⑤。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的洞底高出当地河水面60米,其时代属于晚更新世⑥。河南荥阳织机洞遗址高出当地河水面约30米,其时代属于晚更新世。由此可见,河南地区的岩溶洞穴,凡是距当地河水面60米以下者,其时代可能为晚更新世。

  龙门地区的伊河河床高程为148米左右,第一层溶洞的平均高程为150米,第二层溶洞的平均高程为170米,第三层溶洞的平均高程为200米。上述三层溶洞中,第一层溶洞距伊河水面2米左右,第二层溶洞距伊河水面22米左右,第三层溶洞距伊河水面42米左右。根据前述的河南地区岩溶洞穴的分带情况看,龙门地区三层溶洞也不可能超过晚更新世。

  据上可知,龙门山——香山地块的抬升从晚更新世早期开始,其后经历了几次间歇与抬升的周期,从而使该地块抬升到了今天的高度。不过仅有山体的隆起,并不意味着伊阙的形成,还要靠河水的侵蚀力。这就要解决现在流经龙门地区的伊河当时是否已经在这一地区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伊河流经龙门山——香山地块的时间,可能较早,但直线切割龙门山——香山地块,并逐步形成伊阙的时间较晚。第一,伊河在龙门东西两山形成的三级阶地,最早的也不超过更新世晚期。第二,在龙门山山顶的中更新世离石黄土中未发现河卵石、砂等河流相沉积物。因此,伊河流经并切割形成伊阙的时间,也不会早过更新世晚期。

  但是伊河流经龙门山——香山地块的时间可能较早,只是河的流向不同罢了。引起河的流向改变可能是地质作用造成的。著名地质学家苏良赫先生在其《石窟保护工作中的地质学》一文中指出:“龙门地方的地貌特点是自南向北流的伊水切穿东西向龙门山地而成一缺口(古称伊阙)。这不是正常发育的水系形态。在这里的地貌发育过程中,很可能发生过夺河现象。……”⑦我们基本同意苏先生的观点,但是否发生过夺河现象,目前尚未作详细地质调查,故无法证实。

  伊河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经嵩县、伊川,然后破伊阙、穿洛阳,注入洛水,全长368公里。从伊河水系的发育构造来看,呈格子状水系。其支流与主流的汇合处,成直角相交。伊河流经的地区,主要是中上游,正是岩浆岩和水平产状的沉积岩地区,因而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这就影响了伊河水系的正常发育。

  伊河的源头区,主要有几个小的支流汇合而成。从源头区到龙门附近,河流一直向东北方向流动,但是到龙门地区,河流忽然折而向北流动,并直线切割龙门山地,形成伊阙峡谷。出了伊阙后,河流又向东北急转弯,至偃师附近与洛河汇合。由此分析,我们认为,伊河流经龙门山——香山地块是在晚更新世之前,其流向是东北向。后因龙门——香山地块的间歇抬升,阻挡了伊河的正常流向。同时由于山体东高西低,使河流沿着较低的西部地区流动,加之这一地带的岩石脆弱、破碎带和节理发育,因此伊河便垂直侵蚀了这一地区,形成了伊阙河谷。

  三 地质作用对龙门石窟的影响

  龙门石窟作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以大量的佛教造像闻名于世。但是龙门东西两山之所以成为佛教圣地,龙门石窟石刻造像的分布之所以形成今天的格局,龙门石窟的石刻造像和窟龛之所以严重破损,或漫漶不清,龙门石窟区的泉水之所以断流,都与地质作用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一) 地质作用对龙门石窟的形成及窟龛造像布局的影响

  纵观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石窟的分布,可以看出如下四个特点:1.都是开凿或雕刻在硬度为5度以下的岩石上。2.都是坐落在孤立的单斜山体上,这种孤立的单斜山体均属较大的山体余脉。3.窟龛距当地地面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4.一般都分布在临河一面的陡崖立壁处。

  龙门东西两山的岩体主要为碳酸岩体,其硬度在5度左右,而且两山均属秦岭余脉的单背斜构造。西山距地面高约120米以下,东山距地面高150米左右。石窟造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临伊河的立壁处。

  从龙门石窟的窟龛及造像的分布,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1.西山的窟龛及造像年代较东山早,而且数量多,分布也密集。

  2.就西山来说,中部和下部石窟及造像较上部为多。

  3.从西山北部往南,除摩崖三佛——万佛洞一段外(此段为古滑坡),洞窟或龛内的造像呈较多——密集——较少的发展趋势。

  造成这种分布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地质作用。具体地说,就是由构成龙门东西两山山体岩石的岩性、层理、节理、破碎带等地质因素决定的。

  首先,龙门西山开凿石窟和造像的时代大致从北魏开始,并延续到唐代武周时期。龙门东山开凿石窟的时代大致从唐代武周时期至宋代。西山开凿石窟的时代不仅比东山早,而且延续时间长,因此石窟和造像的数量也比东山多。为什么北魏时期的工匠艺师们不选择东山营造石窟呢?这是由东山的地质条件决定的。从东山的整个地质情况看,和西山有较大的差异。虽然东山的岩性基本上和西山差不多,但是东山大多数地方岩体层理较薄,构造节理发育,特别是多条大断裂破碎带的存在,如万佛沟等,因而在建造石窟时,经常会发生崩塌、断裂现象,给石窟的建造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较薄的层理和发育的构造节理,使依窟或在龛壁雕凿佛像几乎不可能。因此东山部分较大石窟内的造像均是活动的。可能是在窟外面选择优良的石质雕凿好后,再移入洞内的。这种情况几乎不见于西山。

  正由于东山岩体的上述缺陷,因而北魏时期选择了龙门西山为开凿石窟的最佳地区。从北魏开始到唐武周时期,均在西山营造石窟。武周时期,由于龙门西山可营造石窟的地方均已被占用,而山南端的岩性及构造又不好,无法利用,因此,才转移到东山部分可营造石窟的区域。但唐武周时期以后,大规模营造石窟的活动已经在中国结束,因此东山石窟的数量很少。

  其次,龙门西山的上部岩层主要以石英砂岩或石灰岩与薄层页岩互层组成。这种岩性组合很不适宜雕凿石窟。因为石英砂岩较硬且易碎裂,而薄层页岩又无法造像。同时,由于西山上部高而陡峻,给开窟造像也带来极大的不便。龙门西山中部和下部(除了火烧洞以南地区)ch的岩体主要以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这两种岩石都是开造石窟的良好石材,因此石窟多集中在这一区域。

  再次,龙门西山石窟的分布,大致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从潜溪寺至摩崖三佛,第二段从万佛洞至火烧洞,第三段从火烧洞到极南洞。在第一段内,大、中小型窟或龛均有,且造像内容丰富,题材较广泛。空窟或空龛数量较少。第二段内有特大型石窟,如奉先寺,也有中、小型石窟或龛,石窟或龛的数量最多,且非常密集,空窟或空龛的数量少。在第三段内除少数中型洞窟外,其余均为小型窟龛。虽然数量不少,但多数是空窟或空龛。

  形成龙门西山石窟或石龛及造像题材纵向分布格局的原因,也是由于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性及岩体构造在上述三段地区的差异造成的。从潜溪寺至摩崖三佛之间的岩性均以细晶或极细晶白云岩组成,这种岩石较灰岩稍坚硬,且耐风化。同时,这一段内线裂隙率在0.75~1.42之间,面积裂隙率在0.270~0.648之间,这说明本段内裂隙少,而且岩层比较厚。不论在石材上,还是地层构造上,都比较适宜开凿石窟和造像。同时由于厚层白云岩的存在,也为大型石窟的开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然较硬的岩石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石窟大规模的发展。

  在第二段内的岩石是营造石窟的最佳区域。本段的岩石主要是亮晶鲕粒灰岩。这种岩石从硬度上来讲,稍软于白云岩,因此易于雕凿。此段线裂隙率在0.986~4.73之间,面积裂隙率在o.124~1.003之间。大型石窟和数量众多的中、小型窟龛均密集分布在奉先寺以北,也就是裂隙率较低的地区。这一区域岩层厚度较大,大约在1米左右。因此,这一区域成为营造石窟和雕刻造像的理想之地。第三段内的岩石以白云化泥晶灰岩为主。这种岩石极易风化和溶蚀。而且这一段的构造裂隙密集,例如极南洞附近裂隙率就高达5.707,面积裂隙率为2.800。同时,这一区域的岩体由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破碎断裂带甚多,而且每层岩石之间的间距很小,约在10厘米左右。因此大型石窟在这一区域无法开凿,较大的造像因岩层较薄也无法雕凿或半途而废。许多小型窟龛虽已开好,但因石质差而无法雕刻造像,因此造成大量的空窟、空龛。部分造像因裂隙过多,很快因风化和雨水的蚀剥而漫漶不清。上述情况,导致了龙门石窟的营造中心在唐代中后期移向东山。

  (二) 地块抬升、地震、滑坡对龙门石窟风景及文物的损害

  1.地块抬升等地质因素对龙门东西两山泉水的影响。根据调查,龙门东西两山共发现有较大泉10眼,它们的出露点一般高出伊河水面2~5米。关于龙门东西两山的泉水之美,古人多有诗赋赞之。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龙门东西两山的泉水依然很多,但是近年来龙门两山大部分泉水已干涸,残留的泉水流量也很小。

  这主要是由于在龙门石窟区发现的泉眼均属于岩溶泉。这种泉主要发育在可溶岩与不可溶岩的交界处。作为可溶岩,它的裂隙成了地表水渗流的通道,由地下水形成的水平溶洞则成了地下水蓄集流动的管道。作为不可溶岩层,它的水平岩层形成了隔水层,阻止了通道内地下水的流失。在溶洞通道的出口处,则形成了泉眼。由于龙门石窟区的泉均属于常年涌泉,因此泉水的来源应主要来自水平循环带的层间含水层,其流量大且稳定。同时,地表渗流通过岩溶裂隙,汇集补给了地下水流,加大了泉水的流量。如果说上述的两个泉水来源中断的话,那么泉水自然就会断流。

  从岩溶泉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推断,龙门石窟泉水断流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位抬升和地表渗水道被堵。地下水位抬升主要是由龙门山——香山地块的抬升造成的。根据潘别桐等的调查,龙门西山三层溶洞的垂直高差由上往下平均为30米(第三层和第二层之间)、20米(第二层和第一层之间)、2米(第一层和伊河水面之间)。我们知道,地下溶洞是在地下水平流动带内形成的,当地块抬升,地下溶洞超出水平流动带后,地下水对水平溶洞的溶蚀作用便停止了,因而形成了一层溶洞。地下水平流动带的位置大致与河水面持平或稍低。因此,我们以伊河水面作为计算龙门山——香山地块抬升速度的标尺,并以每层溶洞间的平均垂直高差,计算每一时期该地块抬升的速率。

  伊河水面的高程为148米,而龙门西山的高程为263米,二者之间的高差是115米,也就是说龙门西山自晚更新世以来的20万年之间,共上升了115米。其中晚更新世早期上升了63米(第三层溶洞距西山最高点63米);晚更新世晚期上升了30米(二层溶洞的垂直间距为30米);全新世早期到现在共上升了22米。从上升速度来看,在20万年中平均每100年上长了5.75厘米。其中晚更新世早期,平均每100年上升4.2厘米;晚更新世晚期时,每100年上升7.5厘米;全新世到现在,平均每100年上升22厘米。统计数字表明,从晚更新世到现在,龙门山——香山地块的抬升速度逐渐加快,间歇时期逐渐缩短。

  由于地块的抬升,必然造成地下水位的抬升。当地下水位高出水平循环带后,供给泉水的深部层间含水层也就随之抬升,因而层间含水层的水量减少,甚至断流。

  从人为的因素来说,由于工业用水和民用水需用量的增长,造成过量抽取地下水,因而也引起地下水位的抬升。

  地下渗水通道被堵塞,主要是因为在对龙门石窟文物进行加固保护时,为了防止已成溶洞或裂隙的扩大,从而造成对洞窟及窟内雕刻品的进一步损害,文物保护工作者对石窟区内的主要裂隙通道进行了防渗堵漏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无疑对龙门石窟区文物保护起了巨大的作用。不过,由于大量石窟裂隙被堵塞,在客观上对地表水的渗流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这样也就对龙门石窟泉水的断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地震作用对龙门石窟的影响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较大的地质作用。龙门石窟区所在的龙门山——香山地块是被四条大的断裂带所分割。这些断裂带在地震学上,又叫地震带。

  由于龙门石窟区位于洛阳盆地的边缘,因此洛阳盆地及其周围的地震必然对龙门山——香山地块产生重要影响。洛阳历史上的地震是比较多的。据统计,从公元前1767年到1976年间,洛阳共发生大小地震123次。东汉时,洛阳发生的地震不仅级别高,破坏性强,而且非常频繁。从公元31年10月到178年5月的147年内,洛阳共发生地震43次,这在河南其他地区是少见的。从东汉以后,地震有减弱的趋势。但是到了1640年时,洛阳又发生了一次5级地震,而且破坏性较大。其后,地震活动再次减弱。目前地震活动又有加剧的趋势。如1987年,洛阳龙门一带发生过地震,震级为2.7,烈度4,震中距龙门仅几公里。1992年河南禹县地震时,余波波及到龙门石窟,烈度为3。

  在洛阳历史上的地震中,以公元119年的地震震级为最大。在地震中,“或地坼裂、涌水,坏败城郭,民宅室屋,压人。”另外,1606年孟津地震时,还曾引起山崩。

  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始营造的。这一时期洛阳的地震比较多,但是震级不高。从北魏以后到现在,地震一直不断。但由于没有关于地震对龙门石窟损害的文字记录,我们无法详细说明每次地震对龙门石窟损坏的程度。但依据刘景龙等对龙门石窟区的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洞窟壁面、洞顶、山门、龛檐、佛像等均发生过崩落和掉块现象。同时,他们通过研究和实验,认为烈度在Ⅳ度以上对龙门石窟有影响,V度以上有灾难性破坏。火车通过伊河大桥时,对龙门石窟的震动最大的相当于o.87级地震。如此小的震动对龙门石窟尚有影响,更何况震级在2级以上的地震。

  3.滑坡对龙门石窟的影响

  斜坡上大量土体或岩体,由于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渗入,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缓慢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滑坡速度每年一二米至数十米,少数情况下才有急速滑坡。由于滑坡可产生大面积岩体滑动塌落,因此,危害是极大的。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王建峰等的研究,龙门西山摩崖三佛至双窟一段为古滑坡。该段与周围岩体相比较,岩体明显破碎,产状不稳定,山体前缘多处泉水出露。其两侧地貌特征呈圈椅状,存在双沟同源现象,且植被特别发育。由于该段岩体破碎,构造裂隙发育,造成本段内无石刻造像存在。如果龙门山——香山地块内发生地震或其他构造运动,可能会诱发此段古滑坡的重新运动,影响石窟文物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该段古滑坡进行长期监测,并进行加固保护。

  ① 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初稿)资料摘要,科学出版社。

  ② 周军;《洛阳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及其意义》,《中原文物》1988年第4期。

  ③ 潘别桐等:《文物保护与环境地质》,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④ 任美谔:《岩溶学概论》,地质出版社。

  ⑤ 周军:《试论小空山下洞旧石器遗址的年代》,《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

  ⑥ 安志敏:(河南安阳小南海旧石器时代洞穴堆积的试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⑦ 苏良赫:《石窟保护中的地质学》,《光明日报》1961年8月26日。

 
 
 
前五篇文章

刘禹锡游九华山

灵岩山寺西洋油画

辽代西京佛事遗存

佛教文物之藏于朔州塔内的千年古塔

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和彩塑

 

后五篇文章

龙门古寺史迹拾零

龙门石窟北朝洞窟的形制

龙门石窟的保护

龙门石窟药方洞考

龙门唐代密宗造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