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物选萃 绪论 |
 
山西文物选萃 绪论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位在北纬34'35"-40'43",东经118'15"-114'32"。“东则太行为之屏障,西则大河为之襟带。北则阴山、大漠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南则首阳、砥柱、析城诸山滨河而错峙。汾、浍萦流於右,漳、沁包络於左”。因地属太行山以西,故取名山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前人概括山西地势有“表里河山”“形势完固”之语。山西有利的地理条件,给古代文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早在一百八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后稷教民稼穑於稷山,嫘祖养蚕於夏县等传说在我国广为流传。在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即称霸中原。后赵石勒、北魏拓跋氏、北齐高欢父子,都曾依托山西争取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从太原起兵,灭隋兴唐。五代时期的后唐李存勋、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也都是以山西为基地发展起来的。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西又以其特殊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我们的先祖和革命前辈,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宝贵的革命文物。诸如全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在山西;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在山西;全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南禅寺、佛光寺在山西;全国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在山西;明长城中著名的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娘子关在山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三大革命根据地在山西,以及闻名中外的壶口黄河大瀑布在山西等等。 据统计山西目前保存下来的各类文物(不可移动者)计31401处。其中:古遗址2639处、古墓葬1666处、古代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18118处、石窟寺300处、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360处、石刻及其它6852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1466处,以及依附於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中的彩塑12345尊、寺观壁画26751平方米。 一 山西地下古文化遗存埋藏丰富,已知各类古文化遗址、古墓葬4305处。从旧石器、新石器,经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连续不断,发展序列清楚。其中,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夏时期文化、商文化、晋文化和北朝文化均在中国考古学上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各个时代的北方民族文化构成了一个具有区域性和自身特点的文化体系,受到国内外考占学界的瞩目。 (一) 旧石器文化遗址,据目前所知已发现255处。其数量之多,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国内外尚属少见。经多年来发掘和研究,对揭示其文化面貌、内涵和年代均取得重要成果。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晋南地区的黄河北岸和汾河两岸的芮城、万荣、襄汾、垣曲等地。最具代表性的有距今170万年的芮城西侯度遗址和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匼河遗址。西侯度遗址是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旧石器考古的重要发现,在遗址的早更新世地层中出上了打制的石制品30余件和2件具有明显人工加工痕迹的鹿角,以及一些表面呈深灰色的哺乳动物肋骨、鹿角和马牙的烧骨。这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它的发现,下仅大大提早了中国旧石器的历史。而且也大大提早了人类用火的历史,这在旧石器考古学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分布在芮城县匼河村一带的匼河遗址,是我国华北地区又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以打制宽大的石片石器为代表,其中之三棱大尖状器无论在器型或打制方法上,对以前的西侯度文化和以后的丁村文化,都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 距今二十万年的丁村文化是我国旧石器中期文化的代表。1954年发掘,共获得哺乳动物化石28种,鱼类化石5种,软体动物化石30多种,石制品2000多件,尤其是在100号地点上部砂层中,发现了三枚人牙化石,经研究,属“古人”阶段的人类,被命名为“丁村人”。 1976年二次发掘中,又在同一地点发现了一块幼儿右顶骨化石,其体质特征表明“丁村人”较“北京人”有所进步。在发现2000余件石制品中,以角页岩制作的石片石器为主体,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小尖状器、三棱尖状器、以及手斧、石球等。其中三棱大尖状器最富特色,过去在我国和其它国家都没有发现过,所以称之为“丁村尖状器”,是丁村文化中的代表器物。 阳高许家窰遗址,是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最为丰富、规模最大的遗址之一,从1974年开始,经几次发掘,获得了丰富的人类化石标本,计有顶骨十一块、枕骨两块、牙齿六颗、以及颌骨等,分别代表十多个男女老幼不同的个体,命名为“许家窰人”。据其体质特征,贾兰坡先生认为是北京猿人的后代。与人类化石共出的文化遗物以石器为主,共发现14200余件,多见於小石器,尤以刮削器最多,也有少量的尖状器和雕刻器。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以野马、野驴、羚羊最多。采用铀子系法对其六颗动物牙齿化石测定,其年代为距今十万年左右。 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存发现较多,全省范围均有分布。重要的有朔县峙峪遗址和沁水下川遗址等。 峙峪遗址位於朔县城西北黑陀山东麓,1963年发掘,出土了一块晚期智人的枕骨化石和大约两万余件石制品,细小石制品为该文化的主要特征。在该遗址中还发现了制作十分精致的扇形石核、斧形小石刀和石镞,这对研究细石器工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石镞的出现,表明当时人们已掌握了弓箭,狩猎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斧形小石刀的出现,显示了这一时期石器修整技术的成就和工具进步的水平。共存的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发现5000余枚,其中野马、野驴的比重最大,显然这两种草原动物是峙峪人猎取的主要对象。峙峪遗址材料经碳-14测定,距今约二万八千年。 七十年代,在沁水县下川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地层中,发现的一批旧石器晚期的打制石器和精致的细石器。是我国旧石器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遗址上层的细石器部分与新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遗存相比街具一定的原始性,但也明显具备了细石器文化的一些基本制作技术和主要器型,下川文化的细石器,代表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是研究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重要资料。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逐步提高,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左右,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考古学称之为新石器时代。这时的人类开始由食物采集向专门的食物生产上转变。农业、畜牧业和陶器的发明以及磨制石器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在生产或自身繁衍中部有很大发展。属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山西境内亦有广泛分布。据目前所知已发现这时期的遗址、墓葬1131处,其文化的相承关系、发展序列明确。文化内涵有磁山类型早期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晚期龙山文化,其社会性质属原始社会母系和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新石器早期文化,即距今七千年左右,相当於陕西老官台、河南裴李岗、河北磁山类型文化,目前在我省发现街不多。1984年在太行山西麓的武乡县石门乡牛鼻子湾征集到石磨盘、石磨棒各1件,石器的形制特征与河北磁山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十分相似,为我们在太行山西麓探索新石器早期文化提供了线索。 仰韶文化遗存,分布广阔,北至长城脚下,南到黄河之滨,均有重要发现。其文化性质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为主。就已发掘的材料看,山西的仰韶文化发展关系清楚,时代连续,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分早、中、晚三期。 1982年在垣曲县古城东关发掘的一座仰韶文化早期居住址,是我省仰韶文化早期遗存的代表。发现的遗迹有房址、沟壕、灰炕和墓葬。遗物有石器、骨器和陶器,以陶器为主,陶质以夹粗砂粒的红褐陶为主,胎厚、器体大,火候低,次有泥质红陶,器表磨光,胎薄,纹饰以弦纹、细线纹、附加堆纹、剔刺纹为主;器形以小平底器和圆底器为多,圈足和三足器为少,园底鉢、弦纹夹砂罐为主,还有盆、鉢、小口平底罐等,生产工具有陶锉和磨光石器,这些遗存,为我们揭示了生活在仰韶文化早期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情景。 仰韶文化中期遗址,遗存丰富,分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代表性遗址有芮城县东庄村半坡类型遗址和西王村庙底沟类型遗址。经发掘,两处遗存生产工具都为石、骨制品,生活用具都为陶器。但前者陶器上的彩色纹饰以彩绘的动物和鱼纹最引人注目,而后者的纹饰多以勾叶纹为主,其它有条纹、弧线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和网纹组成。从彩绘纹饰上看两者氏族的图腾信仰上的不同,半坡类型是以鱼类为崇拜对象,而庙底沟类型则以植物、花卉作为信仰的主题。在东庄村发现的仰诏文化中期的墓葬中,以合葬墓为多,其中发现一座为九人合葬墓,说明遗址的社会性质应是血缘关系密切的母系氏族社会。 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在我省分布广泛,为数很多,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在黄河北岸以及汾水、涑水和吕梁山一线均有发现。其文化特征有所变化,生产、生活用具仍以石骨和陶器为主,但在制作技术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彩陶纹饰趋於简化,常见器物除盆、鉢、碗外,还出现了新型带流嘴的陶器,人们的生产水平有了提高,其社会形态是母系社会开始向父系社会过渡,甚至已经进入了原始父系氏族社会。在芮城县发现的东王庄遗址,即是一座时代单纯的仰韶文化晚期的村落遗址,是这一时期文化遗存的重要代表。遗迹有袋形灰炕;遗物有石斧、石锛和蚌器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主要有陶器,但在型制和制作技术上都与仰韶中期陶器有所不同,体现出明显的进步性。 距今四、五千年左右,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在我省分布也十分广阔,遍布於境内各大小河川的河谷地带和丘陵地区,总数在千处以上。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为发达的磨制石器,出现了石镰、蚌镰。陶器已开始采用轮制技术,以灰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器形上出现了圈足和三足器,纹饰以绳纹、篮纹为主。主要遗址有裏汾陶寺、夏县东下冯、太谷白燕、汾阳杏花村、定襄西社等。由於所处自然环境与地域下同,在文化面貌千口文化内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过对不同地域的典型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山西龙山文化可分滹沱河类型、晋中类型、晋南陶寺类型、晋西南东下冯类型等。各种类型在文化面貌上均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地域特点。其中晋南陶寺类型最具典型意义。 晋南陶寺类型,分布在临汾盆地塔儿山周围。代表性遗址有襄汾陶寺、翼城方城和曲沃东许等。文化遗存有明显的早晚关系,早期的陶寺文化遗存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水井。生产工具为石、骨制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长达30-40厘米的细长石锄、半圆型“耜”型器和曲尺形石刀。出土的生活用具以陶器最多,陶色较杂,有灰、褐、黄、红、黑等。斑斓绚丽的形绘陶器,构成陶寺类型文化一大特色。早期器物以连釜灶和斝(jia)为主,中期出现陶鬲,晚期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以轮制和模制为主。器型以鬲为主,其它有斝、扁壶、大口深腹盆、瓯、豆等,木漆器用具已普遍使用,有俎、盘、匣、豆等,体现了鲜明的自身文化特点。而石耜和铜器的出现,标志着晋南龙山文化有了飞跃发展。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居民的部落公共墓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从发掘的近千座墓葬来看,形制有大、中、小三种,都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一般为仰身直肢单人葬,葬具和随葬品的数量有很大差别,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差别、贫富分化和世袭现象出现。已发掘的六座大墓都集中在一起,随葬了体现死者显要身份的龙盘、玉踪、鼍鼓、石磬等礼器,还有陶、木、石、骨、玉器等,多者达二百件,少者也在百件以上。其中龙盘不仅显示出墓主人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氏族的图腾信仰。 (二) 根据古史传说,晋西南素有“夏墟“之称。从陶寺遗址的年代地望、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以及龙盘所提供的族属信息诸方面,有人认为陶寺遗址以及主要分布在晋西南汾、沧流域的陶寺类型龙山文化,很可能就是夏人的遗存,由於缺乏文字一类确凿证据,目前这还只能是一种假说。但陶寺遗址所代表的这一支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遗存,无疑对为“探索夏文化”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商灭夏后,商人早期活动的地域及其文化在我省分布也十分广阔。漳河流域和中条山麓均有发现。夏县东下冯和垣曲古城南关发现的两座商代城址,是目前学术界极为关注的早两文化遗迹。垣曲商城建筑特殊,有内外两道城墙体,外城墙外还有城壕。吕梁山以北地区发现古墓葬。从石楼、灵石、永和、太谷、忻州、保德等地发现的青铜器来看,冶炼技术纯熟,设计精巧,造型优美,具有丰富想象力。其中石楼、保德发现的青铜器在造型、纹饰上均有显著的殷商文化特征,但另有一些环首器、铎形器却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应是商王朝边区存在着许多部族方国的青铜文化遗存。198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灵石县旌介村发掘的三座殷代墓葬,是我省这一时期文化的重要发现。出土青铜器138件,其型制大多具有殷文化的某些特征,但发现的节首刀、弓形器等,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大量随葬器物上有铭文“俎”和亚羌铭文,为殷墟文化所不见。其文化性质,大约反映了殷时某一方国部族文化的一般情况。 周克商后,成王封其弟叔虞於晋南 “夏墟”的唐地,“以藩屏周”,是曰唐叔虞,至其子燮父改国号为晋,东周时的晋国和以后“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三晋文化都源於晋,山西是两周三晋文化的荟萃之地。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表明,两周文化和三晋文化遗存遍及全省各地,从地域上说山西是研究晋文化的中心。 候马是晋国晚期都城所在地,50年代以来先后在候马市西发掘了牛村、平望、台神、白店、马庄、呈王、凤城、北坞等共九座古城址,其中四座是成组连接,规模宏大,占城内发现的高台和地下大型夯土建筑群,应是当时的“宫殿”类型建筑基址。在古城组南郊、东南郊还发现呈方形、长方型、品字型等多座具有一定规模的夯土建筑基址,在其周围同时还发现有埋葬马、牛、羊和人骨架的祭祀坑。从建筑遗迹和祭坑的形制内容看,与《周礼》记载“左祖右社”的城市布局相符台。另在古城组南边城外还发现许多铸铜、铸币、制陶等作坊遗址和数以千计的灰坑、窰穴、房子和穴居。在铸铜作坊中发现三万多件铸造工具或铜器的陶范,其中铸造机械齿轮的陶范最为引人注目,说明在春移未年我国已开始使用机械齿轮。”候马盟书”尤为我国建国以来考占工作上的重大发现,为研究当时上层社会政治活动,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从侯马晋国遗址的性质来看,城址规模宏大,布局严密有序,有大型宫殿建筑的夯士台基和各类规模不等的建筑群体遗迹,雄伟壮丽,又各有等分,确实反映厂诸侯国君所在的都城气势。 1988年5月,在太原金胜村发掘的一座迄今保存最好,获得资料最为丰富的大型春秋晚期墓葬和一座大型车马坑,是近年来我国考古的重要收获。大墓为竪穴土圹木椁墓,开口长11米,宽9.2米,深14米;木椁长8米、宽6.2米,四周积石积炭约290立方。墓主人使用三重漆棺,四周殉人四个。共获得各类随葬品3134件,其中青铜器2100多件,包括青铜礼器148件,代表死者身份等级的两组七个青铜列鼎。最大的一间青铜镬鼎高1米,口径1.04米,是国内已知最大的春秋大鼎。大型车马坑面积110平方米,共有战车、仪仗车17辆,马44匹。 太原金胜村发掘的大型春秋晚期墓葬,是晋国墓葬中发现最大的一座,也是我国已发现的七鼎墓中资料最完整的一座。车马坑车辆种类齐全,保存完好,兵车呈双纵列排列,在国内亦属罕见。该墓位于太原晋阳古城西一公里的西山脚下,其地域属找氏势力范围。它的发现,为研究晋文化及三家分晋前后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可靠的证据。 (三) 经过春秋时期的变革,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我国由奴隶社会转入封建社会。“三家分晋”后的韩、赵、魏各国,就其地域来看,初期大部在山西境内,其文化遗存遍及全省各地。考古工作者在长治、长子、潞城、夏县、原平等地先后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城址、墓葬多处,典型的有夏县魏都禹王城址。夏县为三晋之一魏国辖地,经调查,禹王城可分大、中、小三个,由城的形制、大小和出土物判明,大城为魏都安邑,中城是以后秦汉时的河东郡治,小城是汉代安邑的宫城。城址出土大批战国至汉的遗物,有陶范、汉五铢钱等。其早期陶范的花纹和工艺制作均与侯马晋国遗址的铸铜陶范相衔接。 典型的墓葬以长治分水岭126号墓为代表,出土各类器物700余件。铜器有鼎、鉴、豆、匜(yi)、编钟和石编磬,以及铲、锛等铁器。其中立人擎盘铜牲尊,错金盖豆和错金汇,制作精巧,极富特色。另一些铜鉴、铜匜,内壁上线刻精细的水陆攻战、宴飨田猎图等,反映了三晋之一的韩国文化,已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韩、赵、魏三晋文化,皆源於晋,就其文化内涵,仍未脱离晋国文化的祖型。但也有吸收外来的影响,如赵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则表现出浓郁的北方草原民族青铜文化的气息。 秦汉以后的古文化遗存在山西境内已遍地皆是。运城、侯马、榆次等地曾发掘清理秦墓群多处。平鲁、朔县一带是汉王朝与北方匈奴频繁交往的要冲。近年来,进行的平朔汉墓的发掘,引起国内学术界的瞩目。在清理的1500余座汉墓中,共出土各类文物15000余件,为研究汉代中国北部的统治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出土的铜雁鱼灯、“末于”三孔布、龟贝铜镇等均为国内罕见的珍贵文物。铜雁鱼灯工艺考究、结构精巧,在我国灯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平陆县枣园村发现的汉代壁画中,绘有驾牛犁田、驾牛耧播画面内容的农耕图,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生活的写照。 晋西北地区是我国东汉画像石墓集中分布区域之一。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曾先后发现并收集到一批零散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其题材多样,艺术想像丰富。离石县马茂庄和杨家坪等地出上的东汉桓帚时期的画像石,以简炼的写实手法刻绘出车马行列、神话故事、瑞鸟瑞兽,以及反映北方生活的骆驼、耕牛等题材。形态生动,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代表了汉代石雕艺术的成就。 大同是中国历史上北魏拓跋氏的都城平城所在地。北魏统治者在此统治中国北方近一个世纪,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存。因此,山西又是研究北魏文化的中心。平城遗址虽不及往昔那样清晰,但不少遗存仍依稀可见。近年来,在平城遗址附近及墓葬中曾出上一批具有浓郁希腊风格的鎏金铜杯、银碗、玻璃器皿和石雕刻品等,应是北魏政权南迁洛阳之前由西方输入的中亚或西亚的物品,表明自汉代以来的丝绸之路的端点曾向东伸延到当时的北魏都城。 大同东南石家寨村发现的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是我国北魏墓葬的重要代表。墓主人司马金龙是降服于北魏的西晋皇族,生前深受宠信,官至“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康王”。葬於北魏太和八年。墓中共出土各类随葬品500余件,其中各类陶俑和动物模型约400件,身披铠甲的步兵、骑兵、和驮粮的马匹、骆驼等占整个陶俑群的半数以上。显示出游牧经济和北方民族军队的特色。墓室内发现的绘有列女图等题材画面并各行榜题的漆屏风和四个雕刻精美的石础,是少见的北魏书、画和石雕艺术珍品。墓葬在形制和墓室中随葬品布置上与同时期南方地区上层统治阶级墓葬相仿,表明当时中国北南各地文化上的联系,是北魏政权汉化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反映。1976年,在大同市北梁山南部清理发掘的方山永固陵,是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太后冯氏的陵墓,墓园将墓地和佛寺结合在一起的独特布局,极富佛教色彩,这种做法对北朝晚期统治集团陵墓影响很大。 继北魏之后,山西东魏、北齐文化遗存异常丰富。1986年在寿阳城关镇出土的一批北朝晚期的小型铜佛造像,工艺精美,造形各异,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其中一件鎏金铜菩萨立像,通体鎏金,制作精巧,形象端庄、方床右侧刻有“东魏武定六年”题记,是这一时期金铜佛教造像的珍品。 在太原南郊清理挖掘的娄睿墓,是我国北齐考古的重要收获。墓主人是北齐东安王,葬於北齐武平元年。共出土各类随葬品870余件,其中陶俑占600余件,其形态、服饰和制作方法均有特色,随葬瓷器纹饰,可以明显看出西域民族文化与佛教艺术的影响,反映了几种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娄睿墓最大收获是发现有在我国艺术史上罕见的北齐壁画,得以保存的约200平方米。壁画以绚丽斑斓的大型长卷形式分布於墓道、甬道和天井部位。画面结构布局严密,内容为反映墓主人生活的显赫场面或死后的空幻境界。大致分“鞍马游骑”、“祥瑞与天象”等,表现技法纯熟,线条洗炼,形象生动,着色绚丽,是我国美术史上北齐绘画的精品。 太原是唐朝“龙兴之地”,唐高祖李渊父子由此起兵,建立了唐朝天下,又是盛唐时的北都。反映唐代文化遗有的墓葬在山西亦分布广泛,以长治、太原地区较为集中。近几年,太原南郊陆续发现了一批唐代壁画墓,其中,在金胜村附近,太原焦化厂内清理的一座唐壁画墓具有典型意义。这座唐墓平面呈弧边方形,墓室壁画分墓顶和墓壁两部分,墓顶壁画为习见的“四神”“星象图”,墓壁壁画中绘有八幅“树下老人图”为其它地区唐墓中少见。在翠树下立一老翁,高冠大履、长袍广袖,道貌岸然,其内容可能与唐代崇善道教的风俗有关。 “宋(金)元时期,戏曲艺术在山西晋南地区有独特的发展。五十年代以来,在侯马、稷山、新绛等地的宋(金)元墓葬中,曾不断发现这一时期的戏剧文物资料。著名的侯马董氏墓中即有雕刻精巧的砖雕戏剧舞台和正在作戏的生、旦、净、末、丑五个戏俑表演场面,是研究我国戏剧渊源及发展的重要实物,这些资料已成为我国当前研究戏剧史的瑰宝。 多少年来,生活在山西这一广袤土地上的先民们,以其无比的勤劳、智慧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付出厂辛勤的劳作,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在整个东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人,中国的古代文明已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各民族人民所了解,山西的出上文物曾先后多次到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地展出,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二 山西地上物质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不但数量大,而且品类多。古代城池、寺观、宫殿、坛庙、石窟寺、古塔、陵墓、民居、衙署、古桥、军事设施以及依附於这些古代建筑、历史纪念建筑中的石刻、雕塑、壁画、琉璃几乎遍布全省各地。据统计,目前山西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及石窟寺总数多达18418处。其中价值较高的古代建筑居多,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是我国古代文化与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这些地上文物的保存,为我们研究中国建筑史、建筑美学、建筑结构、宗教艺术、风土人情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军事提供了丰富而又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中,木结构的古建筑占到9053处。其中辽金以前的多达100多座,占全国目前保存下来的同期木结构建筑中的多数。这些建筑的分布,数量上以长治市、晋城市为冠;建筑规模以雁北地区和大同市为首;时代上当数五台县的南禅寺为最早。这些建筑形制多样,各具特色,有廡殿、歇山、悬山、单檐、重檐、楼阁式等,同时晋城青莲寺、大同善化寺、长子法兴寺、晋祠中轴线上的建筑等,还保存了早期建筑的平面布局,这对研究早期建筑的形制、体例、布局、结构都是可贵的资料。元、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如芮城永乐宫、万荣飞云楼、解川关帝庙、临汾尧庙、洪洞广胜寺、蒲县东岳庙、浑源悬空寺以及佛教圣地五台山,道教圣地北岳恒山等,多达8917处,真可谓数不胜数。 山西现存的古代民居1290处。其中有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高平陈岖镇中庄村元代民居。 山西是我国戏剧发源地之一,临汾(古称平阳)又是元代杂剧的摇篮。目前山西保存了戏剧舞台2886座。其中元代戏台6座,大多保存在临汾地区境内。 山西现存的古塔有585座,自北齐至明、清均有修建。如辽代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全国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塔。五台山塔院寺白塔,为全国现存最高的喇嘛式塔,均已驰名中外。 山西的石窟寺有300处,驰名的如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以及国内少见的太原龙山道教石窟等。 在山西保存的古建筑中,依附着大量的彩塑、壁画及石刻,其价值和数量均居全国同期作品之前列卜据统计彩塑总数为12508尊,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美术界专家称山西是“彩塑艺术的宝库”。 壁画从属於建筑,但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寺观壁画山西保存有各个时期的作品27259.52平方米。其中宋、辽、金三个时期多为精美之佳作,而且风格各异,可以说冠於全国。如驰名的繁峙县岩山寺金代壁画、芮城县永乐宫元代壁画,一佛一道,艺术精湛,堪称双璧。 山西境内的长城,现存3500余公里,分布在全省9个地、市、40个县、区。修筑年代自赵始,至汉、北朝、隋、唐、明、清均有修建,另外还保存了雁门关、平型关、娘子关等著名的关隘。 山西地上的古文化遗存源远流长。这里就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石窟寺,以及依附於这些古建筑中的彩塑、壁画的基本情况按时代顺序,分门别类,择其有代表性的加以简要概述。 (一) 在中国,唐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实例无存,目前保存下来最早的实物从唐代开始,山西保存有唐代建筑四座。 南禅寺 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村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该寺创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单檐歇山顶,次间装破子欐窗,转角处兰额不出头,兰额上不施普柏枋,这是唐代建筑特有的形式。斗棋五铺作双抄单棋偷心造,用材很大,出檐深远,屋顶举折平缓。大殿内设有长8.4米,宽6.3米,高0.7米的佛坛。坛上置大小佛像17尊,主尊为释加牟尼,文殊、普贤菩萨分坐两侧,弟子侍从分列两旁,这些泥塑,形象丰润,神态自若,服饰简洁,衣纹流畅,为我国唐塑中之佳作。 佛光寺 位於五台县城东北三十二公里的佛光新村。该寺坐东向西,依山而建,创建於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99年)时期,隋唐时寺况兴盛。唐武宗(公元841-846)灭法时被毁,现存的东大殿是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77年)由京都女施主宁公遇捐资重建。整个寺庙由三个院落组成,除东大殿外,还有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建的文殊殿,北魏末年建的祖师塔等建筑。东大殿是佛光寺主殿,座落在13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庶殿顶。殿的木构架属于唐宋时期的殿阁型构架,特点是由上、中、下三层叠架而成,这是用於最高建筑的构成形式。斗棋式样可分为七种,在结构上都起着一定的承托作用。殿内梁架有平棊,平粱上不用驼峰和侏儒柱,仅用两只大叉手斜向支撑,这是汉唐时期建筑固有之规定。大殿出檐深远,殿顶用板瓦铺设,脊为瓦条垒砌,两支大吻虽为元代补配,但仍沿用唐代的形制。殿内有佛像35尊,主佛为释迦佛,高大、端庄、与殿同期遗物相比,它充分显示出我国佛像盛行时的艺术成就。东大殿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我国现有唐代建筑中的代表作。佛光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唐代木构建筑除以上两处外,还有芮城县城北四公里处的广仁王庙(俗称五龙庙)正殿,平顺县王曲村的天台庵正殿。 五代时期的建筑有三座,即平遥县镇国寺万佛殿、平顺县大云院正殿、龙门寺西配殿。三座殿分别建於三个朝代,形式结构各有特色。 平遥镇国寺在平遥县城北15公里郝洞村内。寺内分两院,除五代时建的万佛殿外,还有山门、钟鼓楼、三佛殴等,多为明清遗物。万佛殿建於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2年)虽清嘉庆(公元1796-1820年)进行过大修,但基本保持了原状。万佛殿宽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殿前后明间均开门,可穿行。檐柱较短,斗棋总高超过柱高的三分之二,颇为罕见。殴内梁架施六椽袱两层,上设四椽袱和平梁,手法简洁,形制古朴。殿内有彩塑十一尊,塑像虽为五代,但仍保持了唐代之风格。 我省保存下来的100余座宋、辽、金时期的木构建筑实例中除官式作法外,各具有地方特色,极富有研究和欣赏价值。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麓,是北朝以来著名寺庙和风景区,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所建,仅偏在西部的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一组为宋、金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圣母殿创建於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殿高十九米,重檐歇山屋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呈近正方形。四周围廊,是宋《营造法式》“副阶周匝”之规定形制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实物。殿前廊柱缠绕木雕盘龙八条,殿内采用减柱造,用於扩大空间,前儋曲线弧度很大,使整个建筑显得壮丽。大殿的斗拱富於变化,此殿殿身的进深恰与脊檩的高度相等,副阶脊高是殴身脊高的一半,副阶柱高又是副脊高的一半,这些整齐的数字关系是研究北宋建筑设计的重要资料。殿内有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晋唐叔虞与周成王之母邑姜),四十二尊侍从像立於龛外两侧,手中各有所持,均为圣母侍奉者,造形、姿态极为传神,为宋代彩塑中之精品。 华严寺位於大同市城内西南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创建年代不详,辽道宗清宁二年(公元1005年)扩修。现存主要建筑有两座,一为下寺薄迦教藏殿,为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建,是存放经卷的地方。其二为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重建的上寺大殿,寺及壬要殿宇均坐西向东,这是辽代建筑的特点。 薄迦教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廡殿顶,举折平缓,檐柱升起,翼角翘扬,殿内外共用八种形式的斗拱,式样古朴,手法洗炼,转角辅作加了抹角棋,用以分负担角荷重,是辽代建筑特有的手法。而最富有特色的是殿内壁藏三十八间,分上下两层,为藏贮经卷之用。壁藏本身完全是仿木构建筑,是一组精美的辽代双层楼阁式的木构建筑模型,也是一组《营造法式》中的小木作实物。壁藏(包括天宫楼阁)在制作中设计巧夺天工,仅斗拱种类就有十七种之多。柱头斗拱为双下昂七铺作,是目前所知辽代斗拱中最复杂的一种。勾栏板为透雕,花纹图案即达三十多种。壁藏在后檐明间门楣之上用弧形飞桥和天宫栖阁相连,使整个壁藏相联浑然一体,更是独具匠心。殿内共有辽代彩塑三十一尊,这些彩塑有的庄严肃穆,有的娴静端正,有的合掌微笑,有的威武雄壮,神彩各异,栩栩如生,实为我国辽塑中的佳作。 崇福寺在朔县城内东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千佛阁、文殊堂、三宝殿、弥陀殿、观音殿等分列在五重院落之中,规模宏伟、建筑壮丽。该寺创於唐麟德二年(公元655年),金皇统王年(公元1143年)建弥陀殿,其后历代均有修葺、增补,现存建筑中除弥陀殿和观音殴为金代遗物外,余者均为明代重修。 弥陀殿为崇福寺主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前檐下悬有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284年)制“弥陀殿”区一块。前檐装隔扇门五间,全用隔扇和横披装修。隔离三抹,棂花图案达十五种之多,制作相当精细,当为现存占建筑装修实例中珍品。背面明间及左右梢间安板门三道,这是极为少见的。殿柱头上施斗棋,硕大而古朴,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棋偷心造,耍头与昂形类似,殿顶吻兽皆为黄绿色琉璃制成,两只大吻及脊兽均为金代构件。粱架结构奇巧,大额枋之下用斜材支撑,由於前槽减去柱子,故柱上用双层大替木承托,用长材组成纵向复梁式结构,上层梁之下用绰木枋,枋两端用斜材传递负荷,有些近似人字柁架形制。殿内尚保存有金代塑像十余尊,以及精美的佛教内容壁画约350平方米。 历史发展到元、明、清时期,山西的古代木构建筑遗物多达8917处,品类更为丰富多彩,打破了全部为寺观建筑的局面,增加了民居、衙署等等方面的内容,使人耳目一新。 山西的元代木构建筑多达三百余座,其中芮城县的永乐宫闻名中外,是我国元代建筑中的珍品。永乐宫原在永济县永乐镇,因治理黄河水利工程需要,自1959年至1965年间全部迁栘在芮城县北约三公里的龙泉村附近。宫内中轴线上自前至后排列着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座主体建筑,除山门为清代重建者之外,其余四座均属元代遗构。从总体布局看,三清殿、纯阳殿与重阳殴分别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相互之间用很高的甬道相连接,两侧下设廊屋和配殿,四周筑围墙两道,将宫内分成以中轴线为主的三道轴线,仿皇宫的布局设置建造。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所建。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庳殴顶。它的梁架近於末式殿堂型中的”金厢斗底槽”,但内槽缩小为宽三间,深一间的神坛间,外槽前部及两侧扩大成二间进深,梁架也下分明袱、草袱。而用斗拱挑出三层,柱头铺作后尾放—块承梁构件,叫“压跳”,铺作梢间用一跺,其余均为两跺,与柱头斗拱形制相同。殿身前檐中央5间千口后檐明间均装格子门,其余为墙壁,斗拱、兰额、拱眼壁、平棊上都有元代所绘彩画。瓦顶脊兽全用黄绿蓝琉璃制作,鸱吻用孔雀蓝盘笼式,是我国现存元代琉璃中唯一的形制。 在永乐宫这四座元代建筑中最为珍贵的是保存下来的1000余平方米元代绘制的精美壁画,是研究当时道教、绘画艺术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明清时期的建筑在山西境内几乎到处可见。 崇善寺在太原城内东南隅。原名白马寺,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31年)原寺规模很大,清后期被火烧毁,现仅存大悲殿,为明代遗物。大悲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殿身开间宽大,出檐深远,顶部两只正吻背上用剑把斜向插入,为明代宫式形制。殿内有平棊,梁架为草栿。大悲殿内保存了三尊各高8.5米的大型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千鉢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造型、塑技均属上乘,还有元、明时期的藏经、壁画底本等文物珍品。 解州关帝庙位於运城市解州镇。因是关羽故里,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纪念关羽的建筑群。关帝庙创建於隋,重建於宋,明、清又予重修、重建、增补,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建筑布局采取了仿宫殿形制。中轴线上从端门始,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和春秋楼依次排列。两侧配有石、木牌楼、钟楼、鼓楼、刀楼、印楼,东西厢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庙外还有东、西宫、结义园等建筑。而这些群体建筑中尤以春秋楼和崇宁殿最为精致。 春秋楼建於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590),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建。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四周设围廊,二层三檐,歇山式屋顶,总高约30米。廊下栏额拱头等构件上全部采用图案雕刻,极为华丽。楼内一层置“关圣帝君”像,二层塑关羽便装“夜读春秋”坐像,楼上环廊一周供人远眺。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柱挑梁”,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此种做法多用於小木作神龛或天宫楼阁上,用於大型建筑中实为少见。 在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五台县)、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浑源县)部保存了一批明、清时期的典型建筑,如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金阁寺、南山寺、悬空寺等等。 同时也保存了一批像龙泉寺、尊胜寺等民国时期的典型建筑,均是很有观赏和研究价值的。 (二) 在山西地上文物中,城池和民居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总数为1356处。其中保存较好的如平遥县城、高平县陈岖镇中庄村元代民居、沁水县柳氏明代民居、裏汾县丁村民居、祁县乔家堡乔在中堂等。 平遥县的历史悠久,西汉即置县,现存的县城是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所建,清代进行过修补,但基本上保存明建时的规格。周长6.4公里,城墙平面呈方形,墙体高12米,外部墙体用砖砌,保存亦较完好。墙上有敌楼、垛口,相传按孔子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之数设置。城外有护城河,宽约四米,城周辟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各二,东西门各筑瓮城,以凭防守,各城门及城墙四角原均有楼,现已不存。县城内寺观、店铺、民居、市楼、街道基本保持完好。现在已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襄汾县丁村是全国驰名的旧石器时代丁村文化遗址所在地。村内保存了自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以来至清代的民居院落39座,这些院落大多为四合院式,也有一进几套的院落。所有建筑上的木雕、石雕都很精细,造型优美,多为透雕。现在有十九个院落已被文物部门征收,辟为“丁村民俗博物馆”,以建筑实物配以展品,展示晋南地区民间风俗习惯。 祁县乔在中堂位於太原市南54公里祁县乔家堡村中。乔在中堂是清代未年民国初年的建筑,整体外观为城堡式大院,院内又分六个大院,十九个小院,共313间房屋。全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70平方米。大院四周为全封闭式砖墙,高约十米,墙上设垛口,有更楼,颇有气势。院内平面为院中有院,院中套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院式,正院住主人,偏院住客人或佣人。整个建筑群工艺考究,尤以砖雕最具有特色,内容大多为吉祥故事。整个院内建筑形式各式各样,如屋顶式样就有悬山、歇山、硬山、卷棚等。又如烟囱,共几十个每个一种式样,有的象汉代陶楼、有的象宝塔,绝无重样。现这处民居已辟为祁县民俗博物馆。 (三) 在山西的古建筑中保存着元、明、清时期约戏台2886座。其中元代戏台6座,大部份分布在“中国戏剧的摇蓝”古平阳一带(今临汾地区),其中全国驰名的有:临汾市魏村牛王庙戏台,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93年)建,元治元元年(公元1321年)重修;永济县董村三郎庙戏台,元至治二年(公元1332年)建;临汾市东羊后土庙戏台,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建;临汾市王曲东岳庙戏台;翼城县午池乔泽庙戏台。这些舞台,多采用乐楼形式,平面呈方形,三面有墙,正面为台口,无前后场之分。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枋上施斗拱。顶部有单檐歇山顶,十字歇山式。戏台大小不等,结构各有特色。从全国现存元代戏台实物上看,临汾市魏村牛王庙戏台建造时间为最早,冀城县午池乔泽庙戏台面积为最大。所有这些对於研究金、元时期我国戏剧的发展,尤其是古平阳一带戏剧发展,都是十分可贵的实物资料。明清戏台在山西就几乎遍布於各地区,总计有2880座之多。比较典型的如介休袄神楼内戏台,万荣后土庙品字形戏台等等。 (四) 山西古建筑品类中可以自成体系的还有古塔。从数量上讲已发现各类塔585座。结构上有砖、石、木、铜、铁、琉璃等。用途上有纪念塔、风水塔、舍利塔、佛塔、经塔。形制上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外观式样上有楼阁式、密檐式、墓塔式、喇嘛塔式及单层、多层、实心、空心若干种。 在上述的各类古塔中,除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内的塔形石雕外,太原市天龙山童子寺燃灯塔(北齐)、五台县佛光寺六角形祖师塔(北魏)、长子县法兴寺二层方形舍利塔(唐)、平顺县海会院明惠大师塔(唐)、运城市泛舟禅师塔(唐)、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木塔,辽)、灵邱县觉山寺舍利塔(辽)、太原市开化寺连理塔(宋)、浑源县圆觉寺塔(金)、洪洞县广胜寺飞虹琉璃塔(明)、五台山塔院寺白塔(明)、永济县普救寺莺莺塔(明)、太原市晋祠奉圣寺生生舍利塔(清)等等,在我国古塔中无论从形制、平面、外观、内部结构、雕塑艺术、琉璃装饰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佛宫寺释迦塔位於应县城内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塔总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高层木构建筑。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创建。塔平面八角形,底层直径30.27米。塔有五个明层,各层间又夹有暗层,实为九层。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檐,塔顶部为铁制塔刹,高9.91米。塔的比例适当,结构复杂,外形稳重庄严。全塔共用斗拱五十四种,可谓集斗拱形制之大成。二层以上均用斗拱挑出平座,围以栏杆,塔身的柱纲采取内外两环柱的布局方式。上下柱不直接贯通,而用“又柱造”,这是唐、辽时期的传统作法。塔内每层都塑有佛像,其中一层的释迦牟尼佛像高约10米。塔外悬挂匾额很多,内容丰富,气势宏大。其中第三层南面的“释迦塔”木匾为最佳,不仅书法精良,同时记述了木塔几次修葺年代,是考证木塔历史的珍贵史料。1974年在对木塔和塑像维修时还发现了一批辽代木刻印刷本、经卷手抄本等珍贵文物,为稀世之宝。纵观应县木塔的设计与建造虽然是为了适应宗教活动的需要,但辽代优秀匠师们却能突破宗教的束缚,进而发展了传统的建筑技巧,创造出既有民族风格的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宏伟建筑。虽经八百余年风雨侵蚀,地震灾害及兵火战乱的破坏,至今仍旧巍然屹立。因此,应县木塔是研究我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式的最珍贵实物。 (五) 山西的石窟开凿起於北朝,隋唐兴盛,宋、元、明、清逐步衰退。目前山西境内有石窟300处,多为佛教内容,较大的如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等。也有全国较为少见的道教内容石窟,如太原龙山石窟。 云冈石窟位於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依山而凿,东西长约一公里。现存洞窟五十三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多尊。云冈石窟创凿於北魏和平年问(公元460—465年),由和尚昙曜主持,开凿了现在的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即著名的“昙曜五窟”。其它主要洞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帚迁都洛阳以前。整个石窟雕凿的各种宗教人物形像神态各异。石佛最高者17米,最小的仅几厘米,栩栩如生,布局构思巧妙,给人以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之感。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云冈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与敦煌石窟、龙门石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对於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及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龙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二十三公里龙山之中,是我国稀有的道教石窟,由元代初叶著名道士宋德芳(字广道、号披云子)主持开凿,明正德年间又凿一窟,形成现在的规模。龙山石窟规模下甚大,整个石窟造像浑厚古朴,共三层八窟(龛),即:一窟虚皇龛,造道祖老子像;二窟三清龛,凿三清像;三窟卧如龛,传为披云子卧化像,实为卧式练气功像;四窟玄真龛;五窟三天大法师龛(四、五、二窟又称古洞,传为凿於末德芳建窟之前);六窟七真龛,凿全真道首王重阳及邱处机等全真派人物造像;七、八两窟统称办道龛,八窟也称三皇洞,内塑三皇像。全窟八龛,共四十余尊雕像,大都保存完好,龛侧雕刻的元代题记清晰可见。这些石雕造像风格古朴、庄重,手法凝炼,衣纹简洁、典雅。窟顶雕有莲花龙凤图案,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是研究全真道发展与道教艺术的珍贵实例。 (六) 山西保存下来的彩塑,自唐开始至清从未间断,是研究我国彩塑发展史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大多为佛教内容。唐代的彩塑主要保存在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大殿、晋城市青莲寺等地。这些塑像庄重丰满,造型生动,极富於时代感。五代时期的彩塑主要保存在平遥县镇国寺万佛殿内,其技法与特色,大体继承了唐代风格。宋代彩塑的代表作品有:太原市晋祠圣母殿内侍女像,晋城市二仙庙,长子法兴寺、崇庆寺等寺观内的塑像。其风格与特点和唐代截然不同,它清癯消逸,人物刻划十分细腻。辽金时期,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大融合,山西又是各族交汇之地,故在彩塑上也表现出这一特点。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有大同市下华严寺薄迦教藏殿、善化寺大雄宝殿、朔县崇幅寺弥陀殿的佛教塑像。元代彩塑风格与辽金比较近似,其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有五台县广济寺大佛殿,晋城市玉皇庙西配殿及中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大殿及水神庙等处的佛、道教塑像,其中当数晋城市玉皇庙西配殿内二十八星宿像最为精彩。明清两代彩塑造像,数量上可谓登峰造极了,山西共有11630尊。精致者不计其例,如平遥县双林寺各殿的彩塑,隰县小西天大雄殿、长治市观音堂的悬塑,灵石县资寿寺大殿,蒲县东岳庙大殿及地狱塑像等较为驰名。 (七) 山西目前保存的寺观壁画计27259.52平方米。从唐代开始至清代,从未间断,传世之作比比皆是。例如唐代五台县佛光寺大殿拱眼壁及佛座背面壁上,五代平顺县大云院正殿、宋代高平县开化寺正殿、辽代灵丘县觉山寺塔内壁、金代朔县崇福寺弥陀殿、繁峙县岩山寺前殿、元代芮城县永乐宫四座大殿、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稷山县青龙寺腰殿、明代浑源县永安寺大雄宝殿、汾阳县田村圣母庙大殿等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这些壁画内容丰富,虽属佛、道教内容,但也有市俗之景、建筑之图,构图精巧,笔法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其中有些壁画为我国画苑精粹,如繁峙县岩山寺金代壁画,除大量佛经故事和古建筑外,还有各种人物、衣冠服饰、仪仗执事、车辆鞍辔、街市生活等,这些画均为宫廷界画,工笔重彩、一丝不苟。芮城县永乐宫元代壁画场面宏大,笔意流畅,内容丰富,虽为道教内容,但是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元代戏剧壁画演出场面的人物神态各异,极为传神。这些都是研究我国壁画艺术及其发展史不可多得的佳作。 (八) 山西省境内现存长城战国时期为最早,汉、北朝、隋、唐、明、清时期均有重修或增补。据文物普查资料表明,这一时期山西境内共修筑长城3500公里。目前保存基本完好和墙体比较明显的有2500公里左右,这些长城分布在9个地、市的40个县、区内,基本上遍布全省各地。战国时期赵长城是赵肃候时修筑的,“赵长城”从我省东北灵邱县北境直到保德县的黄河岸边,现存遗迹50余公里。汉武帝时在广灵县一带修筑石质长城,至今40余公里的遗迹尚在。北魏时期筑的长城在山西境内约400余公里。北齐长城主要是在天保年间(公元550—560)完成的,山西境内约900余公里。隋代长城,在山西境内修筑500余公里。唐代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在榆社县筑长城,现遗迹尚可辨。明代修筑长城达到长城建筑史的顶峰,当时“设九边以卫中夏”,其中两边设在山西,即大同边和太原边。大同边东起天镇县镇口台,西至偏关东北芽角山,长543公里,共设583堡。太原边西起河曲县、东到壶关县,总长750余公里,设雁门、平型、偏关三个关口,39堡、19个口子。我国修筑长城的历史一般认为明代结束,但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附近又发现了清同治年间修筑的—段长城(俗称长墙),也就是我国现仅存的一条清代长城,据记载,主要是对付捻军。目前山西境内代县雁门关、百草口、灵邱县广武、平定县娘子关段长城关隘,基本保存完妤。 三 山西省现有省、地、县三级博物馆58个,大多为综合性的地志博物馆,藏品近30万件。近几年来,省文物主管部门除对现有馆进行整顿、充实、提高外,特别致力於建立多种类型的专题性博物馆,逐步改变过去那种博物馆品种单一的状况。目前已建成的有丁村、祁县两个民俗博物馆,榆社县化石博物馆,沁县南涅水石刻陈列馆等。正在建设的还有垣曲自然博物馆(馆址已落成,正在筹备陈列)、孝义木偶皮影博物馆、定裏河边民俗馆等。现择其几个重点馆简介如下: 山西省博物馆——建於1918年,距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是山西最大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标本10多万件。馆址分两部份,一部(即本部)在太原市狄梁公巷3号,是重建於清代的文庙,主要有历史文物等基本陈列。同时不断举办临时性展览,建国40年来,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已举办过大、中、小型临时性展览60多次。目前正在全面改陈,更新陈列设备,不久将以崭新的面貌接待观众。二部(即专题陈列部)在太原市纯阳宫街25号,是一座建於明清时期小巧玲珑、楼阁交相辉映的道教宫观。由於地处五一广场西侧的商业、服务中心,又东距火车站、汽车站不远,故每日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参观游览,是太原市对外开放的重点旅游点之一。现有石刻、陶瓷、铜器、书画等专题陈列,尤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极高的石刻陈列品,是这个部的主要特色。 丁村民俗博物馆——在襄汾县城南8公里丁村,博物馆利用明清时期的民宅陈列。丁村民宅是中国北方民宅建筑的代表作,至今仍完整地保存有明清时期的民宅院落24处,这在全国为数极少,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重要实物依据。丁村民宅本身就是极有价值的民俗文物,又利用这些民宅建立民俗博物馆,更增添了它的色彩趣味。丁村民俗博物馆展示的主要是山西晋南地区明清时期民间的生活生产习俗,占用十多个院落,展示民俗文物数千件,主要内容是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的习俗和生产工具等。 祁县民俗博物馆——在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位於太茅公路西侧,由太原乘车1小时即可到达。民俗博物馆利用建於清代的“乔在中堂”民宅陈列。乔氏是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祁县的商业金融大户,起家於内蒙古, “在中堂”是乔氏建造的私宅,全砖石结构,共六大院二十个小院,三百多间房屋,高墙布瓦,砖石雕刻玲珑剔透,四合院鳞次栉比,屋顶相互勾通,是晋中地区一座较典型的民宅。民俗博物馆 利用两个院落,展示了山西晋中地区民 间的生活习俗,展品中高贵典雅的硬木 家俱是这个馆的特色。 河东博物馆——在运城市内。是一座新建的中西式相结合的建筑物,配以古建筑大门,别具风格。现有历史文物和戏曲文物陈列,尤其戏剧文物陈列,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戏剧爱好者。 芮城县博物馆——在县城内,占用城隍庙(一组宋、元、明、清建筑群)。现有历史文物、碑刻陈列,是山西省较好的县级博物馆。 沁县南涅水石刻陈列馆——在县城南二郎山上,近几年新建,共三个院落,仿古式建筑。南涅水石刻出土於50年代的沁县南涅水村,一千多件,是佛教题材的塔式雕刻品,时代最早的为北朝,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这批珍贵的石雕艺术品就陈列在这个馆内。 榆社化石博物馆——在县城内,近几年新建。榆社新第三纪地层保存完整,裸露明显,在世界上属於少有,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性地层。与新第三纪地层共存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埋藏丰富,目前已发现30多个属、140多种化石。本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引起国际上的重视,近几年先后有美国、加拿大、西德等国家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来考察。榆社化石博物馆的陈列是这些丰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的缩影。 长治、代县等市、县博物馆,也是山西省较好的博物馆。 全省各类博物馆收藏文物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其中有不少是全国少有和富有山西地方特色的珍贵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在青铜器方面:长子县收藏的北高庙村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饕餮纹爵、觚是十分珍贵的,它为研究我省商代早期青铜文化丰富了新内容。省博物馆收藏的石楼、保德、忻县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器物精,如龙纹觥和铜鸮(xiao)卣(you)都是全国稀有珍品。尤其是铜玲豆、铃首剑和金耳饰为中原商代文化所没有,这种文化可能与商代方国部族文化有关。馆内还有洪洞永凝堡出土的西周铜器,侯马出土的东周铜器、长治分水岭出土的战国铜器等文物,都是研究晋国及三晋文化的实物资料。如侯马市上马出土的蟠螭纹鼎、蟠龙纹方壶和长治出土的铜牺立人擎盘、错金云纹豆等,都是典型的晋国及其后期文化。属於春秋末期,还有原平出土的“吴王光剑、万荣出土的“王子于戈”、侯马出土的“庚儿鼎”和忻州收藏的“鸟书戈”,虽然这些文物不是晋国文化的东西,但是对研究晋与吴、徐等国的关系是不可缺少的资料。 属於汉代文物,在省馆内保存的有右玉大川出土的鎏金狩猎纹胡傅温酒樽;在右玉县博物馆保存的有善家堡出土的铜镀和鹿首铜饰等。胡傅温酒樽上的疗猎纹,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生活习俗。铜镇和鹿首铜饰出自一座匈奴墓。铜复在朔县和古交市都有出土,说明匈奴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在交往中的密切关系。 另外,在朔县崇福寺收藏有两把铜剑,一为相邻春平侯剑,一为戈相乐密剑。在省馆内收藏有战国的量器——“土匀四斗戈”,西汉初期的“常方半”,新莽始建国元年“漯仓平斛”和太原东太堡出土的汉代“代食官槽锺”、“清河太后中府锺”和“晋阳钫”。“漯仓平斛”与“嘉量斛”,同为王莽时期的标准量器,现已为中国度量衡史所采用。 在陶瓷方面,省馆保存有垣曲下马出土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罐和彩陶瓶,芮城县博物馆保存有金胜庄出土的仰韶文化庙庭沟类型的彩陶深腹罐。这些器物花纹精致,器型完整,距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实属难得。运城市博物馆保存的汉代绿釉舞乐陶楼,不仅造型高大,而且楼上还有载歌载舞的陶俑,形像生动,为研究历代歌舞发展史的学者所称赞。大同市博物馆收藏的北魏太和八年司马金龙墓出土的一大批匈俑,如仪仗、武士、侍从、女乐、骑马女吏、胡俑驮马、跃马、陶骆驼等,形像生动,人物面相和服饰都有胡人风彩,是研究北魏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资料。长治市博物馆保存的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和明代三彩法华柳管镂空罐,太原市保存的明代三彩法花镂空罐等文物,不仅有历史研究价值,而且在制作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或可说是山西的地方产物。 在石刻造像方面:省馆收藏有著名的离石马茂庄东汉画像石刻,东魏太平元年程哲造像碑。这些完整而又较早的石刻,在山西保存的为数已很少了。芮城县博物馆收藏的隋开皇八年四面造像碑,是近年出土的一通较完整的碑刻,过去只知道永济县栖岩寺有一通隋代碑且风蚀剥落严重,字迹不清,芮城所出隋碑就显得更重要了。该馆还收藏有唐代武周长安三年释迦坐像一尊。省馆收藏有唐武周天授二年大云寺刻涅盘变像碑一通。这些造像和造像碑,都有确切的纪年,且保存完妤,对研究石刻造像的历史、佛教史、美术雕塑史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在瓷器方面:省馆保存的太原市郊出土的隋代青釉胡人狮子扁壶,从时代讲仅次於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青姿唾盂,亦算是早期瓷器之一。长治市宋建八义窑是山西的地方民窑之一,出土的完整的器物不多,长治市博物馆收藏的红绿彩碗是八义窑典型的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辽瓷是山西的地方产品,典型器物有天镇夏家沟出上的黑釉剔花牡丹纹瓷罎;大同出土的白釉印花碟、白釉刻花碟、白釉刻花梅瓶等;原平出土的三彩法花琉璃棺等。这些文物有的花纹精细,有的制作规整,有的釉色洁莹,具有北方民族文化的特征。应县城关出土的元代青釉简柄匜yi,造型别致,彩色绚丽,是国内收藏的元代瓷器的佳品之一。同样器物还有一件,早巳流落国外,所以青袖筒柄匜更显得特别名贵。在省馆还有一件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罐和明宣德青花大盘,早期青花瓷器为数不多,大件器物更为难得,省馆保存的元、明、清瓷器,为山西馆藏文物增加了新的光彩。 在书画方面:如省馆保存的元末花鸟画家王渊的着色“桃竹锦鷄图”轴,线条清细秀劲,功力极深,是山西发现的唯一元代绘画。清初山水画家王鉴的墨笔山水轴,画法师北苑,平整工稳,峰峦云雾多得天真,堪称是清代山水画的先驱代表。 省馆宋克的草书诗轴作於明洪武初,得之不易,因其传布时间不长,传世较少。河东博物馆明万历间大书法家董其昌的行书“十字说”册,墨色匀称,笔法秀逸,是其传世作品中的精者。晋祠收藏的清初名人傅山草书“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是其草书的代表作。1961年春郭沫若先生看后跋云:“傅青主书豪迈不羁,脱略蹊径,晚年作此,真可谓志在千里。” 省馆的“侯马盟书”,是我国发现不多的一批重要文字资料。盟书中的文字不仅沿袭了甲骨、金文等古文字的风格,同时又开创了三晋文字书法的新貌,极为珍贵。 大同市北魏司马金龙墓出上的屏风漆画,从题材到艺术形式都与传为顾恺之作的“烈女仁智图”卷相似,它不但填补了北朝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白,也可以借此了解我国早期屏风的概貌,非常可贵。 省馆收藏的右玉县宝宁寺水陆画,共计136轴,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除了佛法、僧伽等故事外,并充分反映了社会生活。其绘画风格属於从元到明代的过渡类型,是宗教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在古钱方面:阳高县天桥村出土的“东周”方足布,运城市出土的“共半斤”圆肩方足布,平朔煤矿工地出土的“宋子”三孔布,以及近年来收获的“无终”三孔布,过去均未见於著录,是目前我国古钱中的孤品,它为三晋货币增添了新的内容。新绛元代的“贞佑宝券”铜版亦属稀有珍品。 在版本方面:北宋开宝年间在四川成都刻印的大藏经,简称“开宝藏”,是我国最早的刻板大藏经。由於历代战乱,全国保存下来的“开宝藏”零卷已不多,在晋城市陵川县和高平县先后发现的三卷“开宝藏”,非常重要,它为研究我国印刷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祁县图书馆发现的明万历版崇祯修订的《山西通志》,是善本书中的孤本,现已由省博物馆珍藏。 四 山西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老革命根据地之一,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先后以五台、大行和吕梁山为依托创建的晋察冀、晋冀鲁豫和晋绥三大革命根据地,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最后胜利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诗篇。目前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遍布全省各地,其中较有影响的有: 平型关战役遗址——在灵丘县城西桥沟一带,南距长城关隘平型关5公里左右,故名。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这次战役中歼灭日军板垣师团21旅团千余人,威震华夏。战役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在五台县城东45公里松岩口村。1939年6月由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利用原龙王庙创建,设有手术室、消毒室、医务室、洗涤室、外科病房等。后毁於战火,七十年代重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在旧址的东侧新建有白求恩纪念馆和纪念碑,供人瞻仰。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在武乡城东的砖壁村和王家峪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至1942年八路军总部和八路军129师驻扎在这里(中间有一段栘往左权武军寺)。砖壁旧址在玉皇庙、佛爷庙、娘娘庙、李家祠堂组合的建筑群中。王家峪旧址在相连的三处民宅中。在王家峪村南河边有朱德总司令亲手植的杨树一株,现已高达20余米,枝繁叶茂,苍劲挺拔。 晋绥边区政府旧址——在兴县城西8公里蔡家崖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9月至1949年9月,贺龙、关向应率领120师在这里战斗过12个春秋。1948年4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晋绥高级干部发表了重要讲话;2日又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发表了重要谈话。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在五台县城东北70公里金岗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40年薄一波司令员在这里战斗过三个春秋。 除以上外,交口县的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柳林县的刘志丹将军殉难处、忻州市的忻口战役遗址、五台县南茹村、洪洞县马牧村的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左权县的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左权将军殉难处、壶关县常行村民兵抗日窰洞战斗遗址、屯留县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等,均系重要革命遗迹。 五 山西散存在民间的流散文物十分丰富。为使这些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并充分发挥作用,1978年建立了山西省文物商店,它是山西省进行流散文物管理和经营的机构。目前设有近二十个文物收购(代购)点,分布在全省各地,设一个外销部(在山西省博物馆二部院内),以及在大同、晋祠、五台山设有对外销售代销点。文物商店的主要任务是按规定收购、保管、销售文物。目前,经营的业务有碑帖、字画、瓷器、玉器、铜器、料器、砚石、雕刻器、杂项等。
|